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缓解不良睡眠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089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领域,特别是一种可缓解不良睡眠的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人体睡眠过程中,除人体自身生理状态差异,环境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很大,睡眠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噪、声噪、电磁和空气质量等都会对人体睡眠造成影响。现有智能穿戴设备主要针对人体状态单一监控,只在发现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用户可能需要手动改变睡眠环境,但在夜间,人们往往不会起身进行这些手动操作,如果起身进行各种操作可能会更加影响睡眠质量,不仅无法缓解不良睡眠,更可能会导致人体久不能眠。同时,对于婴幼儿、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病人,监护人未陪伴在身边时,不能实时了解到他们的情况,给监护人带来很多不便。环境数据本身是孤立的数据,只有与睡眠数据实现同一时间轴上的同步对比,才有其科研和实用价值,例如,疾病风险预测、不良睡眠干预、舒适睡眠环境参数值设定等。现有智能穿戴设备在以上领域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缓解不良睡眠的智能穿戴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缓解不良睡眠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睡眠检测模块、微控制器、环境检测模块、调节模块、报警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睡眠检测模块、环境检测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所述调节模块、报警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连接;

所述睡眠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睡眠数据;

所述环境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睡眠中的环境数据;

所述调节模块用于接受所述微处理指令对睡眠环境和睡眠者进行相应调节;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和远端服务器或其他网络设备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睡眠检测模块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采集的睡眠数据包括睡眠者的心率、呼吸率、打鼾时长和翻身次数。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光强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电磁强度传感器、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微控制器为单片机。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模块包括加热器、负离子发生器、助眠芯片和按摩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对穿戴部位的皮肤进行加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用于释放负离子;所述助眠芯片用于发生有助于人体入睡的声波;所述按摩器用于对穿戴部位的穴位进行按摩。

优选释放α脑电波的助眠芯片,该芯片在浅睡眠阶段释放α脑电波,在深睡阶段,释放对应的脑电频段,实现有效的助眠和优质的深度睡眠。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模块包含蜂鸣器和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用于唤醒睡眠者。

优选微型变频振动器,当睡眠者在睡梦状态中发生呼吸暂停时,将通过轻微振动唤醒睡眠者,并根据入睡阶段控制振动频率,实现及时唤醒。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wifi或gprs,将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采集的睡眠数据发送到远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回传到微处理器,完成参数的智能设定。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和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和所述微处理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含充电线圈和整流芯片,在充电过程中与所述充电器无线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便携、操作简单,可无线充电;

2.实现对人体睡眠数据和环境数据的自动监测,并对不良睡眠进行智能调节;

3.可连接至云服务器,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调节睡眠参数,并可进一步提供疾病风险预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可缓解不良睡眠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睡眠检测模块、微控制器、环境检测模块、调节模块、报警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睡眠检测模块、环境检测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所述调节模块、报警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睡眠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睡眠数据;所述环境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睡眠中的环境数据;所述调节模块用于接受所述微处理指令对睡眠环境和睡眠者进行相应调节;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和远端服务器或其他网络设备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睡眠检测模块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采集的睡眠数据包括睡眠者的心率、呼吸率、打鼾时长和翻身次数。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光强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电磁强度传感器、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微控制器为单片机。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模块包括加热器、负离子发生器、助眠芯片和按摩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对穿戴部位的皮肤进行加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用于释放负离子;所述助眠芯片用于发生有助于人体入睡的声波;所述按摩器用于对穿戴部位的穴位进行按摩。

优选释放α脑电波的助眠芯片,该芯片在浅睡眠阶段释放α脑电波,在深睡阶段,释放对应的脑电频段,实现有效的助眠和优质的深度睡眠。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模块包含蜂鸣器和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用于唤醒睡眠者。

优选微型变频振动器,当睡眠者在睡梦状态中发生呼吸暂停时,将通过轻微振动唤醒睡眠者,并根据入睡阶段控制振动频率,实现及时唤醒。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wifi或gprs,将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采集的睡眠数据发送到远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回传到微处理器,完成参数的智能设定。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和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和所述微处理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含充电线圈和整流芯片,在充电过程中与所述充电器无线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便携、操作简单,可无线充电;实现对人体睡眠数据和环境数据的自动监测,并对不良睡眠进行智能调节;可连接至云服务器,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调节睡眠参数,并可进一步提供疾病风险预测。

本发明的工作方式如下:当用户穿戴该设备睡眠时,压电薄膜传感器将进行采集睡眠者的心率、呼吸率、打鼾时长和翻身次数等数据。同时,环境检测模块中的温湿度传感器、光强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电磁强度传感器、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将睡眠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强度、声音、电磁强度和空气质量开启同步采集。单片机在整个过程中接收睡眠者的数据和环境数据。当人体的打鼾时长或翻身次数超过单片机中提前预设的标准值时,单片机将向助眠芯片发送启动信号,助眠芯片将释放α脑电波等低频电波来帮助睡眠者入眠,同时,单片机也会向按摩器发送信号,对穿戴部位进行按摩,如腿部、头部等神经紧绷的部位。当传感器检测到空气温度较低、空气中含氧量较低时,单片机将向加热器和负氧离子发生器发送信号。作为对睡眠中突发情况的处理,当压电膜传感器检测到人体呼吸率为零时,单片机向蜂鸣器和振动器发送信号,以产生声音和振动唤醒人体或通知家人、监护人等。无线通讯模块可将睡眠中的人体信息和环境信息发送到远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分析,通过大数据运算,可对单片机中各项数据的标准值进行调整,为对应用户量身打造适宜睡眠的各项参数,不断缓解不良睡眠的症状,进一步的,还可为用户制定科学的睡眠环境计划,并可通过外部智能设备,如手机、智能手环、pc等进行展示和建议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一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单元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rom、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