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直流充电桩的仿真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0386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直流充电桩的仿真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直流充电桩的仿真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生产出来的直流充电桩是否能使用都需要进行测试,然而现有的测试方式都是通过采用真实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测试,这样在测试的过程中,需要将一些电线布置到电动汽车中的一些需要的部件,这样不仅操作人员对布线比较麻烦,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如直流充电桩起火,或者电动汽车的某个部件损坏,或者充电的线路损坏等等;这样都会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因此,在直流充电桩进行测试的时候,需要加入一电动汽车线路仿真器,来模拟电动汽车,从而对直流充电桩是否正常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直流充电桩的仿真测试平台,能模拟直流充电桩的测试平台,能模拟和直流充电桩相对应的电动汽车内部线路,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对直流充电桩进行获取测试数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直流充电桩的仿真测试平台,所述直流充电桩包括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供电回路接触开关K1、供电回路接触开关K2、低压辅助接触开关K3、以及低压辅助接触开关K4,所述仿真测试平台还包括电动汽车线路仿真器,所述电动汽车线路仿真器包括电池包、整车控制器VCU、车辆充电插头、车辆插座、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5、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6、以及模拟检测开关模块;

所述车辆充电插头中设置有直流电源正极DC+接头、直流电源负极DC-接头、地线PE接头、充电通信CAN_H接头、充电通信CAN_L接头、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头、充电连接确认CC2接头、低压辅助电源正极A+接头、低压辅助电源负极A-接头;所述车辆插座中设置有直流电源正极DC+接口、直流电源负极DC-接口、地线PE接口、充电通信CAN_H接口、充电通信CAN_L接口、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口、充电连接确认CC2接口、低压辅助电源正极A+接口、低压辅助电源负极A-接口;所述车辆充电插头插在所述车辆插座上;

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经过供电回路接触开关K1与所述直流电源正极DC+接头连接;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经过供电回路接触开关K2与所述直流电源负极DC-接头连接;所述充电通信CAN_H接头、充电通信CAN_L接头、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头均与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连接;所述地线PE接头经过开关S、电阻R2与所述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头连接;所述地线PE接头经过电阻R3与所述充电连接确认CC2接头;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经过低压辅助接触开关K3与所述低压辅助电源正极A+接头连接;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经过低压辅助接触开关K4与所述低压辅助电源负极A-接头连接;所述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口经过电阻R4与所述地线PE接口连接;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连接有一电阻R1,所述电阻R1与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之间设置有一检测点1;

所述车辆插座经过所述模拟检测开关模块分别与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5、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6、以及整车控制器VCU连接;所述电池包分别与所述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5、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6连接;所述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5、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6均与所述整车控制器VCU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VCU连接有一电阻R5,所述电阻R5与整车控制器VCU之间设置有一检测点2。

进一步的,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的型号为:智能充电机微机控制器KC-3。

进一步的,所述模拟检测开关模块包括:接触开关LS1、LS2、LS3、LS4、LS5、LS6、LS7、LS8、LS9;LS10、LS11、LS12、LS13、LS14、LS15;所述接触开关LS1设置于所述直流电源正极DC+接口与所述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5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2设置于所述直流电源负极DC-接口与所述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6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3设置于所述地线PE接口与车身信号地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4设置于充电通信CAN_H接口与整车控制器VCU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5设置于充电通信CAN_L接口与整车控制器VCU之间,所述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口经过所述接触开关LS6与所述电阻R4连接;所述接触开关LS7设置于所述充电连接确认CC2接口与整车控制器VCU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8设置于所述低压辅助电源正极A+接口与整车控制器VCU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9设置于所述低压辅助电源负极A-接口与整车控制器VCU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10设置于所述地线PE接口与充电通信CAN_H接口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11设置于所述地线PE接口与充电通信CAN_L接口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12设置于所述地线PE接口与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口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13设置于所述地线PE接口与充电连接确认CC2接口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14设置于所述充电通信CAN_H接口与充电通信CAN_L接口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15设置于所述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口与充电连接确认CC2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本实用新型能模拟直流充电桩的测试平台,能模拟电动汽车状态,能模拟和直流充电桩相对应的电动汽车内部线路,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对直流充电桩进行获取测试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充电插头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直流充电桩的仿真测试平台,所述直流充电桩包括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1、供电回路接触开关K1、供电回路接触开关K2、低压辅助接触开关K3、以及低压辅助接触开关K4,所述仿真测试平台还包括电动汽车线路仿真器2,所述电动汽车线路仿真器2包括电池包21、整车控制器VCU22、车辆充电插头23、车辆插座24、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5、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6、以及模拟检测开关模块26;

所述车辆充电插头23中设置有直流电源正极DC+接头231、直流电源负极DC-接头232、地线PE接头233、充电通信CAN_H接头234、充电通信CAN_L接头235、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头236、充电连接确认CC2接头237、低压辅助电源正极A+接头238、低压辅助电源负极A-接头239;所述车辆插座中设置有直流电源正极DC+接口、直流电源负极DC-接口、地线PE接口、充电通信CAN_H接口、充电通信CAN_L接口、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口、充电连接确认CC2接口、低压辅助电源正极A+接口、低压辅助电源负极A-接口;所述车辆充电插头23插在所述车辆插座上;

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经过供电回路接触开关K1与所述直流电源正极DC+接头连接;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经过供电回路接触开关K2与所述直流电源负极DC-接头连接;所述充电通信CAN_H接头、充电通信CAN_L接头、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头均与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连接;所述地线PE接头经过开关S、电阻R2与所述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头连接;所述地线PE接头经过电阻R3与所述充电连接确认CC2接头;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经过低压辅助接触开关K3与所述低压辅助电源正极A+接头连接;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经过低压辅助接触开关K4与所述低压辅助电源负极A-接头连接;所述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口经过电阻R4与所述地线PE接口连接;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连接有一电阻R1,所述电阻R1与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之间设置有一检测点1;

所述车辆插座经过所述模拟检测开关模块分别与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5、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6、以及整车控制器VCU连接;所述电池包分别与所述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5、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6连接;所述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5、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6均与所述整车控制器VCU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VCU连接有一电阻R5,所述电阻R5与整车控制器VCU之间设置有一检测点2。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的型号为:智能充电机微机控制器KC-3。实际应用中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也可以是其他型号的控制器,该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是现有技术,其工作原理不在此进行详细描述。

其中,所述模拟检测开关模块包括:接触开关LS1、LS2、LS3、LS4、LS5、LS6、LS7、LS8、LS9;LS10、LS11、LS12、LS13、LS14、LS15;所述接触开关LS1设置于所述直流电源正极DC+接口与所述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5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2设置于所述直流电源负极DC-接口与所述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6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3设置于所述地线PE接口与车身信号地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4设置于充电通信CAN_H接口与整车控制器VCU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5设置于充电通信CAN_L接口与整车控制器VCU之间,所述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口经过所述接触开关LS6与所述电阻R4连接;所述接触开关LS7设置于所述充电连接确认CC2接口与整车控制器VCU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8设置于所述低压辅助电源正极A+接口与整车控制器VCU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9设置于所述低压辅助电源负极A-接口与整车控制器VCU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10设置于所述地线PE接口与充电通信CAN_H接口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11设置于所述地线PE接口与充电通信CAN_L接口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12设置于所述地线PE接口与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口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13设置于所述地线PE接口与充电连接确认CC2接口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14设置于所述充电通信CAN_H接口与充电通信CAN_L接口之间,所述接触开关LS15设置于所述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口与充电连接确认CC2接口。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整个充电过程中,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1应能监测供电回路接触开关K1、供电回路接触开关K2、低压辅助接触开关K3、以及低压辅助接触开关K4及电子锁状态并控制其接通以及关断;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VCU应能监测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5、充电回路接触开关K6状态并控制其接通以及关断。

电动汽车线路仿真器开始使用的时候将开关K1和K2、K5、K6进行闭合;其中模拟检测开关模块中的接触开关LS1、LS2、LS3、LS4、LS5、LS6、LS7、LS8、LS9进行分别闭合,其中接触开关LS1来模拟检测所述直流电源正极DC+接口是否接触不良;所述接触开关LS2来模拟检测所述直流电源负极DC-接口是否接触不良;所述接触开关LS3来模拟检测所述地线PE接口与车身信号地之间是否接触不良;所述接触开关LS4来模拟检测充电通信CAN_H接口是否接触不良,所述接触开关LS5来模拟检测充电通信CAN_L接口是否接触不良,所述接触开关LS6来模拟检测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口是否接触不良;所述接触开关LS7来模拟检测所述充电连接确认CC2接口是否接触不良,所述接触开关LS8来模拟检测所述低压辅助电源正极A+接口是否接触不良,所述接触开关LS9来模拟检测所述低压辅助电源负极A-接口是否接触不良;

接触开关LS10、LS11、LS12、LS13进行分别闭合,所述接触开关LS10来模拟检测所述地线PE接口与充电通信CAN_H接口之间的短路异常、所述接触开关LS11来模拟检测所述地线PE接口与充电通信CAN_L接口之间的短路异常、所述接触开关LS12来模拟检测所述地线PE接口与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口之间的短路异常、所述接触开关LS13来模拟检测所述地线PE接口与充电连接确认CC2接口之间的短路异常。

接触开关LS14、LS15进行分别闭合,所述接触开关LS14来模拟检测所述充电通信CAN_H接口与充电通信CAN_L接口的信号短路异常,所述接触开关LS15来模拟检测所述充电连接确认CC1接口与充电连接确认CC2接口的控制信号短路异常。

在车辆接口完全连接后,如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1完成自检,则闭合接触器K3和K4,使低压辅助供电回路导通。同时开始周期发送“充电机辨识报文”在得到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1提供的低压辅助电源供电后,整车控制器VCU通过测量检测点2的电压值判断车辆接口是否已完全连接。

操作人员对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1进行充电设置后,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1通过测量检测点1上对直流充电桩中的直流电压、电阻、频率进行测量;通过获得的数据来判断直流充电桩在充电过程中是否有问题。操作人员根据直流充电桩需要测试的数据,在各个检测点上用不同仪器进行测试,来获得需要的数据,从而完成模拟直流充电桩的测试。

总之,本实用新型能模拟直流充电桩的测试平台,能模拟电动汽车状态,能模拟和直流充电桩相对应的电动汽车内部线路,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对直流充电桩进行获取测试数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