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粮库在线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534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粮库在线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粮库智能管理的系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粮库在线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粮食安全及储藏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容易因环境的因素产生发热、霉变现象,这就要求及时掌握影响粮食储藏安全的主要物理参数:温度、湿度、水分和虫害等信息。一旦发现这些参数异常,可采取通风、降温、熏蒸等措施进行处理。现代化储粮技术不仅仅要检测出粮情和虫情等参数,还应对这些参数加以融合,分析粮情的状态,评估粮食的安全等级。目前我国粮食存储损失率在4%左右,若能将损失率降到2%,每年则可以减少粮食损失几百亿斤。为了减少粮食在存储过程由于其发生质变而引起的损失,保证粮食的质量和品质,就需要及时准确地掌握粮食存储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参数信息,总结分析其变化规律,预测出存储的粮食安全状况,判断是否可能发生霉变,实现科学化保粮。因此,迫切需要开发能依据粮食多种参数,准确,稳定的现代化粮情测控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经济的基于“互联网+”的粮库在线监控系统及方法。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粮库在线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粮库在线监控系统包括线下部分和线上部分;所述线下部分包括感知单元、执行单元和采集控制单元;所述线上部分包括云平台、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所述感知单元包括粮堆温度采集器、粮堆水分采集器、粮食虫害情况采集器、仓内温湿度采集器、仓内磷化氢浓度采集器、仓内氧气浓度采集器和仓外空气状态采集器;所述执行单元包括空气气调系统、氮气气调系统和环流熏蒸系统。所述感知单元和执行单元分别通过数据线与采集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采集控制单元与云平台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相连接;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云平台互联;所述固定终端通过有线网络与云平台互联。所述云平台内嵌了机器学习模块、数据挖掘模块、环境调节模块、web服务模块和应用报警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多种粮情指标及仓内外空气状态指标实时监测,利用云平台对粮仓进行智能管理,具有实时控制、数据存储、信息发布和状态预警等功能,用户通过安装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的APP程序对粮库进行本地或远程交互管理。适合大型粮食仓储过程的监测与控制,可广泛应用于用大型粮食仓储环境管理、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云平台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系统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云平台组成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粮库在线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下部分和线上部分;所述线下部分包括感知单元、执行单元和采集控制单元;所述线上部分包括云平台、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

所述感知单元包括粮堆温度采集器、粮堆水分采集器、粮食虫害情况采集器、仓内温湿度采集器、仓内磷化氢浓度采集器、仓内氧气浓度采集器和仓外空气状态采集器;所述执行单元包括空气气调系统、氮气气调系统和环流熏蒸系统。

所述感知单元和执行单元分别通过数据线与采集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采集控制单元与云平台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相连接;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云平台互联;所述固定终端通过有线网络与云平台互联。

如图2所示,所述云平台内嵌了机器学习模块、数据挖掘模块、环境调节模块、web服务模块和应用报警模块。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进一步说明:

云平台通过对粮食历史环境数据和环境调节系统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模块和数据挖掘模块,得到环境调节策略,建立控制模型,存储于环境调节模块中;云平台通过实时流计算,根据实时粮情与粮仓内外环境参数,利用环境调节模块已有模型获得优化控制参数组合;云平台通过环境调节模块向采集控制单元发布控制指令,线下实现智能排气、通风、气调、降温、降湿和熏蒸等功能,通过web服务模块和应用报警模块向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发布信息,线上实现数据分析、数据积累、状态展示、模型定期自动更新、灾害预警等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