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房用智能温湿度监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8265发布日期:2022-03-16 22:1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病房用智能温湿度监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病房用智能温湿度监控设备。


背景技术:

2.病房中的温湿度对病人影响很大,现有的病房中均设置有温湿度监控装置,其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然后还设置有显示器,将检测到的温度、湿度值显示在显示器上,方便医护人员和病人查看。
3.现有的温湿度监控装置大都是固定安装,不方便拆卸或者移动,需要对温湿度监控装置拆卸移动时较为不便,可能会损坏温湿度监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病房用智能温湿度监控设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病房用智能温湿度监控设备,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焊接有固定筒,固定筒的内部设有监控本体,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四角处均焊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筒,螺纹筒的一侧设有吸盘,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中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一侧设有双面胶。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筒的顶端内壁焊接有弹性片,弹性片呈v形,所述监控本体的顶端粘接有凸块。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筒的底端内壁粘接有橡胶垫。
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粘接有若干支撑杆,所述固定筒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凹槽,固定凹槽的顶端内壁焊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座的顶端开设有卡槽。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条的底端呈尖锥状。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部设有磁铁。
13.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的顶端粘接有若干橡胶凸块。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通过设置吸盘、螺纹杆、螺纹筒、固定座和双面胶,装置可以通过吸盘在光滑的平面上固定,需要移动时,直接取下即可,在粗糙的平面上时,可以通过双面胶进行贴附,此时可以转动螺纹筒,使螺纹筒带动吸盘移动,使吸盘无法接触固定的粗糙平面,从而避免吸盘影响双面胶的贴附,装置具有多种固定方式,同时可以便于移动,极大的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16.2、通过设置固定筒、弹性片和凸块,可以将监控本体插入固定筒的内部,凸块和弹
性片可以相互配合,从而避免监控本体脱落,通过橡胶垫可以提升监控本体的固定稳定性;
17.3、通过设置支撑杆和散热孔,支撑杆可以避免监控本体直接与安装板接触,从而便于装置通过散热孔使空气流通,增强监控本体的散热性能;
18.4、通过设置呈尖锥状的固定条和卡槽,固定条挂在卡槽的内部,可以使固定板与固定座固定,同时可以通过向上拿取安装板,从而使固定条离开卡槽,固定座与固定板分离,可以将安装板取下,便于装置的直接移动,通过底部呈尖锥状的固定条,便于插入卡槽的内部,从而使安装板固定,便于装置的安装;
19.5、通过设置两个磁铁,两个磁铁的相互吸引,可以使安装板与固定座固定,从而提升装置安装后的稳定性;
20.6、通过设置橡胶凸块,可以提升监控本体底部与橡胶垫的摩擦力,从而便于监控本体的固定,提升装置安装之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病房用智能温湿度监控设备的主视结构剖视图;
22.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病房用智能温湿度监控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病房用智能温湿度监控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安装板、2固定筒、3凸块、4弹性片、5监控本体、6 支撑杆、7橡胶垫、8散热孔、9螺纹杆、10螺纹筒、11吸盘、12固定板、13固定凹槽、14磁铁、15固定座、16双面胶、17卡槽、18 固定条、19橡胶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6.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7.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8.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9.实施例1
30.参照图1-2,一种病房用智能温湿度监控设备,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一侧焊接有固定筒2,固定筒2的内部设有监控本体5,安装板1的另一侧四角处均焊接有螺纹杆9,螺纹杆9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0,螺纹筒10的一侧设有吸盘11,安装板1的一侧中部设有固定座15,固定座15的一侧设有双面胶16,装置可以通过吸盘 11在光滑的平面上固定,需要移动时,直接取下即可,在粗糙的平面上时,可以通过双面胶16进行贴附,此时可以转动
螺纹筒10,使螺纹筒10带动吸盘11移动,使吸盘11无法接触固定的粗糙平面,从而避免吸盘11影响双面胶16的贴附,装置具有多种固定方式,同时可以便于移动,极大的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31.其中,固定筒2的顶端内壁焊接有弹性片4,弹性片4呈v形,监控本体5的顶端粘接有凸块3,可以将监控本体5插入固定筒2的内部,凸块3和弹性片4可以相互配合,从而避免监控本体5脱落。
32.其中,固定筒2的底端内壁粘接有橡胶垫7,通过橡胶垫7可以提升监控本体5的固定稳定性。
33.其中,安装板1的一侧粘接有若干支撑杆6,固定筒2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若干散热孔8,通过支撑杆6可以避免监控本体5直接与安装板1接触,从而便于装置通过散热孔8使空气流通,增强监控本体5的散热性能。
34.其中,安装板1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凹槽13,固定凹槽13的顶端内壁焊接有固定条18,固定座 15的顶端开设有卡槽17,通过固定条18挂在卡槽17的内部,可以使固定板12与固定座15固定,同时可以通过向上拿取安装板1,从而使固定条18离开卡槽17,固定座15与固定板12分离,可以将安装板1取下,便于装置的直接移动。
35.其中,固定条18的底端呈尖锥状,通过底部呈尖锥状的固定条18,便于插入卡槽17的内部,从而使安装板1固定,便于装置的安装。
36.其中,固定座15和固定板1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部设有磁铁14,通过两个磁铁14的相互吸引,可以使安装板12与固定座15固定,从而提升装置安装后的稳定性。
37.工作原理:装置可以通过吸盘11在光滑的平面上固定,需要移动时,直接取下即可,在粗糙的平面上时,可以通过双面胶16进行贴附,此时可以转动螺纹筒10,使螺纹筒10带动吸盘11移动,使吸盘11无法接触固定的粗糙平面,从而避免吸盘11影响双面胶16 的贴附,装置具有多种固定方式,同时可以便于移动,极大的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38.可以将监控本体5插入固定筒2的内部,凸块3和弹性片4可以相互配合,从而避免监控本体5脱落,通过橡胶垫7可以提升监控本体5的固定稳定性;
39.通过支撑杆6可以避免监控本体5直接与安装板1接触,从而便于装置通过散热孔8使空气流通,增强监控本体5的散热性能;
40.通过固定条18挂在卡槽17的内部,可以使固定板12与固定座 15固定,同时可以通过向上拿取安装板1,从而使固定条18离开卡槽17,固定座15与固定板12分离,可以将安装板1取下,便于装置的直接移动,通过底部呈尖锥状的固定条18,便于插入卡槽17的内部,从而使安装板1固定,便于装置的安装;
41.通过两个磁铁14的相互吸引,可以使安装板12与固定座15固定,从而提升装置安装后的稳定性。
42.实施例2
43.参照图3,一种病房用智能温湿度监控设备,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为了增加装置的实用性,橡胶垫7的顶端粘接有若干橡胶凸块19,通过橡胶凸块19可以提升监控本体5底部与橡胶垫7的摩擦力,从而便于监控本体5的固定,提升装置安装之后的稳定性。
44.工作原理:装置可以通过吸盘11在光滑的平面上固定,需要移动时,直接取下即
可,在粗糙的平面上时,可以通过双面胶16进行贴附,此时可以转动螺纹筒10,使螺纹筒10带动吸盘11移动,使吸盘11无法接触固定的粗糙平面,从而避免吸盘11影响双面胶16 的贴附,装置具有多种固定方式,同时可以便于移动,极大的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45.可以将监控本体5插入固定筒2的内部,凸块3和弹性片4可以相互配合,从而避免监控本体5脱落,通过橡胶垫7可以提升监控本体5的固定稳定性;
46.通过支撑杆6可以避免监控本体5直接与安装板1接触,从而便于装置通过散热孔8使空气流通,增强监控本体5的散热性能;
47.通过固定条18挂在卡槽17的内部,可以使固定板12与固定座 15固定,同时可以通过向上拿取安装板1,从而使固定条18离开卡槽17,固定座15与固定板12分离,可以将安装板1取下,便于装置的直接移动,通过底部呈尖锥状的固定条18,便于插入卡槽17的内部,从而使安装板1固定,便于装置的安装;
48.通过两个磁铁14的相互吸引,可以使安装板12与固定座15固定,从而提升装置安装后的稳定性;
49.通过橡胶凸块19可以提升监控本体5底部与橡胶垫7的摩擦力,从而便于监控本体5的固定,提升装置安装之后的稳定性。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