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变湿热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3440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变湿热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变湿热箱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交变湿热箱。



背景技术:

交变湿热试验箱可以用来考核和确定电工、电子产品或材料在温度循环变化,产品表面产生凝露的湿热环境条件下贮存和使用的适应性,交变湿热试验箱用于电子电器零组件、自动化零部件通讯组件、汽车配件、金属、化学材料、塑胶等行业,国防工业、航天、兵工业、BGA、PCB基扳、电子芯片IC半导体陶磁及高分子材料之物理牲变化,测试其材料对高、低温的反复抵拉力及产品于热胀冷缩产出的化学变化或物理伤害,可确认产品的品质,从精密的IC到重机械的组件,无一不需要它的理想测试工具,而传统的交变湿热箱没有设置温度和湿度自动控制功能,往往需要人工进行手动控制,操作起来很不方便,且采用外界供电的方式,浪费能源,因此需要一种交变湿热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交变湿热箱。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交变湿热箱,包括箱体、底座和端盖,所述箱体下面设置有所述底座,所述箱体上面设置有所述端盖,所述端盖底面设置有密封条,所述端盖上面设置有太阳能薄膜板,所述箱体表面设置有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旁侧设置有控制键盘,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箱体内侧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内侧设置有耐腐层,所述耐腐层内侧设置有耐压层,所述箱体内部下面设置有置物架,所述箱体内部侧面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内部另一侧面设置有储水仓,所述储水仓侧面下面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内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储水仓下方设置有湿度传感器。

上述结构中,所述太阳能薄膜板能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通过导线传递至所述蓄电池进行储存,采用自供电的方式,所述底座的材料为调质橡胶,能够在装置工作的过程中对震动进行缓冲,所述隔热层的材料为玻璃纤维,能够隔热阻燃,所述耐腐层的材料为碳纤维,能够耐腐蚀,所述耐压层的材料为石墨烯,能够耐高压,从而能够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当需要使用此装置时,使用者打开所述端盖将工件放置在所述置物架上,之后关闭所述端盖,所述密封条能够对箱体进行密封,之后使用者通过所述控制键盘发送工作指令,工作指令通过导线传递至所述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控制所述加热板工作,对箱体内的工件进行加热,同时所述控制主机控制所述温度传感器工作获取所述箱体内的实时温度值,并将实时温度值传递至所述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将实时温度值通过导线传递至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供使用者观察了解,同时所述控制主机控制实时温度值与预定温度值进行对比,当实时温度值与预定温度值相同时,所述控制主机控制所述加热板停止加热,同时所述控制主机控制所述电磁阀打开,所述储水仓内的水通过所述喷嘴喷出,同时所述控制主机控制所述湿度传感器工作获取所述箱体内的实时湿度值,并将实时湿度值通过导线传递至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供使用者观察了解,同时所述控制主机控制实时湿度值与预定湿度值进行对比,当实时湿度值与预定湿度值相同时,所述控制主机控制所述电磁阀关闭停止喷水,这样便完成了对温度和湿度的自动控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交变湿热箱的使用功能,所述底座的材料为调质橡胶,所述底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箱体下面,所述端盖通过转动销轴固定在所述箱体上面,所述密封条胶接在所述端盖底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交变湿热箱的使用功能,所述太阳能薄膜板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端盖下面,所述控制主机的型号为PLC S7-400,所述控制主机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箱体表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交变湿热箱的使用功能,所述显示屏胶接在所述控制主机表面,所述控制键盘内嵌在所述控制主机表面,所述蓄电池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底座内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交变湿热箱的使用功能,所述隔热层的材料为玻璃纤维,所述隔热层胶接在所述箱体内侧,所述耐腐层的材料为碳纤维,所述耐腐层胶接在所述隔热层内侧。

为了进一步提高交变湿热箱的使用功能,所述耐压层的材料为石墨烯,所述耐压层胶接在所述耐腐层内侧,所述置物架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箱体内部下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交变湿热箱的使用功能,所述加热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箱体内部侧面,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箱体内部侧面,所述储水仓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箱体内部侧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交变湿热箱的使用功能,所述喷嘴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储水仓侧面下面,所述电磁阀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喷嘴内部,所述湿度传感器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箱体内部侧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交变湿热箱的使用功能,所述控制主机与所述太阳能薄膜板、所述蓄电池、所述加热板、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磁阀、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控制键盘通过导线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通过温度检测器、控制主机和加热板组成的反馈控制回路能够自动控制箱体内的温度至预定值,通过湿度检测器、控制主机和电磁阀组成的反馈控制回路,能够对箱体内的工件进行定量喷水加湿,代替了传统人工手动操作的方式,且设置有太阳能薄膜板,能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中供装置使用,采用自供电的方式,绿色环保,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交变湿热箱的外部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交变湿热箱的内部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交变湿热箱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端盖;2、箱体;3、底座;4、控制主机;5、显示屏;6、控制键盘;7、密封条;8、隔热层;9、耐腐层;10、耐压层;11、加热板;12、温度传感器;13、置物架;14、蓄电池;15、储水仓;16、电磁阀;17、喷嘴;18、湿度传感器;19、太阳能薄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交变湿热箱,包括箱体2、底座3和端盖1,箱体2下面设置有底座3,底座3用来安装固定箱体2,箱体2上面设置有端盖1,端盖1用来控制箱体2的打开与关闭,端盖1底面设置有密封条7,密封条7用来对箱体2进行密封,端盖1上面设置有太阳能薄膜板19,太阳能薄膜板19用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箱体2表面设置有控制主机4,控制主机4是装置的控制中心,控制主机4表面设置有显示屏5,显示屏5用来显示箱体2内的实时温度值与实时湿度值,显示屏5旁侧设置有控制键盘6,控制键盘6用来方式工作指令,底座3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4,蓄电池14用来为装置的用电部件提供电能,箱体2内侧设置有隔热层8,隔热层8用来隔热阻燃,隔热层8内侧设置有耐腐层9,耐腐层9用来耐腐蚀,耐腐层9内侧设置有耐压层10,耐压层10用来耐高压,箱体2内部下面设置有置物架13,置物架13用来放置工件,箱体2内部侧面设置有加热板11,加热板11用来加热,加热板11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2用来获取箱体2内的实时温度值,箱体2内部另一侧面设置有储水仓15,储水仓15用来储存水,储水仓15侧面下面设置有喷嘴17,喷嘴17用来将水喷出,喷嘴17内部设置有电磁阀16,电磁阀16用来控制喷嘴17的打开与关闭,储水仓15下方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8,湿度传感器18用来获取箱体2内的实时湿度值。

上述结构中,太阳能薄膜板19能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通过导线传递至蓄电池14进行储存,采用自供电的方式,底座3的材料为调质橡胶,能够在装置工作的过程中对震动进行缓冲,隔热层8的材料为玻璃纤维,能够隔热阻燃,耐腐层9的材料为碳纤维,能够耐腐蚀,耐压层10的材料为石墨烯,能够耐高压,从而能够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当需要使用此装置时,使用者打开端盖1将工件放置在置物架13上,之后关闭端盖1,密封条7能够对箱体2进行密封,之后使用者通过控制键盘6发送工作指令,工作指令通过导线传递至控制主机4,控制主机4控制加热板11工作,对箱体2内的工件进行加热,同时控制主机4控制温度传感器12工作获取箱体2内的实时温度值,并将实时温度值传递至控制主机4,控制主机4将实时温度值通过导线传递至显示屏5进行显示供使用者观察了解,同时控制主机4控制实时温度值与预定温度值进行对比,当实时温度值与预定温度值相同时,控制主机4控制加热板11停止加热,同时控制主机4控制电磁阀16打开,储水仓15内的水通过喷嘴17喷出,同时控制主机4控制湿度传感器18工作获取箱体2内的实时湿度值,并将实时湿度值通过导线传递至显示屏5进行显示供使用者观察了解,同时控制主机4控制实时湿度值与预定湿度值进行对比,当实时湿度值与预定湿度值相同时,控制主机4控制电磁阀16关闭停止喷水,这样便完成了对温度和湿度的自动控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交变湿热箱的使用功能,底座3的材料为调质橡胶,底座3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2下面,端盖1通过转动销轴固定在箱体2上面,密封条7胶接在端盖1底面,太阳能薄膜板19通过卡槽固定在端盖1下面,控制主机4的型号为PLC S7-400,控制主机4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2表面,显示屏5胶接在控制主机4表面,控制键盘6内嵌在控制主机4表面,蓄电池14通过卡槽固定在底座3内部,隔热层8的材料为玻璃纤维,隔热层8胶接在箱体2内侧,耐腐层9的材料为碳纤维,耐腐层9胶接在隔热层8内侧,耐压层10的材料为石墨烯,耐压层10胶接在耐腐层9内侧,置物架13通过卡槽固定在箱体2内部下面,加热板11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2内部侧面,温度传感器12通过卡槽固定在箱体2内部侧面,储水仓15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2内部侧面,喷嘴17通过螺纹固定在储水仓15侧面下面,电磁阀16通过卡槽固定在喷嘴17内部,湿度传感器18通过卡槽固定在箱体2内部侧面,控制主机4与太阳能薄膜板19、蓄电池14、加热板11、温度传感器12、电磁阀16、湿度传感器18、显示屏5和控制键盘6通过导线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