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实验室净化机组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21500发布日期:2022-03-19 22:4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实验室净化机组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机组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净化机组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生物实验室在主实验室前通常会设置多个缓冲间,科研人员在进入主实验室前需要依次经过缓冲间,并进行防护服穿戴、全身消毒等步骤。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各个房间内均通过净化机组进行空气净化,并且相邻房间在无人通过时均相互隔离,对于净化机组的控制通常是通过设置在实验室墙上的控制器实现,若需要在实验室外对实验室内的净化机组进行控制,则需要实现外部控制终端与控制器的通讯,实现通讯的方式可以是在墙内布线,或者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但前者需要对墙体进行改造,较为不便;后者由于各个房间相互隔离,无线信号容易被干扰和屏蔽。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净化机组的控制系统,以克服或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4.一种用于实验室净化机组的控制系统,包括光信号收发装置、监控主机和控制器,所述实验室包括一级缓冲间、二级缓冲间和主实验室,所述一级缓冲间、二级缓冲间和主实验室中均设置有净化空调、控制器和光信号收发装置,一级缓冲间外设有监控主机和光信号收发装置,所述一级缓冲间、二级缓冲间、主实验室相互之间通过互锁门相连通,所述光信号收发装置分别与监控主机、控制器信号相连,相邻的光信号收发装置之间通过光信号进行通信,所述控制器与净化空调信号相连。
5.进一步的,所述一级缓冲间、二级缓冲间和主实验室均设有静压送风箱,所述静压送风箱与净化空调的输出端相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光信号收发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两侧均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透明部、光信号收发机构、pcb板,所述pcb板上集成有io 接口、微处理器和电池,所述光信号收发机构通过io接口与pcb板信号相连。
7.进一步的,所述光信号收发机构包括遮光板、分别设置于遮光板两侧的发光部与颜色传感器,所述发光部、颜色传感器分别与io接口信号相连。
8.进一步的,所述发光部与壳体之间设有反光罩。
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背面两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设有粘性层,活动板一端两侧设有限位部。
10.进一步的,所述互锁门包括带有第一电控锁的第一门、带有第二电控锁的第二门,所述第一门和第二门前均设有感应脚垫,所述第一电控锁、第二电控锁分别与最近的控制器信号相连。
11.进一步的,所述感应脚垫包括脚垫本体,所述脚垫本体顶部设有压电薄膜传感器,
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与最近的控制器信号相连。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净化机组的控制系统,在实验室各个房间中均设置净化空调、控制器和光信号收发装置,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器调节相应的净化空调,同时不同控制器之间、控制器与实验室外的监控主机之间可以通过光信号收发装置进行通信,用户可以通过监控主机查看净化机组的运行情况及发送控制指令,所述系统无需在墙体内布线也可在无线网络屏蔽的情况下实现对实验室净化机组的控制。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实验室净化机组的控制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光信号收发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光信号收发装置背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用于实验室净化机组的控制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光信号收发装置,11壳体,111滑槽,112活动板,113粘性层, 114限位部,12透明部,13pcb板,14遮光板,15发光部,16颜色传感器, 17反光罩,2监控主机,3控制器,4一级缓冲间,5二级缓冲间,6主实验室,7净化空调,8静压送风箱,91第一电控锁,92第一门,93第二电控锁, 94第二门,95感应脚垫。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列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实施例一
22.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净化机组的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光信号收发装置1、监控主机2和控制器3。所述系统应用于实验室,所述实验室包括相互之间通过互锁门相连通的一级缓冲间4、二级缓冲间5 和主实验室6,所述一级缓冲间4、二级缓冲间5、主实验室6中均设置有净化空调7、控制器3和光信号收发装置1。监控主机2和一台光信号收发装置 1设置于一级缓冲间4外。每台光信号收发装置1分别与最近的监控主机2 或控制器3信号相连,相邻的光信号收发装置1之间通过光信号进行通信。一级缓冲间4/二级缓冲间5/主实验室6中的控制器3均与净化空调7信号相连。
23.示例性地,一级缓冲间4、二级缓冲间5和主实验室6内的净化空调7 独立运行,其送风管道互不相通,以避免可能出现的空气污染传播。用户处于任一房间内时,均可以通过该房间内的控制器3对净化空调7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节。同时,控制器3会将当前房间中的净化空调7的运行参数发送至光信号收发装置1,光信号收发装置1会将运行参数按照用户预
设的规则转换为相应的光信号并发送给相邻的光信号收发装置1,直至与监控主机2相连的光信号收发装置1接收光信号并转换为相应的运行参数发送给监控主机 2。用户可以在实验室外通过监控主机2查看实验室中净化空调7的运行情况,并可以通过监控主机2输入控制指令调节净化空调7的运行参数,此时与监控主机2相连的光信号收发装置1会根据用户预设的规则将控制指令转换为相应的光信号,并发送给相邻的光信号收发装置,再由接收的光信号收发装置将光信号还原为控制指令发送给控制器3,控制器3根据控制指令对净化空调7运行参数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实验室相邻房间的互锁门采用透明玻璃门,光信号收发装置1设置于互锁门旁,使得相邻光信号收发装置1之间可以透过互锁门进行光信号的收发。
24.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一级缓冲间4、二级缓冲间5 和主实验室6内均设有静压送风箱8,所述静压送风箱8与净化空调7的输出端相连通,其输出端朝实验室内送风。静压送风箱8可以起到减小动压、增加静压,提高气流稳定性,减小气流振动的效果,通过静压送风箱8送风可以避免对实验室内气流造成较强扰动。
25.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参照图2,所述光信号收发装置1 包括一壳体11,所述壳体11两侧均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透明部12、光信号收发机构,壳体内部中间设有pcb板13。所述pcb板13上集成有io接口、微处理器和电池,所述光信号收发机构通过io接口与pcb板13信号相连。pcb板13通过io接口与控制器3信号相连。
26.具体的,所述光信号收发机构包括遮光板14、分别设置于遮光板14两侧的发光部15与颜色传感器16,所述发光部15、颜色传感器16分别与io 接口信号相连。其中发光部15用于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发出不同颜色光;所述颜色传感器16用于接收并识别其他光信号收发机构发出的光的颜色,并发送信号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接收到信号后根据用户预设的光颜色与控制指令的对应规则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控制器3。微处理器还通过io接口接收控制器3发送的净化空调运行数据,并根据用户预设的运行数据与光颜色对应关系,控制发光部15发出不同颜色光。
27.示例性地,所述透明部12可以采用亚克力板,所述发光部15可以采用 rgb led灯珠,在发光部15与壳体11之间设有反光罩17,所述反光罩17 通过反射发光部15发出的光线,能够起到提高亮度的效果。
28.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监控主机2可以采用计算机;所述净化空调7、颜色传感器16、微处理器可以采用市面上现有的公知型号,所述控制器3可以采用与净化空调7相适应的现有型号;所述电池可以采用纽扣电池。
29.实施例二
30.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31.参照图3,所述光信号收发装置1的壳体11背面设有滑槽111,所述滑槽111中滑动设置有活动板112,所述活动板112上设有粘性层113,活动板 112一端两侧设有限位部114。在安装所述光信号收发装置1时,只需将其背面靠近平面并通过粘性层113将其贴附在安装位置即可。活动板112两侧的限位部114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侧滑槽111之间的距离,当壳体11被粘在墙上时限位部114能够起到防止活动板112与滑槽111之间产生滑动的作用。当粘性层113粘性降低时,可以将活动板112从滑槽111中抽出并更换,十分方便。
32.另外,所述互锁门包括带有第一电控锁91的第一门92、带有第二电控锁93的第二
门94,所述第一门91和第二门93前均设有感应脚垫95。所述第一电控锁91、第二电控锁92分别与最近的控制器3信号相连,分别用于控制第一门92和第二门94的锁闭。所述感应脚垫95包括脚垫本体,所述脚垫本体顶部设有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与最近的控制器3信号相连。
33.示例性地,当用户需要从实验室当前房间前往另一房间时,来到相应门前并站在感应脚垫95上,脚垫本体顶部的压电薄膜传感器受压后发送信号给控制器3,控制器3收到信号后控制与其连接的电控锁解锁,用户进入门后,控制器3控制与其连接的电控锁锁止,并通过光信号收发装置1向相邻的控制器3发送信号。相邻房间的控制器3通过光信号收发装置1接收到信号后,控制与其连接的电控锁解锁,用户即可进入下一房间。互锁门的设置可以对进入房间内的气流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污染物传播,本实施例中用户只需站在感应脚垫上即可实现互锁门的解锁,无需动手操作,进一步降低用户与周围环境接触的机会,可防止人、物交叉感染。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