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位置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5695发布日期:2018-11-02 20:5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位置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位置调节器,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位置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应用在调节对象上的位置调节系统多数都是人工手动进行调节,为了达到合适位置通常需要长时间进行调整,不仅无法实现智能调节,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费力切调节效率低,而且长时间使用容易损坏。例如,如今的椅子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是都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当人们成天面对电脑或视觉对象时,可能会因为椅子过高或者过低,使肩膀,腰部承受的大量的压力,从而引起肩膀的各种疾病,现有的技术主要是在预防工作者久坐,而来增加提醒功能,或者是带有按摩功能的座椅,但是在一定场合,这些座椅都不能有效的实施;当前还有可以自动升降的坐椅,但是升降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只是通过当事人的感受来手动升降;现有的防止久坐椅只能检测,提醒工作者是否久坐,一旦超出了所设定的时间范围,就会报警,可能会对其他的人员吵成噪声干扰,带有按摩功能的椅子,在某些场合不适合使用。

综上所述,明显有的位置调节技术不能很好的实现高度智能调节,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克服使用者在工作中、生活中,因为坐姿的不正确,而引发的肩膀疾病等不健康问题,让使用者安全舒适,能够有效改变工作者的坐高,从而有效地预防因坐姿高度造成的身体疾病,位置调整使用过程或使用更为简单、方便的智能位置调节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智能位置调节系统,应用在智能调节对象上,包括信号产生单元、图像采集单元、智能处理单元和自动升降单元;所述信号产生单元安装在智能调节对象上,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自动升降单元;所述智能处理单元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电连接且还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自动升降单元安装在智能椅或调节对象上且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智能位置调节系统,其中:所述信号产生单元包括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蜂鸣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包括图像捕捉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无线发送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图像捕捉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无线发送模块和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蜂鸣器,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图像捕捉模块;所述无线发送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捕捉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自动升降单元。

所述智能位置调节系统,其中:所述智能处理单元与所述图像捕捉模块电连接。

所述智能位置调节系统,其中:所述智能处理单元采用摄像头定时拍照。

所述智能位置调节系统,其中:所述图像捕捉模块主要采用的是摄像头。

所述智能位置调节系统,其中: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红外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之间通过无线信号方式连接。

所述智能位置调节系统,其中:所述无线发送模块与所述图像捕捉模块之间采用无线信号方式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智能位置调节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包含信号产生单元、图像采集单元、智能处理单元和自动升降单元,通过图像采集单元来判定坐位高度位置,从而调节智能椅或智能调节对象上的高度,使人们在面对视觉对象时,以一定健康或要求的姿态高度来自动、智能面对观察对象,避免人工手动的麻烦和不准确性,有益于人体健康或调节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或两个物体的相对高度位置要求,能克服使用者在工作中、生活中,因为坐姿的不正确,而引发的肩膀疾病等不健康问题,让使用者安全舒适,能够有效改变工作者的坐高,从而有效地预防因坐姿高度造成的身体疾病,位置调整使用过程简单、方便,能根据要求智能调节到舒适安全的高度,也能有效的避免因屏幕过高或者过低而引起的肩膀,腰部的不适,长期久坐而引发的身体疾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位置调节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位置调节系统的调节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智能椅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同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应用在智能椅上,还可以应用在其他智能调节对象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智能位置调节系统,应用在智能椅上且包括信号产生单元1、图像采集单元2、智能处理单元3和自动升降单元4。

该信号产生单元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图像采集单元2的信号输入端,其包括红外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2和蜂鸣器13;该红外传感器11安装在智能椅靠背中心处;该压力传感器12安装在智能椅坐垫中心位置;该蜂鸣器13安装在智能椅扶手位置。

该图像采集单元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自动升降单元4,包括图像捕捉模块21、无线接收模块22、无线发送模块23和供电模块24。其中,该图像捕捉模块21分别与无线接收模块22、无线发送模块23和供电模块24电连接;该图像捕捉模块21主要采用的是摄像头,其每隔一定时间实现自动拍照功能,自动分析当前照片人眼或设置在智能调节对象上的位置标志器(简称标志器)的高度。该无线接收模块2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红外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2和蜂鸣器13,信号输出端连接图像捕捉模块21;该无线接收模块22与红外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2之间采用无线信号方式连接,具体是该无线接收模块22采用wifi信号或者蓝牙信号(或者其他无线方式都可行)实时接收由红外传感器11和压力传感器12传输的可以开始工作的信号。该无线发送模块2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图像捕捉模块21,信号输出端连接自动升降单元4;该无线发送模块23与图像捕捉模块21采用无线信号方式连接,具体是无线发送模块23采用wifi信号或者蓝牙信号(或者其他无线方式都可行)发送图像捕捉模块21识别人眼或者设置在智能调节对象上的位置标志器(简称标志器)的位置而反馈后的信号。

该智能处理单元3与图像采集单元2的图像捕捉模块21电连接且还与外部电源连接。该智能处理单元3采用的是摄像头定时拍照,用图像识别技术分析当前人或人眼位置(在工作状态下)或者设置在智能调节对象上的位置标志器(简称标志器)的位置,然后与自身摄像头中心的水平高度或者某一个参照高度作对比。

该自动升降单元4安装于带有升降功能的智能椅或调节对象上且与外部电源连接;该自动升降单元4采用电机伺服控制实现升降功能。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智能位置调节系统的调节流程为:

启动调节系统,图像捕捉模块21开始启动,对于智能调节对象,当工作者坐上座位时,压力传感器12也开始启动,当压力传感器12感受到有压力时,会给红外线传感器11一个脉冲;红外传感器11接收到此脉冲后就开始工作,检测是否是人;如果是人,那么给图像捕捉模块21一个工作信号,图像捕捉模块21根据此信号,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画面捕捉,来检测眼睛的位置,来判断使用者的高度,若没有检测到眼睛,自动升降单元4保持不动,若检测到眼睛,就开始判断眼睛的高度,发送一个升降的信号给自动升降单元4,智能调节对象接受到该信号后,就开始自动调节;当使用者眼睛或者待调节位置高度的对象和图像捕捉模块21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停止升降,并保持此时高度,从而使用者以一种简单、自动的调节方式,实现舒适的视觉来观察前方,而不会因为长时间仰视或者俯视前方而造成肩膀腰间损伤,实现保护身体的重要功能,或者实现位置的智能调节。

本实用新型能克服使用者在工作中、生活中,因为坐姿的不正确,而引发的肩膀疾病等不健康问题,让使用者安全舒适,能够有效改变工作者的坐高,从而有效地预防因坐姿高度造成的身体疾病,使位置高度调整使用过程或使用更为简单、智能、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