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散式睡眠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499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散式睡眠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散式睡眠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但伴随生活压力提高,节奏加快,使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好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精力,保护人们的健康。智能手环等穿戴设备可以检测人们的睡眠状态。空调,加湿器,智能窗帘等可调节人们的睡眠条件,然而这些设备却不能根据人的睡眠情况智能协调工作,改善人们的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集散式睡眠调节系统,根据人们的睡眠情况,智能协调控制各种设备,调节睡眠条件,改善人们的睡眠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集散式睡眠调节系统,所述系统的结构包括中央控制器、现场控制单元、智能传感器,现场控制单元、智能传感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过连接在无线网上的智能传感器收集人们的睡眠参数以及温湿亮度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现场控制单元控制各种设备,调节睡眠条件。

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结构包括CPU模块、电源模块、触摸屏模块、存储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其中:

触摸屏模块为人机交互模块,用于设定睡眠调节模式;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睡眠信息和系统运行信息;

蓝牙模块用于与智能手环的数据同步;WIFI模块用于与现场控制单元与智能传感器的通信。

所述现场控制单元的结构包括:电源模块、遥控模块、存储模块、GPIO接口,WIFI模块,其中:

遥控模块用于控制具体设备;

WIFI模块用于和中央控制器通信;

GPIO接口用于切换统一控制模式和自主控制模式。

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定时同步手环数据获取人们的睡眠信息。

所述中央控制器根据智能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实时掌握房间信息,通过WIFI发送给各个现场控制单元控制指令,各个现场控制单元收到控制指令后,控制卧室内相应的设备,使其在预定的状态下工作。

所述中央控制器的CPU使用英特尔Atom中央处理器。

所述现场控制单元的CPU使用STM32系列。

所述遥控模块通过内置红外发光二极管实现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系统通过中央控制器统筹控制,提高智能程度,同时降低系统成本;实行分散控制,一方面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另一方面可在中央控制器失效情况下,实行自我控制,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框图;

图2为中央控制器框图;

图3为现场控制单元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集散式睡眠调节系统,所述系统的结构包括中央控制器、现场控制单元、智能传感器,现场控制单元、智能传感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过连接在无线网上的智能传感器收集人们的睡眠参数以及温湿亮度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现场控制单元控制各种设备,调节睡眠条件。

现场控制单元分别控制各种设备,包括空调,加湿器,智能窗帘等。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结构包括CPU模块、电源模块、触摸屏模块、存储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其中:

触摸屏模块为人机交互模块,用于设定睡眠调节模式;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睡眠信息和系统运行信息;

蓝牙模块用于与智能手环的数据同步;WIFI模块用于与现场控制单元与智能传感器的通信。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现场控制单元的结构包括:电源模块、遥控模块、存储模块、GPIO接口,WIFI模块,其中:

遥控模块用于控制具体设备;

WIFI模块用于和中央控制器通信;

GPIO接口用于切换统一控制模式和自主控制模式。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定时同步手环数据获取人们的睡眠信息。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中央控制器根据智能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实时掌握房间的温度湿度光线强度等信息,通过WIFI发送给各个现场控制单元控制指令,各个现场控制单元收到控制指令后,控制卧室内相应的设备,使其在预定的状态下工作。

当中央控制器出现故障,各个现场控制单元可以进入自主控制模式,根据预设模式工作。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中央控制器的CPU使用英特尔Atom中央处理器。

实施例7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现场控制单元的CPU使用STM32系列。STM32系列为基于专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ARM Cortex-0内核。

实施例8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遥控模块通过内置红外发光二极管实现控制。

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