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节目流程联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5020发布日期:2018-06-12 21:2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舞台节目流程联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通过一键控制的方式实现舞台场景与节目相匹配的舞台节目流程联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文体演出中数字化舞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演出过程中,对灯光、音响、视频、机械、场景等舞台要素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精确,越来越复杂,舞台联动控制系统越来越贴近舞台演出的实际需求。传统的舞台控制是专业的舞台技术人员在各自独立的硬件控台上按照导演或者编剧等的要求进行实时操控,对各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高,工作量大且容易因操作不当而导致异常状况的发生。另外,专业的硬件设备控台过于笨重、成本相对高昂,不便于移动和运输。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集中监控、统一管理,是舞台效果控制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克服分散管理、工作人员需求多的复杂控制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发明人结合自身经验研发了一种可通过一键控制的方式实现舞台场景与节目相匹配的舞台节目流程联动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目的在于通过CAN总线使得主控制台与各控制台通讯连接,实现舞台多个系统的集中监控、统一管理以及同步控制,提高舞台演出效果和工作效率,实现舞台运行的自我监测和警报。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舞台节目流程联动控制系统,包括用以实现总的信号控制和信息传输的主控制台、用以导师作出表决和评论并给出舞台场景变化信号的导师控制台、用以实现各功能系统控制的功能子控制台、用以实现辅助功能部件控制的辅助控制台。

所述主控制台包括用以处理控制信息和运算的主处理器、用以存储舞台场景信息和控制指令的主存储器、用以技术人员进行数据输入和人工操作的人工操作器、用以实时监测各模块是否正常工作的监测子系统。

所述导师控制台包括用以导师进行表决学员是否通过的表决按钮、用以提示导师做出评论内容的提示器、用以处理和传送所述所述导师控制台的控制信息和内容信息的导师控制台处理器,所述导师控制台处理器与所述主控制台通讯连接。

所述功能子控制台包括用以控制舞台灯光变化的灯光子系统、用以控制舞台升降和应用设备状态变化的机械子系统、用以控制舞台声音变化的音响子系统、用以控制各功能模块电力通断的供电子系统、用以控制显示屏幕显示内容变化的屏幕子系统,所述灯光子系统、所述机械子系统、所述音响子系统、所述供电子系统和所述屏幕子系统均与所述所述主控制台通讯连接。

所述辅助控制台包括用以控制舞台烟雾效果的烟雾释放控制器、用以控制和统计观众投票和表决的表决子系统。

所述监测子系统包括用以监测所述导师控制台上各模块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导师控制台监测模块、用以监测所述灯光子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灯光监测模块、用以监测所述机械子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机械监测模块、用以监测所述音响子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音响监测模块、用以监测所述供电子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电力监测模块和用以监测所述屏幕子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屏幕监测模块。

优选的,所述所述主控制台通过CAN总线与所述导师控制台、所述功能子控制台、所述辅助控制台通讯连接。

所述监测子系统还包括用以实时显示各被监测设备所处状态的状态显示器和当各被监测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主控制台通过CAN总线与各控制台通讯连接,实现了舞台多个系统的集中监控、统一管理以及同步控制,提高了舞台演出效果和工作效率,并且实现了舞台运行的自我监测和警报。另外,通过CAN总线方式进行通讯连接,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或技术特征,下面将对实施方案或技术特征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舞台节目流程联动控制系统应用布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舞台节目流程联动控制系统中监测子系统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2所示的舞台节目流程联动控制系统,包括用以实现总的信号控制和信息传输的主控制台1、用以导师作出表决和评论并给出舞台场景变化信号的导师控制台2、用以实现各功能系统控制的功能子控制台3、用以实现辅助功能部件控制的辅助控制台4。

所述主控制台1包括用以处理控制信息和运算的主处理器10、用以存储舞台场景信息和控制指令的主存储器11、用以技术人员进行数据输入和人工操作的人工操作器12、用以实时监测各模块是否正常工作的监测子系统13。

在本实施例中,主处理器10可为数据处理服务器,也可为处理能力较强的单片机或微机处理器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主存储器11内存有节目表演所需要的所有数据内容,如背景音乐、暖场视频、以及各种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包括但不限于一连串的灯光闪烁指令、视频切换指令、音乐切换指令、烟雾收放指令等;人工操作器12主要为用以指令输入和数据存取的键盘、鼠标及硬盘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实现人工的主动控制;监测子系统13主要为各种监测传感器,如舞台压力传感器、烟雾浓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光传感器等,分散设于各设备控制台内。

所述导师控制台2包括用以导师进行表决学员是否通过的表决按钮20、用以提示导师做出评论内容的提示器21、用以处理和传送所述所述导师控制台2的控制信息和内容信息的导师控制台处理器22,所述导师控制台处理器22与所述主控制台1通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导师的表决按钮20是实现节目流程联动控制的触发按钮;当导师按下通过按钮时,表决按钮20会通过导师控制台处理器22给主控制台1发送一条通过触发指令,主处理器10接受通过触发指令,会根据设定的程序调用存储于主存储器11内的和学员通过相关的控制指令,并发出调用的控制指令,使得舞台上的设备处于学员通过时应处于的状态,如灯光的变化闪烁、背景音乐的响起等,此时,再次按下通过按钮,导师控制台处理器22给主控制台1发送一条进行下一节目流程的触发指令,主处理器10接受该触发指令,会根据设定的程序调用存储于主存储器11内的和下一节目流程相关的控制指令和节目信息,使得舞台上的设备进入下一节目环节准备状态或者运行状态;当导师按下不通过按钮时,表决按钮20会通过导师控制台处理器22给主控制台1发送一条不通过触发指令,主处理器10接受不通过触发指令,会根据设定的程序调用存储于主存储器11内的和学员不通过相关的控制指令,并发出调用的控制指令,使得舞台上的设备处于学员不通过时应处于的状态,如灯光的变化闪烁、背景音乐的响起、学员退场时应有的机械设备的变化,如升降设备等,此时,再次按下不通过按钮,导师控制台处理器22给主控制台1发送一条进行下一节目流程的触发指令,主处理器10接受该触发指令,会根据设定的程序调用存储于主存储器11内的和下一节目流程相关的控制指令和节目信息,使得舞台上的设备进入下一节目环节准备状态或者运行状态;当导师按下评论按钮时,表决按钮20会通过导师控制台处理器22给主控制台1发送一条评论触发指令,主处理器10接受评论触发指令,会根据设定的程序调用存储于主存储器11内的和学员评论相关的控制指令和评论需要的提示信息,并向提示器21发出调用的控制指令和提示信息,使得导师在提示器21提示下进行相应的评论,在评论完成后,再次按下评论按钮,导师控制台处理器22给主控制台1发送一条进行下一节目流程的触发指令,主处理器10接受该触发指令,会根据设定的程序调用存储于主存储器11内的和下一节目流程相关的控制指令和节目信息,使得舞台上的设备进入下一节目环节准备状态或者运行状态,整个过程实现一键式的舞台节目流程联动控制。

所述功能子控制台3包括用以控制舞台灯光变化的灯光子系统30、用以控制舞台升降和应用设备状态变化的机械子系统31、用以控制舞台声音变化的音响子系统32、用以控制各功能模块电力通断的供电子系统33、用以控制显示屏幕显示内容变化的屏幕子系统34,所述灯光子系统30、所述机械子系统31、所述音响子系统32、所述供电子系统33和所述屏幕子系统34均与所述所述主控制台1通讯连接。

所述辅助控制台4包括用以控制舞台烟雾效果的烟雾释放控制器40、用以控制和统计观众投票和表决的表决子系统41。

所述监测子系统13包括用以监测所述导师控制台2上各模块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导师控制台监测模块130、用以监测所述灯光子系统30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灯光监测模块131、用以监测所述机械子系统31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机械监测模块132、用以监测所述音响子系统32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音响监测模块133、用以监测所述供电子系统33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电力监测模块134和用以监测所述屏幕子系统34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屏幕监测模块135。

所述主控制台1通过CAN总线与所述导师控制台2、所述功能子控制台3、所述辅助控制台4通讯连接。

所述监测子系统13还包括用以实时显示各被监测设备所处状态的状态显示器136和当各被监测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器137。

本实用新型中的主控制台1通过CAN总线与各控制台通讯连接,实现了舞台多个系统的集中监控、统一管理以及同步控制,提高了舞台演出效果和工作效率,并且实现了舞台运行的自我监测和警报。另外,通过CAN总线方式进行通讯连接,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