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更换滤网提醒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3810发布日期:2018-09-25 20:1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更换滤网提醒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安装于空调上的风机滤网需要定期更换清洗,长期不更换会导致空气净化效果减弱,由于滤网孔径被脏污堵塞而变小会导致噪音加大,并且浪费用电,现有的风机滤网没有更换提醒指示,更换时间不确定,需要经常打开检修口检查滤网,增加检修工作量,耗费人力物力,而且极易遗忘导致一系列危害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设定更换时间的滤网提醒控制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更换滤网提醒控制器,包括电源部分、电源指示灯部分和芯片微控制器(U4),所述电源部分包括保险(F1)、热敏电阻(NTC)、电源模块(U1)和电容(C1、C5和C7),所述电源模块(U1)的3号引脚和1号引脚分别接火线端(L)和零线端(N),所述保险(F1)和热敏电阻(NTC)串联连接在电源模块(U1)的3号引脚上,所述电容(C5)两端连接在电源模块(U1)的5号和7号引脚上,所述电源模块(U1)的10号和12号引脚为输出端,并联有电容(C1)和(C7),电容(C7)的两端分别为VCC端和GND端;

所述芯片微控制器(U4)的1号和8号引脚分别与电源部分的VCC端和GND端连接,所述所述芯片微控制器(U4)的2号和3号引脚分别连接开关端(GP5)和(GP4),所述所述芯片微控制器(U4)的4号引脚通过电阻(R11)连接在VCC端,所述所述芯片微控制器(U4)的5号、6号和8号引脚分别连接电源指示灯(D7、D8和D9);

所述电源指示灯部分包括3个LED灯(D7、D8和D9),所述LED灯两端分别连接电源部分的VCC端和芯片微控制器(U4)的5号、6号和8号引脚端,所述LED灯与电源部分的VCC端的连线上各设有一个电阻。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部分的VCC端和GND端的电压分别为5V和0V。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指示灯部分的3个LED灯分别为绿色指示灯(D9)、黄色指示灯(D7)和红色指示灯(D8)。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三个电源指示灯,根据使用区域的不同,可单独设置更换提醒时间,无需通过检查率网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减少人力的浪费;另外该更换滤网提醒控制器体积小巧,安装在净化器里不占空间,还很省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源部分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芯片微控制器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指示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3所示,一种更换滤网提醒控制器,包括电源部分、电源指示灯部分和芯片微控制器(U4),所述电源部分包括保险(F1)、热敏电阻(NTC)、电源模块(U1)和电容(C1、C5和C7),所述电源模块(U1)的3号引脚和1号引脚分别接火线端(L)和零线端(N),所述保险(F1)和热敏电阻(NTC)串联连接在电源模块(U1)的3号引脚上,所述电容(C5)两端连接在电源模块(U1)的5号和7号引脚上,所述电源模块(U1)的10号和12号引脚为输出端,并联有电容(C1)和(C7),电容(C7)的两端分别为VCC端和GND端;整个电源部分通过电源模块和电容将220V的电压转换为5V的电压。

所述芯片微控制器(U4)的1号和8号引脚分别与电源部分的VCC端和GND端连接,所述所述芯片微控制器(U4)的2号和3号引脚分别连接开关端(GP5)和(GP4),这两个引脚端用来设定更换率网的时间,通常会根据使用区域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的时间长度,并且每次更换率网后可以清零重新设置,所述所述芯片微控制器(U4)的4号引脚通过电阻(R11)连接在VCC端,所述所述芯片微控制器(U4)的5号、6号和8号引脚分别连接电源指示灯(D7、D8和D9);

所述电源指示灯部分包括3个LED灯(D7、D8和D9),所述LED灯两端分别连接电源部分的VCC端和芯片微控制器(U4)的5号、6号和8号引脚端,所述LED灯与电源部分的VCC端的连线上各设有一个电阻。

所述电源部分的VCC端和GND端的电压分别为5V和0V。

所述电源指示灯部分的3个LED灯分别为绿色指示灯(D9)、黄色指示灯(D7)和红色指示灯(D8),其中绿色指示灯(D9)为电源指示灯,黄色指示灯(D7)为初级滤网提醒更换指示灯,红色指示灯(D8)次级滤网更换提醒指示灯。根据设置的时间不同会使相应的指示灯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