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逐日追踪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9992发布日期:2019-10-19 02:4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轴逐日追踪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当今世界上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的庞大能源,资源总储量非常巨大,分布十分广泛,但传统光伏板因固定不动,无法在白天内任意时间以最佳角度对准太阳,从而影响发电量。因此,给光伏板加上光追踪机构,使其在白天随时都以最佳角度对准太阳,能够大幅提升发电量。

在现有的光追踪机构中,人们提出了很多设计。如专利号为201721801339.7的一种基于风光互补系统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机构,该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板固定拼接成抛物面形,会降低发电效率。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位置变化精确,不会影响光伏板平面的光追踪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轴逐日追踪机构,它能有效地解决光伏板逐日追踪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轴逐日追踪机构,包括底座支架和步进电机,所述底座支架的面板中心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上端与调心轴承内圈固连,调心轴承外圈嵌入呈“井”字形结构的移动座的中心,所述移动座为正方形基础板的四边均设有一对带通孔的凸耳构成;四根子母铆钉各自的两端分别穿过同边的两个凸耳的通孔并通过螺帽固定,所述子母铆钉的中部均设有鱼眼铰链;所述移动座的上表面与光电板支持面通过螺栓固定,光电板支持面中心设有内孔,所述内孔直径小于调心轴承的外径;双头螺杆的上端与鱼眼铰链的下部固定,下端与支撑块上部固连,支撑块下部设有T 形块,所述T形块下部与支撑板前端铰接,支撑板后端与滑块固定,滑块顶部设有与丝杠配合的丝杠螺母,丝杠通过联轴器与步进电机输出轴固定,步进电机与底座支架的底面固定;且四个步进电机的固定位置绕支撑轴等距均匀分布。

所述支撑块上表面中心设有与双头螺杆尾端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所述支撑块下表面与T形块通过螺丝固定。

所述光电板支持面(4)上表面与光伏板(5)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光追踪电控过程:在日出前定时电路自动接通,从日出开始,时钟芯片每隔15分钟向控制单元发送一个电信号,控制单元控制步进电机旋转一个小角度,并且四个步进电机分别由同一个时钟芯片控制,使光伏板面朝方向每15分钟调整一次,使其正对太阳。太阳落山后,电路自动断开。

一种双轴逐日追踪机构采用双轴追踪原理,机构中设有四套相同的电机-丝杠-连杆机构。每个步进电机带动与之相连的丝杠正转或反转,使得丝杠螺母及与之固接的滑块沿丝杠上下移动,与滑块铰接的支撑块相对转动,带动与支撑块固连的双头螺杆及鱼眼铰链推动移动座绕调心轴承转动。四个电机不同的转动圈数可以实现丝杠螺母不同的上下位移,从而调节移动座的不同角度,使之始终正对阳光。能使光伏板一天能随时以最佳角度正对太阳,提高发电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光伏板整体结构示意;

图3是本实用新型偏角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调心轴承所在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丝杠-连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控制部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双轴逐日追踪机构,包括:支撑轴1的上端与调心轴承2内圈固连,调心轴承2 外圈嵌入呈“井”字形结构的移动座3的中心,所述移动座3为正方形基础板的四边均设有一对带通孔的凸耳构成;四根子母铆钉6各自的两端分别穿过同边的两个凸耳的通孔并通过螺帽固定,所述子母铆钉6的中部均设有鱼眼铰链7;所述移动座3的上表面与光电板支持面4通过螺栓固定,光电板支持面4中心设有内孔,所述内孔直径小于调心轴承2的外径;双头螺杆9的上端与鱼眼铰链7的下部固定,下端与支撑块8上部固连,支撑块8 下部设有T形块10,T形块10下部与支撑板11前端铰接,支撑板11后端与滑块12固定,滑块12顶部设有与丝杠14配合的丝杠螺母13,丝杠14通过联轴器15与步进电机16输出轴固定,步进电机16与底座支架17的底面固定;且四个步进电机16的固定位置绕支撑轴 1等距均匀分布。通过步进电机16带动丝杠螺母13沿丝杠14上下移动,滑块12与丝杠螺母13相对固定,与滑块12铰接的支撑块8做相对转动,支撑块8上连的鱼眼铰链7可以推动移动座3绕调心轴承2转动。且上述机构在相对方向上也有一套,两个丝杠螺母13一上一下,与滑块12铰接的支撑块8带动鱼眼铰链7推动移动座3一端高一端低,实现一个平面内的光伏板5朝向的变化,用另一套上述机构控制与该平面正交的面,实现高度角-方位角追踪。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