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变手表表面及其成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39572发布日期:2019-07-10 10:56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变手表表面及其成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手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温变手表表面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手表表面的设计款式一直是许多表迷买表前所纠结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不同设计的表面出现到我们的视野里。如今,温变表面的出现,不仅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更体现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有品味。

温变表面不同于普通表面,它的颜色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室内,表面的颜色是深色的,加温后颜色逐渐变浅。由于有温变这一特殊结构,温变表面在钟表行业中显得更独特新颖,更符合现代的审美观,让人一见倾心,在市场上受到了广大人们的喜爱。因此,温变表面的出现,给钟表行业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然而,现在的手表表面外壁上将温变涂料喷涂,但由于杯子外壁经常受到外力的摩擦,使用一段时间后,文字或图案会逐渐变淡或消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变手表表面及其成型方法,其不但长久使用不改变原貌,而且整个手表表面结实耐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温变手表表面,包括第一防爆玻璃、温致变色层、第二防爆玻璃、人造金钢石面层和锁边金属环;由第一防爆玻璃、温致变色层、第二防爆玻璃、人造金钢石面层组成表面复合结构,所述第一防爆玻璃位于底层,于该第一防爆玻璃表面依次至少有随不同环境温度而改变颜色的第一温致变色层、第二温致变色层、第三温致变色层、第四温致变色层,该第四温致变色层的表面为第二防爆玻璃,于第二防爆玻璃表面镀上一层碳化硅薄层,利用化学蒸气沉积法,在碳化硅薄层上沉积多晶金钢石并经研磨抛光形成人造金钢石面层;于该表面复合结构的外环上蒸镀有钛金属层,在钛金属层的表面电镀逐层加厚以形成锁边金属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人造金钢石面层为平面或者凸透镜效果的凸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边金属环有一体式的侧包边、上包边和下包边,该上包边结合于人造金钢石面层的上表面边沿位置,该下包边结合于第一防爆玻璃的下表面边沿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防爆玻璃和第二防爆玻璃均是钢化玻璃,厚度在0.8-1mm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温致变色层被喷涂成发牙种子图案,第二温致变色层被喷涂成叶子图案,第三温致变色层被喷涂成花朵图案,第四温致变色层被喷涂成果子图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温变手表表面的整体高度在4-5mm之间,该温变手表表面呈圆形。

一种温变手表表面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第一防爆玻璃和第二防爆玻璃;

s2,采用四种感温材料在第一防爆玻璃上依次涂刷形成第一温致变色层、第二温致变色层、第三温致变色层、第四温致变色层;

s3,在第二防爆玻璃表面镀上一层碳化硅薄层,利用化学蒸气沉积法,在碳化硅薄层上沉积多晶金钢石并经研磨抛光形成人造金钢石面层;

s4,将含有造金钢石面层的第二防爆玻璃复合在第四温致变色层上,使得各温致变色层被夹芯于第一防爆玻璃和第二防爆玻璃之间,以形成表面复合结构;

s5,在s4的表面复合结构不需要镀金属的位置贴覆薄膜,薄膜以外的裸露表面蒸镀上一层钛金属层,然后在钛金属层的表面电镀逐层加厚以形成锁边金属环;

其中步骤s2和s3的先后顺序可以互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各温致变色采用不同感应温度的涂料,其中

第一温致变色层的温变涂料感应温度依次为-20~5℃,该第一温致变色层被喷涂成发牙种子图案;

第二温致变色层的温变涂料感应温度依次为5~15℃,第二温致变色层被喷涂成叶子图案;

第三温致变色层的温变涂料感应温度依次为15~30℃,第三温致变色层被喷涂成花朵图案;

第四温致变色层的温变涂料感应温度依次为30~45℃,第四温致变色层被喷涂成果子图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采用双层防爆玻璃(即第一、第二防爆玻璃)加人造金钢石面层,不但内部结构结实,并且超硬的人造金钢石面层能够有效防刮花,长久使用仍然如新。将多层温致变色层(至少有四层)夹设在第一和第二防爆玻璃之间,相比传统在手表玻璃表面贴膜,这种内置膜被保护起来,不会被摩擦,因此不会有脱落的可能,并且温致变色层被锁封在一起封闭的环境中,完全与界隔绝,长久使用仍然性质稳定。这些温致变色层因环境不同温度而显示出表面不同的颜色,更具有美感,更有利于人们分辩目前的气温变化情况,以指示人们进行此温度下开展相应的活动。尤其是,本发明采用电镀的方式,直接在表面复合结构的外环上蒸镀有钛金属层,在钛金属层的表面电镀逐层加厚以形成锁边金属环,这种加工方式使得锁边金属环与表面复合结构之间是无缝的,制作完成后,整个手表表面是整体的,不会有松脱问题,提高了各个片/膜之间的稳固性。

本发明的一种温变手表表面的成型方法,通过在防爆玻璃表面镀上一层碳化硅薄层,利用化学蒸气沉积法,在碳化硅薄层上沉积多晶金钢石并经研磨抛光形成人造金钢石面层,使加工后变得更加平整光亮和具有立体透视感,坚硬的多晶金钢石有效防止摔落时爆裂以及刮花。将温致变色层以夹芯的方式被夹设有第一防爆玻璃和第二防爆玻璃之间,通过颜色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手表表面更具有新鲜感、现代感、层次感等优点。温变表面可以搭配不同外观的表壳,从中透过玻璃查看时间,手表带给你的不只是时间,更是一种时尚感,丛而满足消费者对手表不同风格的多样化需求,更衬托出用户的品位。又由于直接在表面复合结构的周沿采用电镀的方式直接加厚镀层而形成锁边金属环,保证了温变表面手表长时间的使用,都不会出现起雾色差的现象,是人们购买手表的最佳选择。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温变手表表面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第一温致变色层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第二温致变色层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第三温致变色层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第四温致变色层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第一防爆玻璃20、温致变色层

21、第一温致变色层22、第二温致变色层

23、第三温致变色层24、第四温致变色层

30、第二防爆玻璃40、人造金钢石面层

41、碳化硅薄层50、锁边金属环

51、钛金属层52、侧包边

53、上包边54、下包边。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温变手表表面,所述温变手表表面的整体高度在4-5mm之间,该温变手表表面呈圆形。

从层状结构上,本发明的温变手表表面包括第一防爆玻璃10、温致变色层20、第二防爆玻璃30、人造金钢石面层40和锁边金属环50。由第一防爆玻璃10、温致变色层20、第二防爆玻璃30、人造金钢石面层40组成表面复合结构,所述锁边金属环50一体式裹在此表面复合结构的边沿位置,使得复合结构形成整体后不会松散,结构稳固,结实耐用。

其中,所述第一防爆玻璃10位于底层,于该第一防爆玻璃10表面依次至少有随不同环境温度而改变颜色的第一温致变色层21、第二温致变色层22、第三温致变色层23、第四温致变色层24。该第四温致变色层24的表面为第二防爆玻璃30,于第二防爆玻璃30表面镀上一层碳化硅薄层41,利用化学蒸气沉积法,在碳化硅薄层上沉积多晶金钢石并经研磨抛光形成人造金钢石面层40;于该表面复合结构的外环上蒸镀有钛金属层51,在钛金属层51的表面电镀逐层加厚以形成锁边金属环50。

此种温变手表表面具有至少四种可变化的颜色选择,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致变色层21被喷涂成发牙种子图案,第二温致变色层22被喷涂成叶子图案,第三温致变色层23被喷涂成花朵图案,第四温致变色层24被喷涂成果子图案。并且图案的数量为12个,也就是说可以利用图案来替代手表中代表时间的数字1~12,更为新颖。各温致变色采用不同感应温度的涂料,其中第一温致变色层21的温变涂料感应温度依次为-20~5℃;第二温致变色层22的温变涂料感应温度依次为5~15℃;第三温致变色层23的温变涂料感应温度依次为15~30℃;第四温致变色层24的温变涂料感应温度依次为30~45℃。这样,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颜色以及图案,具有美感或纪念作用,更有利于人们分辩目前的气温变化情况,以指示人们进行此温度下开展相应的活动,并且以不同的图案进行显示,更具有美感。

本实施例中,所述人造金钢石面层40为平面或者凸透镜效果的凸面。凸透镜效果有放大镜的作用,使得指针和手表内的标识被放大,从而人们可以更轻易地辨别时间。所述锁边金属环50有一体式的侧包边52、上包边53和下包边54,该上包边53结合于人造金钢石面层的上表面边沿位置,该下包边54结合于第一防爆玻璃10的下表面边沿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锁边金属环50并不是通过分离件套入的方式结合于表面复合结构,而是通过电镀加厚而成型,这种方式在手表应用领域属于首创,由于传统组装的锁边金属环50在包覆后存在缝隙,长久使用存在松脱,甚至导致表面复合结构内部渗入水雾,耐老化性能不佳,使用寿命不够长,而本发明一体式电镀的方式无缝结合,可以完全克服现有表面存在的上述问题。

所述第一防爆玻璃10和第二防爆玻璃30均是钢化玻璃,厚度在0.8-1mm之间。此防爆玻璃的材料包括:二氧化硅65-80%、硼酸10-20%、氧化硼10-15%、三氧化二铝2-6%,其余为杂质。此材料成份稳定,长久使用效果好,硬度高,清晰度高。

基于上述的温变手表表面,发明人研发出一种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第一防爆玻璃10和第二防爆玻璃30;

s2,采用四种感温材料在第一防爆玻璃10上依次涂刷形成第一温致变色层21、第二温致变色层22、第三温致变色层23、第四温致变色层24;各温致变色采用不同感应温度的涂料,其中第一温致变色层21的温变涂料感应温度依次为-20-5℃,该第一温致变色层21被喷涂成发牙种子图案;第二温致变色层22的温变涂料感应温度依次为5-15℃,第二温致变色层22被喷涂成叶子图案;第三温致变色层23的温变涂料感应温度依次为15-30℃,第三温致变色层23被喷涂成花朵图案;第四温致变色层24的温变涂料感应温度依次为30-45℃,第四温致变色层24被喷涂成果子图案;

s3,在第二防爆玻璃30表面镀上一层碳化硅薄层41,利用化学蒸气沉积法,在碳化硅薄层上沉积多晶金钢石并经研磨抛光形成人造金钢石面层40;

s4,将含有造金钢石面层的第二防爆玻璃30复合在第四温致变色层24上,使得各温致变色层20被夹芯于第一防爆玻璃10和第二防爆玻璃30之间,以形成表面复合结构;

s5,在s4的表面复合结构不需要镀金属的位置贴覆薄膜,薄膜以外的裸露表面蒸镀上一层钛金属层51,然后在钛金属层51的表面电镀逐层加厚以形成锁边金属环50;

其中步骤s2和s3的先后顺序可以互换。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由于采用双层防爆玻璃(即第一、第二防爆玻璃30)加人造金钢石面层40,不但内部结构结实,并且超硬的人造金钢石面层40能够有效防刮花,长久使用仍然如新。将多层温致变色层20(至少有四层)夹设在第一和第二防爆玻璃30之间,相比传统在手表玻璃表面贴膜,这种内置膜被保护起来,不会被摩擦,因此不会有脱落的可能,并且温致变色层20被锁封在一起封闭的环境中,完全与界隔绝,长久使用仍然性质稳定。这些温致变色层20因环境不同温度而显示出表面不同的颜色,更具有美感,更有利于人们分辩目前的气温变化情况,以指示人们进行此温度下开展相应的活动。尤其是,本发明采用电镀的方式,直接在表面复合结构的外环上蒸镀有钛金属层51,在钛金属层51的表面电镀逐层加厚以形成锁边金属环50,这种加工方式使得锁边金属环50与表面复合结构之间是无缝的,制作完成后,整个手表表面是整体的,不会有松脱问题,提高了各个片/膜之间的稳固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