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光片切换组件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224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滤光片切换组件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光片切换组件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为了可以在夜晚也能清晰的进行录像,通常会在摄影机上加入红外线光源的设计,由于红外线光源会造成摄影机所摄影的影像发生色偏的问题,因此会在摄影机的感光组件前加上ICRaR Cut Filter Removable,滤光片切换组件),该滤光片切换组件包括一普通滤光片及一红外线滤光片,当外界光线明亮时自动切换至普通滤光片,当外界光线昏暗时自动切换至红外线滤光片以消除色偏,该滤光片切换组件包括两个输入端,通过更改该两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差来切换普通滤光片与红外线滤光片,如该两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差为正值时,切换至普通滤光片,而为负值时切换至红外线滤光片。但这种方式有可能会有误判断的时候,而操作者却无从得知,进而造成录像的数据可能不清晰。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进行异常判断的滤光片切换组件控制电路。一种滤光片切换组件控制电路,包括一光敏电阻、一第一电阻、第一至第六电子开关、一电压源、一滤光片切换组件、一比较器及一中央处理器,该第一电阻与该光敏电阻串联在该电压源与地之间,该第一电阻与该光敏电阻之间的节点通过该第一电子开关连接至该第二及第三电子开关还连接至该中央处理器,该第二电子开关连接至该第四及第五电子开关,该第三与第四电子开关之间的节点及该第五与第六电子开关的节点分别连接至该滤光片切换组件的两输入端及分别连接至该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该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至该中央处理器,该第一电子开关根据该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变化切换导通状态,进而切换该第二至第六电子开关的导通状态,以使对应切换该滤光片切换组件两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差,该中央处理器根据该第一电子开关输入的信号及该比较器输入的信号判断该滤光片切换组件的切换是否正确。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滤光片切换组件控制电路通过该中央处理器读取该第一电子开关输入的信号及读取该比较器输入的信号,通过比较该两信号即可判断出该滤光片切换组件是否作出了正确的切换,十分方便。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本发明滤光片切换组件控制电路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滤光片切换组件控制电路 100光敏电阻RT电阻R1-R6
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
Q1、Q2 Q3-Q6 D1-D4二极管电压源
Vcc Ul U2 U3滤光片切换组件比较器中央处理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图1,本发明滤光片切换组件控制电路100用于消除摄影机上红外线光源产生的色偏,其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光敏电阻RT、六个电阻R1-R6、两NPN型晶体管Ql及 Q2、两P沟道场效应晶体管Q3及Q5、两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Q4及Q6、四个二极管D1-D4、一电压源Vcc、一滤光片切换组件U1、一比较器U2、一中央处理器(CPU)U3。其中,该光敏电阻 RT的电阻值随光线亮度的升高而降低,而随光线亮度的下降而增加,其它实施方式也可以相反。该滤光片切换组件Ul是通过更改其两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差而进行普通滤光片与红外线滤光片的切换的,具体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具体说明。该中央处理器U3为摄影机内部的主要处理组件,其还负责诸如摄影等任务,此处也不再作具体说明。该电阻Rl与该光敏电阻RT串联在该电压源Vcc与地之间,该电阻Rl与该光敏电阻RT之间的节点通过电阻R2连接至该晶体管Ql的基极,该晶体管Ql的发射极接地,该晶体管Ql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连接至该电压源Vcc、通过电阻R4连接至该晶体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5连接至该两场效应晶体管Q3及Q4的栅极、连接至该中央处理器U3。该晶体管Q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电阻R6连接至该电压源Vcc且还连接至该两场效应晶体管Q5及Q6的栅极。该两场效应晶体管Q3及Q5的漏极连接至该电压源Vcc,该两场效应晶体管Q3及 Q5的源极分别连接至该两场效应晶体管Q4及Q6的漏极。该两场效应晶体管Q4及Q6的源极均接地。该二极管D1-D4的阳极及阴极分别连接至该场效应晶体管Q3-Q6的源极及漏极,该二极管D1-D4用于保护该场效应晶体管Q3-Q6,也可以根据需要删除。该滤光片切换组件Ul的两个电压输入端分别连接至该两场效应晶体管Q3及Q4之间的节点及该两场效应晶体管Q5及Q6之间的节点。该滤光片切换组件Ul的两个电压输入端还分别连接至该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及反相输入端。该比较器U2的电压端接至该电压源Vcc,接地端接地,输出端连接至该中央处理器U3。其它实施方式中,该两晶体管Ql及Q2、该场效应晶体管Q3-Q6也可以选用其它类型的电子开关。工作时,该晶体管Ql导通状态由该光敏电阻RT的电阻值决定,当外界光线亮度升高到某一设定值时,该光敏电阻RT的电阻值对应下降到某一设定值,此时该晶体管Ql截止,进而该晶体管Ql的集电极变为高电平,该中央处理器U3接收到该高电平信号,如此该晶体管Q2导通,进而该两场效应晶体管Q4及Q5导通,而该两场效应晶体管Q3及Q6截止, 此时该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为低电平,而反相输入端为高电平,该滤光片切换组件Ul切换至普通滤光片,该比较器U2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给该中央处理器U3。同理,当外界光线亮度下降到该设定值时,该光敏电阻RT的电阻值对应上升到该定值,此时该晶体管Ql导通,进而该晶体管Ql的集电极变为低电平,该中央处理器U3接收到该低电平信号,如此该晶体管Q2截止,进而该两场效应晶体管Q4及Q5截止,而该两场效应晶体管Q3及Q6导通,此时该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为高电平,而反相输入端为低电平, 该滤光片切换组件Ul切换至红外线滤光片,该比较器U2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给该中央处理器U3。该中央处理器U3通过对读取到的该晶体管Ql的集电极的信号与该比较器U2的输出端的信号进行交叉比对来判断该滤光片切换组件Ul是否进行了正确的切换。请参见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滤光片切换组件控制电路,包括一光敏电阻、一第一电阻、第一至第六电子开关、一电压源、一滤光片切换组件、一比较器及一中央处理器,该第一电阻与该光敏电阻串联在该电压源与地之间,该第一电阻与该光敏电阻之间的节点通过该第一电子开关连接至该第二及第三电子开关还连接至该中央处理器,该第二电子开关连接至该第四及第五电子开关,该第三与第四电子开关之间的节点及该第五与第六电子开关的节点分别连接至该滤光片切换组件的两输入端及分别连接至该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该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至该中央处理器,该第一电子开关根据该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变化切换导通状态,进而切换该第二至第六电子开关的导通状态,以使对应切换该滤光片切换组件两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差,该中央处理器根据该第一电子开关输入的信号及该比较器输入的信号判断该滤光片切换组件的切换是否正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片切换组件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光敏电阻的电阻值随光线亮度的升高而降低,而随光线亮度的下降而增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光片切换组件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二电子开关为NPN型晶体管,该第三及第五电子开关为P沟道场效应晶体管,该第四及第六电子开关为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该第一电阻与该光敏电阻之间的节点通过一第二电阻连接至该第一电子开关的基极,该第一电子开关的发射极接地,该第一电子开关的集电极通过一第三电阻连接至该电压源、通过一第四电阻连接至该第二电子开关的基极、通过一第五电阻连接至该第三及第四电子开关的栅极、连接至该中央处理器,该第二电子开关的发射极接地, 集电极通过一第六电阻连接至该电压源且还连接至该第五及第六电子开关的栅极,该第三及第五电子开关的漏极连接至该电压源,源极分别连接至该第四及第六电子开关的漏极, 该第四及第六电子开关的源极均接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光片切换组件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滤光片切换组件控制电路还包括四个二极管,该二极管的阳极及阴极分别连接至该第三至第六电子开关的源极及漏极。
全文摘要
一种滤光片切换组件控制电路,包括一光敏电阻、一电阻、若干电子开关、一电压源、一滤光片切换组件、一比较器及一中央处理器,该电阻与该光敏电阻串联在该电压源与地之间,该电阻与该光敏电阻之间的节点通过该电子开关连接至该中央处理器、滤光片切换组件及比较器,该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至该中央处理器,该电子开关根据该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变化切换导通状态,以使对应切换该滤光片切换组件两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差,该中央处理器根据该电子开关输入的信号及该比较器输入的信号判断该滤光片切换组件的切换是否正确。所述滤光片切换组件控制电路可对滤光片的切换进行异常判断。
文档编号G05B19/04GK102375417SQ20101025894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0日
发明者谢明志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