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高频干扰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729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器,具体为一种抗高频干扰驱动器,属于机电控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驱动器是一种在机电控制领域中极为常见的用于电控连接的设备,随着使用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驱动器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驱动器在高频干扰下易受到损坏,干扰引起的尖峰电压能使发射结和集电结中某点杂质浓度增加,导致晶体管击穿或内部短路。在强射频电磁场下工作的晶体管会吸收足够的能量,使结温超过允许温升而导致损坏,给人们生活中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抗高频干扰驱动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高频干扰驱动器,可以有效解决实际应用中驱动器易受高频干扰损坏极大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到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抗高频干扰驱动器,包括壳体、水冷管、内衬板、导磁铌铁、弹性钢片、传动杆、螺线管线圈、滤波器、永磁铁、磁致伸缩棒、连接钢球和预紧螺栓,所述壳体外部贯穿设有预紧螺栓,且所述预紧螺栓端部嵌入所述壳体内的导磁铌铁上,两个所述导磁铌铁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永磁铁,所述导磁铌铁中部之间通过连接钢球弹性连接有磁致伸缩棒,且所述连接钢球一端连接有传动杆,且所述传动杆一端设于弹性钢片之间,所述壳体内壁上紧密连接有内衬板,且所述预紧螺栓贯穿所述内衬板,所述永磁铁和所述内衬板内壁之间安装有滤波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钢片安装在所述壳体一端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永磁铁一端紧密连接有螺线管线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线管线圈与所述磁致伸缩棒之间安装有若干水冷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衬板为镀铜金属板。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在驱动器中,磁场构成闭合回路,从而降低了漏磁,并且也不会受到外部磁场的影响,通过镀铜内衬板和滤波器也可有效降低高频干扰,这样仪器可以和其它精密仪器放在一起使用,而不会互相干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抗高频干扰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水冷管;3、内衬板;4、导磁铌铁;5、弹性钢片;6、传动杆;7、螺线管线圈;8、滤波器;9、永磁铁;10、磁致伸缩棒;11、连接钢球;12、预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高频干扰驱动器,包括壳体1、水冷管2、内衬板3、导磁铌铁4、弹性钢片5、传动杆6、螺线管线圈7、滤波器8、永磁铁9、磁致伸缩棒10、连接钢球11和预紧螺栓12,壳体1外部贯穿设有预紧螺栓12,且预紧螺栓12端部嵌入壳体1内的导磁铌铁4上,两个导磁铌铁4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永磁铁9,导磁铌铁4中部之间通过连接钢球11弹性连接有磁致伸缩棒10,且连接钢球11一端连接有传动杆6,且传动杆6一端设于弹性钢片5之间,壳体1内壁上紧密连接有内衬板3,且预紧螺栓12贯穿内衬板3,永磁铁9和内衬板3内壁之间安装有滤波器8。

弹性钢片5安装在壳体1一端内部,通过弹性钢片5,调整磁致伸缩棒10上的预紧力,从而使磁滞最小。

永磁铁9一端紧密连接有螺线管线圈7,螺线管线圈7是用作产生驱动磁场。

螺线管线圈7与磁致伸缩棒10之间安装有若干水冷管2,由于用作产生驱动磁场的螺线管线圈7会有发热现象,利用水冷管2科有效降低其内部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损坏驱动器。

内衬板3为镀铜金属板,镀铜的内衬板3可以有效的降低高频干扰。

具体的,在驱动器内,由永磁铁9产生一个偏置磁场,从而使驱动器工作在伸缩率最大及良好的线性段,另外,通过弹性钢片5,调整磁致伸缩棒10上的预紧力,从而使磁滞最小。通过改变螺线管线圈7中电流的大小,来改变磁致伸缩棒10中磁场的大小,在驱动器中,磁场构成闭合回路,从而降低了漏磁,并且也不会受到外部磁场的影响,镀铜的内衬板3可以有效的降低高频干扰,通过壳体1内的滤波器8将剩余的干扰信号进一步的减弱,这样仪器可以和其它精密仪器放在一起使用,而不会互相干扰。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在驱动器中,磁场构成闭合回路,从而降低了漏磁,并且也不会受到外部磁场的影响,通过镀铜内衬板和滤波器也可有效降低高频干扰,这样仪器可以和其它精密仪器放在一起使用,而不会互相干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宜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