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水利智能远程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866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水利智能远程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河道自动化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水利智能远程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河道管理,均由河长负责,下属人员具体现场实施,通过每天定时巡视和现场操作完成。在这种工作流程下,会在管理上出现盲区以及不到位的地方。由于巡检工作是一项长期且枯燥的重复工作,具体实施人员会疏漏或减少次数,从而少检或漏检,达不到真正的检测目的。由于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方法,导致无法实现有效的河道管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进行工作管理和监督成为一种趋势。但是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共享性弱、无法统一管理,导致无法进一步发展河道智能管理。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0596766.5,公开日为2016.11.09,公开了一种用于预警功能的河道监控系统,包括水位监测系统、路灯、变压器、监控中心、互联网,将河道内水面的变化通过传感器检测后,将水面的变化转变成信息数据,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给河提上路灯内的处理器,并进一步告知给路灯集中管理器内的gprs模块,便于通过互联网发送至监控中心。但是这种监控系统花费较高,需要对河道旁所有的路灯进行改造,且只能单一监测水位,对于河道其他信息无法监测。

中国发明专利cn201710299249.0,公开日为2017.09.01,公开了一种基于bim+gis的河道智慧管理平台,包括业务应用系统、信息采集系统、支持平台系统、文档管理系统、数据集成系统以及基础服务系统,各系统相互关联,在bim建模的基础上,集合管养业务与管理单位需求,针对gis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三维模型与实际设施以1:1数据进行建立,反映出实际建筑的真实数据状态,将所有业务数据与bim构件进行关联,通过水系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河道水质的24小时实时监测,并根据现场实际水质信息的反馈,实现智能化、高效化的监管模式。但是这种系统需要配置运算能力较高的服务器,价格高昂,无法大规模推广应用。

因此,亟需一种成本较为低廉,操作简单,有效监督工作人员的河道管理系统,而目前关于这种系统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河道水利智能远程管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河道水利智能远程管理系统,包括检测监控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管理平台;所述检测监控单元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进行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管理平台进行连接;

所述检测监控单元设置在河道旁,所述检测监控单元用于获取河道的检测监控数据,并将所述检测监控数据汇总传输至所述数据采集单元;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将所述检测监控数据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

所述管理平台用于对所述检测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所述管理平台包括地图监测模块、调度管理模块、轨迹查询模块、任务安排模块、综合管理模块;所述调度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地图监测模块、所述轨迹查询模块进行连接;

所述地图监测模块,获取所述检测监控数据,用于对所述检测监控数据进行监控,设置报警规则,推送报警信息;

所述调度管理模块,通过每个工作人员佩戴的设置有定位模块的巡检装置对所述工作人员进行定位,查看实时位置,并根据所述地图监测模块的信息对所述工作人员进行调度;

所述轨迹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定位模块生成的每个所述工作人员的工作轨迹和巡检轨迹,并对所述工作轨迹和所述巡检轨迹进行管理;

所述任务安排模块,用于将设定的工作内容发送给所述工作人员的所述巡检装置,以对所述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内容安排;

所述综合管理模块,用于提供给管理人员对外沟通及外部服务管理。

优选的,所述检测监控单元包括摄像监控、水质监测仪、风速风向仪、超声波液位计;

所述摄像装置,用于监控河道实时状态;

所述水质检测仪,用于检测河流水的ph值及电导率;

所述风速风向仪,用于检测风速风向;

所述超声波液位计,用于监测河流水位。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为dau采集器。

优选的,所述检测监控单元通过有线通信将检测监控数据汇总传输至所述数据采集单元。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通过无线通信将数据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

优选的,所述有线通信采用rs485接口通信方式实现。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采用gprs移动通信方式实现。

优选的,所述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将结果以短信的方式通知用户。

优选的,所述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将结果以应用程序通知的方式通知用户。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河道水利智能远程管理系统,借助物联网技术,通过管理平台对工作人员及现场设备进行管理,简单便捷,快速有效;实时监控,智能分析,自动报警,可使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对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安排,智能提醒,避免出现工作内容遗忘;利用定位及轨迹查询,可及时了解工作人员位置及巡检轨迹,避免出现漏检现象;利用智能化管理,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准确发现问题发生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应用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检测监控单元1;数据采集单元2;管理平台3;摄像监控11;水质监测仪12;风速风向仪13;超声波液位计14;dau采集器21;地图监测模块31;调度管理模块32;轨迹查询模块33;任务安排模块34;综合管理模块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河道水利智能远程管理系统,包括检测监控单元1、数据采集单元2、管理平台3;检测监控单元1与数据采集单元2进行连接,数据采集单元2与管理平台3进行连接;

检测监控单元1设置在河道旁,检测监控单元1用于获取河道的检测监控数据,并将检测监控数据汇总传输至数据采集单元2;

数据采集单元2用于将检测监控数据2发送至管理平台3;

管理平台3用于对检测监控数据进行分析。

进一步的,管理平台3包括地图监测模块31、调度管理模块32、轨迹查询模块33、任务安排模块34、综合管理模块35;调度管理模块32分别与地图监测模块31、轨迹查询模块33进行连接;

地图监测模块31,获取检测监控数据,用于对检测监控数据进行监控,设置报警规则,推送报警信息;

调度管理模块32,通过每个工作人员佩戴的设置有定位模块的巡检装置对工作人员进行定位,查看实时位置,并根据地图监测模块31的信息对工作人员进行调度;

轨迹查询模块33,用于根据定位模块生成的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轨迹和巡检轨迹,并对工作轨迹和所述巡检轨迹进行管理;

任务安排模块34,用于将设定的工作内容发送给工作人员的巡检装置,以对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内容安排;

综合管理模块35,用于提供给管理人员对外沟通及外部服务管理。

进一步的,检测监控单元1通过有线通信将检测监控数据汇总传输至数据采集单元2;

进一步的,数据采集单元2通过无线通信将数据发送至管理平台3。

如图2所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检测监控单元1具体包括摄像监控11、水质监测仪12、风速风向仪13、超声波液位计14,摄像监控11,用于监控河道实时状态;水质检测仪12,用于检测河流水的ph值及电导率;风速风向仪13,用于检测风速风向;超声波液位计14,用于监测河流水位;数据采集单元2为dau采集器21。

检测监控单元1设置在河道旁的控制柜中,检测监控单元1中的各装置收集数据后,通过rs485通讯传输到dau采集器,dau采集器利用gprs技术发送至管理平台3,管理人员(即河长)通过管理平台3进行数据分析后将相关结果发送短信或应用程序通知推送至相关工作人员,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内容进行相应的工作。

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平台3进行监控管理时,可通过管理平台3的各模块进行相应操作。

管理人员可通过地图监测模块31对河道进行监测。管理人员在地图场景中,根据河道具体的位置放置相应的监控点,在监控点中放入相关检测监控数据,即可进行数据监控,并同时可以设置相应的报警规则,到数据超过警戒值时,管理平台可自动直接发送报警信息至相关人员。

管理人员可通过调度管理模块32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工作人员佩戴有带有定位模块的巡检装置,并在工作期间开启定位,并将信息上传至管理平台3,管理人员即可实时了解工作人员的具体位置,在河道发生问题时,管理人员可通过调度管理模块32对工作人员进行就近调度。有效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减少工作人员在处理问题时的路上时间,使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问题。

管理人员可通过轨迹查询模块33查询巡检船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轨迹。在地图场景中,管理人员通过轨迹查询模块33依据定位模块生成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轨迹或巡检轨迹,可查看巡检船或工作人员的工作轨迹,以便管理人员了解相关人员是否对河流的干河道、支河道漏检,避免工作人员疏漏,避免出现隐患。

管理人员可通过任务安排模块34对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安排和绩效考核,如排班、定时维护、定时巡检、定时保养等。管理人员在安排任务时,设定工作人员,设置任务名称,设定起始和结束时间,并将任务发送至工作人员佩戴的巡检装置。管理人员并可通过管理平台3了解任务是否完成。在任务达到设定时间时,可提示工作人员有相应的工作安排,避免时间过长导致遗忘。此外,若工作人员未完成相关任务,管理平台3则会通知管理人员。

此外,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综合管理模块35对外沟通,管理服务商以及业主,实现外部的服务管理。如河道出现水藻爆发问题,管理人员通过综合管理模块可调度进行河床作业的渔民。可使河道管理不需要配备专门的打捞船队,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