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便携式的汽车故障诊断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2289发布日期:2020-04-10 15:4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便携式的汽车故障诊断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故障诊断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便携式的汽车故障诊断仪。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故障诊断仪是车辆故障自检终端、汽车故障诊断仪(又称汽车解码器)是用于检测汽车故障的便携式智能汽车故障自检仪,用户可以利用它迅速地读取汽车电控系统中的故障,并通过液晶显示屏显示故障信息,迅速查明发生故障的部位及原因。

公开号为cn20827102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故障诊断仪,包括诊断主机与下位机,所述诊断主机的上端靠近两侧位置处均设置有挂扣,所述挂扣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上端开设有螺丝孔,所述诊断主机的前端设置有触摸显示屏,且诊断主机的前端部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透明观察口,所述诊断主机的一侧设置有橡胶防尘套,所述下位机的上端设置有诊断线,且诊断线的末端安装有诊断接头。设置有保护罩,能对触摸显示屏提供一定保护,防止故障诊断仪在发生碰撞时导致触摸显示屏损坏,减少使用成本,设置有挂扣,使用人员在使用故障诊断仪对车辆进行故障诊断时可随身携带,方便故障诊断仪的使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工作人员在使用诊断仪时,由于有的诊断线比较长,从而导致在使用和携带诊断仪时容易造成诊断线的缠绕,从而造成工作人员的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便携式的汽车故障诊断仪,具有便于工作人员操作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一体便携式的汽车故障诊断仪,包括外壳、转动连接于外壳的收纳装置、与收纳装置固定连接的诊断线和设置于外壳内的夹紧装置,所述收纳装置包括转轴和尺簧,所述转轴垂直于外壳的长度方向且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诊断线缠绕在转轴上,所述尺簧一端固定缠绕于转轴一端,另一端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缠绕在转轴上的诊断线在工作人员的使用下,带动转轴的转动,转轴带动其上尺簧的收卷,当将诊断线收卷时,转轴在尺簧的弹力下反转从而带动诊断线自动缠绕在转轴上,实现收纳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板和连接杆,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上下两个平行于外壳宽度方向的横杆,所述夹板位于外壳内诊断线的一侧,所述夹板滑动连接于横杆上,所述夹板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的侧壁且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外壳侧壁开设有小于外壳厚度的长槽,所述长槽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垂直于外壳长度方向的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诊断线被拉出,滑动滑块使得连接杆带动夹板平行于外壳宽度方向滑移,当夹板夹住诊断线后,转动滑块,使得滑块卡在卡板上,从而实现诊断线的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长槽的一端铰接有橡胶材质的卡箍,所述长槽的另一端开设有与卡箍头适配的卡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块卡接于卡板上时,将卡箍卡接于卡箍槽内,使得卡箍将滑块压紧,从而避免滑块在外力的作用下滑移。

进一步的:所述诊断线远离转轴的一端延伸出外壳且固定连接有诊断接头,所述外壳上端开有槽口内壁向两侧倾斜的凹槽,所述诊断接头置于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诊断接头置于凹槽内,使得整体美观,凹槽口的内壁设计成向两侧倾斜的,可以便于诊断接头的拿出。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一侧铰接有防尘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罩用于诊断接头的防尘。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软木板,所述软木板和外壳底部的四边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壳底部固定连接软木板和弹簧垫片,由于软木板和弹簧垫片的弹性,所以可以使诊断仪具有防摔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防眩光的显示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诊断线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显示屏上,防眩光的显示屏可以在强烈的日光下看清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外壳上表面的按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钮可以用来查看不同的数据以及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软木板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把手可以便于工作人员的携带。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表面靠近凹槽处铰接有防水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水罩可以防止防止工作人员的误操作使得水进入到显示屏和按钮内,也可以使得工作人员在雨天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设置收纳装置转动连接于外壳,诊断线与收纳装置固定连接,收纳装置包括转轴和尺簧,设置转轴垂直于外壳的长度方向且与外壳转动连接,使诊断线缠绕在转轴上,将尺簧的一端固定缠绕于转轴一端,另一端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目的是缠绕在转轴上的诊断线在工作人员的使用下,带动转轴的转动,转轴带动其上的尺簧的收卷,当将将诊断线收卷时,转轴在尺簧的弹力下反转从而带动诊断线自动缠绕在转轴上,实现收纳的效果;

夹紧装置包括夹板和连接杆,在外壳内设置有上下两个平行于外壳宽度方向的横杆,夹板有两个均位于外壳内的诊断线的两侧,两个夹板均滑动连接于横杆上,使夹板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的侧壁且转动连接有滑块,在外壳侧壁开设有小于外壳厚度的长槽且在其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垂直于外壳长度方向的卡板,当诊断线被拉出后,滑动滑块使得连接杆带动夹板平行于外壳宽度方向滑移,当夹板夹住诊断线后,转动滑块,使得滑块卡在卡板上,从而实现诊断线的限位;

诊断线远离转轴的一端延伸出外壳且固定连接有诊断接头,在外壳上端开设有槽口内壁向两侧倾斜的凹槽,使诊断接头置于凹槽内,诊断接头置于凹槽内,使得整体美观,凹槽口的内壁设计成向两侧倾斜的,可以便于诊断接头的拿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志:1、外壳;2、收纳装置;21、转轴;22、尺簧;23、转盘;3、诊断线;4、诊断接头;5、夹紧装置;51、夹板;52、连接杆;53、滑块;54、卡板;6、防尘罩;7、显示屏;8、按钮;9、防水罩;10、凹槽;11、软木板;12、弹簧垫片;13、长槽;14、横杆;15、把手;16、卡盖;17、卡槽;18、卡箍;19;卡箍槽;20、卡扣;200、卡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一体便携式汽车故障诊断仪,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收纳装置2(见图2)、诊断线3(见图2)和夹紧装置5。收纳装置2转动连接于外壳1内,用于诊断线3的收卷。诊断线3与收纳装置2固定连接,诊断线3平行于外壳1的长度方向,用于诊断汽车的故障。夹紧装置5与外壳1滑动连接,用于对诊断线3的夹紧限位。

如图2所示,收纳装置2包括转轴21和尺簧22,转轴21垂直于外壳1的长度方向且与外壳1内壁转动连接,诊断线3一端与转轴21固定连接且缠绕于转轴21上。尺簧22套置于转轴21上,并且其一端与转轴21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缠绕于转轴21上,另一端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转轴21两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转盘23,且转盘23位于尺簧22的两侧,防止诊断线3对尺簧22造成影响。诊断线3的远离转轴21的一端延伸出外壳1外且固定连接有诊断接头4。当工作人员使用时,拉动诊断线3带动转轴21的转动,从而使得尺簧22收卷,然后利用夹紧装置5,使其夹紧诊断线3,从而实现诊断线3的定位,当诊断线3不使用时,利用夹紧装置5使其脱离诊断线3,诊断线3会在尺簧22的弹力作用下,带动转轴21的反转,从而使得诊断线3自动收卷。在外壳1的上端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口内壁向两侧倾斜,诊断接头4收卷于凹槽10内,凹槽10口内壁向两侧倾斜有利于诊断接头4的取出,在凹槽10的一侧铰接有防尘罩6,防尘罩6的一端铰接有橡胶材质的卡盖16,凹槽10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卡盖16适配的卡槽17,当诊断接头4收卷于凹槽10内后,将卡盖16卡接进卡槽17内,从而使得诊断接头4可以防尘。

如图2所示,夹紧装置5包括夹板51和连接杆52,外壳1内设置有两个上下平行于外壳1宽度方向的横杆14,夹板51位于诊断线3的一侧且滑动连接于横杆14上,连接杆52的一端与夹板51铰接,另一端延伸出外壳1侧壁且与滑块53转动连接,外壳1侧壁开设有宽度小于外壳1厚度的长槽13,长槽13两侧固定连接有垂直于外壳1长度方向的卡板54。在长槽13的一端铰接有橡胶材质的卡箍18,在长槽13的另一端开设有与卡箍18头部适配的卡箍槽19。当诊断线3被拉出,平行于外壳1长度方向滑动滑块53带动连接杆52的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杆52推动夹板51垂直于外壳1长度方向滑移,当夹板51夹住诊断线3时,转动滑块53,使得滑块53卡接于卡板54上,然后将卡箍18卡接与卡箍槽19内,使得卡箍18将滑块53压紧,从而实现诊断线3的定位。

如图1所示,外壳1底部固定连接有软木板11,软木板11和外壳1底部四边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垫片12,由于软木板11和弹簧垫片12具有弹性,所以可以对诊断仪起到防摔的效果。在软木板11上固定连接有把手15,把手15的材质为布料,可以便于工作人员的携带。在外壳1的上表面安装有防眩光的显示屏7,在显示屏7的下方安装有按钮8,诊断线3采集的数据传送到显示屏7上,即使在强烈的日光下也可以便于工作人员的观察,按钮8可以便于工作人员查看不同的数据。在外壳1上表面靠近凹槽10的一侧铰接有防水罩9,防水罩9底边固定连接有橡胶材质的卡扣20,在外壳1上表面下端开设有与卡扣20同位置适配的卡扣槽200,将卡扣20卡接进卡扣槽200内,可以防止工作人员的误操作使水进入到显示屏7和按钮8内,也可以使工作人员在雨天使用。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当使用诊断线3时,打开诊断接头4处的防尘罩6,将诊断接头4从凹槽10内取出,拉动诊断线3,带动转轴21的转动,从而使转轴21上的尺簧22收卷,然后滑动滑块53,使得连接杆52带动夹板51平行于外壳1的宽度方向滑移,夹板51将诊断线3夹住后,转动滑块53,将滑块53卡在卡板54上,将卡箍18卡接于卡箍槽19内,使得卡箍18将滑块53压紧,从而使得夹板51将诊断线3夹紧,实现对诊断线3的定位。当不使用诊断线3时,使卡箍18从卡箍槽19内脱离,然后转动滑块53,使滑块53不在卡在卡板54上,然后滑动滑块53,使夹板51脱离诊断线3,诊断线3会在尺簧22弹力的作用下带动转轴21的反转,从而实现对诊断线3的自动收卷,诊断接头4收卷于凹槽10内,然后将防尘罩6上的卡扣20卡接进卡扣槽200内,实现对诊断接头4的防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