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3903发布日期:2018-09-25 20:1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面料搬运车。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中,人们不可避免的会对各种成品、半成品面料进行搬运,此时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人们通常会用到面料搬运车。

目前市场上存在如图6所示的一种面料搬运车,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下方的四个滚轮以及设置于底板上方的围栏,所述围栏沿底板上边沿设置,所述围栏一侧设置有把手,四个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使用时,使用者只需要将面料放置于围栏围设而成的空间内,之后拖动搬运车就可以对面料进行搬运。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面料搬运车,但是在其使用时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在搬运过程中,搬运车总是需要越过一些障碍,此时就需要使用者将搬运车向上提起一定高度,以便越过障碍,由于搬运车上面料较多,重量过大,使用者提起不便,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料搬运车,可以方便使用者驱使搬运车越过障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面料搬运车,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下方的滚轮组件以及设置于底板上方的围栏,所述滚轮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主滚轮以及两个对称设置的万向轮,两个所述主滚轮分别设置底板前后侧,所述万向轮分别设置于底板左右侧,两个所述主滚轮在同一平面,两个所述万向轮在同一平面,且所述万向轮底部在所述主滚轮底部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位于主滚轮上方,从而正常使用时,一般为两个主滚轮和一个万向轮同时落在地面上,而另一个万向轮脱离地面,所以在通过障碍时,使用者只需施力使得对应的万向轮翘起,就可以更为便捷的通过障碍,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万向轮分别位于底板前后侧中部,两个所述主滚轮位于底板左右侧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万向轮和两个主滚轮呈均匀对称分布于底板下方,此时底板受到的力可以更为均匀的分摊给各个滚轮,从而使用者可以更为稳定的移动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围栏前部设置有把手,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辅助滚轮组件在斜坡上移动的爬坡机构,所述爬坡机构包括辅助滚轮、平衡杆以及用于对平衡杆操作定位的操作组件,所述底板侧面横向朝外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平衡杆纵向铰接于转动轴,且两端分别朝向两个万向轮所在侧延伸,所述辅助滚轮设置于平衡杆远离把手一端,操作组件设置于平衡杆靠近把手一端,所述辅助滚轮用于抵触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衡杆和转动轴构成杠杆,或者说跷跷板结构,在爬坡时,使用者只需利用操作组件将平衡杆靠近把手一端向上拉起,就可以使得平衡杆另一端的辅助滚轮向下移动,并最终抵触在地面上,从而在滚轮组件爬坡时,可以利用辅助滚轮对底板翘起侧进行辅助支撑,进而本实用新型爬坡不会因为滚轮组件的结构产生过多负面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拉绳、导向管道以及定位拉杆,所述导向管道设置于围栏设置有把手一侧,其下端位于平衡杆上方,所述导向管道竖直向上延伸,且其靠近把手一端朝向外侧弯折形成有定位部,所述拉绳一端连接于平衡杆靠近把手一端,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定位拉杆,所述拉绳穿过导向管道,所述定位拉杆螺纹连接于定位部,且端部延伸出定位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转动定位拉杆使其朝向远离围栏一侧移动,此时定位拉杆同步拉动拉绳,再通过拉绳向上拉起平衡杆靠近把手一端,使得辅助滚轮朝向地面移动,以实现对平衡杆操作;因为定位拉杆为螺纹连接于定位部,所以可以进行同步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衡杆靠近把手一端设置有回复组件,所述回复组件包括复位弹簧、抵触块以及基板,所述复位弹簧竖直向上设置于平衡杆上部,所述抵触块设置于复位弹簧上端,所述基板设置有抵触块上方,且连接于围栏,所述抵触块抵触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抵触块始终抵触于基板,从而使得平衡杆总是存在回复初始位置,即使得辅助滚轮脱离底面的能力,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围栏沿底板边沿设置,且其一侧开设有用于方便上下货的侧开口,所述侧开口连通围栏内部和外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必要时使用者通过侧开口,方便的进行上下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开口横向铰接有适配的侧门,所述侧门自由侧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必要时,或者说移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侧门将侧开口闭合,并通过定位组件定位,以避免面料在本使用新型式移动时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同一侧所述侧开口铰接有两个侧门,两个侧门分别铰接于侧开口两侧,且自由侧相互靠近,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侧门自由侧的定位套以及定位销,分别位于两个侧门的定位套位于同一纵向线上,所述定位销插接同一纵向线上的所有定位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一侧开口设置两个侧门,以构成双开门结构;相对于单开门结构,双开门所需的侧向空间较小,从而更为方便使用者使用,避免出现侧向空间不足,侧门不可打开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底板设置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底板前后侧的万向轮、分别设置于底板左右侧的主滚轮;万向轮的底部位于主滚轮底部上方,从而在自然状态时,一般为两个主滚轮和一个万向轮落在地面上,从而在遇到障碍时,使用者只需施力使得对应的万向轮翘起,就可以更为便捷的通过障碍,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用以展示整体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主要用以展示滚轮组件的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主要用以展示爬坡组件的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四,主要用以展示操作组件和回复组件的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五,主要用以展示侧门和定位组件的结构;

图6为现有技术图。

图中:1、底板;2、滚轮组件;21、主滚轮;22、万向轮;3、围栏;31、侧开口;4、侧门;5、定位组件;51、定位套;52、定位销;6、把手;7、爬坡机构;71、辅助滚轮;72、平衡杆;73、操作组件;731、拉绳;732、导向管道;733、定位拉杆;734、定位部;8、转动轴;9、回复组件;91、复位弹簧;92、抵触块;93、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文中的前、后、左、右等建立于对搬运车的常规认知。

面料搬运车,参照图1,包括底板1、安装在底板1下方的滚轮组件2以及设置在底板1上方的围栏3;其中底板1呈扁平板状,用以放置面料。

滚轮组件2包括主滚轮21和万向轮22,主滚轮21和万向轮22均为两个,且均为对称设置;两个主滚轮21分别安装在底板1的左右侧,且分别位于左右侧的中心;两个万向轮22分别安装于底板1前后侧,且位于前后侧中心;万向轮22用于做导向,即引导本实用新型转向用。

之所以将两个主滚轮21和两个万向轮22分别设置在对应侧的中点,是因为为了使得各个轮子受力更为均匀,从而移动起来更为顺畅。

参照图2,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越过障碍,将两个主滚轮21设置为在同一平面,两个万向轮22设置为在同一平面,且万向轮22底部位于主滚轮21底部上方,使得自然状态时,底板1通常依靠两个主滚轮21和一个万向轮22支撑,而另一个万向轮22侧处于脱离地面的情况。

当遇到障碍时,使用者先施加一点力使靠近障碍的万向轮22翘起,接着拉动本实用新型使得上述万向轮22通过障碍,上述万向轮22暂时称为前部轮;在前部轮越过障碍后,使用者再拉动两个主滚轮21越过障碍;在主滚轮21越过障碍后,使用者施力使得前部轮落在地上,此时相对前部轮的另一个万向轮22翘起,以便越过障碍;根据上述操作,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件2的设置可以方便使用者驱使本实用新型越过障碍,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

上述滚轮组件2的设置还有助于使用者移动本实用新型,因为移动时,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万向轮22落在地面上,此时相对两个万向轮22同时落地,转向更为容易操作。除此之外,上述滚轮组件2的设置还有助于使用移动本实用新型,因为万向轮22底部高于主滚轮21底部,所以使用者在移动本实用新型时,可以驱使两个万向轮22都脱离地面,此时仅靠两个主滚轮21支撑移动,从而受到的摩擦力更小,即更加方便使用者移动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在围栏3设置有万向轮22的一侧焊接固定有把手6,以方便使用者拉动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因为万向轮22底部位于主滚轮21底部上方,即万向轮22位置更高,所以在爬坡时,滚轮组件2通常呈现为两个主滚轮21以及靠近把手6侧的万向轮22接触地面的状态;此时底板1后部,即远离把手6侧悬空于地面;在面料和自重的作用下,底板1悬空的一侧总是存在往下落的趋势,更因为是在斜坡上,所以此时这种驱使更加严重,从而对使用者移动本实用新型产生影响;为应对上述问题,在底板1上连接有用于协助主滚轮21爬坡的爬坡机构7。

爬坡机构7包括平衡杆72,平衡杆72为两个,设置于底板1侧面,其长度沿两个万向轮22排列方向延伸。在底板1两侧分别焊接固定有转动轴8,转动轴8 位于两个主滚轮21排列方向上,平衡杆72中部位置纵向铰接于转动轴8,从而实现和底板1连接。平衡杆72和转动轴8共同构成杠杆、或者说跷跷板结构。

爬坡机构7还包括辅助滚轮71,辅助滚轮71安装于平衡杆72远离把手6一端,在爬坡时,使用者将平衡杆72靠近把手6一端向上拉起并固定,使得平衡杆72另一端的辅助滚轮71抵触地面,就可以在底板1翘起的一侧起到辅助支撑作用,避免底板1翘起侧在爬坡时产生阻碍。

为了使得辅助滚轮71的效果更好,辅助滚轮71安装在底板1远离把手6一侧的靠边沿位置。

参照图3和图4,为了方便使用者对平衡杆72进行操作,在平衡杆72靠近把手6(标示于图1)一端连接有操作组件73,操作组件73包括拉绳731,拉绳731一端连接于平衡杆72端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拉杆733。

参照图3和图4,操作组件73还包括用于引导拉绳731的导向管道732,导向管道732固定连接于围栏3(标示于图1)侧面,导向管道732向上延伸,且于靠近把手6(标示于图1)的位置朝向把手6横向弯折形成有定位部734,拉绳731从导向管道732内穿过,并延伸至定位部734;定位拉杆733置于定位部734内,且端部延伸出定位部734端部;定位拉杆733延伸出的端部形成有方便手持的手持部。

定位拉杆733为螺纹柱,拉绳731通过一转动连接于定位拉杆733端部的连接件实现连接,该连接件呈“♀”结构,以实现拉绳731和定位拉杆733的转动连接。

在定位部734内腔设置有与定位拉杆733相啮合的螺纹槽,使得定位拉杆733为螺纹连接于定位部734。

使用时,使用只需转到定位拉杆733使其朝向远离定位部734一侧移动,就可以拉动拉绳731同步移动,此时拉绳731向上拉动平衡杆72靠近把手6一端,从而使得辅助滚轮71抵触地面,进而辅助主滚轮21爬坡。导向管道732下端位于平衡杆72上方,以实现上述功能。

参照图4,为了平衡杆72在不使用时可以回复初始位置,即辅助滚轮71不在抵触地面。在平衡杆72靠近把手6一端设置有回复组件9。

回复组件9包括固定连接于平衡杆72端部上方的复位弹簧91,复位弹簧91竖直向上设置;在复位弹簧91端部固定连接有抵触块92;回复组件9还包括焊接固定于围栏3(标示于图1)上的基板93,基板93位于抵触块92上方,抵触块92始终抵触于基板93下表面,从而使得平衡杆72具有回复初始位置的能力,即使得辅助滚轮71脱离地面的能力,从而保证使用效果。

参照图5,为了方便使用者将面料在本实用新型上移进移出,围栏3侧面开设有侧开口31,侧开口31连通围栏3内外侧,以方便使用者上下货。

为了避免侧开口31的设置导致面料在搬运时掉落,在侧开口31处安装有两个相互配合的侧门4,两个侧门4构成双开门结构;侧门4靠近侧开口31一侧横向铰接于围栏3,相对侧为自由侧。

在位于同一侧开口31的侧门4自由侧连接有定位组件5,定位组件5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的侧门4自由侧的定位套51;在两个侧门4关闭时,所有定位套51位于同一纵向线上。定位组件5还包括定位销52,定位销52插接同一纵向线的所有定位套51,从而在必要时可以将两个侧门4关闭,以保证搬运效果。

使用过程:使用者先将本实用新型移动至需要搬运的面料附近,接着将定位销52从定位套51内取出,以将侧门4打开方便使用者将面料移至底板1上。

在使用者将面料移至本底板1上后,使用者先将侧门4关闭,并将定位销52插接至定位套51内,然后就可以拿住把手6拉动本实用新型搬运面料。

在搬运时使用者可以尽量控制,使得两个万向轮22均脱离地面,以减小摩擦,移动更为轻便。

在遇到障碍时,使用者先施力使得底板1靠近把手6一侧翘起,该侧的万向轮22脱离地面,以方便越过障碍;在上述万向轮22越过障碍后,使用者施力使得该万向轮22重新落在地面上,接着拉动把手6使得主滚轮21越过障碍;在主滚轮21越过障碍后,使用者再次施力使远离把手6一侧的万向轮22脱离地面,以方便其越过障碍,根据上述操作,使用者可以更为轻易的驱使本实用新型越过障碍。

在爬坡时,使用者根据实际需求转动定位拉杆733使其朝向远离围栏3一侧移动,以同步带动拉绳731移动;在拉绳731移动时,其同步向上拉动平衡杆72靠近把手6一端,此时位于平衡杆72另一端的辅助滚轮71向下移动并抵触地面,从而在爬坡时,利用辅助滚轮71辅助滚轮组件2,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爬坡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