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辅助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609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辅助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辅助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污水处理厂的粗格栅、细格栅、污水提升泵等污水处理设备运行都是由PLC系统根据现场液位计测量值自动控制。在现实的运行过程中,当液位计发生故障或液位计的电源或者信号传输系统出现问题时会导致PLC系统无法正常接收到现场信号,设备无法自动运行,进而造成污水溢流,格栅间、泵坑等被污水淹没。若使用链连接的液位浮球,浮球不仅在高度方向具有自由度,还能随水流四处漂动,对测量结果造成较大偏差,不能很好的监控液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辅助保护系统,在粗格栅、细格栅、提升泵等设备所在污水处理池内安装辅助保护系统,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为液位控制系统故障造成的格栅间被淹没、提升泵坑被淹等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辅助保护系统,包括液位计、液位浮球、信号线、浮球外栏,所述浮球外栏有从上至下贯穿的开口,开口数至少为1个,所述浮球外栏内侧设有至少2组凹槽,所述凹槽沿浮球外栏的高度方向排列,所述凹槽最低位置高于污水处理设备开启液位,所述凹槽内插入水平支架,所述液位浮球与信号线连接,所述液位浮球放置在浮球外栏内侧水平支架上,所述液位计位于污水处理池内两侧。

进一步,所述液位浮球、信号线、浮球外栏设置两组,分别位于污水处理池另外两侧边中点处。

进一步,两个所述浮球外栏内水平支架位于不同高度。

进一步,所述水平支架插入凹槽的部分套有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包括液位计、浮球外栏、液位浮球、信号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入小,液位浮球在高度方向自由,在污水处理池内位置固定,能够精确测量结果。

2.本实用新型为污水处理辅助保护装置,且设置两组,可以监控粗格栅、细格栅、提升泵等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状态,提高设备及辅助设施的故障发现率,有效避免粗格栅间、细格栅间、污水泵坑被淹没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辅助保护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浮球外栏、水平支架、液位浮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球外栏,2—水平支架,31—液位浮球,32—液位浮球,4—液位计,5—污水处理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污水处理辅助保护系统,包括液位计4、浮球外栏1、液位浮球31、信号线,浮球外栏1有从上至下贯穿的开口,开口数至少为1个,在本实施例中开口数为2个,浮球外栏1内侧设有至少2组凹槽,凹槽沿浮球外栏1的高度方向排列,凹槽最低位置高于污水处理设备开启液位,在本实施例中设有2组凹槽,凹槽内插入水平支架2,液位浮球31与信号线连接,液位浮球31放置在浮球外栏1内侧水平支架2上,液位计4位于污水处理池5内两侧。浮球外栏1、液位浮球31、信号线设置两组,分别位于污水处理池5另外两侧边中点处。两个浮球外栏1内水平支架2位于不同高度。水平支架2插入凹槽的部分套有橡胶套,橡胶套可以保护水平支架的两端,避免水平支架与浮球外栏摩擦,从而延长本辅助保护系统的使用寿命。将与两个液位浮球31、32相连接的两个信号线分别接入PLC系统数字量输入模块相应端子。在PLC程序中分别编写自动运行程序。

设备运行控制流程图如下:

PLC运算逻辑:1、PLC判断液位计信号,当液位计信号满足设备启动条时,PLC输出设备开启。2、当PLC接收到现场液位浮球31发出的信号,现场液位过高,PLC首先判断设备启停状态,当设备为停止状态时,PLC输出设备开启,同时PLC输出液位计故障提示,提醒工作人员检修液位计。当PLC判断设备为工作状态时,PLC输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设备运行异常。3、当PLC接收到现场液位浮球32发出的信号,现场液位过高,PLC首先判断设备启停状态,当设备为停止状态时,PLC输出设备开启,同时PLC输出液位计故障提示,提醒工作人员检修液位计和液位浮球31。当PLC判断设备为工作状态时,PLC输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设备运行异常。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入小,液位浮球在高度方向自由,在污水处理池内位置固定,能够精确测量结果。

可以监控粗格栅、细格栅、提升泵等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状态,且设置的两组辅助保护系统可以很大程度提高设备及辅助设施的故障发现率,有效避免粗格栅间、细格栅间、污水泵坑被淹没事故的发生。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