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345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面向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面向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应用已经成熟,已经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同时用户对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更加流畅,能够及时响应各种操作指令,而目前的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信号的传递仍存在信号传递不稳定,甚至会出现信息错误的问题。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面向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具有构思巧妙、人性化设计的特性,有效地提高了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信号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面向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包括信号频率钳位输入电路、反馈调节电路和滤波稳压输出电路,信号频率钳位输入电路采集面向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中传输信号的频率进行RC电路滤波及三极管Q1钳位在+2V-+4V后流入反馈调节电路内,反馈调节电路运用三极管Q2和运放器AR2调节信号频率,且跟随器AR1反馈信号提高反馈调节电路的调节性能,最后由滤波稳压输出电路滤波稳压后输出;

所述信号频率钳位输入电路包括型号为HZ-F-P3O3D4频率传感器U1和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频率传感器U1传来的信号经电阻R1和电容C1并联形成的RC电路滤波后的信号,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电阻R2的一端和稳压管D1的正极,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源+5V,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稳压管D1的正极共端点接地。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调节电路包括三极管Q2和运放器AR2,三极管Q2的基极接收信号频率钳位输入电路的信号,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收电源+5V经电阻R3分压后的电位,同时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接收与电阻R3串联的电阻R4的电位,且电阻R4与极性电容C2并联,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极性电容C2的负极共端点接地,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的反馈电路接有电阻R6和电容C3并联,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接跟随器AR1输入的反馈信号,跟随器AR1的反相输入端的反馈电路连接有电阻R5。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信号频率钳位输入电路采集面向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中传输信号的频率进行RC电路滤波及三极管Q1钳位在+2V-+4V后流入反馈调节电路内,反馈调节电路运用三极管Q2和运放器AR2调节信号频率,且跟随器AR1反馈信号提高反馈调节电路的调节性能,最后由滤波稳压输出电路滤波稳压后输出,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推广价值。

2,利用三极管Q2的阻抗电压滤去信号中电位较低不能识别的信号,提高信号传递的准确性,同时当三极管Q2导通时,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的电位发生变化,信号频率钳位输入电路输入的电位信号转化为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电位变化的信号,从而运放器AR2输出的信号为比较后的信号也即是信号频率钳位输入电路输入的电位信号,可以大大提高信号传递的准确性,有效地提高了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信号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面向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的电路模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面向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2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面向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包括信号频率钳位输入电路、反馈调节电路和滤波稳压输出电路,信号频率钳位输入电路采集面向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中传输信号的频率进行RC电路滤波及三极管Q1钳位在+2V-+4V后流入反馈调节电路内,反馈调节电路运用三极管Q2和运放器AR2调节信号频率,且跟随器AR1反馈信号提高反馈调节电路的调节性能,最后由滤波稳压输出电路滤波稳压后输出;

所述信号频率钳位输入电路选用型号为HZ-F-P3O3D4频率传感器U1采集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信号的频率,频率传感器U1输出的信号较为微弱其含有杂波,为了避免影响反馈调节电路的精确性,采用电阻R1和电容并联C1形成的RC电路滤波,又经三极管Q1组成的钳位电路将信号电位钳位+2V-+4V后流入反馈调节电路内,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频率传感器U1传来的信号经电阻R1和电容C1并联形成的RC电路滤波后的信号,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电阻R2的一端和稳压管D1的正极,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源+5V,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稳压管D1的正极共端点接地。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反馈调节电路利用三极管Q2的阻抗电压滤去信号中电位较低不能识别的信号,提高信号传递的准确性,同时当三极管Q2导通时,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的电位发生变化,信号频率钳位输入电路输入的电位信号转化为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电位变化的信号,从而运放器AR2输出的信号为比较后的信号也即是信号频率钳位输入电路输入的电位信号,可以大大提高信号传递的准确性,三极管Q2的基极接收信号频率钳位输入电路的信号,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收电源+5V经电阻R3分压后的电位,同时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接收与电阻R3串联的电阻R4的电位,且电阻R4与极性电容C2并联,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极性电容C2的负极共端点接地,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的反馈电路接有电阻R6和电容C3并联,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接跟随器AR1输入的反馈信号,跟随器AR1的反相输入端的反馈电路连接有电阻R5。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滤波稳压输出电路运用电阻R7接收反馈调节电路输入的信号,电阻R7和电容C4并联组成RC电路滤去低频谐波,最后由电感L1滤去高频谐波,经稳压管D2稳压后输出,其中跟随器AR1的同相输入端采集电阻R7限流后的信号,电阻R7的一端接运放器AR2的输出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容C4、电感L1的一端和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接稳压管D2的正极和信号输出端口,稳压管D2的负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面向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包括信号频率钳位输入电路、反馈调节电路和滤波稳压输出电路,信号频率钳位输入电路采集面向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中传输信号的频率进行RC电路滤波及三极管Q1钳位在+2V-+4V后流入反馈调节电路内,反馈调节电路运用三极管Q2和运放器AR2调节信号频率,且跟随器AR1反馈信号提高反馈调节电路的调节性能,最后由滤波稳压输出电路滤波稳压后输出,所述信号频率钳位输入电路选用型号为HZ-F-P3O3D4频率传感器U1采集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管理系统信号的频率,频率传感器U1输出的信号较为微弱其含有杂波,为了避免影响反馈调节电路的精确性,采用电阻R1和电容并联C1形成的RC电路滤波,又经三极管Q1组成的钳位电路将信号电位钳位+2V-+4V后流入反馈调节电路内,所述反馈调节电路利用三极管Q2的阻抗电压滤去信号中电位较低不能识别的信号,提高信号传递的准确性,同时当三极管Q2导通时,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的电位发生变化,信号频率钳位输入电路输入的电位信号转化为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电位变化的信号,从而运放器AR2输出的信号为比较后的信号也即是信号频率钳位输入电路输入的电位信号,可以大大提高信号传递的准确性,所述滤波稳压输出电路运用电阻R7接收反馈调节电路输入的信号,电阻R7和电容C4并联组成RC电路滤去低频谐波,最后由电感L1滤去高频谐波,经稳压管D2稳压后输出,其中跟随器AR1的同相输入端采集电阻R7限流后的信号。

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