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光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2687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光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片的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光衰箱。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以及雾霾、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能源转型迫在眉睫。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对它的利用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太阳能成为当今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之一。

近年来太阳能电池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太阳能电池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会产生光衰的现象,因此,在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和研发过程中,为了探究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都需要对电池片进行光衰测试。

目前,很多光衰装置的光源照射不均匀,散热差,对测试过程中电池片的温度控制的准确性较差,无法将电池片温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测试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照均匀的太阳能电池片光衰箱。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光衰箱,包括箱体及控制组件,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载物台,所述箱体的顶面的内表面设置有光源,所述载物台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太阳能电池片的吸盘以及与所述吸盘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吸盘运动,所述光源及所述驱动组件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及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端面上固定有所述吸盘,所述吸盘与所述驱动轮同心设置或偏心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载物台或所述载物台上设置有导轨,所述驱动轮与所述导轨配合并可沿所述导轨运动。

其中,所述载物台上设置有导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及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导轨配合并可沿所述导轨运动,所述吸盘与所述电机固定。

其中,所述光源外套设有光源罩。

其中,所述导轨为山字型的封闭导轨。

其中,所述光源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光源均匀等间隔分布于所述箱体的顶面。

其中,所述箱体为底部开口的结构,所述载物台为金属网状结构,所述载物台的下方设置有风扇系统,所述风扇系统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其中,所述风扇系统包括风扇承载台以及放置于所述风扇承载台上的多个风扇,多个所述风扇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其中,还包括用于探测所述箱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面的内表面,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其中,所述光源为氙灯或卤素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光衰箱,包括箱体及控制组件,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载物台,所述箱体的顶面的内表面设置有光源,所述载物台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太阳能电池片的吸盘以及与所述吸盘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吸盘运动,所述光源及所述驱动组件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控制组件可以控制光源的强弱变化,还可以控制驱动组件驱动吸盘运动,从而为太阳能电池片提供规律的、周期性的光照,提高光照均匀度,并且通过吸盘位置的变化,可以为太阳能电池片提供不同角度和强度的光照,使得太阳能电池片获得同剂量的光照量,提高实验可靠性,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片光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箱体;2、载物台;3、导轨;4、光源;5、驱动组件;51、电机;52、驱动轮;53、吸盘;61、风扇;62、风扇承载台;7、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光衰箱,包括箱体1及控制组件,箱体1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太阳能电池片的载物台2,太阳能电池片朝向箱体1的顶面设置,箱体1的顶面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光源4,载物台2上设置有导轨3、用于放置太阳能电池片的吸盘53以及与吸盘53连接的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驱动吸盘53沿导轨3运动,光源4及驱动组件5均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电池片光衰箱可以实现光照轻度可控、提高光照均匀度,控制组件可以控制光源4的强弱变化,还可以控制驱动组件5驱动吸盘53沿导轨3运动,从而为太阳能电池片提供规律的、周期性的光照,提高光照均匀度,并且通过吸盘53的位置的变化,可以为太阳能电池片提供不同角度和强度的光照,使得太阳能电池片获得同剂量的光照量,提高实验可靠性,使用方便。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箱体1放置于固定架(图中未示出)上,且箱体1为底部开口的结构,箱体1的长宽高规格为2000×1000×1500mm,具体尺寸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调整;箱体1的一个侧壁可以打开,方便放入待测试的太阳能电池片;控制组件可以设置于箱体1的棱柱上,便于与箱体1内的其它部件连接;驱动组件5包括电机51及传动机构,电机51驱动传动机构运动,从而带动吸盘53沿导轨3移动。其中,导轨3可以为金属导轨3,强度可靠,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导轨3可以为山字型的闭合导轨3,山字型的导轨3可以使吸盘53经过箱体1的大部分区域,可以改变载物台2上的太阳能电池片都可以接受到光源4的光照的角度;导轨3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螺旋导轨3或多层同心圆导轨3,在此不作限制。

驱动组件5如图2所示,包括电机51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与电机51的输出轴连接的驱动轮52,驱动轮52与导轨3配合并沿导轨3运动,驱动轮52的端面上固定有吸盘53,吸盘53上放置太阳能电池片。驱动轮52可以为齿轮,也可以为滚轮。当驱动轮52为齿轮时,导轨3包括与齿轮配合的齿条,齿轮与齿条啮合并通过电机51驱动齿轮沿齿条运动,从而实现吸盘53沿导轨3的运动;当驱动轮52为滚轮时,导轨3为与滚轮配合的滑轨,电机51驱动滚轮沿滑轨运动,从而带动吸盘53沿导轨3运动。在此基础上,吸盘53可以与驱动轮52偏心设置,当电机51驱动驱动轮52转动的同时,带动吸盘53绕驱动轮52的中心轴线转动,即吸盘53的旋转运动轨迹为圆形;吸盘53和驱动轮52也可以同心设置,吸盘53在自转的同时也可以改变太阳能电池片各区域的光照角度。其中,吸盘5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即吸盘53可以为一个能够承载多个太阳能电池片的大吸盘,也可以是多个较小的吸盘,具体数量和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当吸盘53为多个时,每个吸盘53均连接有驱动组件5,多个吸盘53沿导轨3同向运动,使得吸盘53上的太阳能电池片可以接收到相同剂量的光照亮。

当进行光衰测试时,打开箱体1的侧壁,将太阳能电池片朝向光源4放置于吸盘53上,控制组件控制电机51驱动传动机构运动,从而带动吸盘53沿导轨3运动,吸盘53上的太阳能电池片可以接受光源4均匀光照辐射,为太阳能电池片提供规律的、周期性的光照。同时,吸盘53在沿导轨3移动的同时,吸盘53绕驱动轮52的中心轴线转动,可以使太阳能电池片接收不同角度的光照,使得太阳能电池片在整个光衰测试中获得相同剂量的、光照强度和光照角度可控的光照,提供了测试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综合考虑箱体1的尺寸及测试的其他需要,电机51的转速可以控制在1-20r/min之间,驱动轮52的直径可以为2-3cm,吸盘53与驱动轮52的固定点到驱动轮52的中心的距离为1-1.5cm,即吸盘53的偏心距离为1-1.5cm。当然,具体尺寸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此处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光源4可以为氙灯或卤素灯,氙灯的光、电参数一致性好,工作状态受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小;卤素灯成本低廉、亮度容易调整,且寿命高、发光效率高。光源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光源4均匀等间隔设置于箱体1的顶面,光源4可以排成一排,也可以为多排,有利于提高光照的均匀度。本实施例中,光源4的数量为2-20个,可以满足测试的光照量,当然,光源4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光衰箱还包括风扇系统和用于探测箱体1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7,风扇系统包括风扇承载台62以及放置于风扇承载台62上的多个风扇61,风扇61的数量可以在2-10个之间,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多个风扇61均与控制组件电连接,风扇承载台62设置与载物台2的下方。箱体1为底部开口的结构,风扇系统在控制组件的控制下工作,向下抽风,冷却太阳能电池片;载物台2可以为金属网状结构,有利于风扇系统冷却太阳能电池片的温度,其中,金属网状的载物台2的空隙宽度可以为0.5-50cm,既保证载物台2的承载能力,也保证风扇系统的冷却效果;同时,设置于箱体1的顶面的内表面的温度传感器7可以探测箱体1内的温度,将温度传送至控制组件,控制组件通过调整风扇系统的工作频率,控制箱体1内的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实现控制测试温度的目的,提高测试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光衰箱,其具体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太阳能电池片光衰箱的结构大致相同,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吸盘53与电机51固定,吸盘53沿导轨3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不再转动,吸盘53沿导轨3运动为太阳能电池片提供规律的、周期性的光照,提高光照均匀度,并且通过吸盘53的位置的变化,可以为太阳能电池片提供不同角度和强度的光照,使得太阳能电池片获得同剂量的光照量,提高实验可靠性,使用方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光衰箱,其具体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电池片光衰箱的结构大致相同,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载物台2上不设置导轨3,驱动组件5固定在载物台2上,吸盘53与驱动轮52同心或偏心设置。进行光衰实验时,驱动轮52带动吸盘53绕自身轴线转动或绕驱动轮52的中心轴线转动,为太阳能电池片提供规律的、周期性的光照,提高光照均匀度,并且通过吸盘53的转动,可以为太阳能电池片提供不同角度和强度的光照,使得太阳能电池片获得同剂量的光照量,提高实验可靠性,使用方便。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