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抗衰减补偿的线性稳压器

文档序号:28218114发布日期:2021-12-28 22: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阻抗衰减补偿的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npn管q1、第二npn管q2、第三npn管q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一pmos管mp1、第二pmos管mp2、第三pmos管mp3、第四pmos管mp4、第五pmos管mp5、第六pmos管mp6、第一nmos管mn1、第二nmos管mn2、第三nmos管mn3、第一ldnmos管hmn1、第二ldnmos管hmn2、第三ldnmos管hmn3、第四ldnmos管hmn4、第一ldpmos管hmp1、第二ldpmos管hmp2、第一电容c1,第一齐纳管z1、第二齐纳管z2、第三齐纳管z3、第一native mos管namos1;其中,第一npn管q1和第二npn管q2组成差分对管,第一npn管q1的基极接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一npn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r1后接地,第一npn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r2后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一ldpmos管hmp1的漏极和第三pmos管mp3的源极;第二npn管q2的基极接基准电压,其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r1后接地,其集电极接第二ldnmos管hmn2的源极;第三npn管q3的基极接基准电压,其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r5后接地,其集电极接第一ldnmos管hmn1的源极;第一ldnmos管hmn1的栅极接外部偏置电压,其漏极通过第六电阻r6后接第一pmos管mp1的漏极;第二ldnmos管的栅极接外部偏置电压,其漏极通过第七电阻r7后接第二pmos管mp2的漏极;第二齐纳管z2的正极接第二pmos管mp2的漏极和第一native mos管namos1的栅极,第二齐纳管z2的负极接电源;第一native mos管namos1的漏极接电源,其源极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齐纳管z1的正极、第一ldpmos管hmp1的栅极和第二ldpmos管hmp2的栅极;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电源,第一齐纳管z1的负极接电源;第一ldpmos管hmp1的源极接电源;第二ldpmos管hmp2的源极接电源,其漏极接第三齐纳管z3的负极和第四pmos管mp4的源极;第三齐纳管z3的正极接地;第三pmos管mp3的栅极和漏极互连,其漏极通过第九电阻r9后接地;第四pmos管mp4的栅极接第三pmos管mp3的漏极,第四pmos管mp4的漏极通过第十电阻r10后接地;第五pmos管mp5的源极接电源,其栅极和漏极互连;第六pmos管mp6的源极接电源,其栅极接第五pmos管mp5的漏极;第三ldnmos管hmn3的漏极通过第十三电阻r13后接第五pmos管mp5的漏极,第三ldnmos管hmn3的栅极接外部偏置电压;第四ldnmos管hmn4的漏极通过第十四电阻r14后接第六pmos管mp6的漏极,第四ldnmos管hmn4的栅极接外部偏置电压;第一nmos管mn1的漏极接第三ldnmos管hmn3的源极,第一nmos管mn1的栅极接第四pmos管mp4的漏极,第一nmos管mn1的源极通过第十一电阻r11后接第三nmos管mn3的漏极;第二nmos管的漏极接第四ldnmos管hmn4的源极,第二nmos管的栅极接基准电压,其源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后第三nmos管mn3的漏极;第三nmos管mn3的栅极接外部偏置电压,其源极接地;第一ldpmos管hmp1漏极、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三pmos管mp3源极的连接点为线性稳压器输出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稳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抗衰减补偿的线性稳压器。本发明通过对传统的带片外电容线性稳压器的补偿方式进行改进,通过在第一级放大级的输出端进行输出阻抗衰减,从而保证线性稳压器的环路稳定性。本发明在使用源跟随器进行频率补偿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补偿方式,整体上仍然采用中间插入源跟随器的方式进行频率补偿,但在前一级电路中配合源跟随器的使用加入阻抗衰减电路,从而可以在线性稳压器第二级寄生电容很大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通过简单的一级源跟随器进行频率的补偿。同时不增加电路复杂度和功耗。非常适用于带片外电容的负载范围较大的线性稳压器的频率补偿使用。频率补偿使用。频率补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周泽坤 任航 张志坚 王卓 张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9.27
技术公布日:2021/12/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