一种带电子标签的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5521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电子标签的手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表,特别是一种带有电子标签的手表,手表的ID等信息存 储在电子标签里,从而把射频识别技术与手表技术相结合,实现对该手表的无线识别,便于 对其进行防伪识别、自动登记等管理。
背景技术
无线电技术在自动识别领域应用中更具体的技术名称为射频识别,英文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为REID。射频识别技术一种用无线通讯来识别物体并交 换数据的新技术,引进我国已有多年。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一般至少包括两个部分(l)电 子标签,英文名称为Tag ; (2)阅读器,英文名称为reader。电子标签中一般保存有约定格 式的电子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 置,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 并进一步通过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 能。目前使用的电子标签,有TI系列(美国TI公司)、I-Code系列(飞利浦、欧姆龙公司) 等,但它们使用的射频芯片为毫米级的,加上天线、保护层或外壳后,体积相对较大。目前使 用的手表,按照其结构特点,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机械式手表和电子。目前,手表的防伪识别 及管理主要依靠其表身所标注的条形码和机芯编码。利用条形码和机芯编码进行防伪识别 的方法,实际应用中较为不便,且需要人工操作;在超级市场中,条形码技术的运用虽然可 以使得数以万计的商品种类、价格、产地、批次、货架、库存、销售等各环节被管理得井然有 序,但是这种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去手工操作,耗时巨大,并且采集到的数据误差也较 大;同时,由于手表体积较小,也不便于标注条形码。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手表防卫识别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
带有电子标签的手表,可以通过无线、非接触、自动的方式完成对每件商品进行准确的防伪
识别、制造、销售、回收等管理工作,大大降低管理人员工作量并提高数据准确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带有电子标签的手表,包括有手
表壳体和电子标签两部分,电子标签安装在手表壳体内部或外部。 所述的电子标签,包括有射频芯片和天线两部分;射频芯片有TI系列(美国TI公 司)、I-Code系列(飞利浦、欧姆龙公司),以及Mu-芯片系列(日立公司);Mu-芯片,是日 立公司产品,并且可以是机械式结构的手表或电子式结构手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了电子标签与传统手表相结合的技术方案,使 传统手表的防伪、无限自动管理得意顺利实现,可以节约大量人力劳动和时间,同时大大降 低被采集数据信息的准确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适合于工业大量生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表,2、电子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采用本实用新型制造有防伪识别电子标签的石英手表。石英手表1由表 头和表带组成表头壳内,安装有一个电子标签2 ;电子标签2由射频芯片MU——芯片和外 插式天线组成。射频芯片内,存储有芯片ID、该石英手表制造商、制造日期、类别、型号、机心 编码等具有唯一性的识别信息。当该石英手表通过设有阅读器的门或通道时,阅读器与该 其内置的电子标签之间进行无线通信,读取其中存储的电子数据,并进一步通过计算机及 计算机网络对该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及远程传送等,实现对该石英手表的自动识别、登记、 统计等管理功能。
权利要求一种带有电子标签的手表,包括有手表壳体和电子标签两部分,其特征在于在手表壳体的内部或外部,至少安装有一个电子标签。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有电子标签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标签,包括有射 频芯片和天线两部分;所述的射频芯片是TI系列、I-Code系列。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电子标签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标签的射 频芯片是Mu-芯片。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电子标签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表为佩带在 人们手腕上的一种机计时装置,是机械式结构的手表或电子式结构的手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电子标签的手表,包括有手表壳体和电子标签两部分,在手表壳体的内部或外部,至少安装有一个电子标签;所述的电子标签,包括有射频芯片和天线两部分;所述的射频芯片是TI系列、I-Code系列。由于采用了电子标签与传统手表相结合的技术方案,使传统手表的防伪、无限自动管理得意顺利实现,可以节约大量人力劳动和时间,同时大大降低被采集数据信息的准确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适合于工业大量生产。
文档编号G04B47/00GK201514552SQ20092015980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7日
发明者施维炳 申请人:施维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