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3964发布日期:2018-12-07 22:1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视频监控不可或缺地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各大商场、公共场所、居民小区,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场合随处可见监控摄像头,通过它全天候的监控,安保人员可以预测可能发生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进而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预测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为安保人员提供便捷。但是,在一些容易产生遮挡的环境、矿井、毒气泄漏场所、智能楼宇、探险等场所,现有技术中的监控摄像头存在视频监控范围有限、容易被遮挡、无法移动等缺陷,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人们提出了采用移动小车搭载摄像头进行视频监控的方法,用于替代人完成特定的工作,用于容易产生遮挡的环境、矿井、毒气泄漏场所、智能楼宇、探险等场所下的视频采集及无线传输,为实现对目标环境的远程监控提供便利。但是,现有技术中还缺乏用于实现这样的视频监控小车的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其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数据传输稳定可靠,视频图像数据存储的可靠性高,能够为实现对目标环境的远程监控提供便利,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所述视频监控小车包括履带式小车车体,所述履带式小车车体上设置有视频采集摄像头和小车行走机构,所述小车行走机构包括左侧行走机构和右侧行走机构,所述左侧行走机构包括左侧履带以及用于连接左侧履带行走的左前轮和左后轮,所述履带式小车车体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左前轮的左前电机和用于驱动左后轮的左后电机;所述右侧行走机构包括右侧履带以及用于连接右侧履带行走的右前轮和右后轮,所述履带式小车车体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右前轮的右前电机和用于驱动右后轮的右后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设置在位于履带式小车车体顶部的控制电路板上,所述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模块、无线网卡和为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电源电路,以及与微控制器模块相接的SDRAM数据存储电路、Flash数据存储电路、第一USB接口电路、第二USB接口电路和GSM通信电路;所述视频采集摄像头接在第一USB接口电路上,所述无线网卡接在第二USB接口电路上;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左红外避障传感器、中红外避障传感器和右红外避障传感器,所述左红外避障传感器安装在履带式小车车体的前端左侧,所述中红外避障传感器安装在履带式小车车体的前端中间位置处,所述右红外避障传感器安装在履带式小车车体的前端右侧;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接有用于驱动左前电机和右前电机的第一电机驱动电路,以及用于驱动左后电机和右后电机的第二电机驱动电路,所述左前电机和右前电机均与第一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左后电机和右后电机均与第二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包括12V开关电源、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和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和第二电机驱动电路均与12V开关电源的12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USB接口电路、第二USB接口电路和GSM通信电路均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VDD5V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SDRAM数据存储电路、Flash数据存储电路、左红外避障传感器、中红外避障传感器和右红外避障传感器均与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连接。

上述的一种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稳压芯片LM7805,所述稳压芯片LM7805的Vin引脚与12V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17接地,所述稳压芯片LM7805的Vout引脚为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VDD5V,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16接地,所述稳压芯片LM7805的GND引脚接地;所述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稳压芯片SGM2019,所述稳压芯片SGM2019的第1引脚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VDD5V连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19接地,所述稳压芯片SGM2019的第2引脚和第3引脚均接地,所述稳压芯片SGM2019的第4引脚为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0接地,所述稳压芯片SGM2019的第5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18接地。

上述的一种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包括ARM微控制器S3C6410、第一晶振电路和第二晶振电路,所述第一晶振电路包括晶振Y2、非极性电容C10、非极性电容C11、非极性电容C12和非极性电容C13,所述晶振Y2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2的一端均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G14引脚连接,所述晶振Y2的另一端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G15引脚连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13接地,所述非极性电容C10的一端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P17引脚连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11的一端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N14引脚连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10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1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晶振电路包括晶振Y3、非极性电容C14和非极性电容C15,所述晶振Y3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4的一端均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M14引脚连接,所述晶振Y3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5的一端均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L12引脚连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14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5的另一端均接地。

上述的一种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SDRAM数据存储电路包括型号均为EM63A165TS的SDRAM内存U1和SDRAM内存U2,所述SDRAM内存U1的第1引脚、第3引脚、第9引脚、第14引脚、第27引脚、第43引脚和第49引脚均与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连接,所述SDRAM内存U1的第6引脚、第12引脚、第28引脚、第41引脚、第46引脚、第52引脚和第54引脚均接地,所述SDRAM内存U1的第2引脚、第4引脚、第5引脚、第7引脚、第8引脚、第10引脚、第11引脚、第13引脚、第42引脚、第44引脚、第45引脚、第47引脚、第48引脚、第50引脚、第51引脚和第53引脚依次对应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D12引脚、C12引脚、E11引脚、A13引脚、F10引脚、F11引脚、C13引脚、A14引脚、D13引脚、B15引脚、A17引脚、C14引脚、D14引脚、C15引脚、D15引脚和B17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1的第23引脚、第24引脚、第25引脚、第26引脚、第29引脚、第30引脚、第31引脚、第32引脚、第33引脚、第34引脚、第22引脚、第35引脚、第36引脚、第20引脚和第21引脚依次对应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B7引脚、F8引脚、C7引脚、D8引脚、E8引脚、D7引脚、G8引脚、B8引脚、A8引脚、C8引脚、B9引脚、H8引脚、E9引脚、C11引脚和G10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1的第15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D4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1的第39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B5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1的第37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A2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1的第38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B4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1的第16引脚、第17引脚、第18引脚和第19引脚依次对应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E6引脚、D6引脚、C6引脚和D2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2的第2引脚、第4引脚、第5引脚、第7引脚、第8引脚、第10引脚、第11引脚、第13引脚、第42引脚、第44引脚、第45引脚、第47引脚、第48引脚、第50引脚、第51引脚和第53引脚依次对应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C16引脚、E15引脚、E14引脚、E13引脚、E12引脚、E16引脚、F15引脚、G13引脚、E17引脚、G12引脚、F14引脚、F12引脚、G11引脚、G16引脚、H13引脚和F13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2的第23引脚、第24引脚、第25引脚、第26引脚、第29引脚、第30引脚、第31引脚、第32引脚、第33引脚、第34引脚、第22引脚、第35引脚、第36引脚、第20引脚和第21引脚依次对应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B7引脚、F8引脚、C7引脚、D8引脚、E8引脚、D7引脚、G8引脚、B8引脚、A8引脚、C8引脚、B9引脚、H8引脚、E9引脚、C11引脚和G10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2的第15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D5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2的第39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E5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2的第37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A2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2的第38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B3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2的第16引脚、第17引脚、第18引脚和第19引脚依次对应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E6引脚、D6引脚、C6引脚和D2引脚连接。

上述的一种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Flash数据存储电路包括Flash芯片K9F2G08U0C、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7,所述Flash芯片K9F2G08U0C的第7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G6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1与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连接,所述Flash芯片K9F2G08U0C的第16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F5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2与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连接,所述Flash芯片K9F2G08U0C的第19引脚通过电阻R7与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连接,所述Flash芯片K9F2G08U0C的第12引脚和第37引脚与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连接,所述Flash芯片K9F2G08U0C的第6引脚、第13引脚和第36引脚均接地,所述Flash芯片K9F2G08U0C的第9引脚、第17引脚、第17引脚和第8引脚依次对应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F4引脚、F5引脚、F3引脚和E1引脚连接,所述Flash芯片K9F2G08U0C的第44引脚、第43引脚、第42引脚、第41引脚、第32引脚、第31引脚、第30引脚和第29引脚依次对应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A14引脚、C13引脚、F11引脚、F10引脚、A13引脚、E11引脚、C12引脚和D12引脚连接。

上述的一种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SB接口电路包括USB接口U5,所述USB接口U5的第1引脚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VDD5V连接,且通过极性电容C1接地;所述USB接口U5的第2引脚通过电阻R13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P12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12接地;所述USB接口U5的第3引脚通过电阻R14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N11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15接地;所述USB接口U5的第4引脚、第5引脚和第6引脚均接地;所述视频采集摄像头接在USB接口U5上;所述第二USB接口电路包括USB接口U4,所述USB接口U4的第1引脚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VDD5V连接,且通过极性电容C2接地;所述USB接口U4的第2引脚通过电阻R9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N12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8接地;所述USB接口U4的第3引脚通过电阻R10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U14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11接地;所述USB接口U4的第4引脚、第5引脚和第6引脚均接地;所述无线网卡接在USB接口U4上。

上述的一种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GSM通信电路包括GSM通信模块SIM900A,所述GSM通信模块SIM900A的VCC引脚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VDD5V连接,所述GSM通信模块SIM900A的GND引脚接地,所述GSM通信模块SIM900A的RXD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K16引脚连接,所述GSM通信模块SIM900A的RXD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K17引脚连接。

上述的一种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红外避障传感器为红外避障传感器H1,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H1的VCC引脚与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连接,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H1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H1的输出端引脚OUT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EINT0引脚连接;所述中红外避障传感器为红外避障传感器H2,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H2的VCC引脚与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连接,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H2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H2的输出端引脚OUT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EINT1引脚连接;所述右红外避障传感器为红外避障传感器H3,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H3的VCC引脚与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连接,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H3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H3的输出端引脚OUT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EINT2引脚连接。

上述的一种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包括型号为L298N的电机驱动器U13、开关二极管D2、开关二极管D3、开关二极管D4、开关二极管D5、开关二极管D6、开关二极管D7、开关二极管D8和开关二极管D9,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5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P7引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7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R7引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10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T7引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12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L8引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4引脚、第6引脚和第11引脚均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VDD5V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1引脚、第15引脚和第8引脚均接地,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2引脚、开关二极管D2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6的阴极均与电机B1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3引脚、开关二极管D3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7的阴极均与电机B1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13引脚、开关二极管D4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8的阴极均与电机B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14引脚、开关二极管D5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9的阴极均与电机B2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9引脚、开关二极管D2的阴极、开关二极管D3的阴极、开关二极管D4的阴极和开关二极管D5的阴极均与12V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二极管D6的阳极、开关二极管D7的阳极、开关二极管D8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9的阳极均接地。

上述的一种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电路包括型号为L298N的电机驱动器U14、开关二极管D10、开关二极管D11、开关二极管D12、开关二极管D13、开关二极管D14、开关二极管D15、开关二极管D16和开关二极管D17,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5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G10引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7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N13引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10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N14引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12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L10引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4引脚、第6引脚和和第11引脚均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VDD5V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1引脚、第15引脚和第8引脚均接地,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2引脚、开关二极管D10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14的阴极均与电机B3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3引脚、开关二极管D11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15的阴极均与电机B3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13引脚、开关二极管D12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16的阴极均与电机B4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14引脚、开关二极管D13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17的阴极均与电机B4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9引脚、开关二极管D10的阴极、开关二极管D11的阴极、开关二极管D12的阴极和开关二极管D13的阴极均与12V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二极管D14的阳极、开关二极管D15的阳极、开关二极管D16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17的阳极均接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USB接口电路连接视频采集摄像头,通过第二USB接口电路连接无线网卡,连接方便,且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3、本实用新型设计了SDRAM数据存储电路和Flash数据存储电路两种数据存储电路,视频采集摄像头采集的视频图像数据存储的可靠性更高。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GSM通信电路,还能够实现给用户发送手机短信的功能,便于用于第一时间获取信息。

5、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实现视频监控小车,实现的视频监控小车能够用于容易产生遮挡的环境、矿井、毒气泄漏场所、智能楼宇、探险等场所下的视频采集及无线传输,能够为实现对目标环境的远程监控提供便利,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数据传输稳定可靠,视频图像数据存储的可靠性高,能够为实现对目标环境的远程监控提供便利,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视频监控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12V开关电源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微控制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晶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晶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SDRAM数据存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Flash数据存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USB接口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USB接口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GSM通信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左红外避障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红外避障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右红外避障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电机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电机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微控制器模块; 2—电源电路; 2-1—12V开关电源;

2-2—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 2-3—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

3—SDRAM数据存储电路; 4—Flash数据存储电路;

5-1—第一USB接口电路; 5-2—第二USB接口电路;

6—GSM通信电路; 7—左红外避障传感器; 8—中红外避障传感器;

9—右红外避障传感器; 10—第一电机驱动电路;

11—第二电机驱动电路; 12—左前电机; 13—右前电机;

14—左后电机; 15—右后电机; 16—视频采集摄像头;

17—左侧履带; 18—右侧履带; 19—左前轮;

20—左后轮; 21—右前轮; 22—右后轮;

23—无线网卡; 24—小车车体; 25—控制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履带式小车车体24,所述履带式小车车体24上设置有视频采集摄像头16和小车行走机构,所述小车行走机构包括左侧行走机构和右侧行走机构,所述左侧行走机构包括左侧履带17以及用于连接左侧履带17行走的左前轮19和左后轮20,所述履带式小车车体24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左前轮19的左前电机12和用于驱动左后轮20的左后电机14;所述右侧行走机构包括右侧履带18以及用于连接右侧履带18行走的右前轮21和右后轮22,所述履带式小车车体24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右前轮21的右前电机13和用于驱动右后轮22的右后电机15;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设置在位于履带式小车车体24顶部的控制电路板25上,所述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模块1、无线网卡23和为视频监控小车控制电路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电源电路2,以及与微控制器模块1相接的SDRAM数据存储电路3、Flash数据存储电路4、第一USB接口电路5-1、第二USB接口电路5-2和GSM通信电路6;所述视频采集摄像头16接在第一USB接口电路5-1上,所述无线网卡23接在第二USB接口电路5-2上;所述微控制器模块1的输入端接有左红外避障传感器7、中红外避障传感器8和右红外避障传感器9,所述左红外避障传感器7安装在履带式小车车体24的前端左侧,所述中红外避障传感器8安装在履带式小车车体24的前端中间位置处,所述右红外避障传感器9安装在履带式小车车体24的前端右侧;所述微控制器模块1的输出端接有用于驱动左前电机12和右前电机13的第一电机驱动电路10,以及用于驱动左后电机14和右后电机15的第二电机驱动电路11,所述左前电机12和右前电机13均与第一电机驱动电路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左后电机14和右后电机15均与第二电机驱动电路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2包括12V开关电源2-1、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和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2-3,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10和第二电机驱动电路11均与12V开关电源2-1的12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USB接口电路5-1、第二USB接口电路5-2和GSM通信电路6均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5V电压输出端VDD5V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1、SDRAM数据存储电路3、Flash数据存储电路4、左红外避障传感器7、中红外避障传感器8和右红外避障传感器9均与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2-3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包括稳压芯片LM7805,所述稳压芯片LM7805的Vin引脚与12V开关电源2-1的输出端连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17接地,所述稳压芯片LM7805的Vout引脚为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5V电压输出端VDD5V,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16接地,所述稳压芯片LM7805的GND引脚接地;所述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2-3包括稳压芯片SGM2019,所述稳压芯片SGM2019的第1引脚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5V电压输出端VDD5V连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19接地,所述稳压芯片SGM2019的第2引脚和第3引脚均接地,所述稳压芯片SGM2019的第4引脚为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2-3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0接地,所述稳压芯片SGM2019的第5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18接地。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微控制器模块1包括ARM微控制器S3C6410、第一晶振电路和第二晶振电路,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晶振电路包括晶振Y2、非极性电容C10、非极性电容C11、非极性电容C12和非极性电容C13,所述晶振Y2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2的一端均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G14引脚连接,所述晶振Y2的另一端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G15引脚连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13接地,所述非极性电容C10的一端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P17引脚连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11的一端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N14引脚连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10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1的另一端均接地;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晶振电路包括晶振Y3、非极性电容C14和非极性电容C15,所述晶振Y3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4的一端均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M14引脚连接,所述晶振Y3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5的一端均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L12引脚连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14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5的另一端均接地。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SDRAM数据存储电路3包括型号均为EM63A165TS的SDRAM内存U1和SDRAM内存U2,所述SDRAM内存U1的第1引脚、第3引脚、第9引脚、第14引脚、第27引脚、第43引脚和第49引脚均与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2-3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连接,所述SDRAM内存U1的第6引脚、第12引脚、第28引脚、第41引脚、第46引脚、第52引脚和第54引脚均接地,所述SDRAM内存U1的第2引脚、第4引脚、第5引脚、第7引脚、第8引脚、第10引脚、第11引脚、第13引脚、第42引脚、第44引脚、第45引脚、第47引脚、第48引脚、第50引脚、第51引脚和第53引脚依次对应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D12引脚、C12引脚、E11引脚、A13引脚、F10引脚、F11引脚、C13引脚、A14引脚、D13引脚、B15引脚、A17引脚、C14引脚、D14引脚、C15引脚、D15引脚和B17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1的第23引脚、第24引脚、第25引脚、第26引脚、第29引脚、第30引脚、第31引脚、第32引脚、第33引脚、第34引脚、第22引脚、第35引脚、第36引脚、第20引脚和第21引脚依次对应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B7引脚、F8引脚、C7引脚、D8引脚、E8引脚、D7引脚、G8引脚、B8引脚、A8引脚、C8引脚、B9引脚、H8引脚、E9引脚、C11引脚和G10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1的第15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D4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1的第39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B5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1的第37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A2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1的第38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B4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1的第16引脚、第17引脚、第18引脚和第19引脚依次对应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E6引脚、D6引脚、C6引脚和D2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2的第2引脚、第4引脚、第5引脚、第7引脚、第8引脚、第10引脚、第11引脚、第13引脚、第42引脚、第44引脚、第45引脚、第47引脚、第48引脚、第50引脚、第51引脚和第53引脚依次对应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C16引脚、E15引脚、E14引脚、E13引脚、E12引脚、E16引脚、F15引脚、G13引脚、E17引脚、G12引脚、F14引脚、F12引脚、G11引脚、G16引脚、H13引脚和F13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2的第23引脚、第24引脚、第25引脚、第26引脚、第29引脚、第30引脚、第31引脚、第32引脚、第33引脚、第34引脚、第22引脚、第35引脚、第36引脚、第20引脚和第21引脚依次对应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B7引脚、F8引脚、C7引脚、D8引脚、E8引脚、D7引脚、G8引脚、B8引脚、A8引脚、C8引脚、B9引脚、H8引脚、E9引脚、C11引脚和G10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2的第15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D5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2的第39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E5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2的第37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A2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2的第38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B3引脚连接,所述SDRAM内存U2的第16引脚、第17引脚、第18引脚和第19引脚依次对应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E6引脚、D6引脚、C6引脚和D2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Flash数据存储电路4包括Flash芯片K9F2G08U0C、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7,所述Flash芯片K9F2G08U0C的第7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G6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1与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2-3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连接,所述Flash芯片K9F2G08U0C的第16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F5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2与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2-3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连接,所述Flash芯片K9F2G08U0C的第19引脚通过电阻R7与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2-3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连接,所述Flash芯片K9F2G08U0C的第12引脚和第37引脚与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2-3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连接,所述Flash芯片K9F2G08U0C的第6引脚、第13引脚和第36引脚均接地,所述Flash芯片K9F2G08U0C的第9引脚、第17引脚、第17引脚和第8引脚依次对应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F4引脚、F5引脚、F3引脚和E1引脚连接,所述Flash芯片K9F2G08U0C的第44引脚、第43引脚、第42引脚、第41引脚、第32引脚、第31引脚、第30引脚和第29引脚依次对应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A14引脚、C13引脚、F11引脚、F10引脚、A13引脚、E11引脚、C12引脚和D12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USB接口电路5-1包括USB接口U5,所述USB接口U5的第1引脚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5V电压输出端VDD5V连接,且通过极性电容C1接地;所述USB接口U5的第2引脚通过电阻R13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P12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12接地;所述USB接口U5的第3引脚通过电阻R14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N11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15接地;所述USB接口U5的第4引脚、第5引脚和第6引脚均接地;所述视频采集摄像头16接在USB接口U5上;如图11所示,所述第二USB接口电路5-2包括USB接口U4,所述USB接口U4的第1引脚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5V电压输出端VDD5V连接,且通过极性电容C2接地;所述USB接口U4的第2引脚通过电阻R9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N12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8接地;所述USB接口U4的第3引脚通过电阻R10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U14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11接地;所述USB接口U4的第4引脚、第5引脚和第6引脚均接地;所述无线网卡23接在USB接口U4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GSM通信电路6包括GSM通信模块SIM900A,所述GSM通信模块SIM900A的VCC引脚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5V电压输出端VDD5V连接,所述GSM通信模块SIM900A的GND引脚接地,所述GSM通信模块SIM900A的RXD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K16引脚连接,所述GSM通信模块SIM900A的RXD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K17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左红外避障传感器7为红外避障传感器H1,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H1的VCC引脚与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2-3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连接,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H1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H1的输出端引脚OUT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EINT0引脚连接;所述中红外避障传感器8为红外避障传感器H2,如图14所示,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H2的VCC引脚与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2-3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连接,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H2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H2的输出端引脚OUT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EINT1引脚连接;如图15所示,所述右红外避障传感器9为红外避障传感器H3,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H3的VCC引脚与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2-3的3.3V电压输出端VDD3.3V连接,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H3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H3的输出端引脚OUT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EINT2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所述左前电机12为电机B1,所述右前电机13为电机B2,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10包括型号为L298N的电机驱动器U13、开关二极管D2、开关二极管D3、开关二极管D4、开关二极管D5、开关二极管D6、开关二极管D7、开关二极管D8和开关二极管D9,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5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P7引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7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R7引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10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T7引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12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L8引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4引脚、第6引脚和第11引脚均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5V电压输出端VDD5V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1引脚、第15引脚和第8引脚均接地,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2引脚、开关二极管D2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6的阴极均与电机B1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3引脚、开关二极管D3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7的阴极均与电机B1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13引脚、开关二极管D4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8的阴极均与电机B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14引脚、开关二极管D5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9的阴极均与电机B2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3的第9引脚、开关二极管D2的阴极、开关二极管D3的阴极、开关二极管D4的阴极和开关二极管D5的阴极均与12V开关电源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二极管D6的阳极、开关二极管D7的阳极、开关二极管D8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9的阳极均接地。

本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所述左后电机14为电机B3,所述右后电机15为电机B4,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电路11包括型号为L298N的电机驱动器U14、开关二极管D10、开关二极管D11、开关二极管D12、开关二极管D13、开关二极管D14、开关二极管D15、开关二极管D16和开关二极管D17,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5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G10引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7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N13引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10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N14引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12引脚与ARM微控制器S3C6410的L10引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4引脚、第6引脚和和第11引脚均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5V电压输出端VDD5V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1引脚、第15引脚和第8引脚均接地,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2引脚、开关二极管D10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14的阴极均与电机B3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3引脚、开关二极管D11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15的阴极均与电机B3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13引脚、开关二极管D12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16的阴极均与电机B4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14引脚、开关二极管D13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17的阴极均与电机B4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U14的第9引脚、开关二极管D10的阴极、开关二极管D11的阴极、开关二极管D12的阴极和开关二极管D13的阴极均与12V开关电源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二极管D14的阳极、开关二极管D15的阳极、开关二极管D16的阳极和开关二极管D17的阳极均接地。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视频监控小车搭载视频采集摄像头16在目标环境中行走,左红外避障传感器7、中红外避障传感器8和右红外避障传感器9分别用于检测视频监控小车左侧、前方和右侧的障碍物信号并将检测到的障碍物信号输出给微控制器模块1,微控制器模块1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电路10驱动左前电机12和右前电机13,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电路11驱动左后电机14和右后电机15;视频采集摄像头16采集的视频信号通过第一USB接口电路5-1传输给微控制器模块1,微控制器模块1将视频信号存储在SDRAM数据存储电路3或Flash数据存储电路4中,而且,微控制器模块1还能够将视频信号通过接在第二USB接口电路5-2上的无线网卡23发送出去,供连网的计算机远程获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