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实时在线监测智能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5364发布日期:2019-02-10 23:12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物品实时在线监测智能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品实时在线监测智能柜。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柜子柜门开启之后,需要放入柜内的物品,是否真的按要求放入柜内,无法进行确认;柜内的物品未经许可被取出时,无法及时的得到通知,不能及时的降低和挽回损失;柜子较多时,无法对各柜子内的物品进行快速的盘库;无法实时的对柜内的物品进行监测;另外,在遇到特殊情况柜子将要被毁坏时,往往因为柜体不坚固导致柜内物品被一起毁坏,而将柜体整体加固造价有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部分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品实时在线监测智能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中间设有第一控制器,所述柜体中间两侧设有数个独立的置物空间,所述置物空间内设有带有RFID标签的物品,所述置物空间正面设有柜门,所述柜门内侧设有射频采集器,所述置物空间底部设有自动门,所述自动门上设有自动门开关,所述柜体底部设有保险空间,所述保险空间顶部连接最底层的置物空间底部,保险空间顶部中间设有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下方设有传感器,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传感器和自动门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之间还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柜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或震动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报警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射频采集器的输出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网络连接柜外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置物空间内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网络连接所述柜外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自动门开关的输入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险空间的外壁采用防暴材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得工作人员办理完入库手续未将物品放入柜内,用其他方式打开柜门取走带有RFID标签的物品或者破环封装袋(保管盒)拿出物品等情况,都可以被射频采集器及时的发现并进行报警提醒,保证了物品的安全。同时,这样还可以对所有柜内的物品实时进行盘库,任何时间都可以详细的知道保管室内的物品保管情况;此外,当智能柜外的环境出现灾情时,置物空间内的物品会掉入保险空间内,使得物品得以保存完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物品实时在线监测智能柜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物品实时在线监测智能柜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实时在线监测智能柜,包括柜体 1,柜体1中间设有第一控制器2,柜体1中间两侧设有数个独立的置物空间3,所述置物空间3内设有带有RFID标签的物品,置物空间3正面设有柜门,柜门内侧设有射频采集器4,置物空间3底部设有自动门5,自动门5上设有自动门开关6,柜体1底部设有保险空间7,保险空间7顶部连接最底层的置物空间3底部,保险空间7顶部中间设有第二控制器8,第一控制器2下方设有传感器9,第二控制器8电连接传感器9和自动门开关6;第一控制器2 与传感器9之间还设有报警器11,报警器11电连接第一控制器2。

在本实施例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柜体1上设有至少一个传感器9,传感器9为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或震动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器2的输出端连接报警器11的输入端,第一控制器2的输入端连接射频采集器4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器2通过网络连接柜外服务器12。

在本实施例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置物空间3内设有摄像头13,摄像头13网络连接柜外服务器12。

在本实施例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器8的输入端连接传感器9的输出端,第二控制器8的输出端连接自动门开关6的输入端。

在本实施例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保险空间7的外壁采用防暴材质。

工作原理:

将需要保管的物品用封装袋(或保管盒)包装后,将易碎RFID电子标签贴在封装袋(保管盒)的口上;射频采集终端实时对RFID电子标签进行监测,如果未检测到RFID电子标签的信号,则认为物品被取出,查询该物品如果未办理出库手续,则系统进行报警,同时启动保管室及出入口位置内摄像机进行抓拍,当出现灾情时,传感器将信息发送给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控制置物空间底部的自动门打开,置物空间内的物品会掉落至保险空间内,使得物品得以保存,避免损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予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多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