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时钟计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5869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时钟上的计时工具,具体涉及独立时钟计时器。

背景技术:
目前时钟领域包括座钟或者挂钟等的机芯的指针是做圆周旋转的动作,秒针与时分针是在同心圆轴上,无分开,因为要避开时、分、秒针行走旋转360度时不能碰到时钟的内墙壁,所以无法放在钟面上任意的位置,人们视觉感觉受限制,当时针、分针或者秒针出现误差时,调节其中一个指针的运行时会影响到其他指针的正常运行,操作不方便,另外当某一个指针出现故障时,维修或者更换都会影响其他指针。为此中国专利CN204576066U公开了一种独立时钟计时器,通过多级传动齿轮组、凸轮机构和连杆传动方式,实现指针做扇形往复运动,这种结构中凸轮结构精确度要求高,制造难度大,成本高,结构复杂。因此,现有的独立计时器存在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及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独立计时器存在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及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独立时钟计时器,包括由前盖板和后盖板形成的容纳腔,所述后盖板上设有IC线路板,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依次啮合传动的多级传动齿轮组和输出轮,第一级传动齿轮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做等速旋转,末级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轮同轴设置并驱动其转动,所述输出轮与指针轮啮合并带动所述指针轮上的指针做重复性扇形运动,所述输出轮的外缘设有至少一个环绕所述输出轮的外缘排布的弧形缺齿口,所述指针轮的中心设有随所述指针轮的啮合传动逐渐收紧的弹性部件,所述指针轮旋转到任意一个所述弧形缺齿口处时,所述弹性部件带动所述指针由终止位置回转到起始位置。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指针轮的中心固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后盖板上,所述弹性部件的螺旋方向与所述指针轮的转动方向相同。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弹簧、游丝。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弧形缺齿口的圆心角为9~18度。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弧形缺齿口的个数为三个,且分别环绕所述输出轮的外缘均匀排布。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定子片和线圈,所述IC线路板通电并发出信号,所述定子片穿过所述线圈并随着所述线圈的旋转产生磁动力,所述磁动力驱动所述第一级传动轮做等速转动。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级传动轮采用磁铁轮。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起始位置与所述终止位置之间的夹角为100~150度。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级传动轮和输出轮的连续传递,带动指针轮旋转,通过在输出轮上设置弧形缺齿口,使得指针轮在旋转过程中,每次与输出轮上的弧形缺齿口遇上时,指针轮空转,收紧的弹性部件在回复力作用下带动指针回到起始位置,如此往复运动,指针做扇形往复运动,可通过更换传动轮之间的传动比实现独立计秒、计分、计时和计星期的功能,改变挂钟或者座钟360度的运转模式,呈现多采多姿的视觉感受,另外在不影响其他指针运行的前提下可以独立的调节时针、分针、秒针等,方便单独维修和更换,结构简单,成本低,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拆去后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指针位于起始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指针位于终止位置时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独立时钟计时器,包括相互扣合的前盖板10和后盖板(图中未显示),前盖板10和后盖板之间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装设有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后盖板上设有IC线路板,驱动装置包括线圈20和定子片21,当IC线路板接通电路时,经IC线路板发出信号,定子片21穿过线圈20并随着线圈20的转动产生磁动力,传动机构包括依齿轮啮合的多级传动齿轮组30和输出轮40,其中第一级传动轮31采用磁铁轮,线圈20产生磁动力驱动第一级传动轮31做等速转动。本实用新型中传动齿轮组30采用5级传动,第一级传动轮31与第二级传动轮32、第三级传动轮33、第四级传动轮34和末级传动轮35之间依次转动连接,做360度旋转。末级传动轮35与输出轮40同轴设置并驱动其转动,输出轮40做360度转动,输出轮40与指针轮50啮合传动,并带动指针轮50上的指针52做重复性扇形运动。具体的,输出轮40的外缘设有至少一个环绕输出轮40的外缘排布的弧形缺齿口41,弧形缺齿口41处没有轮齿与指针轮50啮合,因此当指针轮50在转动过程中到达输出轮40的弧形缺齿口41处时,指针轮50瞬时空转,优选的,弧形缺齿口41的个数为三个,且分别环绕输出轮40的外缘均匀排布(相当于三个弧形缺齿口41之间的夹角均为120度)。指针轮50的中心设有弹性部件51,弹性部件51的一端与指针轮50的中心固定,另一端固定在后盖板上,弹性部件51的螺旋方向与指针轮50的转动方向相同,指针轮50在转动过程中,弹性部件51随指针轮50的啮合传动逐渐收紧。在指针轮转动过程中,指针52由计时盘60的起始位置(星期一)逐渐靠近终止位置运动,当指针轮50旋转到任意一个弧形缺齿口41处时,指针轮50空转,此时弹性部件51在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带动指针52由终止位置(星期日)回转到起始位置(星期一)。循环运动,实现指针轮50上的指针52做重复性扇形运动。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之间的夹角优选为100~150度,外形美观,结构紧凑。优选的,弹性部件51包括但不限于弹簧、游丝,弹簧和游丝弹性力强,回复迅速。弧形缺齿口41的圆心角为9~18度,既保证在弧形缺齿口41处指针轮50空转,又能保证指针轮50在通过弧形缺齿口41之后能与输出轮40继续啮合传动。本实用新型,以市场上现有的时钟机芯作为动力,结合弧形缺齿口41的个数,通过设置第一级传动轮31与末级传动轮35之间的传动比确定该独立时钟计时器是独立计秒、独立计分、独立计时或者独立计星期,应用在挂钟或者座钟上,可将不同的计时器设置在钟面上的任意位置,改变了时钟或者座钟360度的运转模式,丰富时钟多采多姿的视觉感受,而且可以对不同的计时器进行单独调节或者维修,操作方便。下面以独立计星期器为例子介绍独立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如下:结合图2和图3,第一级传动轮31与末级传动轮35之间的传动比为604800/1,指针位于一个周期的起始位置,即星期一,指针轮50从位于其中一个弧形缺齿口41的一侧开始与输出轮40啮合传动,在传动过程中,指针轮50每间隔24小时转动一格,逐渐从星期一向星期七变换,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指针轮50的旋转,弹性部件51随着旋转收紧,并蓄能,当指针轮50转到下一个弧形缺齿口41时,指针52转到终止位置,即星期七,此时由于弧形缺齿口41上没有相应的轮齿与指针轮50啮合,指针轮50出现短暂性空转,在空转的时间内,弹性部件51不再受力,其在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指针52瞬时回转,回转到起始位置,即星期一处。随着继续运动,指针轮50重新与输出轮40上的轮齿啮合传动,开始下一轮的重复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级传动轮和输出轮的连续传递,带动指针轮旋转,通过在输出轮上设置弧形缺齿口,使得指针轮在旋转过程中,每次与输出轮上的弧形缺齿口遇上时,指针轮空转,收紧的弹性部件在回复力作用下带动指针回到起始位置,如此往复运动,指针做扇形往复运动,可通过更换传动轮之间的传动比实现独立计秒、计分、计时和计星期的功能,改变挂钟或者座钟360度的运转模式,呈现多采多姿的视觉感受,另外在不影响其他指针运行的前提下可以独立的调节时针、分针、秒针等,方便单独维修和更换,结构简单,成本低,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