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烹饪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19317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智能烹饪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智能厨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烹饪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面世的智能厨电产品多以功能多元化、自动化为主导。功能多元化的设计使用户无法迅速掌握并适应烹饪工具的操作,尤其对中老年人群来说,需要反复的去查询说明书,消费者在实际上无法感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捷。厨房是传统家庭生活的舞台,是家务活动最多的场所,是家庭成员共同劳动,共同品尝美味佳肴,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场所,完全自动化的厨电设计使得厨房这个“舞台”的人际交互功能逐渐消失,同时使热爱烹饪的消费者丧失了享受烹饪过程的乐趣。

在现有技术中,烹饪技术是有经验的人通过言传或演示等方式进行传递的,学习烹饪者很容易记错,且对食材或调料的重量掌握不准确,更重要的是对火候、放入各种食材及调料的时机等把握不准确,仅仅依靠书本或言传或视频教学无法使新手快速掌握。很多人的父母、亲戚、朋友或一部分特定人群有着高超的厨艺,烹饪出的菜肴也深得人们的喜爱,但不经过对方亲临指导和自身的多次练习,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有效的烹饪方法及设备成为发展智能厨房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烹饪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烹饪方法,包括:

获取烹饪菜谱,所述烹饪菜谱包括烹饪曲线,所述烹饪曲线中设置有多个标识点且所述标识点上设置有烹饪参数的优先级配置信息;

以所述标识点作为目标点并以所述标识点上的所述优先级配置信息对所述烹饪曲线进行拟合处理以完成烹饪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烹饪菜谱,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的烹饪初始化信息从多个所述烹饪菜谱中按照优先级选取至少一个所述烹饪菜谱发送至用户以供用户进行选择;所述烹饪初始化信息包括用户所使用厨具的额定工作功率、用户烹饪所在地域信息、用户的口味信息、烹饪季节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优先级配置信息包括根据烹饪类型配置烹饪判断条件的逻辑表达式,所述逻辑表达式为烹饪参数的逻辑组合,所述烹饪参数包括温度值、温度斜率、时间、湿度、压力值和重量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以所述标识点作为目标点并以所述标识点上的所述优先级配置信息对所述烹饪曲线进行拟合处理,包括:

以第一标识点为起始点并以第二标识点为目标点在所述烹饪曲线中分割形成第一标识段,调整烹饪设备的工作功率按照所述第一标识段进行拟合运行;

判断当前烹饪状态值是否达到所述第二标识点的所述优先级配置信息中的烹饪参数值;

若是,则以第二标识点为起始点并第三标识点为目标点形成第二标识段,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功率按照所述第二标识段进行拟合运行;

若否,则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功率继续按照所述第一标识段进行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调整烹饪设备的功率按照所述第一标识段进行拟合运行,包括:

根据所述烹饪热备的额定参数、实际烹饪食材量及环境信息判断所述烹饪设备是否可以按照所述第一标识段进行运行;

若是,则调整所述烹饪设备的功率按照所述第一标识段进行运行;

若否,则调整所述烹饪设备以所述第二标识点为目标点按照特定功率进行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识点上还设置有操作提示指令,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标识点上的所述操作提示指令提示用户进行相应烹饪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控用户是否按照所述提示信息进行相应烹饪操作,并在未进行所述相应烹饪操作时暂停烹饪设备沿所述烹饪曲线继续运行并保持原烹饪状态,持续提用户进行所述相应烹饪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当前烹饪状态是否出现异常,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控制烹饪设备停止工作并向用户发送警告信息。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烹饪设备,包括检测模块、处理模块、提示模块、显示模块及通信模块;其中,

所述处理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从服务器端获取烹饪菜谱,所述烹饪菜谱包括烹饪曲线,所述烹饪曲线中设置有多个标识点且所述标识点上设置有烹饪参数的优先级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以所述标识点作为目标点并以所述标识点上的所述优先级配置信息对所述烹饪曲线进行拟合处理以完成烹饪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下载到本地的烹饪曲线或者存储由本地生成的烹饪曲线。

本实施例,通过从信息共享系统处下载烹饪菜谱,以烹饪曲线中设置的标识点作为目标点控制烹饪设备沿该烹饪曲线进行拟合运行,即在烹饪设备不能按照烹饪曲线运行时以标识点处的优先级配置信息为目标进行运行,使得该菜谱可以应用于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智能设备,同时可以摆脱烹饪曲线受限于时间导致兼容性差的问题,实现烹饪的“真智能”,真正还原厨房这个人际交互的“舞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慧厨房烹饪系统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菜谱的生成和使用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烹饪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曲线拟合处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菜谱的标识点识别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烹饪运行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曲线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拟合后的烹饪曲线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拟合后的烹饪曲线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拟合后的烹饪曲线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拟合后的烹饪曲线的示意图;以及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拟合后的烹饪曲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请参见图1及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慧厨房烹饪系统的功能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菜谱的生成和使用逻辑结构示意图。为解决烹饪技能分享,在实现烹饪智能化的同时保留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厨房烹饪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监控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共享系统,智能烹饪系统。

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可以包括:用于捕获食材图像和烹饪过程图像及声音的摄像机、用于获取食材重量的称重设备、用于采集烹饪过程相关物理量变化的传感器设备(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功率计等)、用于烹饪过程监控的传感器设备(例如为烟雾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用于显示烹饪信息和实施烹饪控制的显示控制设备(例如为显示器、ar设备、全息投影设备等),以及用于与智能烹饪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传输烹饪信息的通信设备。该数据采集监控系统用于存储烹饪信息并用于采集烹饪过程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记录所用食材种类和重量,录制烹饪现场画面视频和音频等采集与烹饪过程有关的信息。其中,包括:

1、采集的烹饪过程相关物理量可包括时间、温度、湿度、压力、排气量、发热功率、燃气与空气进气量等,用于烹饪曲线的制作;

2、记录食材的种类、重量等信息,方便烹饪菜谱的共享;

3、录制烹饪现场画面视频和音频,用于烹饪共享和烹饪曲线的制作;

4、检测其它与烹饪过程相关的信息,如烧干、过温、着火等,同时记录用户地理环境、大气温度、湿度、烹饪时间与季节等环境因素。

信息处理系统可以包括:包含安装菜谱编辑软件的用户终端(例如为pc、pad、智能手机等)、菜谱拟合的嵌入式软件及用于烹饪提示或异常提示的用户终端(例如为手环、智能闹钟等)。该信息处理系统用于对数据采集系统记录的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统一格式的烹饪菜谱;还可以完成智能菜谱的编辑生成,烹饪菜谱的仿真分析,用户的自定义修正等。

具体地,智能菜谱的编辑生成主要包括读取数据采集监控系统记录的相关烹饪信息,按时间顺序将记录的物理量的变化在菜谱编辑软件界面上呈现,用户通过在烹饪曲线上设置标识点对烹饪过程进行标定,用户通过设置标识点处的烹饪操作优先级控制烹饪过程,即设置烹饪判断条件和烹饪操作信息,其中,烹饪操作按优先级排序。

另外,信息处理系统也可对下载的菜谱进行仿真分析,由安装在智能烹饪设备处的菜谱拟合的嵌入式软件完成,主要根据用户烹饪厨具的加工能力对菜谱的可实现性进行仿真分析,包括对以时间为横轴的烹饪过程物理量变化曲线的拟合,以标识点处的烹饪操作优先级为目标对烹饪曲线进行修正。

信息共享系统为用于烹饪共享的社交系统,该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传统的烹饪菜谱,用于智能厨具的烹饪菜谱,视频指导等。具体地,信息共享系统将信息处理系统生成的烹饪菜谱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共享,其他用户可通过浏览菜谱内容,观看烹饪视频,下载烹饪曲线等方式获得烹饪教程。烹饪菜谱共享时,菜谱制作时的地理环境、大气温度、湿度、烹饪季节时间等环境信息将以关键查询条件的方式标注,以方便其他查询者进行最佳的查询匹配。为保护菜谱制作者个人隐私,纬度和经度信息可以按一定标准模糊化。

请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智能烹饪系统可以包括该智能烹饪设备,该智能烹饪设备包括烹饪主体、对烹饪主体进行烹饪状态设置的处理模块(亦可通过数据采集监控系统进行控制)、用于与数据采集监控系统、信息共享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传输烹饪信息的通信模块、用于采集烹饪过程相关物理量变化的检测模块(亦可为数据采集监控系统的一部分,物理上属于智能烹饪系统)、用于显示烹饪信息的显示模块、提示烹饪提示信息的提示模块、用于存储烹饪信息的存储模块。

该智能烹饪设备可对获取的烹饪菜谱进行分析处理,也可按照菜谱中的烹饪曲线进行烹饪。具体地,智能烹饪设备可按照用户输入的烹饪曲线进行烹饪,识别烹饪曲线上的标识点,按标识点内容对用户进行操作提示,按标识点处的烹饪优先级对烹饪过程进行监控,识别用户是否按标识点内容进行操作,遇到意外终止烹饪过程。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烹饪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烹饪菜谱,所述烹饪菜谱包括烹饪曲线,所述烹饪曲线中设置有多个标识点且所述标识点上设置有烹饪参数的优先级配置信息;其中,优先级配置信息为根据烹饪类型配置烹饪判断条件的逻辑表达式,所述逻辑表达式为烹饪参数的逻辑组合,所述烹饪参数包括温度值、温度斜率、时间、湿度、压力值和重量值。

步骤2、以所述标识点作为目标点并以所述标识点上的所述优先级配置信息对所述烹饪曲线进行拟合处理以完成烹饪过程。

对于步骤1,根据用户输入的烹饪初始化信息从多个所述烹饪菜谱中按照优先级选取至少一个所述烹饪菜谱发送至用户以供用户进行选择;所述烹饪初始化信息包括用户所使用厨具的额定工作功率、用户烹饪所在地域信息、用户的口味信息、烹饪季节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

用户前期需要食材准备,包括主料、辅料和佐料的种类和质量,特殊食材的初始温度。用户可使用数据采集系统的摄像装置输入主料、辅料和佐料的种类;利用数据采集系统的称量装置输入食材的质量。可选地,将这些信息输入至智能烹饪设备的嵌入式烹饪软件中,通过烹饪软件从网络服务器中根据食材特点获取可供烹饪的菜谱种类,用户可以选择所要烹饪的菜谱种类。在确定菜谱种类后,将烹饪初始化信息输入烹饪软件,由烹饪软件根据例如所使用烹饪设备的额定功率、用户烹饪所在地域及节气信息以及用户口味信息按照相关度推送多个菜谱供用户选择。其中,优选以所使用智能烹饪设备的额定功率为首要选择条件进行筛选,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使智能烹饪设备在对烹饪曲线进行拟合时更容易达到拟合效果。

对于步骤2,请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曲线拟合处理示意图,该拟合处理可以包括:

步骤21、以第一标识点为起始点并以第二标识点为目标点在所述烹饪曲线中分割形成第一标识段,调整烹饪设备的工作功率按照所述第一标识段进行拟合运行;

步骤22、判断当前烹饪状态值是否达到所述第二标识点的所述优先级配置信息中的烹饪参数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23:以第二标识点为起始点并第三标识点为目标点形成第二标识段,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功率按照所述第二标识段进行拟合运行;

若否,则执行步骤24: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功率继续按照所述第一标识段进行运行。

其中,调整烹饪设备的功率按照所述第一标识段进行拟合运行,包括:

步骤211、根据所述烹饪设备的额定参数、实际烹饪食材量及环境信息判断所述烹饪设备是否可以按照所述第一标识段进行运行;

若是,则执行步骤212:调整所述烹饪设备的功率按照所述第一标识段进行运行;

若否,则执行步骤213:调整所述烹饪设备以所述第二标识点为目标点按照特定功率进行运行。

另外,对于标识点,还可以设置有操作提示指令,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标识点上的所述操作提示指令提示用户进行相应烹饪操作。

其中,将仿真拟合后的烹饪曲线输入智能烹饪设备,按菜谱内容准备好食材,智能烹饪系统将按照用户输入的烹饪曲线进行烹饪,识别烹饪曲线上的标识点,按标识点内容对用户进行操作提示,按标识点处的烹饪操作优先级对烹饪过程进行监控,识别用户是否按标识点内容进行操作,直至烹饪结束。烹饪过程中遇到意外,智能烹饪系统将终止烹饪。

对于步骤211,具体包括:利用烹饪仿真系统根据所述烹饪设备的额定参数、实际烹饪食材量和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判断所述烹饪设备是否可以按照所述第一标识段进行运行。由于信息处理系统在用户日常烹饪过程中,通过对采集的烹饪曲线进行分析,可获得用户智能烹饪设备在不同情况下的烹饪能力,如不同情况下的物理量的变化斜率(不仅包括上升过程,还包括下降过程),温度变化率、压力变化率、湿度变化率等,可利用以往的数据进行更精确的烹饪仿真,以适应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智能设备,适应同一菜谱不同食材量,及适应同一菜谱不同外界烹饪环境,如温度、湿度、气压等。

对于步骤212,例如利用模糊控制算法可使烹饪设备的工作曲线与烹饪菜谱曲线在一定精度范围内吻合。

对于步骤213,则调整所述烹饪设备以所述第二标识点为目标点进行优化运行,如对于升温过程可使烹饪设备按照最大功率进行运行;对于加水的降温过程可根据当前烹饪温度、目标烹饪温度、环境水温、食材热容,给出加水量,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确降温;对于不加水的降温过程可使烹饪设备完全停止加热等。

另外,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监控用户是否按照所述提示信息进行相应烹饪操作,并在未进行所述相应烹饪操作时暂停烹饪设备沿所述烹饪曲线继续运行并保持原烹饪状态,持续提用户进行所述相应烹饪操作。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检测当前烹饪状态是否出现异常,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控制烹饪设备停止工作并向用户发送警告信息。

其中,异常情况包括:用户未进行加食用油动作导致锅体冒烟,或者,用户未进行加水动作导致烹饪食物变糊,或者,程序设定的提示超过多长时间后也被认定为异常等。

该标识点提示动作可以为某种用户操作,翻炒、添加食材等,也可以为某种判断,油温、品尝咸淡等。对于提示动作的表现形式,可以为语音,也可以是视频等方式。例如,若标识点有添加食材的操作,可在智能烹饪设备的显示模块中显示该标识点处添加食材图片,文字描述等信息。

其中,标识点的优先级配置信息的格式例如为:

(条件1and条件2and条件3and…….)操作1、操作2……;

(条件1or条件2or条件3or…….)操作1、操作2……。

对于优先级配置信息的设置,设置烹饪判断条件可以为温度到达多少;压力到达多少;湿度到达多少,持续多长时间等。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便于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烹饪设备下的对同一菜谱的拟合处理,尽可能的贴近菜谱的烹饪曲线,实现灵活的烹饪操作,不必要严格按烹饪曲线上的时间间隔运行。

例如,请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菜谱的标识点识别示意图。用户通过识别标识点处的烹饪操作及标识点处的判定逻辑来控制烹饪过程。判定逻辑中设置优先级的目的在于设置烹饪判断条件,把传统的依靠经验掌握的烹饪控制技巧转化为量化的判断条件。

标识点1的烹饪操作优先级是升温至150℃,标识点2的烹饪操作优先级是加水降温至80℃,则智能烹饪设备在起始点和标识点1之间运行时,数据采集监控系统会检测烹饪食物温度的变化,假设原烹饪曲线上运行至标识点1的时间间隔为t1,在实际烹饪过程中,经过t2的时间长度温度达到150℃,如t2<t1,则智能烹饪设备会在t2时刻触发标识点1,若t2>t1,则智能烹饪设备依然会在t2时刻触发标识点1,不必要严格按烹饪曲线上的时间间隔运行,增加了烹饪的灵活性;当智能烹饪设备在标识点1和标识点2之间运行时,监测标识点1处的实际温度为150℃,识别标识点2处要求的温度值为80℃,根据环境水温、食材热容,给出加水量,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确降温。设置标识点处的烹饪操作优先级可方便菜谱适应不同的烹饪设备、不同重量的食材和不同的烹饪外界环境。

本实施例,通过从信息共享系统处下载烹饪菜谱,以烹饪曲线中设置的标识点作为目标点控制烹饪设备沿该烹饪曲线进行拟合运行,即在烹饪设备不能按照烹饪曲线运行时以标识点处的优先级配置信息为目标进行运行,使得该菜谱可以应用于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智能设备,同时可以摆脱烹饪曲线受限于时间导致兼容性差的问题,实现烹饪的“真智能”,真正还原厨房这个人际交互的“舞台”。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及图1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烹饪运行方法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曲线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拟合后的烹饪曲线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拟合后的烹饪曲线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拟合后的烹饪曲线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拟合后的烹饪曲线的示意图,以及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拟合后的烹饪曲线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本发明的智能烹饪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如下。

将图8所示的烹饪菜谱从互联网端下载至智能烹饪设备中,并将实际烹饪食材量及环境信息输入至该智能烹饪设备中,由该智能烹饪设备完成如下工作:

1、智能烹饪设备对烹饪曲线进行拟合处理:

首先,读取菜谱信息,首先分析物理量变化曲线,提取变化曲线的最大斜率、最小斜率,在烹饪曲线的0~t1段,变化斜率最大,对于烹饪曲线的t1~t2段,变化斜率最小。同时,识别食材种类、质量,从服务器端获得食材的热容,从而获得烹饪食材的吸热放热能力。如图中t1~t2、t3~t4、t4~t5、t7~t8均因为加入温度较低的食材造成烹饪装置温度的下降。0~t1、t1~t2、t3~t4、t5~t6、t7~t8均包含因烹饪装置对食材以某种功率/火力加热时,温度的上升曲线。曲线的变化均与食材的总热容、加热功率/火力、散热条件有关。

当用户的智能烹饪设备可实现的物理量变化曲线的最大斜率大于食谱上烹饪曲线的最大斜率时,智能烹饪设备可按食谱上烹饪曲线运行;当用户的智能烹饪设备可实现的物理量变化曲线的最大斜率小于食谱上烹饪曲线的最大斜率时,智能烹饪设备可通过延长加热时间的方法去模拟是否能够达到某段烹饪曲线中的最大物理量。如图9所示,t1’时长要大于t1时长,在可实现范围内的曲线按曲线实际斜率拟合。

以标识点处的烹饪操作判断条件为目标对拟合的烹饪曲线进行修正,获取最佳的烹饪方式。图8中,t4标识点的表达式为“(条件1:到达温度t1)操作1:加水”,由于在t3标识点放入了食材1造成了温度的下降,而在t4标识点的判断条件为“到达温度t1”,则仿真工具可不依赖于原烹饪曲线上的斜率进行拟合,通过增大加热功率/火力的方法,提高烹饪曲线变化斜率,减少整体烹饪时间,如图10所示。

图8中t5标识点处的表达式为“(条件1:到达温度t4)操作1:翻炒”,结合t4标识点的内容可知该温度的降低是由加水造成的,该处的仿真曲线不能与原烹饪曲线一致且出现到达的温度更低,如图9和图10所示。原因在于用户烹饪设备与生成获取的烹饪曲线的设备不一致,原材料量不一致,周围环境温度不一致,加入的水的温度不一致等因素造成的,例如用户加入的水的温度更低,仿真软件会识别t4、t5处的温度,根据环境水温,食材热容,给出加水量,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降温,因此设置标识点的烹饪操作优先级可方便菜谱适用不同的烹饪设备、不同重量的食材和不同的烹饪外界环境,如图11所示。

烹饪曲线可以由用户修正,如t4标识点的表达式为“(条件1:到达温度t1)操作1:加水”,若用户认为食材1烹饪时间不足,可添加新的标识点,让烹饪设备在温度t1下烹饪一段时间再加水降温,添加新的标识点t4’,t4标识点的表达式更改为“(条件1:到达温度t1)操作1:无”,t4’标识点的表达式为“(条件1:运行(t4’-t4)时长and条件2:保持温度t1)操作1:加水”,如图12所示。

最终由智能烹饪设备形成拟合后的烹饪曲线,如图13所示。烹饪仿真可使智能烹饪设备摆脱严格按照时间运行的局限性,能够更好的智能化适应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智能烹饪设备。

2、智能烹饪设备控制烹饪主体按照修正后的烹饪曲线运行。即,拟合完成后,由智能烹饪设备按照该拟合后的烹饪曲线(图13所示)执行烹饪过程。具体如下:

第一步骤:烹饪开始,识别烹饪曲线上的第一个标识点,t1标识点表达式“(条件1:烹饪开始)操作1:加入食用油”,当数据采集监控系统监测到烹饪开始时,触发操作,提示用户加入食用油,亦可根据用户日常习惯,在满足判断条件前提前提醒用户实施具体操作。

第二步骤:数据采集监控系统识别出用户是否按提示操作;或在设备上设置有功能按钮,用户按提示操作后,按一下功能按钮,告知烹饪设备已按要求完成操作。烹饪设备识别烹饪曲线上的下一个标识点t2,该标识点的表达式为“(条件1:运行(t3-t2)时长and条件2:保持温度t1)操作1:放入食材1、操作2:翻炒”,烹饪设备自动保持温度t1不变,在运行(t3-t2)时长后,两个判断条件均满足,触发操作,提醒用户放入食材1,并实施翻炒。

第三步骤:若烹饪设备识别到用户未按要求进行操作,则停留在该标识点处,即标识点t3处,继续保持判断条件满足的状态,温度仍保持在t1,不会按烹饪曲线继续运行。当数据采集监控系统检测到异常状况时,设备停止,给用户发出警告提示。用户亦可设置运行停止条件,即在标识点判断条件满足的条件下,多长时间未检测到用户操作即停止运行。停止运行后,若用户需要继续运行,可按下手机上或设备上的运行开关,重新以该标识点处的判断条件为目标运行,即使烹饪设备温度到达t1,由于在中断前已经运行了(t3-t2)时长,无需再次满足该判断条件。

第四个步骤:由于用户的更改,t4标识点变为“(条件1:到达温度t1)操作1:无”,监控到温度达到t1时,识别下一个标识点,t4’标识点的表达式为“(条件1:运行(t4’-t4)时长and条件2:保持温度t1)操作1:加水”,用户按照仿真得到的加水量加入。

第五个步骤:t5标识点判断条件为:“(条件1:到达温度t4)操作1:翻炒”,烹饪设备按烹饪曲线运行,并监控温度是否达到t2。

第六个步骤:t6标识点判断条件为:“(条件1:到达温度t2)操作1:无”,烹饪设备按烹饪曲线运行,并监控温度是否达到t2。

第七个步骤:t7标识点判断条件为“(条件1:运行(t7-t6)时长and条件2:保持温度t2)操作1:放入食材2、操作2:翻炒”。烹饪设备自动保持温度t2不变,在运行(t7-t6)时长后,两个判断条件均满足,触发操作,提醒用户放入食材2,并实施翻炒。

第八个步骤:t8标识点判断条件为:“(条件1:到达温度t3)操作1:无”,烹饪设备按烹饪曲线运行,并监控温度是否达到t3。

第九个步骤:t9标识点判断条件为:“(条件1:运行(t9-t8)时长and条件2:保持温度t3)操作1:结束烹饪”。烹饪设备自动保持温度t3不变,在运行(t9-t8)时长后,两个判断条件均满足,触发操作,结束烹饪,给用户发出结束提示。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