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工程材料标准化动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656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高铁工程材料标准化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铁工程材料标准化动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开发出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是我国自主创新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砟轨道结构,也是我国高速铁路未来发展的主要结构型式之一,采用自密实混凝土作为充填层材料,将具有大的流动性、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混凝土灌注至嵌有U形钢筋和钢筋网片的CRTSⅢ型板腔中。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从上至下分为钢轨、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调整层、中间隔离层和钢筋混凝土底座五个部分。其中,自密实混凝土调整层是整个结构中最后施工环节,其在结构设计上要求与轨道板形成复合整体结构,共同承受列车荷载。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位于轨道板与底座板之问,起到支撑、承力、传力、填充和调整轨道板高度的作用,是轨道板与底座板之间调平减振的结构层材料,是保证高速铁路平顺性的必要条件。

充填层是整个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关键部位,因此,用于充填层的混凝土必须具有优异的工程性能,包括良好的工作性能、较高的尺寸稳定性、适度的弹韧性以及与服役环境相应的耐久性能,从而确保整个结构的服役寿命。混凝土充填层设计强度为C40,底座板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0,轨道板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60。

自密实混凝土调整层结构空间为长5.6m×宽2.5m×厚0.09m的狭长薄板状结构,要求自密实混凝土必须具备高的流动性和钢筋间隙穿过性能力,才能充满整个结构。同时,自密实混凝土还必须具有高的抗离析能力,才能保证自密实混凝土层与轨道板间的良好粘结力。

目前,CTR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充填层所用的胶凝材料在搅拌、运输、灌注过程中存在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易离析、泌水、包裹性差和浮浆等现象。在长期服役环境下,混凝土材料还会与大气中的CO2气体作用发生碳化反应,混凝土碳化后脆性将增大,韧性将降低,这些变化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整体变形协调和动力学性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铁工程材料标准化动态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铁工程材料标准化动态检测装置,包括生产单元和总控单元,所述生产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Ⅰ~Ⅴ号投料站,Ⅰ号投料站与真空降水单元连接,Ⅱ~Ⅴ号投料站和真空降水单元分别与连接一级负压输送和存储单元连接,一级负压输送和存储单元连接配料单元,配料单元分别与并联设置的Ⅰ~Ⅲ号一级混合单元连接,Ⅰ~Ⅲ号一级混合单元分别与二级负压输送和存储单元连接,二级负压输送和存储单元、二级混合单元和收集单元依次连接;总控单元通过无线数传与生产单元的各个子单元连接,且通过GPRS网 与监控系统连接。

所述总控单元与生产单元之间的无线数传为433MHZ无线数传。

所述标准室监控系统设置于铁路建筑设计总院标准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生产的产品每个生产单元达到铁道自密实混凝土的标准,适用于高速铁路轨道施工的对自密实混凝土需求,为高速铁路平顺性和安全性提升了基础条件。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微结构自密实流体高铁工程材料,此材料通过微纳米粉体结合能原理组装设计,包覆原理和化学力改性技术,内掺特定的各种无机粉体材料,激发了胶凝料中的“潜在活性”,因此利用本申请装置生产的此种材料能够达到铁道自密实混凝土的标准,完全适用于高速铁路轨道施工的对自密实混凝土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 Ⅰ号投料站 2 Ⅱ号投料站

3 Ⅲ号投料站 4 Ⅳ号投料站

5 Ⅴ号投料站 6 真空降水单元

7 一级负压输送和存储单元 8 配料单元

9 Ⅰ号一级混合单元 10 Ⅱ号一级混合单元

11 Ⅲ号一级混合单元 12 二级负压输送和存储单元

13 二级混合单元 14 收集单元

15 总控单元 16 监控系统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铁工程材料标准化动态检测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铁工程材料标准化动态检测装置,包括生产单元和总控单元(15)。

所述生产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Ⅰ号投料站1、Ⅱ号投料站2、Ⅲ号投料站3、Ⅳ号投料站4和Ⅴ号投料站5,真空降水单元 6、一级负压输送和存储单元7、配料单元8、并联设置的Ⅰ号一级混合单元9、Ⅱ号一级混合单元10 和Ⅲ号一级混合单元11、二级负压输送和存储单元 12、二级混合单元13、收集单元14以及总控单元15。

所述Ⅰ号投料站1与真空降水单元6连接,Ⅱ号投料站2、Ⅲ号投料站3、Ⅳ号投料站4和Ⅴ号投料站5和真空降水单元6分别与连接一级负压输送和存储单元7连接,一级负压输送和存储单元7连接配料单元8,配料单元8分别与并联设置的Ⅰ号一级混合单元9、Ⅱ号一级混合单元10 和Ⅲ号一级混合单元11连接,Ⅰ号一级混合单元9、Ⅱ号一级混合单元10 和Ⅲ号一级混合单元11分别与二级负压输送和存储单元12连接,二级负压输送和存储单元12、二级混合单元13和收集单元14依次连接;总控单元15通过无线数传与生产单元的各个子单元连接,且通过GPRS网 与监控系统16连接。

所述总控单元15与生产单元之间的无线数传为433MHZ无线数传。

所述标准室监控系统16设置于铁路建筑设计总院标准室内。

所述生产单元各个子单元上述各个节点的工作状态数据通过无线433MHZ传至总控单元15,433MHZ无线数传的数据包括双向半双工、监控开袋、真空降水---预处理、配料、输料到位、预混、输料到位、总混、出料状态的各阶段数据,其中真空降水单元6需监控其泵时间、真空度、水含量等数值;配料单元8需监控其配料数据和配料单元出料数据;Ⅰ~Ⅲ号一级混合单元9~11需监控各个单元的混合物料料位和混合时间;二级混合单元13需监控其混合物料料位和混合时间;收集单元14需监控其成品计数。总控单元15以GPRS网与铁路建筑设计总院标准室监控16连接,达到标准室对远端各个现场上述装置的生产进行动态达标监测。在配料到位状态下,依据脱水时间、水含量、一级混合时间、二级混合时间,对每次产品是否达到标准动态进行分析,未达到标准的实时告警和记录。

由于充填层位于轨道板与底座板之问,起到支撑、承力、传力、填充和调整轨道板高度的作用,是轨道板与底座板之间调平减振的结构层材料,是保证高速铁路平顺性和安全性的必要条件。因此,对每单元产量引入标准化动态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对每单元产量引入标准化动态监测,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不是对产品抽检样块进行达标检测,而是从原料预处理到产品出产进行生产过程的含水率、成分度量、机械力改性、混合时间等关键参数进行跟踪监测,达到每个单元量产进行标准化达标实时分析,极大提高产品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微结构自密实流体高铁工程材料,此材料通过微纳米粉体结合能原理组装设计,包覆原理和化学力改性技术,内掺特定的各种无机粉体材料,激发了胶凝料中的“潜在活性”,因此利用本申请装置生产的此种材料能够达到铁道自密实混凝土的标准,完全适用于高速铁路轨道施工的对自密实混凝土需求。

本实用新型生产的产品每个生产单元达到铁道自密实混凝土的标准,适用于高速铁路轨道施工的对自密实混凝土需求,为高速铁路平顺性和安全性提升了基础条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