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巡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7718阅读:10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的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巡逻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近年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的用途日益显著,例如打击目标、窃取技术秘密等,因此很多要害部门及设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胁,然而,地面防空采用的传统方法是人工巡逻或蹲守,费时费力,效率低,不能快速对目标做出反应;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无人机自动巡逻的技术,但作用都仅限于搜索识别目标,并不能快速精确对目标实施打击。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波长在1mm-1m之间,频率0.3GHZ-300GHZ,频率1GHZ-300GHZ为高功率微波武器可在瞬间释放出高功率微波能量,有效准确地打击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备有微波武器的无人机巡逻系统,能够快速识别目标并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巡逻系统,包括无人机、电子围栏、以及地面显示及控制系统,所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控制系统、自动目标识别系统、微波发射装置、以及为无人机提供电源的电池,所述电子围栏与无人机控制系统连接,在目标飞行物进入电子围栏设定的区域时,电子围栏发出报警信号给无人机控制系统;所述自动目标识别系统与无人机控制系统连接,用于搜索识别目标并将目标信息发送到地面显示及控制系统;所述微波发射装置与无人机控制系统连接,用于发射微波对目标实施打击。

其中,所述微波发射装置包括微波发生器、定向发射天线和伺服控制系统,所述微波发生器用于发射微波电磁脉冲,所述定向发射天线用于聚集微波发射方向,所述控制系统用于驱动定向发射天线指向目标方向。

其中,所述自动目标识别系统采用SAR图像自动目标识别系统。

其中,还包括电量检测单元,所述电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池的电量,并且将电量实时发送给无人机控制系统,无人机控制系统将电池电量发送到地面显示及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留绳,所述留绳上配置有电源线,在无人机升空时可通过电源线对电池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可360°旋转无死角搜索目标,一旦发现可疑目标,立即将目标信息发送到地面显示及控制系统,地面显示及控制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工作人员在收到报警信号后,立即对目标身份进行确认,快速对目标进行处理。

2、本实用新型在不明飞行物突破电子围栏非法进入时,电子围栏发出报警信号给无人机控制系统,无人机快速搜索识别目标,同时在工作人员确认目标身份后,可发射高频微波对目标实施有效打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巡逻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通常,无人机主要由飞行器机架、控制系统、推进系统、遥控器、遥控信号接收器和航拍相机组成,由于无人机的结构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本文中就不再赘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巡逻系统,包括无人机、电子围栏30、以及地面显示及控制系统10,其中,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控制系统20、自动目标识别系统25、微波发射装置24、以及为无人机提供电源的电池21,所述电子围栏30与无人机控制系统20连接,在目标飞行物进入电子围栏30设定的区域时,电子围栏30发出报警信号给无人机控制系统;所述自动目标识别系统25与无人机控制系统20连接,用于搜索识别目标并将目标信息发送到地面显示及控制系统10;所述微波发射装置24与无人机控制系统20连接,用于发射微波对目标实施打击。

在不明飞行物突破电子围栏非法30非法进入时,电子围栏30发出报警信号给无人机控制系统20,无人机快速搜索识别目标,同时在工作人员确认目标身份后,可发射高频微波对目标实施有效打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波发射装置24包括微波发生器、定向发射天线和伺服控制系统,所述微波发生器用于发射微波电磁脉冲,所述定向发射天线用于聚集微波发射方向,所述控制系统用于驱动定向发射天线指向目标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目标识别系统25采用SAR图像自动目标识别系统。合成孔径雷达(Synth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是一种主动式微波传感器,利用合成孔径原理提高方位分辨率,从而获得大面积的高分辨率雷达图像。本实用新型采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可以增大无人机的巡逻面积,提高无人机对目标识别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的无人机巡逻系统还包括电量检测单元22,所述电量检测单元22用于检测电池21的电量,并且将电量实时发送给无人机控制系统20,无人机控制系统20将电池电量发送到地面显示及控制系统10,地面显示及控制系统10可根据电池电量计算出无人机的续航时间,然后由工作人员来控制无人机是否需要返回充电。

本实施例的无人机上设置有留绳,所述留绳上配置有电源线23,在无人机升空后,地面工作人员可通过电源线23对电池21进行充电,保证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用电源线23直接充电会限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巡逻面积等,也可以采用现有无线电波进行远程充电。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