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塑料粉碎的慢速粉碎机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3902发布日期:2018-09-25 20:16阅读:8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塑料粉碎的慢速粉碎机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慢速粉碎机主要用于粉碎各种废弃的塑料,通过慢速粉碎机粉碎后得到的粒料可直接供注塑机使用,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有的慢速粉碎机功能较为单一,相对应的控制电路的设计也比较简单,无法及时检测废弃塑料的料位情况,在送料进行粉碎的过程中容易堵料。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用于塑料粉碎的慢速粉碎机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塑料粉碎的慢速粉碎机控制电路,通过在控制电路中设置阻旋式料位开关,能够自动检测废弃塑料的料位情况。

针对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塑料粉碎回收的慢速粉碎机控制电路,包括:粉碎电机,用于粉碎塑料;送料电机,用于输送待粉碎的塑料;第一接触器,包括第一主常开触点和第一线圈;第二接触器,包括第二主常开触点、第二辅助常开触点、第二线圈,所述第二辅助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一线圈串联;第一热继电器,包括第一发热元件和第一常开触点,所述第一主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一发热元件连接,所述第一发热元件与所述粉碎电机连接;第二热继电器,包括第二发热元件和第二常闭触点,所述第二主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二发热元件连接,所述第二发热元件与所述送料电机连接;蜂鸣器,与所述第一常开触点连接;阻旋式料位开关,包括料位电机和信号开关,所述料位电机与所述信号开关连接,所述信号开关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信号开关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信号开关与所述第二常闭触点串联,当所述信号开关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信号开关与所述第一常开触点并联后与所述蜂鸣器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断电延时继电器,所述第一接触器还包括第一辅助常开触点,所述断电延时继电器包括继电器线圈和继电器常开触点,所述继电器线圈一端与所述第一辅助常开触点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继电器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二线圈串联。

进一步,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继电器线圈并联。

进一步,还包括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所述第一热继电器还包括第一常闭触点,所述停止按钮与所述第一常闭触点串联,所述启动按钮与第一辅助常开触点并联,所述启动按钮与所述第一辅助常开触点并联的一端与所述停止按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常开触点、指示灯、继电器线圈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急停按钮,所述急停按钮设于所述信号开关和所述第二常闭触点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安全开关,所述安全开关设于所述急停按钮和所述第二常闭触点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原边和副边均连接有熔断器。

进一步,还包括总开关和断路器,所述断路器与所述总开关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控制电路中设置有阻旋式料位开关,阻旋式料位开关包括料位电机和信号开关,当料位电机未接触物料时,料位电机正常工作,信号开关位于第一位置,当物料拥堵,料位升高时,料位电机与物料接触,料位电机停止转动,输出信号,使得信号开关切换至第二位置,送料电机和粉碎电机停止工作,同时蜂鸣器开始报警,提醒操作人员物料拥堵,以便及时作出处理,由此可以防止送料和粉碎过程中出现堵料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电路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电路图。

附图标号说明:粉碎电机M1;送料电机M2;料位电机M3;蜂鸣器H1;指示灯H2;第一主常开触点KM1-1;第一辅助常开触点KM1-2;第一线圈KM1-3;第二主常开触点KM2-1;第二辅助常开触点KM2-2;第二线圈KM2-3;第一发热元件FR1-1;第一常开触点FR1-2;第一常闭触点FR1-3;第二发热元件FR2-1;第二常闭触点FR2-2;信号开关S1;启动按钮S2;停止按钮S3;急停按钮S4;安全开关S5;继电器线圈K-1;继电器常开触点K-2;变压器T;总开关Q1;短路器Q2;熔断器FU。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塑料粉碎的慢速粉碎机控制电路,包括粉碎电机M1、送料电机M2、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一热继电器、第二热继电器、蜂鸣器H1、阻旋式料位开关。

如图2和图3所示,粉碎电机M1用于粉碎塑料,送料电机M2用于输送待粉碎的塑料。第一接触器包括第一主常开触点KM1-1和第一线圈KM1-3。第二接触器包括第二主常开触点KM2-1、第二辅助常开触点KM2-2、第二线圈KM2-3,第二辅助常开触点KM2-2与第一线圈KM1-3串联。第一热继电器包括第一发热元件FR1-1和第一常开触点FR1-2,第一主常开触点KM1-1与第一发热元件FR1-1连接,第一发热元件FR1-1与粉碎电机M1连接。第二热继电器包括第二发热元件FR2-1和第二常闭触点FR2-2,第二主常开触点KM2-1与第二发热元件FR2-1连接,第二发热元件FR2-1与送料电机M2连接。蜂鸣器H1与第一常开触点FR1-2连接。阻旋式料位开关包括料位电机M3和信号开关S1,料位电机M3与信号开关S1连接,信号开关S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信号开关S1位于第一位置时,信号开关S1与第二常闭触点FR2-2串联,当信号开关S1位于第二位置时,信号开关S1与第一常开触点FR1-2并联后与蜂鸣器H1连接。第一热继电器用于防止粉碎电机M1过载运行,第二热继电器用于防止送料电机M2过载运行。

当料位电机M3未接触物料时,料位电机M3正常工作,信号开关S1位于第一位置,当物料拥堵,料位升高时,料位电机M3与物料接触,料位电机M3停止转动,输出信号,使得信号开关S1切换至第二位置,送料电机M2和粉碎电机M1停止工作,同时蜂鸣器H1开始报警,提醒操作人员物料拥堵,以便及时作出处理,由此可以防止送料和粉碎过程中出现堵料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断电延时继电器,第一接触器还包括第一辅助常开触点KM1-2,断电延时继电器包括继电器线圈K-1和继电器常开触点K-2,继电器线圈K-1的一端与第一辅助常开触点KM1-2连接,另一端接地,继电器常开触点K-2与第二线圈KM2-3串联。通过设置断电延时继电器,当继电器线圈K-1断电时,继电器常开触点K-2延时断开,第二线圈KM2-3也延时断电,使得送料电机M2仍工作一定时间。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指示灯H2,指示灯H2与继电器线圈K-1并联,指示灯H2能够指示当前的工作状态并且能够初步判断故障情况。当指示灯H2亮的时候,说明并联支路通电正常。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启动按钮S2和停止按钮S3,第一热继电器还包括第一常闭触点FR1-3,停止按钮S3与第一常闭触点FR1-3串联,启动按钮S2与第一辅助常开触点KM1-2并联,启动按钮S2与第一辅助常开触点KM1-2并联的一端与停止按钮S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辅助常开触点KM2-2、指示灯H2、继电器线圈K-1连接。当按下启动按钮S2时,粉碎电机M1和送料电机M2开始工作。当按下停止按钮S3时,粉碎电机M1立刻停止工作,而送料电机M2延时停止工作,由此保证料仓内储备有一定的物料,防止下次开机时粉碎电机M1空转,造成能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急停按钮S4,急停按钮S4设于信号开关S1和第二常闭触点FR2-2之间。当按下急停按钮S4后,粉碎电机M1和送料电机M2都立刻停止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安全开关S5,安全开关S5设于急停按钮S4和第二常闭触点FR2-2之间。安全开关S5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本实施例中,安全开关S5有三个,分别对应不同的安全条件。在所有的安全条件都得到满足以前,操作人员无法进入危险区域。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变压器T,变压器T的原边和副边均连接有熔断器FU。变压器T用于降低电源电压,以使变压器T副边一侧的电路支路工作正常。熔断器FU能防止变压器T两侧的电流过大,对各电子设备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总开关Q1和断路器,断路器与总开关Q1连接。总开关Q1能够控制整个电路的通电状态,而断电器用于防止电路过载。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按下启动按钮S2后,指示灯H2和继电器线圈K-1通电,继电器常开触点K-2立刻闭合,第二线圈KM2-3通电,第二主常开触点KM2-1闭合,送料电机M2开始工作,驱动传送装置将待粉碎的塑料输送至料仓,同时第二辅助常开触点KM2-2闭合,第一线圈KM1-3通电,第一主常开触点KM1-1和第一辅助常开触点KM1-2闭合,粉碎电机M1开始工作,驱动粉碎装置对塑料进行粉碎。当塑料在料仓内变得拥堵时,料位升高,料位电机M3与物料接触后停止转动,并将信号传送至信号开关S1,信号开关S1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粉碎电机M1和送料电机M2停止工作,同时蜂鸣器H1开始发出警报声。当料位恢复正常后,料位电机M3重新开始转动,信号开关S1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此时重新按下启动按钮S2,电路重新开始工作。当工作完成后,按下停止按钮S3,第一线圈KM1-3立刻断电,粉碎电机M1立刻停止工作,同时指示灯H2灭,而继电器线圈K-1断电后,继电器常开触点K-2延时断开,使得第二线圈KM2-3延时断电,送料电机M2经过设定的时间之后停止工作。当粉碎电机M1过载时,第一常开触点FR1-2闭合,蜂鸣器H1报警,第一常闭触点FR1-3断开,第一线圈KM1-3断电,第一主常开触点KM1-1断开,粉碎电机M1停止工作。当送料电机M2过载时,第二常闭触点FR2-2断开,第二线圈KM2-3断电,第二主常开触点KM2-1断开,送料电机M2停止工作。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