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通道电源的串并联自动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74230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双通道电源的串并联自动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工业及实验室的双通道电源的串并联自动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直流双通道电源的应用已经非常的广泛。在很多的学校,科研机构都有应用。在实验及测试的不同场合,经常要求我们将双通道输出电源进行并联、串联及双电源转换以达到实验供电要求。而通常要求我们用导线在接线端子间进行联接实现目的。如图1所示,彩用薄的导电金属条,在外部对接线柱进行连接,特别对于较为复杂,接线较多的测试,就让接线柱前有一个繁杂的连线。很多的场合要人为手动的去连接这些线,给实验或者测试带来一些不便,同时也使接线端子上的接线增多,有可能引起接触不良、火花等不必要的干扰。由于是电路外部的临时连接,对电路的实时检测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可能造成电压或者电流显示不准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操作简便的双通道电源外部串并联自动切换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双通道电源的串并联自动切换装置,所述双通道电源输出接线柱上并接有串并联机构,所述串并联机构由两个双刀双掷开关KR和KL构成;所述开关KR内设有公共端Rl和R4、常闭触点R2和R6、常开触点R3和R5,所述公共端Rl与常闭触点R6连接,且公共端Rl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一之输出接线柱RV-相连;所述公共端R4与常闭触点R2连接,且公共端R4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一之输出接线柱RV0相连;所述开关KL内设有公共端LI和L4、常闭触点L2和L6、常开触点L3和L5,所述公共端LI与常闭触点L6连接,且公共端LI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二之输出接线柱LV-相连;所述公共端L4与常闭触点L2连接,且公共端L4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二之输出接线柱LVtl相连;所述开关KR内常闭触点R6与所述开关KL内常开触点L5导线连接;所述开关KR内常开触点R5与所述开关KL内常闭触点L2导线连接;所述的开关KR常闭触点R2与所述的开关KL常开触点L3之间设有两个以上并联的二极管J1,所述二极管正极与开关KR中常闭触点R2连接,负极与开关KL中常开触点L3连接。 当所述开关KR无动作且所述开关KL动作时,所述开关KR内公共端Rl与常闭触点R6导通,公共端R4与常闭触点R2导通,所述开关KL内公共端LI与常开触点L5导通,公共端L4与常开触点L3导通,[0014]得到RVo与LVo相连与RV-与LV-相连,实现两通道并联;当所述开关KR动作且所述开关KL无动作时,所述开关KR内公共端Rl与常开触点R5导通,公共端R4与常开触点R3导通,所述开关KL内公共端LI与常闭触点L6导通,公共端L4与常闭触点L2导通,得到LVo与RV-相连,实现两通道串联。一种用于双通道电源的串并联自动切换装置,所述双通道电源输出接线柱上并接有串并联机构,所述串并联机构由两个双刀双掷继电器JQR和JQL构成,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串接有MCU控制器;所述继电器JQR内设有公共端JR3和JR6、常闭触点JR2和JR7、常开触点JR4和JR5,电源端JRl和JR8,所述公共端JR3与常闭触点JR2连接,且公共端JR3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一之输出接线柱RVtl相连;所述公共端JR6与常闭触点JR7连接,且公共端JR6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一之输出接线柱RV-相连;所述继电器JQL内设有公共端JL3和几6、常闭触点JL2和几7、常开触点JL4和几5,电源端JLl和几8,所述公共端JL3与常闭触点JL2连接,且公共端JL3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二之输出接线柱LV-相连;所述公共端JL6与常闭触点JL7连接,且公共端JL6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二之输出接线柱LVtl相连;所述继电器JQR内常开触点JR5与所述继电器JQL内常闭触点JL7导线连接;所述继电器JQR内常闭触点JR7与所述继电器JQL内常开触点JL4导线连接;所述的继电器JQR内常闭触点JR2与所述的继电器JQR内常开触点JL5之间设有两个以上并联的二极管J2,所述二极管正极与继电器JQR中常闭触点JR2连接,负极与继电器JQR中常开触点几5连接;所述继电器JQR内电源端并接有二极管J3,所述二极管J3正极与电源端JR8相连,负极与电源端JRl相连,所述电源端JR8与三极管Vl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Vl基极与MCU之I/O端口 SPl相连;所述继电器JQL内电源端并接有二极管J3,所述二极管J3正极与电源端JLl相连,负极与电源端几8相连,所述电源端JLl与三极管V2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V2基极与MCU之I/O端口 SP2相连。当所述SPl输出低电平0,且SP2输出高电平I时,所述三极管Vl截止,继电器JQR线圈未工作,所述继电器JQR内公共端JR3与常闭触点JR2导通,公共端JR6与常闭触点JR7导通;所述三极管V2导通,继电器JQL线圈工作,所述继电器JQL内公共端JL3与常开触点JL4导通,公共端JL6与常开触点JL5导通;得到RVo与LVo相连与RV-与LV-相连,实现两通道并联;当所述SPl输出高电平1,且SP2输出低电平O时,所述三极管Vl导通,继电器JQR线圈工作,所述继电器JQR内公共端JR3与常开触点JR4导通,公共端JR6与常开触点JR5导通;所述三极管V2截止,继电器JQL线圈未工作,所述继电器JQL内公共端几3与常闭触点几2导通,公共端几6与常闭触点几7导通;得到RVo与LVo相连与RV-与LV-相连,实现两通道并联;得到LVo与RV-相连,实现两通道串联。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的双通道电源输出接线柱上并接有串并联机构,所述串并联机构由两个双刀双掷开关KR和KL构成;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外部接线简化,减少了由于接线接触不好等原因引起的干扰。另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双通道电源输出接线柱上并接有串并联机构,所述串并联机构由两个双刀双掷继电器JQR和JQL构成,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串接有MCU控制器;在此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结构,操作更加简易、直观清晰。克服了机械操作老化等问题。特别由MCU控制切换了输出及采样、反馈电路,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利于系统的智能化、远程自动控制。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图1是现有技术双通道电源外部串并联接线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通道电源内部供电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通道电源输出接线柱上双刀双掷开关控制电路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通道电源输出接线柱上双刀双掷开关控制系统框架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通道电源输出接线柱上双刀双掷继电器控制电路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双通道电源输出接线柱上双刀双掷继电器控制系统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或图3之一所示,一种用于双通道电源的串并联自动切换装置,所述双通道电源输出接线柱上并接有串并联机构,所述串并联机构由两个双刀双掷开关KR和KL构成;所述开关KR内设有公共端Rl和R4、常闭触点R2和R6、常开触点R3和R5,所述公共端Rl与常闭触点R6连接,且公共端Rl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一之输出接线柱RV-相连;所述公共端R4与常闭触点R2连接,且公共端R4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一之输出接线柱RV0相连;所述开关KL内设有公共端LI和L4、常闭触点L2和L6、常开触点L3和L5,所述公共端LI与常闭触点L6连接,且公共端LI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二之输出接线柱LV-相连;所述公共端L4与常闭触点L2连接,且公共端L4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二之输出接线柱LVtl相连;所述开关KR内常闭触点R6与所述开关KL内常开触点L5导线连接;所述开关KR内常开触点R5与所述开关KL内常闭触点L2导线连接;所述的开关KR常闭触点R2与所述的开关KL常开触点L3之间设有两个以上并联的二极管J1,所述二极管正极与开关KR中常闭触点R2连接,负极与开关KL中常开触点L3连接,并联的二极管Jl是为了防止两通道间电压相差而引起反灌。当所述开关KR无动作且所述开关KL动作时,所述开关KR内公共端Rl与常闭触点R6导通,公共端R4与常闭触点R2导通,所述开关KL内公共端LI与常开触点L5导通,公共端L4与常开触点L3导通,得到RVo与LVo相连与RV-与LV-相连,实现两通道并联;当所述开关KR动作且所述开关KL无动作时,[0050]所述开关KR内公共端Rl与常开触点R5导通,公共端R4与常开触点R3导通,所述开关KL内公共端LI与常闭触点L6导通,公共端L4与常闭触点L2导通,得到LVo与RV-相连,实现两通道串联。结合图2-4所示,RVo为第一通道电源输出正极,RV-为第一通道电源输出负极;LVo为第二通道电源输出正极,LV-为第二通道电源输出负极。通过KR,KL两个开关进行切换,控制双通道电源串并联输出,两开关作动状态和接线方式如下表:(O为断开,I为导通)。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双通道电源的串并联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道电源输出接线柱上并接有串并联机构,所述串并联机构由两个双刀双掷开关KR和KL构成; 所述开关KR内设有公共端Rl和R4、常闭触点R2和R6、常开触点R3和R5,所述公共端Rl与常闭触点R6连接,且公共端Rl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一之输出接线柱RV-相连;所述公共端R4与常闭触点R2连接,且公共端R4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一之输出接线柱RV0相连;所述开关KL内设有公共端LI和L4、常闭触点L2和L6、常开触点L3和L5,所述公共端LI与常闭触点L6连接,且公共端LI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二之输出接线柱LV-相连;所述公共端L4与常闭触点L2连接,且公共端L4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二之输出接线柱LVtl相连;所述开关KR内常闭触点R6与所述开关KL内常开触点L5导线连接; 所述开关KR内常开触点R5与所述开关KL内常闭触点L2导线连接; 所述的开关KR常闭触点R2与所述的开关KL常开触点L3之间设有两个以上并联的二极管J1,所述二极管正极与开关KR中常闭触点R2连接,负极与开关KL中常开触点L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通道电源的串并联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开关KR无动作且所述开关KL动作时, 所述开关KR内公共端Rl与常闭触点R6导通,公共端R4与常闭触点R2导通, 所述开关KL内公共端LI与常开触点L5导通,公共端L4与常开触点L3导通, 得到RVo与LVo相连与RV-与LV-相连,实现两通道并联; 当所述开关KR动作且所述开关KL无动作时, 所述开关KR内公共端Rl与常开触点R5导通,公共端R4与常开触点R3导通, 所述开关KL内公共端LI与常闭触点L6导通,公共端L4与常闭触点L2导通, 得到LVo与RV-相连,实现两通道串联。
3.一种用于双通道电源的串并联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道电源输出接线柱上并接有串并联机构,所述串并联机构由两个双刀双掷继电器JQR和JQL构成,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串接有MCU控制器; 所述继电器JQR内设有公共端JR3和JR6、常闭触点JR2和JR7、常开触点JR4和JR5,电源端JRl和JR8,所述公共端JR3与常闭触点JR2连接,且公共端JR3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一之输出接线柱RVtl相连;所述公共端JR6与常闭触点JR7连接,且公共端JR6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一之输出接线柱RV-相连; 所述继电器JQL内设有公共端JL3和几6、常闭触点JL2和几7、常开触点JL4和几5,电源端JLl和几8,所述公共端JL3与常闭触点JL2连接,且公共端JL3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二之输出接线柱LV-相连; 所述公共端几6与常闭触点几7连接,且公共端几6与双通道电源通道二之输出接线柱LVtl相连; 所述继电器JQR内常开触点JR5与所述继电器JQL内常闭触点JL7导线连接; 所述继电器JQR内常闭触点JR7与所述继电器JQL内常开触点JL4导线连接; 所述的继电器JQR内常闭触点JR2与所述的继电器JQR内常开触点JL5之间设有两个以上并联的二极管J2,所述二极管正极与继电器JQR中常闭触点JR2连接,负极与继电器JQR中常开触点几5连接;所述继电器JQR内电源端并接有二极管J3,所述二极管J3正极与电源端JR8相连,负极与电源端JRl相连,所述电源端JR8与三极管Vl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Vl基极与MCU之I/O端口 SPl相连; 所述继电器JQL内电源端并接有二极管J3,所述二极管J3正极与电源端JLl相连,负极与电源端几8相连,所述电源端JLl与三极管V2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V2基极与MCU之I/O端口 SP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双通道电源的串并联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SPl输出低电平O,且SP2输出高电平I时, 所述三极管Vl截止,继电器JQR线圈未工作,所述继电器JQR内公共端JR3与常闭触点JR2导通,公共端JR6与常闭触点JR7导通;所述三极管V2导通,继电器JQL线圈工作,所述继电器JQL内公共端几3与常开触点几4导通,公共端几6与常开触点几5导通;得到RVo与LVo相连与RV-与LV-相连,实现两通道并联; 当所述SPl输出高电平1,且SP2输出低电平O时, 所述三极管Vl导通,继电器JQR线圈工作,所述继电器JQR内公共端JR3与常开触点JR4导通,公共端JR6与常开触点JR5导通;所述三极管V2截止,继电器JQL线圈未工作,所述继电器JQL内公共端几3与常闭触点几2导通,公共端几6与常闭触点几7导通;得到RVo与LVo相连与RV-与LV-相连,实现两通道并联;得到LVo与RV-相连,实现两通道串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通道电源的串并联自动切换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双通道电源输出接线柱上并接有串并联机构,所述串并联机构由两个双刀双掷开关KR和KL构成;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双通道电源输出接线柱上并接有串并联机构,所述串并联机构由两个双刀双掷继电器JQR和JQL构成,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串接有MCU控制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外部接线简化,减少了由于接线接触不好等原因引起的干扰。操作更加简易、直观清晰。克服了机械操作老化等问题。特别由MCU控制切换了输出及采样、反馈电路,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利于系统的智能化、远程自动控制。
文档编号G05B19/042GK203038042SQ20132001654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吴朝荣, 袁忠强, 陈焕洵 申请人:福建利利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