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橡胶生产的智能恒温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30072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用于橡胶生产的智能恒温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橡胶生产的智能恒温控制器,包括热敏电阻、第一电阻至第六电阻、第一电容至第五电容、第一二极管至第三二极管、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可调电阻、MOS管、变压器、双向可控硅、三极管和桥式整流电路,电压正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加热器的第一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器的第二电压输入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橡胶生产的智能恒温控制器,通过温敏电阻对温度进行检测,并通过两个温度控制器以及周围电路对温度进行调节,实现了智能恒温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检测精确度高,并且工作状态稳定。
【专利说明】 用于橡胶生产的智能恒温控制器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橡胶生产的温控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橡胶生产的智能恒温控制器。
【背景技术】
[0002]生胶富有弹性,缺少加工时的必需性能(可塑性),因此不便于加工。为了提高其可塑性,所以要对生胶进行塑炼;这样,在混炼时配合剂就容易均匀分散在生胶中;同时,在压延、成型过程中也有助于提高胶料的渗透性(渗入纤维组品内)和成型流动性,将生胶的长链分子降解,形成可塑性的过程叫做塑炼。生胶塑炼的方法有机械塑炼和热塑炼两种。机械塑炼是在不太高的温度下,通过塑炼机的机械挤压和摩擦力的作用,使长链橡胶分子降解变短,由高弹性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热塑炼是向生胶中通入灼热的压缩空气,在热和氧的作用下,使长链分子降解变短,从而获得可塑性。在进行热塑炼时,需要利用温度控器对温度做出检测和调节,常用的温度控制器存在着工作状态稳定性不足和精确度不够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橡胶生产的智能恒温控制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橡胶生产的智能恒温控制器,包括热敏电阻、第一电阻至第六电阻、第一电容至第五电容、第一二极管至第三二极管、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可调电阻、MOS管、变压器、双向可控硅、三极管和桥式整流电路,电压正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加热器的第一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器的第二电压输入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二交流输入端分别与电压负极输入端、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可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可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7]本实用新型用于橡胶生产的智能恒温控制器,通过温敏电阻对温度进行检测,并通过两个温度控制器以及周围电路对温度进行调节,实现了智能恒温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检测精确度高,并且工作状态稳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橡胶生产的智能恒温控制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橡胶生产的智能恒温控制器,包括桥式整流电路BR、变压器T、第一温控器IC1、第二温控器IC2、发光二极管LED、第一电阻Rl至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一电位器RPl、第二电位器RP2、双向可控娃ZD、温敏电阻RC和可调电阻RL,电压正极输入端分别与变压器T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温敏电阻RC、双向可控硅ZD的第一端和发热管的第一电压输入端连接,低压负极输入端分别与变压器T的一次绕组的第二端、桥式整流电路BR的负极输出端、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第二电位器RP2的第一端、第二电位器RP2的滑动端、第一温控器ICl的负极输入端和可调电阻RL的第一端连接,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与桥式整流电路BR的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的第二端与桥式整流电路BR的第二交流输入端连接,桥式整流电路BR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l的第二端、第一温控器ICl的正极输入端、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和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温控器ICl的高触发端分别与第一温控器ICl的低触发端、第一电位器RPl的第一端、第一电位器RPl的滑动端和第二电位器RP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位器RPl的第二端与第一温控器ICl的控制端连接,第一温控器ICl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的第二端、第二温控器IC2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温控器IC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温控器IC2的温度检测端与温敏电阻RC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温控器IC2的控制端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双向可控硅ZD的控制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双向可控硅ZD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可调电阻RL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发热管的第二电压输入端连接。
[0011]当温度过低时,发光二极管LED被点亮,双向可控硅ZD的触发脚导通,发热管工作加温,当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温敏电阻RC的电阻增大,双向可控硅ZD的触发脚断开,第二温控器IC2控制发热管停止工作。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橡胶生产的智能恒温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式整流电路、变压器、第一温控器、第二温控器、发光二极管、第一电阻至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双向可控硅、温敏电阻和可调电阻,电压正极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所述温敏电阻、所述双向可控娃的第一端和发热管的第一电压输入端连接,低压负极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二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所述第一温控器的负极输入端和所述可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二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温控器的正极输入端、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温控器的高触发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温控器的低触发端、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和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温控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温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温控器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温控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温控器的温度检测端与所述温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温控器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可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发热管的第二电压输入端连接。
【文档编号】G05D23/24GK203520195SQ201320603608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6日
【发明者】刘玉峰 申请人: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于庄橡胶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