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跟踪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2320发布日期:2020-04-10 15:45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光伏跟踪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跟踪传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跟踪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光伏组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作为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核心部件,光伏组件的安装摆放十分重要。由于光伏发电的发电效率受到太阳光照射角度的影响较大,因而利用光伏跟踪装置随阳光照射角度移动光伏组件可以有效的提升光电转换效率。

现有的光伏跟踪装置一般是将驱动装置直接连接于转子,从而驱动转子旋转以跟踪太阳光线的入射角度。但是,这种现有的驱动、传动结构导致光伏跟踪装置在大风工况下反应速度较慢,且整个系统的转动重心较高,工作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风工况下转动速度快、工作稳定性高的光伏跟踪器系统,所述光伏跟踪器系统包括立柱、转子、驱动机构、摆杆及导杆,其中:

所述立柱顶部设置有环形基座,所述转子横贯所述环形基座并可在所述环形基座内旋转;

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侧壁,所述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可随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同轴旋转;所述摆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导杆,可在旋转时带动所述导杆并沿所述导杆的轴向移动;所述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子,可在随所述摆杆移动时带动所述转子在所述环形基座内同轴旋转。

具体实施中,所述导杆为c型钢导杆,所述摆杆的顶端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卡合于所述c型钢导杆内侧槽体并可在所述槽体中滑动。

具体实施中,所述槽体两端的行程终点处均设置有限位部。

具体实施中,所述滑块为工程塑料滑块。

具体实施中,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立柱一侧,所述立柱设置有通孔,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穿过所述通孔探出至所述立柱的另一侧。

具体实施中,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平行于所述转子,所述摆杆及所述导杆具垂直于所述转子。

具体实施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及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侧壁,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减速机。

具体实施中,所述转子通过固定套设的轴瓦设置于所述环形基座内,所述轴瓦可相对于所述环形基座滑动摩擦以随所述转子旋转。

具体实施中,所述轴瓦为工程塑料轴瓦。

具体实施中,所述环形基座焊接于所述立柱的顶部。

具体实施中,所述导杆与所述转子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转子形状相匹配的轴套,所述导杆通过所述轴套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子。

具体实施中,所述立柱为c型钢立柱。

具体实施中,所述转子包括主轴及至少一个光伏组件,至少一个所述光伏组件沿所述主轴的轴向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轴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跟踪器系统,包括立柱、转子、驱动机构、摆杆及导杆,转子横贯设置于立柱顶部的环形基座内,可在环形基座内旋转移动;驱动机构设置于立柱的侧壁,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可随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同轴旋转;摆杆另一端与导杆活动连接,可在旋转时带动导杆并沿导杆轴向移动;导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子并可在随摆杆移动时带动转子同轴旋转。该光伏跟踪器系统创造性的利用摆动导杆机构,利用机构死点和急回特性提升了系统的大风响应速度,摆杆带动导杆,导杆角速度小于摆杆角速度,从而实现了减速增力作用,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成本;此外,摆杆的转动中心低于转子的转动中心,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整体转动中心,从而减小了基础的倾覆力矩、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光伏跟踪器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光伏跟踪器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具体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风工况下转动速度快、工作稳定性高的光伏跟踪器系统,所述光伏跟踪器系统包括立柱100、转子200、驱动机构300、摆杆400及导杆500,其中:

所述立柱100顶部设置有环形基座110,所述转子200横贯所述环形基座110并可在所述环形基座110内旋转;

所述驱动机构300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100的侧壁,所述摆杆40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300的动力输出端,可随所述驱动机构300的动力输出端同轴旋转;所述摆杆40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导杆500,可在旋转时带动所述导杆500并沿所述导杆500的轴向移动;所述导杆50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子200,可在随所述摆杆400移动时带动所述转子200在所述环形基座110内同轴旋转。

该系统的驱动、传动结构具有急回特性,摆杆400从运动角度极限位置回复到竖直状态时,回复速度加快,从而带动转子200从最大倾角位置迅速放平,大风到来时可迅速放平,减少受风面积,进一步减少所受风载荷,从而提高可靠性。同时,根据运动学原理,该系统的驱动、传动结构自带角行程,保证了转子200永远不会超过设定的转动范围,从而实现了硬限位。

具体实施中,摆杆400与导杆500的活动连接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1、图2所示,为了保证摆杆400与导杆500的连接稳定,提升系统的整体工作稳定性,所述导杆500可以为c型钢导杆,所述摆杆400的顶端铰接有滑块410,所述滑块410卡合于所述c型钢导杆内侧槽体并可在所述槽体中滑动。滑块410在c型钢导杆槽体内滑动,可以有效提升接触面积,降低传动应力,有效提高系统的驱动能力及保证两者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中,为了在大风天气对驱动机构300进行保护,所述导杆500两端的滑块410行程终点处均可以设置有限位部。导杆500在两个滑块410行程终点处设置限位部作为死点位置,可以有效保证在大风工况时导杆500无法推动摆杆400,从而实现了对驱动机构300的保护,如果阵风吹来,导杆500刚好运动到死点位置,那么就实现了结构自锁,并且是三角形结构,抗风能力极强,系统稳定性高。

具体实施中,滑块410材质的选用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由于工程塑料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及承载性,并且由于其自润滑的特性,具有极高的使用寿命,因而所述滑块410为可以工程塑料滑块。

具体实施中,驱动机构300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驱动机构300与立柱100的连接稳定,所述驱动机构300可以设置于所述立柱100一侧,所述立柱100则可以设置有通孔120,所述驱动机构300的动力输出端穿过所述通孔120探出至所述立柱100的另一侧。

具体实施中,驱动机构300动力输出端位置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为了,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机构300的动力输出端可以平行于所述转子200,所述摆杆400及所述导杆500可以垂直于所述转子200。

具体实施中,驱动机构300的选用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1、图2所示,所述驱动机构300可以包括电机310及减速机320,设置驱动机构300时,所述减速机320可以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100的侧壁,所述电机310则可以连接于所述减速机320。进一步的,减速机320的选用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由于系统对减速机320要求不高,既可以选用蜗轮蜗杆减速机,也可以选用普通减速机。

具体实施中,转子200与环形基座110的连接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1、图2所示,为了保证转子200转动平稳,所述转子200可以通过固定套设的轴瓦230设置于所述环形基座110内,所述轴瓦230则可以可相对于所述环形基座110滑动摩擦以随所述转子200旋转。进一步的,轴瓦230材质的选用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为了保证轴瓦230的使用寿命,所述轴瓦230为可以为具有自润滑特性的工程塑料轴瓦。设置中,为了便于安装,该轴瓦230可以包括两个设置于转子200两侧的半瓦。

具体实施中,环形基座110与立柱100本体的连接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为了保证连接牢固,所述环形基座110可以焊接于所述立柱100的顶部。

具体实施中,导杆500与转子200的固定连接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导杆500与所述转子200连接的一端可以设置有与所述转子200形状相匹配的轴套,所述导杆500通过所述轴套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子200。

具体实施中,立柱100的选用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为了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立柱100的承载能力,所述立柱100可以为c型钢立柱。

具体实施中,转子200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1、图2所示,所述转子200可以包括主轴210及至少一个光伏组件220,至少一个所述光伏组件220则可以沿所述主轴210的轴向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轴210的顶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跟踪器系统,包括立柱100、转子200、驱动机构300、摆杆400及导杆500,转子200横贯设置于立柱100顶部的环形基座110内,可在环形基座110内旋转移动;驱动机构300设置于立柱100的侧壁,摆杆40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驱动机构300的动力输出端,可随驱动机构300的动力输出端同轴旋转;摆杆400另一端与导杆500活动连接,可在旋转时带动导杆500并沿导杆500轴向移动;导杆500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子200并可在随摆杆400移动时带动转子200同轴旋转。该光伏跟踪器系统创造性的利用摆动导杆500机构,利用机构死点和急回特性提升了系统的大风响应速度,摆杆400带动导杆500,导杆500角速度小于摆杆400角速度,从而实现了减速增力作用,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成本;此外,摆杆400的转动中心低于转子200的转动中心,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整体转动中心,从而减小了基础的倾覆力矩、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