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9053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温室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农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各地根据需要普遍建设了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为农作物创造出良好的生长环境。温室工程成为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大棚都安装了加热、降温和通风设备,但是大多数是通过人工使其动作,如果大棚面积很大种植者的劳动强度就会很大,更不用说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其最佳气候要求不同,不同植物在相同生长期的最佳气候要求也不同,由于操作者不一定是农业专家,其设定的气候参数是否是植物本生长期的最佳参数,因此操作人直接影响着自控系统效益的发挥。现有技术中由于受栽培学知识的局限性的影响,对各种参数的控制缺少智能化,从而影响其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温室监控系统,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温室设备人工控制、缺少智能化引起的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包括设于控制室内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监控模块、通讯模块相连,通讯模块与温室内的采集模块相连,所述通讯模块采用无线通讯系统,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设置在温室内的传感器相连,温室内设有终端模块;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采用PLC控制系统,所述监控模块采用触摸屏人机系统;

优选的,所述温室的数量≥1;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终端模块为终端自动控制设备,终端模块接收控制模块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PLC系统里设置有农业专家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温室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用户只需要设定合适的环境参数,便可实现对棚内的农作物进行管理,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2、通过对数据分析,打造一个专家控制系统,对不同农作物提供不同的、理想的生长环境,贴合当今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要求。

3、整个系统采用无线通讯的方式,由于目前农业产生环境的限制,采用有线通讯存在诸多弊端,而无线通讯的方式使大棚布局更加方便,信号传输更加稳定;另外现场数据传送到主控室,用户可以对数据进行存储和查看。

4、整个系统从空间结构上分为两部分:中控室的控制平台和各温室的现场控制节点,无论棚数多少,只需增加现场控制模块,可复制性高,灵活度高。

本实用新型充分发挥PLC的控制优点,在结合种植者种植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对温室内各种参数的精确自动调节,实现了大棚作物生产的自动化,改变设定目标值就能自动地进行大棚内环境因子的调节,对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起到很大作用。

该控制系统使用无线通信,实现一个PLC控制12个棚,减少了布线,克服了农业环境的恶劣因素,而且不受大棚位置的约束,还能节省成本,目前每个棚棚内电气控制部分(不含电动机等终端设备)的成本仅为500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零件说明:1、控制模块,2、监控模块,3、采集模块,4、通讯模块,5、数据采集模块,6、温室,7、温度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9、光照传感器,10、二氧化碳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智能温室监控系统,控制室内设置PLC控制系统,PLC系统里设置有农业专家管理系统,PLC控制系统与触摸屏人机操作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相连,无线通讯系统与温室6内设置的数据采集模块5相连,数据采集模块5与设置于温室6内的两个温度传感器7、两个湿度传感器8、光照传感器9和二氧化碳传感器10相连,选择合适的温度、湿度、CO2以及光照传感器,可以准确的测量现场的环境数据,采用模拟量传输,数据采集模块对信号进行采集。

本系统采用的有线采集传感器和无线通讯的方式,将采集数据传输到PLC上,同时将控制命令下达到每个棚的输出点上,每个大棚配备一个数据采集模块可以最多连接8个传感器(大气温度、大气湿度、CO2、光照强度、土壤温湿度等),多个大棚内数据采集模块通过大功率无线传输模块连接到PLC,所有的控制都是要上位机发出控制命令来实现的。

温室6内设置终端自动控制设备,如热设备、降温设备、通风设备等,终端模块接收PLC控制系统发出的信息。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如温室内的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电导率、时间等参数来自动控制电磁阀和水泵、施肥系统等的自动动作,通过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等参数来自动控制天窗、内遮阳、外遮阳、风机、湿帘、微型循环风机、加温设备等的自动动作。

本实用新型充分发挥PLC的控制优点,在结合种植者种植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对温室内各种参数的精确自动调节,实现了大棚作物生产的自动化,改变设定目标值就能自动地进行大棚内环境因子的调节,对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起到很大作用。

该控制系统使用无线通信,实现一个PLC控制12个棚,减少了布线,克服了农业环境的恶劣因素,而且不受大棚位置的约束,还能节省成本,目前每个棚棚内电气控制部分(不含电动机等终端设备)的成本仅为500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