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楼宇监控装置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3681发布日期:2018-06-23 02:22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智能楼宇监控装置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楼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智能楼宇监控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检测技术与信息传输相结合的智能楼宇内检测系统正悄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高档住宅日益增多,小区的管理越发复杂,居民的生活安全度和居住舒适度成为了重中之重,如何能让居民生活得更加轻松便利成为了新时代民生关注的焦点所在。

现有技术对于智能楼宇技术的研究相对空白,楼宇的环境以及安全状况监测不够全面,并且监测信息公开性较低,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因此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楼宇监控装置和系统,实现了对楼宇间各种环境状况和安全状况的监测,保障了小区居民的生活安全度和舒适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智能楼宇监控装置,包括:监控总机、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电源、报警器和显示屏,其中,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三无线传输模块;

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监控总机相连接,用于对楼宇间环境状况和安全状况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并将所述监测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发送给所述监控总机,其中,所述监控信息包括环境状况信息和安全状况信息;

所述监控总机,与所述传感器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接收所述监测信息,并将所述监测信息发送至所述显示屏,判断所述环境状况信息和所述安全状况信息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并在超过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启动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提示;

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监控总机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接收所述监测信息,并显示与所述监测信息相对应的监测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红外人体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监控总机相连接,用于监测楼宇间的温度状况得到温度监测信息,并将所述温度监测信息发送给所述监控总机;

所述湿度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监控总机相连接,用于监测楼宇间的湿度状况得到湿度监测信息,并将所述湿度监测信息发送给所述监控总机;

所述烟雾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监控总机相连接,用于监测楼宇间的火灾烟雾状况得到烟雾监测信息,并将所述烟雾监测信息发送给所述监控总机;

所述红外人体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监控总机相连接,用于监测楼宇上是否有不正常红外状况得到红外监测信息,并将所述红外监测信息发送给所述监控总机。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显示支架和与显示面板电连接的显示组件,其中,所述显示支架包括底座、调节部和护板;

所述底座下方的边缘设置有若干防滑胶垫,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显示面板高度和角度的所述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调节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护板相连接,所述显示面板内嵌于所述护板的凹面侧,且在所述护板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有所述显示组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护板为侧立的碗状结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为圆形。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设置于所述护板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传感器还包括气体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监控总机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对所述监测信息进行存储。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报警器包括声光报警模块和GSM模块。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智能楼宇监控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智能楼宇监控装置,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接收监控总机发送的检测信息。

本发明提供了智能楼宇监控装置和系统,包括:监控总机、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电源、报警器和显示屏,其中,无线传输模块包括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三无线传输模块;传感器与监控总机相连接,用于将监测信息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发送给监控总机;监控总机与传感器相连接,用于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接收监测信息并将监测信息发送至显示屏,判断检测信息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在超过预设阈值时启动报警器;显示屏与监控总机相连接,用于通过第三无线传输模块接收监测信息,并显示与监测信息相对应的监测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对楼宇间各种环境状况和安全状况的监测,保障了小区居民的生活安全度和舒适度。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楼宇监控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智能楼宇监控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楼宇监控系统示意图。

图标:

100-监控总机;200-传感器;210-温度传感器;220-湿度传感器;230-烟雾传感器;240-红外人体传感器;250-气体传感器;260-气压传感器;300-无线传输模块;310-第一无线传输模块;320-第二无线传输模块;330-第三无线传输模块;400-电源;500-报警器;600-显示屏;610-显示面板;620-显示支架;621-底座;622-调节部;623-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检测技术与信息传输相结合的智能楼宇内检测系统正悄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高档住宅日益增多,小区的管理越发复杂,居民的生活安全度和居住舒适度成为了重中之重,如何能让居民生活得更加轻松便利成为了新时代民生关注的焦点所在。现有技术对于智能楼宇技术的研究相对空白,楼宇的环境以及安全状况监测不够全面,并且监测信息公开性较低,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因此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楼宇监控装置和系统,实现了对楼宇间各种环境状况和安全状况的监测,保障了小区居民的生活安全度和舒适度。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智能楼宇监控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楼宇监控装置示意图。

参照图1,智能楼宇监控装置,包括:监控总机100、传感器200、无线传输模块300、电源400、报警器500和显示屏600,其中,无线传输模块300包括第一无线传输模块310、第二无线传输模块320和第三无线传输模块330;

传感器200,与监控总机100相连接,用于对楼宇间环境状况和安全状况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并将监测信息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310发送给监控总机,其中,监控信息包括环境状况信息和安全状况信息;

监控总机100,与传感器200相连接,用于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块320接收监测信息,并将监测信息发送至所述显示屏,判断环境状况信息和安全状况信息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并在超过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启动报警器500进行报警提示;

显示屏600,与监控总机100相连接,用于通过第三无线传输模块330接收监测信息,并显示与监测信息相对应的监测结果。

具体地,电源400与监控总机100相连接,为其提供电能供给。传感器200设置在各楼的楼道墙体外侧和整幢楼的墙体外侧,以获知各监测信息,监控总机100对传感器100监测到的各监测信息进行判断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在超过的情况下,说明需引起相应的注意,并及时调整,避免事故发生,显示屏600用于将监控总机100的判断结果和传感器200获取到的监测信息实时更新在显示面板上,为了让来往居民能轻松查阅信息,使业主的生活更加省心省力。

进一步地,参照图2,传感器200包括温度传感器210、湿度传感器220、烟雾传感器230和红外人体传感器240;

温度传感器210,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监控总机100相连接,用于监测楼宇间的温度状况得到温度监测信息,并将温度监测信息发送给监控总机100;

湿度传感器220,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监控总机100相连接,用于监测楼宇间的湿度状况得到湿度监测信息,并将湿度监测信息发送给监控总机100;

烟雾传感器230,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监控总机100相连接,用于监测楼宇间的火灾烟雾状况得到烟雾监测信息,并将烟雾监测信息发送给监控总机100;

红外人体传感器240,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监控总机100相连接,用于监测楼宇上是否有不正常红外状况得到红外监测信息,并将红外监测信息发送给监控总机100。

具体地,温度监测信息和湿度监测信息可以为居民提供出行参考,烟雾传感器主要为了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红外人体传感器240的可安放在楼宇的墙体外侧,当有不法分子企图通过外墙破窗进入室内盗窃时,红外人体传感器240将及时得到外墙的红外监测信息,以此保证在不法分子尚未进入室内时,即可对其进行监控,并通过报警器进行提醒。

进一步地,显示屏600包括显示面板610、显示支架620和与显示面板610电连接的显示组件,其中,显示支架620包括底座621、调节部622和护板623;

底座621下方的边缘设置有若干防滑胶垫,底座62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调节显示面板610高度和角度的调节部622,调节部622的一端与底座621相连接,调节部622的另一端与护板623相连接,显示面板610内嵌于护板623的凹面侧,且在护板623和显示面板610之间设置有所述显示组件。

具体地,显示屏600的结构如图3所示,显示屏可设置在电梯中,或者小区入口等地,方便居民查看。

进一步地,护板623为侧立的碗状结构。

进一步地,显示面板610为圆形。

进一步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330设置于护板623和显示面板610之间。

进一步地,传感器200还包括气体传感器250和气压传感器260。

进一步地,监控总机100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对监测信息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报警器500包括声光报警模块和GSM模块。

本发明提供了智能楼宇监控装置和系统,包括:监控总机、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电源、报警器和显示屏,其中,无线传输模块包括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三无线传输模块;传感器与监控总机相连接,用于将监测信息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发送给监控总机;监控总机与传感器相连接,用于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接收监测信息并将监测信息发送至显示屏,判断检测信息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在超过预设阈值时启动报警器;显示屏与监控总机相连接,用于通过第三无线传输模块接收监测信息,并显示与监测信息相对应的监测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对楼宇间各种环境状况和安全状况的监测,保障了小区居民的生活安全度和舒适度。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楼宇监控系统示意图。

参照图4,智能楼宇监控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智能楼宇监控装置,还包括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用于接收监控总机100发送的检测信息。

具体地,移动终端可以为小区居民用户的智能手机、PC机等,可以将检测信息实时发送给居民用户,以使居民用户迅速获知小区楼宇的环境状况和安全状况,保证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同时也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效率,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楼宇监控系统,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楼宇监控装置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