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及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632344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离子发生器技术,尤其是涉及智能型负离子发生器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各种各样的负离子发生器。现有的产生负离子、或负离子和臭氧同时产生的空气净化装置是将安装在电源线 上的插头插入电源插座上,安放在房间内或汽车内使用的产品。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功率是固定的,不节能。例如申请号00810869. 2,名为“空气净化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是由电灯泡 型的壳体和收纳在上述壳体内的负子发生器构成的,该壳体在其一端设有安装在安装部上 的被安装部,在另一端上设有吹出口,由上述负离子发生器的放电产生负离子,从上述吹出 口放出负离子。具体是净化装置由电灯泡型壳体、交流直流变换器、升压变压器、负离子发生器 构成。可以看出,该技术方案没有节能的考虑,功率也较小,只能安装在小空间的房间和 汽车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节能的、高效的负离子 发生器及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并判断污染空气的来源方向,集中 负离子发送束,消灭污染空气。本发明在空气变得清新之后,减小负离子的发生量,从而节省了能源。本发明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实施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首先,设置一负离子发生正面板,所述负离子发生正面板上分布一只以上的负离 子发生单元,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有便于发送风将负离子吹出的前后贯通的通风道,所述 负离子发生单元两两一组,第一组发生器、第二组发生器、第三组发生器、第四组发生器都 围绕圆心按45度角均勻分布;
②,再设置一可旋转挡风板,将其挡风板圆心与负离子发生正面板的圆心同轴设置; 在可旋转挡风板上按半径及45度角分布8只第一透孔;与第一透孔相间隔按15度角及半 径设置4只第二透孔;与第二透孔)相间隔按15度角及半径设置2只第三透孔;将可旋转 挡风板用步进马达驱动;
③,在负离子发生正面板和背板间设置空腔,所述通风道与空腔连通,在背板上设置至 少一只风扇,风扇向空腔内吹风;
④,再设置一智能控制模块、第一传感器、传感器巡检模块,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负离子发生正面板上;智能控制模块连接负离子发生单元,连接步进马达,连接风扇,连接传 感器巡检模块;
⑤,初始工作时,智能控制模块检测传感器巡检模块,判断空间内空气质量,决定工作 模式;如质量合格,则送出少量负离子;如有轻度污染,则送出中量负离子;如有重度污染, 则送出高量负离子;
送出少量负离子时,智能控制模块控制步进马达带动可旋转挡风板转动,使第三透孔 对准第一组发生器;
智能控制模块开启第一组发生器; 智能控制模块控制风扇在低速档运转;
送出中量负离子时,智能控制模块控制步进马达)带动可旋转挡风板转动,使第二透孔 对准第一组发生器和第三组发生器;
智能控制模块开启第一组发生器和第三组发生器; 智能控制模块控制风扇在中速档运转;
送出高量负离子时,智能控制模块控制步进马达带动可旋转挡风板转动,使第一透孔 对准所有发生器;
智能控制模块开启所有发生器; 智能控制模块控制风扇在高速档运转。步骤⑤所述步进马达带动可旋转挡风板转动,使第三透孔对准第二组发生器或第 三组发生器或第四组发生器;
智能控制模块开启第三透孔所对准的那组发生器。步骤⑤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控制风扇、负离子发生单元工作一个时间周期后,关 断控制风扇、负离子发生单元,智能控制模块检测传感器巡检模块,再次判断空间内空气质 量,根据检测结果,决定工作模式;
所述一个时间周期在30分钟 2小时之间选定。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扇包括左右两只;
此时,所述传感器巡检模块还连接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第五传感
器;
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安装在负离子发生正面板的四角; 第五传感器安装在背板上;
传感器巡检模块将各个传感器的空气质量数据传输至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控制模块的 方向计算模块计算出左右方向污染程度的差异,智能控制模块控制左右风扇按不同低、中、 高速档运转。根据上述方法设计制造一种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 一负离子发生正面板,所述负离子发生正面板上分布一只以上的负离子发生单元。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有便于发送风将负离子吹出的前后贯通的通风道。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两两一组,第一组发生器、第二组发生器、第三组发生器、第 四组发生器都围绕圆心按45度角均勻分布。一可旋转挡风板,将其挡风板圆心与负离子发生正面板的圆心同轴设置。在可旋转挡风板上按半径及45度角分布8只第一透孔;与第一透孔相间隔按15度角及半径设置4只第二透孔;与第二透孔相间隔按15度角及半径设置2只第三透孔;可 旋转挡风板由步进马达驱动;
一背板设置在负离子发生正面板后面,二者之间设置空腔。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的通风道与空腔连通。在背板上设置至少一只风扇,风扇向空腔内吹风;
一智能控制模块、第一传感器、传感器巡检模块,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负离子发生正 面板上;智能控制模块连接负离子发生单元,连接步进马达,连接风扇,连接传感器巡检模 块。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扇包括左右两只;
此时所述传感器巡检模块还连接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第五传感器; 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安装在负离子发生正面板的四角; 第五传感器安装在背板上;
传感器巡检模块将各个传感器的空气质量数据传输至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控制模块 的方向计算模块计算出左右方向污染程度的差异,智能控制模块控制左、右风扇按不同低、 中、高速档运转。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功率大,可以在大空间房屋内使用。本专利节能,在空气质量好转时,自动减小功率。


图1是本发明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及控制方法的系统方块图2是本发明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及控制方法中的正面板上负离子发生单元布置示意
图3是本发明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及控制方法中可旋转挡风板上透孔布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负离子发生器正面的外形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负离子发生器背面的外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现结合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然而所述实施例仅为提供说明与解释之用,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实施如图1 图5所示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首先,设置一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所述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上分布一只以上的 负离子发生单元,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有便于发送风将负离子吹出的前后贯通的通风道, 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两两一组,第一组发生器21,211 ;第二组发生器22,221 ;第三组发生 器23,231 ;第四组发生器24,241 ;都围绕圆心19按45度角均勻分布;
②,再设置一可旋转挡风板60-0,将其挡风板圆心112与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的圆 心19同轴设置;在可旋转挡风板60-0上按半径27及45度角分布8只第一透孔60_1 60-8 ;与第一透孔60-1 60-8相间隔按15度角及半径27设置4只第二透孔61_1 61_4 ; 与第二透孔61-1 61-4相间隔按15度角及半径27设置2只第三透孔62_1 62_2 ;将 可旋转挡风板60-0用步进马达11驱动;③,在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和背板16间设置空腔,所述通风道与空腔连通,在背板16 上设置至少一只风扇15,风扇15向空腔内吹风;
④,再设置一智能控制模块10、第一传感器31、传感器巡检模块12,所述第一传感器31 设置在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上;智能控制模块10连接负离子发生单元,连接步进马达11, 连接风扇15,连接传感器巡检模块12 ;
⑤,初始工作时,智能控制模块10检测传感器巡检模块12,判断空间内空气质量,决定 工作模式;
如质量合格,则送出少量负离子; 如有轻度污染,则送出中量负离子; 如有重度污染,则送出高量负离子;
送出少量负离子时,智能控制模块10控制步进马达11带动可旋转挡风板60-0转动, 使第三透孔62-1 62-2对准第一组发生器21,211 ; 智能控制模块10开启第一组发生器21,211 ; 智能控制模块10控制风扇15在低速档运转;
送出中量负离子时,智能控制模块10控制步进马达11带动可旋转挡风板60-0转动, 使第二透孔61-1 61-4对准第一组发生器21,211和第三组发生器23,231 ; 智能控制模块10开启第一组发生器21,211和第三组发生器23,231 ; 智能控制模块10控制风扇15在中速档运转;
送出高量负离子时,智能控制模块10控制步进马达11带动可旋转挡风板60-0转动, 使第一透孔60-1 60-8对准所有发生器; 智能控制模块10开启所有发生器; 智能控制模块10控制风扇15在高速档运转。步骤⑤所述步进马达11带动可旋转挡风板60-0转动,使第三透孔62-1 62_2 对准第二组发生器22,221或第三组发生器23,231或第四组发生器24,241 ;智能控制模块 10开启第三透孔62-1 62-2所对准的那组发生器。步骤⑤所述智能控制模块10控制风扇15、负离子发生单元工作一个时间周期后, 关断控制风扇15、负离子发生单元,智能控制模块10检测传感器巡检模块12,再次判断空 间内空气质量,根据检测结果,决定工作模式;所述一个时间周期在30分钟 2小时之间选定。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扇15包括左右两只;
此时所述传感器巡检模块12还连接第二传感器32、第三传感器33、第四传感器34、第 五传感器35 ;
第一传感器31、第二传感器32、第三传感器33、第四传感器34安装在负离子发生正面 板20的四角;
第五传感器35安装在背板16上;
传感器巡检模块12将各个传感器的空气质量数据传输至智能控制模块10,智能控制 模块10的方向计算模块13计算出左右方向污染程度的差异,智能控制模块10控制左右风 扇15按不同低、中、高速档运转。按上述方法设计制造一种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一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所述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上分布一只以上的负离子发生单兀。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有便于发送风将负离子吹出的前后贯通的通风道。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两两一组,第一组发生器21,211 ;第二组发生器22,221 ’第 三组发生器23,231 ;第四组发生器24,241都围绕圆心19按45度角均勻分布;
一可旋转挡风板60-0,将其挡风板圆心112与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的圆心19同轴设置。在可旋转挡风板60-0上按半径27及45度角分布8只第一透孔60_1 60_8。与第一透孔60-1 60-8相间隔按15度角及半径27设置4只第二透孔61_1 61-4 ;与第二透孔61-1 61-4相间隔按15度角及半径27设置2只第三透孔62_1 62_2 ; 可旋转挡风板60-0由步进马达11驱动。一背板16设置在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后面,二者之间设置空腔,所述通风道与空 腔连通,在背板16上设置至少一只风扇15,风扇15向空腔内吹风;
一智能控制模块10与第一传感器31、传感器巡检模块12连通,所述第一传感器31设 置在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上;
智能控制模块10还连接负离子发生单元,连接步进马达11,连接风扇15,连接传感器 巡检模块12。当所述风扇15包括左右两只时;
此时所述传感器巡检模块12还连接第二传感器32、第三传感器33、第四传感器34、第 五传感器35 ;
第一传感器31、第二传感器32、第三传感器33、第四传感器34安装在负离子发生正面 板20的四角。第五传感器35安装在背板16上。传感器巡检模块12将各个传感器的空气质量数据传输至智能控制模块10,智能 控制模块10的方向计算模块13计算出左右方向污染程度的差异,智能控制模块10控制左 右风扇15按不同低、中、高速档运转。图4、图5中,支架51连接底座52和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本发明所述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可以采用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空气污 染气体传感器”,也可以采用深圳富安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QS系列半导体空气质量传感器”。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首先,设置一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所述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上分布一只以 上的负离子发生单元,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有便于发送风将负离子吹出的前后贯通的通风 道,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两两一组,第一组发生器(21,211)、第二组发生器(22,221)、第三 组发生器(23,231)、第四组发生器(24,241)都围绕圆心(19)按45度角均勻分布;②,再设置一可旋转挡风板(60-0),将其挡风板圆心(112)与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 的圆心(19)同轴设置;在可旋转挡风板(60-0)上按半径(27)及45度角分布8只第一透孔 (60-1 60-8);与第一透孔(60-1 60-8)相间隔按15度角及半径(27)设置4只第二透 孔(61-1 61-4);与第二透孔(61-1 61-4)相间隔按15度角及半径(27)设置2只第三 透孔(62-1 62-2);将可旋转挡风板(60-0)用步进马达(11)驱动;③,在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和背板(16)间设置空腔,所述通风道与空腔连通,在背 板(16)上设置至少一只风扇(15),风扇(15)向空腔内吹风;④,再设置一智能控制模块(10)、第一传感器(31)、传感器巡检模块(12),所述第一传 感器(31)设置在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上;智能控制模块(10)连接负离子发生单元,连接 步进马达(11 ),连接风扇(15),连接传感器巡检模块(12);⑤,初始工作时,智能控制模块(10)检测传感器巡检模块(12),判断空间内空气质量, 决定工作模式;如质量合格,则送出少量负离子;如有轻度污染,则送出中量负离子;如有 重度污染,则送出高量负离子;送出少量负离子时,智能控制模块(10)控制步进马达(11)带动可旋转挡风板(60-0) 转动,使第三透孔(62-1 62-2)对准第一组发生器(21,211);智能控制模块(10)开启第一组发生器(21,211);智能控制模块(10)控制风扇(15)在低速档运转;送出中量负离子时,智能控制模块(10)控制步进马达(11)带动可旋转挡风板(60-0) 转动,使第二透孔(61-1 61-4)对准第一组发生器(21,211)和第三组发生器(23,231);智能控制模块(10)开启第一组发生器(21,211)和第三组发生器(23,231);智能控制模块(10)控制风扇(15)在中速档运转;送出高量负离子时,智能控制模块(10)控制步进马达(11)带动可旋转挡风板(60-0) 转动,使第一透孔(60-1 60-8)对准所有发生器;智能控制模块(10)开启所有发生器;智能控制模块(10)控制风扇(15)在高速档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所述步进马达(11)带动可旋转挡风板(60-0 )转动,使第三透孔(62-1 62-2 ) 对准第二组发生器(22,221)或第三组发生器(23,231)或第四组发生器(24,241);智能控 制模块(10)开启第三透孔(62-1 62-2)所对准的那组发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所述智能控制模块(10)控制风扇(15)、负离子发生单元工作一个时间周期后, 关断控制风扇(15)、负离子发生单元,智能控制模块(10)检测传感器巡检模块(12),再次 判断空间内空气质量,根据检测结果,决定工作模式;所述一个时间周期在30分钟 2小时 之间选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15)包括左右两只;所述传感器巡检模块(12)还连接第二传感器(32)、第三传感器(33)、第四传感器 (34)、第五传感器(35);第一传感器(31)、第二传感器(32)、第三传感器(33)、第四传感器(34)安装在负离子 发生正面板(20)的四角;第五传感器(35)安装在背板(16)上;传感器巡检模块(12)将各个传感器的空气质量数据传输至智能控制模块(10),智能 控制模块(10)的方向计算模块(13)计算出左右方向污染程度的差异,智能控制模块(10) 控制左右风扇(15)按不同低、中、高速档运转。
5.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一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所述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上分布一只以上的负离子 发生单元,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有便于发送风将负离子吹出的前后贯通的通风道,所述负 离子发生单元两两一组,第一组发生器(21,211)、第二组发生器(22,221)、第三组发生器 (23,231)、第四组发生器(24,241)都围绕圆心(19)按45度角均勻分布;一可旋转挡风板(60-0),将其挡风板圆心(112)与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的圆心(19) 同轴设置;在可旋转挡风板(60-0)上按半径(27)及45度角分布8只第一透孔(60_1 60-8);与第一透孔(60-1 60-8)相间隔按15度角及半径(27)设置4只第二透孔(61_1 61-4);与第二透孔(61-1 61-4)相间隔按15度角及半径(27)设置2只第三透孔(62-1 62-2);可旋转挡风板(60-0)由步进马达(11)驱动;一背板(16)设置在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后面,二者之间设置空腔,所述通风道与空 腔连通,在背板(16)上设置至少一只风扇(15),风扇(15)向空腔内吹风;一智能控制模块(10)、第一传感器(31)、传感器巡检模块(12),所述第一传感器(31) 设置在负离子发生正面板(20)上;智能控制模块(10)连接负离子发生单元,连接步进马达 (11),连接风扇(15 ),连接传感器巡检模块(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15)包括左右两只;所述传感器巡检模块(12)还连接第二传感器(32)、第三传感器(33)、第四传感器 (34)、第五传感器(35);第一传感器(31)、第二传感器(32)、第三传感器(33)、第四传感器(34)安装在负离子 发生正面板(20)的四角;第五传感器(35)安装在背板(16)上;传感器巡检模块(12)将各个传感器的空气质量数据传输至智能控制模块(10),智能 控制模块(10)的方向计算模块(13)计算出左右方向污染程度的差异,智能控制模块(10) 控制左右风扇(15)按不同低、中、高速档运转。
全文摘要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包括;正面板,其上分布负离子发生单元,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两两一组,共四组,都围绕圆心按45度角均匀分布。一可旋转挡风板,其挡风板圆心与正面板的圆心同轴设置。在挡风板上按45度角分布8只第一透孔;与第一透孔相间隔按15度角设置4只第二透孔;与第二透孔相间隔按15度角设置2只第三透孔,挡风板由步进马达驱动。一背板,其上设置至少一只风扇;一智能控制模块连接传感器巡检模块,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正面板上;智能控制模块还连接负离子发生单元、步进马达、风扇,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本发明集中负离子发送束,消灭污染空气。在空气变得清新之后,本发明减小负离子的发生量,从而节省了能源。
文档编号G05B19/04GK102091343SQ20101059869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
发明者徐军明 申请人:东莞市志成康福星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