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管理方法、智能终端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0444538发布日期:2022-06-17 23:5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泳池管理方法、智能终端及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泳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泳池管理方法、智能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2.泳池即游泳池,是人们进行游泳运动的专门场所。通常被分为露天泳池和室内泳池两种,还可分为公共泳池和私人泳池。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智能泳池应运而生,并得到了人们的青睐。
3.相关技术中的智能泳池包括泳池本体、清洁机构、消毒机构和调温机构。其中,清洁机构、消毒机构和调温机构均设置有独立的控制器,相关人员事先通过各个控制器配置参数,完成后,控制器控制对应设备运行,实现自动消毒、清洁、换水和控温等功能。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各机构间独立控制,增加了耗电器件的数量,较为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有助于节省能源,本发明提供一种泳池管理方法、智能终端及系统。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泳池管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泳池管理方法,包括:获取配置数据;基于所述配置数据,判断系统配置是否完成;若否,判断是否需要添加泳池设备;若需要添加,则进入设备添加模式;在所述泳池设备添加完成后,进入应用场景配置模式;并在应用场景配置完成后,进入泳池运行模式。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已有的配置数据判断系统配置是否完成;在未完成的情况下,自动进入设备添加模式,使泳池负责人能够将与泳池相关的设备关联在程序中,而后进入应用场景配置模式,最后进入泳池运行模式。使泳池负责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设备关联到同一台控制设备中,实现一台控制设备对多个设备的控制,有助于减少耗电器件的数量,从而有助于节省能源。
8.可选的,所述配置数据包括基础参数、外围设备参数和应用场景参数;所述判断系统配置是否完成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基础参数是否设置完成;基于所述外围设备参数判断外围设备是否连接成功;以及基于所述应用场景参数判断应用场景是否配置完成;若均为是,则判定所述系统配置完成;否则,判定所述系统配置未完成。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添加新的外围设备时,将新的外围设备与控制设备通信连接即可。此时由于控制设备中的控制逻辑不包含新的外围设备,因此新的外围设
备属于连接失败状态,进而使控制设备判定系统配置未完成。
10.可选的,所述判断是否需要添加泳池设备的步骤包括:输出添加设备选择信息;接收基于所述添加设备选择信息反馈的结果信息;在所述结果信息为是时,判定需要添加所述泳池设备;在所述结果信息为否时,判定无需添加所述泳池设备。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逻辑简单,易于控制,泳池负责人只需要在控制设备输出添加设备选择信息后,选择是,即可进入设备添加模式。
12.可选的,进入所述设备添加模式后的步骤包括:连接添加的所述泳池设备;获取添加的所述泳池设备的添加设备参数;执行所述判断是否需要添加泳池设备。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到添加设备参数后,即可根据添加设备参数将添加的泳池设备与泳池关联,共同控制。此外,在获取添加设备参数后,重新判断是否需要添加泳池设备。若不需要,泳池负责人选择否即可;若需要,泳池负责人选择是即可。一方面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有助于提高泳池设置的效率;另一方面便于减少控制设备执行判断系统配置是否完成步骤的次数,有助于缩短泳池设备添加耗时,从而有助于节省能源。
14.可选的,所述获取添加的所述泳池设备的添加设备参数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添加设备参数;判断所述添加设备参数是否获取成功;若是,执行下一步;否则,输出手动配置信息,并接收基于所述手动配置信息返回的所述添加设备参数。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设备优先自动获取添加的泳池设备的添加设备参数;若缺少必要子参数,或者获取的子参数异常均判定为获取失败。此时输出手动配置信息,便于泳池负责人手动输入添加设备参数。
16.可选的,在无需添加所述泳池设备时,判定所述泳池设备添加完成;进入所述应用场景配置模式后的步骤包括:获取泳池使用需求;基于所述配置数据和所述添加设备参数,到预设的应用场景中查找满足所述泳池使用需求的所述应用场景;输出查找到的所述应用场景,并获取场景选择信息,基于所述场景选择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场景;在未查找到所述应用场景或所述场景选择信息为取消选择时,输出自定义信息,并接收基于所述自定义信息返回的自定义数据;基于所述自定义数据生成对应的所述应用场景。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拥有两套应用场景的配置模式,优先自动配置,在无法完成自动配置时,进行手动配置,便于得到的应用场景更符合泳池使用者的需求。
18.可选的,进入所述泳池运行模式后的步骤包括:
启动所述应用场景;基于所述应用场景控制对应的所述泳池设备。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应用场景配置完成后,基于应用场景对各个连接的泳池设备进行控制,实现了一台控制设备对多个设备控制的目的,便于节省能源。
20.可选的,在所述启动所述应用场景后,还包括:判断是否发生运行异常;若未发生所述运行异常,判断设备是否运转异常;所述设备包括所述泳池设备;若未发生所述运转异常,判断是否水质异常;若未发生所述水质异常,则判断用户设定是否变更;若变更,则基于变更后的所述用户设定,重新启动所述应用场景;若未变更,则执行所述判断是否发生运行异常的步骤;若所述运行异常、所述运转异常或所述水质异常,则获取故障码;基于所述故障码判断故障原因;基于所述故障原因调取对应预设的修复策略;判断故障是否解除;若解除,执行所述启动应用场景;若未解除,逐一运行其他预设的所述修复策略;判断故障是否解除;若未解除,控制所述设备停止运行,并输出维护通知;在输出所述维护通知后,执行所述判断故障是否解除。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自检测和自修复功能,有助于及时发现泳池的异常情况,降低因泳池设备异常而低效运行的发生概率,从而便于减少资源浪费。
2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泳池管理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执行所述泳池管理程序时执行上述方法。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执行相应程序时采用上述方法,有助于利用一台控制设备对多个泳池设备进行控制,减少控制端的数量,从而有助于节省能源。
24.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泳池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泳池管理系统,包括泳池设备、移动终端以及上述智能终端;所述泳池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均与所述智能终端通讯连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节省能源。
26.综上所述,在系统配置未完成时,进入设备添加模式,使泳池负责人能够将泳池的相关设备关联到程序中,实现一台控制设备控制整个泳池相关设备的目的,便于减少控制端的数量,有助于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泳池管理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泳池管理方法的进入设备添加模式后的流程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泳池管理方法的进入应用场景配置模式后的流程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泳池管理方法的进入泳池运行模式后的流程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泳池管理系统的框架图。
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泳池管理系统的具体框架图附图标记说明:1、泳池设备;2、移动终端;3、智能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泳池管理方法,参照图1,泳池管理方法包括:s100、获取配置数据。
34.配置数据包括基础参数、外围设备参数和应用场景参数。其中,基础参数包括时间、泳池大小、泳池位置、使用时段和水质要求;外围设备参数包括外围设备的设备类型、型号和连接状态;应用场景参数包括应用场景匹配状态。其中连接状态包括连接成功和连接失败,连接成功证明控制设备能够对对应的外围设备进行控制;连接失败证明控制设备不能够控制对应的外围设备。连接失败的情况包括外围设备与控制设备通信连接成功,但是具体运行逻辑未设置和外围设备未与控制设备通信连接。应用场景匹配状态包括匹配成功和匹配失败。
35.s200、基于配置数据,判断系统配置是否完成。
36.具体的,s200包括:s210、判断基础参数是否设置完成。
37.即控制设备中是否已经存入所有基础参数,若缺少基础参数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则判定基础参数未设置完成。
38.s220、基于外围设备参数判断外围设备是否连接成功。
39.不难理解,主要通过外围设备参数中的连接状态判断所有的外围设备是否均已连接成功;若存在一个或几个外围设备的连接状态为连接失败,则判定外围设备未连接成功。需要说明的是,外围设备的数量可以由泳池负责人预设在控制设备中,也可以由控制设备根据获得的设备类型以及型号自动判断。例如控制设备检测出内部存储有十个设备类型和十一个型号,其中有两个型号为同一设备类型,但连接状态只有十个为连接成功,此时即可判定有一台外围设备连接失败。
40.s230、基于应用场景参数判断应用场景是否配置完成。
41.应用场景预先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应用场景包括单一功能场景、多功能场景和全功能场景。其中,单一功能场景包括ph检测场景、循环过滤场景、自动恒温场景、自动消毒场景、自动投药场景、水质检测场景和自动照明场景;多功能场景由至少两个单一功能场景组成,但多功能场景不包含全部的单一功能场景;例如,多功能场景可以是ph检测场景+自动投药场景+循环过滤场景,即三个单一功能场景中的功能均会执行;全功能场景即包括所有单一功能场景。
42.只要设置了应用场景,即判定应用场景配置完成。
43.若s210、s220和s230的判断结果均为是,则判定系统配置完成;否则判定系统配置未完成。需要说明的是,系统配置未完成的情况还包括控制设备首次启动、无外围设备连接和外围设备工作异常。
44.在系统配置未完成时,执行步骤s300、判断是否需要添加泳池设备。
45.具体的,s300包括:s310、输出添加设备选择信息。
46.控制设备向预先连接的显示端输出添加设备选择信息。
47.s320、接收基于添加设备选择信息反馈的结果信息。
48.结果信息包括是和否。在显示端接收到添加设备选择信息时,弹出选择框,在选择框中的确认按钮触发时,结果信息为是,在选择框中的取消按钮触发时,结果信息为否。
49.在结果信息为是时,执行s330、判定需要添加泳池设备。
50.在结果信息为否时,执行s340、判定无需添加泳池设备。
51.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泳池负责人增加泳池设备,即增加外围设备,还可以提供主动添加入口,即在控制设备的显示端显示主动添加标签,在主动添加标签被点击时,视为需要添加泳池设备。在本实施例中,泳池设备即外围设备,例如循环水泵、电磁阀门、恒温加热设备、消毒设备等。
52.在需要添加泳池设备时,执行步骤s400、进入设备添加模式。
53.参照图2,在进入设备添加模式之后,包括:s410、连接添加的泳池设备。
54.即与添加的泳池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以可以进行数据交互为标准。通信连接的方式包括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例如wifi连接、双绞线连接等。
55.s420、获取添加的泳池设备的添加设备参数。
56.具体的,s420包括:s421、获取添加设备参数。
57.添加设备参数包括添加设备的设备类型和型号。
58.s422、判断添加设备参数是否获取成功。
59.即验证是否获取到添加设备参数以及验证获得的添加设备参数是否为有效值。其中,空值和乱码均视为无效。在添加设备参数未成功获得以及获得的添加设备参数为无效值时,判定添加设备参数获取失败。
60.若获取成功,执行步骤s300;否则,执行步骤s423、输出手动配置信息,并接受基于手动配置信息返回的添加设备参数。
61.控制设备将手动配置信息传输给显示端,显示端基于手动配置信息输出预设的设备参数表格。
62.参照图1,在步骤s400之后,执行步骤s500、判断泳池设备是否添加完成。不能理解,由于在本实施例中,进入设备添加模式后,每执行完步骤s422或s423,均会返回到s300。因此在s300为否时,视为泳池设备添加完成。
63.在泳池设备添加完成后,执行步骤s600、进入应用场景配置模式。
64.具体的,参照图3,进入应用场景配置模式后的步骤包括:s610、获取泳池使用需求。
65.为了便于控制设备根据泳池使用需求自动匹配应用场景,可以预设若干泳池使用需求,供泳池负责人选择。此外,也可以由泳池负责人输入泳池使用需求。为了便于理解,泳池使用需求可以是需要自动消毒。
66.s620、基于配置数据和添加设备参数,到预设的应用场景中查找满足泳池使用需求的应用场景。
67.具体的,控制设备根据添加的泳池设备的类型、数量,从预设的应用场景中查找能够与泳池使用需求以及添加的泳池设备匹配的应用场景。例如当泳池使用需求为自动消毒时,则将所有包括自动消毒场景的应用场景找出。
68.s630、判断是否查找到应用场景。
69.若查找到,执行s640、输出查找到的应用场景,并获取场景选择信息。
70.其中,场景选择信息包括输出的任一应用场景以及取消。
71.若未查找到,执行s650、输出自定义信息,并接收基于自定义信息返回的自定义数据。
72.其中,在s640之后,还包括s641、判断场景选择信息是否为取消。
73.若是,则执行s650;否则,执行步骤s642、基于场景选择信息确定应用场景。即将应用场景配置为场景选择信息代表的应用场景。
74.在步骤s650之后,执行步骤s660、基于自定义数据生成对应的应用场景。
75.具体的,自定义数据包括添加的泳池设备的运行参数以及运行逻辑。
76.参照图1,s700、判断应用场景是否配置完成。
77.不难理解,在确定应用场景后,即判定应用场景配置完成。确定应用场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为执行了s642;另一种为执行了s660。
78.若配置完成,执行s800、进入泳池运行模式;若配置未完成,执行步骤s600。
79.参照图4,在进入泳池运行模式后,执行s900、启动应用场景。
80.s910、基于应用场景控制对应的泳池设备。
81.即基于设定完成的控制逻辑对泳池设备进行控制。
82.在执行s910的同时,执行s920、判断是否发生运行异常。
83.所谓运行异常,指控制设备是否发生了运行异常。具体包括显示功能异常、输入功能异常、内网通讯异常、外网通讯异常、数据采集功能异常、输出控制异常和处理功能异常。异常发生的原因包括线路故障、控制设备的元器件故障、网络故障以及程序故障。
84.在控制设备发生运行异常时,执行s921;在控制设备未发生运行异常时,执行s930、判断设备是否运转异常。
85.其中设备包括泳池设备和泳池本体。
86.设备运转异常根据设备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循坏水泵和电磁阀可能出现通讯状态异常、供电状态异常、运转状态异常和水流采集异常;水质检测设备可能出现通讯状态异常、供电状态异常、传感器状态异常和数据采集异常;恒温加热设备可能出现通讯状态异常、供电状态异常、制热状态异常和温度采集异常;消毒设备可能出现通讯状态异常、供电状态异常和杀毒状态异常;投药设备可能出现通讯状态异常、供电状态异常和投药状态异常。异常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线路故障、设备的元器件故障、内部程序故障和机械故障等。
87.在设备发生运转异常时,执行步骤s921;在设备未发生运转异常时,执行步骤s940、判断是否水质异常。
88.具体的,水质异常包括氯含量、酸碱值、溶氧度值、浊度值、水温、盐度值、尿素值和
臭氧含量是否不在对应的预设阈值范围内,若不在,则判定为水质异常。
89.在水质发生异常时,执行步骤s921;在水质未发生异常时,执行步骤s950、判断用户设定是否变更。
90.其中用户设定的变更包括控制设备的显示、时间校正、泳池大小、使用时段、水质要求变更,以及泳池设备的运行参数变更和运行逻辑变更。
91.若未变更,执行步骤s920;若变更,执行步骤s960、基于变更后的用户设定,重新启动应用场景。即在步骤s960后,执行步骤s900。
92.s921、获取故障码。
93.故障码预存在控制设备中,根据不同的异常原因,设置故障码。
94.s922、基于故障码判断故障原因。
95.即基于故障码,到预设的故障表中,调取对应的故障原因。
96.s923、基于故障原因调取对应预设的修复策略。
97.s924、判断故障是否解除。
98.若是,执行步骤s900;否则,执行步骤s925、逐一运行其他预设的修复策略。
99.s926、判断故障是否解除。
100.若是,执行步骤s900;否则,执行步骤s927、控制设备停止运行,并输出维护通知。
10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泳池管理方法的实施原理为:获取到添加设备参数后,即可根据添加设备参数将添加的泳池设备与泳池关联,共同控制。此外,在获取添加设备参数后,重新判断是否需要添加泳池设备。若不需要,泳池负责人选择否即可;若需要,泳池负责人选择是即可,有助于节省能源。
102.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泳池管理程序,处理器用于在执行泳池管理程序时执行泳池管理方法。
103.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泳池管理系统,参照图5,包括泳池设备1、移动终端2以及智能终端3。泳池设备1和移动终端2均与智能终端3通讯连接。具体的,结合图6,泳池设备1包括循环水泵、电池阀门、水质检测设备、恒温加热设备、消毒设备和投药设备。
10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