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随身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272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物联网随身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随身控制装置,该装置基于人体使用习惯设置了适宜外部结构,所配备的蜂鸣器和指示灯用于在控制装置接收到无线信号时起到提示作用,而将指示灯设置于控制装置边缘有助于改善光亮覆盖范围,更容易被使用者发现。位于外表面上的显示屏用于显示运行状态,其边框上的橡胶条起到保护作用,可在装置摔落的情况下保护显示屏不直接触地。位于外表面上、下两端的格栅连通装置内外空间,可起到散热作用。在此基础上,为缓解装置发热对人体所造成的不舒适感,本实用新型在装置外表面设置了封装有相变材料的密封袋,利用相变材料的恒温特性提升舒适性。而在装置表面增设挂钩便于装置在衣物上的挂置,使用更加方便。
【专利说明】
-种物联网随身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设及一种物联网随身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物联网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 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 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 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由于物联网 设及物与物之间的协同、人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因此通信传输、尤其是无线通信传输至关 重要。现有技术的物联网控制装置普遍位于物联网系统中,控制模块的开发主要着眼于指 令的传输W及各功能模块的协同,而对于远程操作普遍未进行深度开发,尤其是远程控制 装置如何与人的使用习惯相匹配值得深入设计。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物联网随身控制装置,W解 决现有技术的物联网远程控制装置不便于使用。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物联网控制装置随身携带于使 用者时,不易握持。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物联网控制装置随身携带于使 用者时,反应物联网运行状态的信息无法及时被使用者知晓。
[0006]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物联网控制装置随身携带于使 用者时,自身发热导致不舒适。
[0007] 为实现W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W下技术方案:
[000引一种物联网随身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格栅,显示屏,蜂鸣器,第二格栅,第一 控制按钮,第二控制按钮,橡胶条,指示灯,密封袋,挂环,其中壳体具有一内腔,壳体具有一 平整的外表面,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分别位于该外表面的上端和下端,显示屏位于该外表 面上,所述显示屏位于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之间,蜂鸣器位于该外表面上,所述蜂鸣器位于 显示屏的下方,第一控制按钮和第二控制按钮均位于该外表面上、二者分别位于第二格栅 的左右两侧,橡胶条固定连接在显示屏边框上,指示灯固定连接在该外表面的边缘处,密封 袋粘贴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挂环固定连接在壳体外表面上,密封袋内部填充有相变材 料。
[0009] 作为优选,所述指示灯的颜色为红色。
[0010]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袋的材质是硅胶。
[0011] 作为优选,所述挂环的材质是金属。
[0012] 作为优选,所述指示灯的数量为4个。
[0013] 在W上技术方案中,壳体外表具有信号天线,壳体内部内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 电路用于根据用户按压按钮的动作形成不同的控制指令,其具体模式可依据遥控器领域的 公知技术自由设计。
[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随身控制装置,该装置基于人体使用习惯设置了适 宜外部结构,所配备的蜂鸣器和指示灯用于在控制装置接收到无线信号时起到提示作用, 而将指示灯设置于控制装置边缘有助于改善光亮覆盖范围,更容易被使用者发现。位于外 表面上的显示屏用于显示运行状态,其边框上的橡胶条起到保护作用,可在装置摔落的情 况下保护显示屏不直接触地,从而降低损坏风险。位于外表面上、下两端的格栅连通装置内 外空间,可起到散热作用。在此基础上,为缓解装置发热对人体所造成的不舒适感,本实用 新型在装置外表面设置了封装有相变材料的密封袋,利用相变材料的恒溫特性提升舒适 性。而在装置表面增设挂钩便于装置在衣物上的挂置,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一种物联网随身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附图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0017]
[001引【具体实施方式】:
[0019] W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 节,在W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W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 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 除有定义外,W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 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0] 实施例1
[0021] -种物联网随身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第一格栅2,显示屏3,蜂鸣器4,第二格栅5, 第一控制按钮6,第二控制按钮7,橡胶条9,指示灯10,密封袋12,挂环13,其中壳体1具有一 内腔,壳体1具有一平整的外表面,第一格栅2和第二格栅5分别位于该外表面的上端和下 端,显示屏3位于该外表面上,所述显示屏3位于第一格栅2和第二格栅5之间,蜂鸣器4位于 该外表面上,所述蜂鸣器4位于显示屏3的下方,第一控制按钮6和第二控制按钮7均位于该 外表面上、二者分别位于第二格栅5的左右两侧,橡胶条9固定连接在显示屏3边框上,指示 灯10固定连接在该外表面的边缘处,密封袋12粘贴于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上,挂环13固定连 接在壳体1外表面上,密封袋12内部填充有相变材料。
[0022] 在W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满足W下条件:
[0023] 所述指示灯10的颜色为红色。
[0024] 所述密封袋12的材质是硅胶。
[0025] 所述挂环13的材质是金属。
[00%]所述指示灯10的数量为4个。
[0027]实施例2
[00%] -种物联网随身控制装置,包括壳体I,第一格栅2,显示屏3,蜂鸣器4,第二格栅5, 第一控制按钮6,第二控制按钮7,橡胶条9,指示灯10,密封袋12,挂环13,其中壳体1具有一 内腔,壳体1具有一平整的外表面,第一格栅2和第二格栅5分别位于该外表面的上端和下 端,显示屏3位于该外表面上,所述显示屏3位于第一格栅2和第二格栅5之间,蜂鸣器4位于 该外表面上,所述蜂鸣器4位于显示屏3的下方,第一控制按钮6和第二控制按钮7均位于该 外表面上、二者分别位于第二格栅5的左右两侧,橡胶条9固定连接在显示屏3边框上,指示 灯10固定连接在该外表面的边缘处,密封袋12粘贴于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上,挂环13固定连 接在壳体1外表面上,密封袋12内部填充有相变材料。
[0029] W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 实施例,并不用W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 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物联网随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第一格栅(2),显示屏(3),蜂鸣 器(4),第二格栅(5),第一控制按钮(6),第二控制按钮(7),橡胶条(9),指示灯(10),密封袋 (12),挂环(13),其中壳体(1)具有一内腔,壳体(1)具有一平整的外表面,第一格栅(2)和第 二格栅(5)分别位于该外表面的上端和下端,显示屏(3)位于该外表面上,所述显示屏(3)位 于第一格栅(2)和第二格栅(5)之间,蜂鸣器(4)位于该外表面上,所述蜂鸣器(4)位于显示 屏(3)的下方,第一控制按钮(6)和第二控制按钮(7)均位于该外表面上、二者分别位于第二 格栅(5)的左右两侧,橡胶条(9)固定连接在显示屏(3)边框上,指示灯(10)固定连接在该外 表面的边缘处,密封袋(12)粘贴于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上,挂环(13)固定连接在壳体(1) 外表面上,密封袋(12)内部填充有相变材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随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10)的颜 色为红色。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随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袋(12)的材 质是娃月父。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随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环(13)的材质 是金属。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随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10)的数 量为4个。
【文档编号】G05B19/04GK205691963SQ201620288348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4月8日 公开号201620288348.X, CN 201620288348, CN 205691963 U, CN 205691963U, CN-U-205691963, CN201620288348, CN201620288348.X, CN205691963 U, CN205691963U
【发明人】韩可
【申请人】天津希尔伯特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