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泵智能启动控制的液位或压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69465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水泵智能启动控制的液位或压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当出现偏离正常非电工作状态的不希望有的变化时直接起反应的自动断开紧急保护电路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水泵智能启动控制的液位或压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采用水泵来供给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而且很多用户都要求,需要用水时水泵能自动启泵供水,而当不需要用水时则水泵自动停机。因此,现有的水泵智能启动控制器,除了对短路、过流、干转、三相不平衡、缺相、错相、欠压、失压等故障进行功能齐全的保护外,一般还需配置液位或压力检测装置,以达到控制水泵自动供水的目的。而以往的一般使用中,液位检测是采用浮球阀这类的机械元器件连接构成,其缺点是工作可靠性不高以致出现误动作,不能理想地实施控制功能,此外还存在着体积大质量重、工作寿命短、成本高、工艺粗糙而影响美观等问题。甚至有些水泵供水系统中根本不配备液位和压力检测装置,无法进行自动供水,完全由人员通过按钮或是开关来进行手动控制,便使人力和财力维护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乃是为了解决现有用于水泵智能启动控制的液位或压力检测装置存在着的工作可靠性不高、体大量重、工作寿命短、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工作可靠且体小量轻、工作寿命长、成本较低的用于水泵智能启动控制的液位或压力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如下。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电原理方框图,本实用新型由中央处理电路1、输入接口电路2、液位或压力检测电路3、低频脉冲发生电路4、负载控制输出电路5、电源输入电路6连接组成,其中低频脉冲发生电路4的输出端与液位或压力检测电路3的输入端相连,液位或压力检测电路3的输出端与输入接口电路2的输入端相接,输入接口电路2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电路1的输入端口相连,负载控制输出电路5的控制端与中央处理电路1的输出端口相接,电源输入电路6的电源输出端向整机各电路提供直流工作电源。
具有上述电路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可装设在一块印制电路板上并置于水泵智能启动控制器的外壳内,通过导线与水泵相连构为一体,同时将电源输入电路6、负载控制输出电路5与A、B、C三相电源作相应连接,将负载控制输出电路5的电源输出端与水泵电动机7的三相电源输入端作相应连接,将液位或压力检测电路3与供水管网系统的液位(采用液位探头检测)或压力(采用压力表检测)做相应的连接。此时本实用新型便能根据管网的液位或压力状态来控制水泵的运行和停止,从而达到自动供水的目的。其工作原理是,低频脉冲发生电路4将产生的低频脉冲信号送给液位或压力检测电路3,液位或压力检测电路3随时检测管网的液位或压力状态,当液位探头检测到有水时(即供水达到一定水位时)或压力表达到预设压力时,液位或压力检测电路3便将检测到的这种信号经输入接口电路2送予中央处理电路1,中央处理电路1根据液位或压力信号的大小,再输出信号通过负载控制输出电路5去控制水泵电动机7的启动和停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液位或压力检测装置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①实现了功能齐全的液位和压力检测。②传输距离远,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③体小量轻,内置整合设计,集成度高,产品成本降低,安装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方框图;图2为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的中央处理电路1由中央处理器U3、电阻R10与R11及电容C8至C10连接组成;输入接口电路2由移位寄存器U4.排阻REN1与REN2及电阻R18连接组成;液位或压力检测电路3由二极管D5至D8、稳压管Z1至Z4、电阻R14至R17、电阻R28、电容C11至C14及接线端子J3连接组成;低频脉冲发生电路4由三极管T7与T8、运算放大器U5、稳压管Z5与Z6、电阻R19至R27、电阻R29及电容C15与C16连接组成;负载控制输出电路5由三极管T4至T6、二极管D4、电阻R6至R9、中间继电器REA-1、交流接触器CJX及接线端子J2连接组成;电源输入电路6由电源变压器TR1、三端集成稳压器U1、定时器U2、三极管T1至T3、二极管D1至D3、电阻R1至R5、电阻R12与R13、电容C1至C7、电容C17及接线端子J1连接组成。其中,低频脉冲发生电路4的R27的一端与液位或压力检测电路3的J3的第3脚和第6脚相连;液位或压力检测电路3的D5和Z1的共连端、D6和Z2的共连端、D7和Z3的共连端、D8和Z4的共连端,分别与输入接口电路2的U4的第4脚、第13脚、第14脚、第15脚相接;输入接口电路2的U4的第3脚和第9脚,分别与中央处理电路1的U3的第10脚和第12脚相连;中央处理电路1的U3的第6脚与负载控制输出电路5的R8和R9的共连端相接;电源输入电路6的T2的集电极输出端Vcc分别与中央处理电路1的R10和R11及U3第14脚的共连端、输入接口电路2的排阻REN1和REN2的第1脚及R18的一端相连,电源输入电路6的D1和D2的+12V输出端分别与低频脉冲发生电路4的U5的第8脚、T7的发射极、R19和R20的共连端、以及负载控制输出电路5的R6和R7及REA-1的线包的共连端相接,电源输入电路6的R13的一端分别与中央处理电路1的U3的第11脚和输入接口电路2的U4的第10脚相连。
图2中,U1的型号为LG7805,U2的型号为NE555,U3的型号为EM7815P,U4的型号为CD4094,U5的型号为LM358,它们均可市购。
图2中的元器件可装设在一块印制电路板上并置于水泵智能启动控制器的外壳内,通过导线与水泵相连构为一体。同时将A、B、C三相电源引入电源输入电路6的接线端子J1,并使电源变压器TR1的原边线圈与A、B相相接;将负载控制输出电路5的中间继电器REA-1的常开触点的一端以及交流接触器CJX的线包的一端与C相电源相接,将REA-1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CJX的线包的另一端共接于S点;将CJX的三个主触头分别与A、B、C三相电源相接,将接线端子J2的三个输出端Aout、Bout、Cout分别与水泵电动机7的三个电源输入端相接;将液位或压力检测电路3的接线端子J3外接供水管网系统的下水位和(或)上水位等(如果是压力控制则需接压力表),以形成控制回路,J3的具体接法是,端子1、2、3分别接下水池的下止点、上止点和公共端,端子4、5、6分别接上水箱的下止点、上止点和公共端。
工作时,A、B相电源经电源变压器降压、D1和D2整流及C1滤波后,再经U1稳压和U2等进行控制,给整机电路提供VCC和+12V工作电压。根据供水管网系统的不同液位或压力状态,U4的第4、13、14、15脚输入端可得到相应的检测信号,并从其第3脚输出信号给U3的第10脚,U3从第6脚输出控制信号给T6的基极,以控制中间继电器REA-1吸合或是释放,从而控制交流接触器CJX的吸合或是释放,即是输出三相电源或是断开三相电源,以控制水泵电动机是正常运行还是停止运行。当本实用新型装置检测到供水管网需要用水且水泵管网进水端有水时,就控制启泵,给管网供水;而当管网已经达到预设液位或达到预设压力时,则就停泵,停止给管网供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水泵智能启动控制的液位或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中央处理电路(1)、输入接口电路(2)、液位或压力检测电路(3)、低频脉冲发生电路(4)、负载控制输出电路(5)、电源输入电路(6)连接组成,其中低频脉冲发生电路(4)的输出端与液位或压力检测电路(3)的输入端相连,液位或压力检测电路(3)的输出端与输入接口电路(2)的输入端相接,输入接口电路(2)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电路(1)的输入端口相连,负载控制输出电路(5)的控制端与中央处理电路(1)的输出端口相接,电源输入电路(6)的电源输出端向整机各电路提供直流工作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泵智能启动控制的液位或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央处理电路(1)由中央处理器U3、电阻R10与R11及电容C8至C10连接组成;输入接口电路(2)由移位寄存器U4、排阻REN1与REN2及电阻R18连接组成;液位或压力检测电路(3)由二极管D5至D8、稳压管Z1至Z4、电阻R14至R17、电阻R28、电容C11至C14及接线端子J3连接组成;低频脉冲发生电路(4)由三极管T7与T8、运算放大器U5、稳压管Z5与Z6、电阻R19至R27、电阻R29及电容C15与C16连接组成;负载控制输出电路(5)由三极管T4至T6、二极管D4、电阻R6至R9、中间继电器REA-1、交流接触器CJX及接线端子J2连接组成;电源输入电路6由电源变压器T.R1、三端集成稳压器U1、定时器U2、三极管T1至T3、二极管D1至D3、电阻R1至R5、电阻R12与R13、电容C1至C7、电容C17及接线端子J1连接组成。
专利摘要用于水泵智能启动控制的液位或压力检测装置由中央处理电路1、输入接口电路2、液位或压力检测电路3、低频脉冲发生电路4、负载控制输出电路5及电源输入电路6连接组成。电路元器件装设在印制板上并置于水泵智能启动控制器外壳内,通过导线与水泵相连构为一体,将负载控制输出电路5的输出端与水泵电动机7的电源输入端相接,液位或压力检测电路3与供水管网系统的液位或压力探头做相应的连接。本实用新型能根据管网的液位或压力状态来控制水泵的运行和停止,达到自动供水的目的。其传输距离远,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体小量轻,集成度高,产品成本低,安装方便。
文档编号G05D9/00GK2677671SQ20042003487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4日
发明者彭勇, 浣军 申请人:彭勇, 浣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