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55283发布日期:2022-11-19 07:0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报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燃气体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2.空气中浓度较高的可燃气体对生产设备及作业人员具有较高的危害,因此,及时的降低可燃气体的浓度对于生产、生活极为重要,但目前的可燃气体检测装置多存在成本较高、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不利于推广使用,导致较多的生产、生活区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燃气体报警系统。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包括:交流供电单元;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供电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整流单元用于将所述交流供电单元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气敏检测单元,所述气敏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气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可燃气体;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气敏检测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气敏检测单元输出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报警单元发出报警信息。
6.可选的,所述交流供电单元包括:交流电源;熔断器,所述熔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熔断器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7.可选的,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相连;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其中,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气敏检测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8.可选的,所述整流单元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相连;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相连;其中,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气敏检
测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9.可选的,所述气敏检测单元包括:第四电阻;气敏元件,所述气敏元件的第一检测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气敏元件的第二检测极与所述气敏元件的第一加热极相连;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气敏元件的第二加热极相连;第一电位器,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相连;其中,所述气敏元件的第一加热极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三端和所述气敏元件的第二检测极与所述主控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10.可选的,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相连;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相连;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是npn型,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相连;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气敏元件的第二检测极相连,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六二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七二极管,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相连;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是pnp型,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第二端相连;第八二极管,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相连;其中,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二端和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报警单元相连。
11.可选的,所述主控单元还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三端相连;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其中,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二端相连,或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三端相连。
12.可选的,所述报警单元包括:第九电阻,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二端相连;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第六电容,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相连;第十电阻,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相连;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是pnp型,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十一电阻,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相连;第十二电阻,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相连;第七电容,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与所
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第十三电阻,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第四三极管,所述第四三极管是pnp型,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电位器,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相连;第九二极管,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三端相连;第五三极管,所述第五三极管是pnp型,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相连;第十四电阻,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第三电位器,所述第三电位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电位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相连;第六三极管,所述第六三极管是npn型,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位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八电容,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十五电阻,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相连;第七三极管,所述第七三极管是pnp型,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声音报警器,所述声音报警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声音报警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相连。
13.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4.通过交流供电单元、整流单元、气敏检测单元、主控单元和报警单元的配合,实现对可燃气体浓度的准确检测及报警,从而保证作业人员能够及时处理,以降低可燃气体的浓度,保证生产、生活的安全进行。
15.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7.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18.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19.如图所示:1、交流供电单元,2、整流单元,3、气敏检测单元,4、主控单元,5、报警单元;
20.rw1、第一电位器,rw2、第二电位器,rw3、第三电位器,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r10、第十电阻,r11、第十一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3、第十三电阻,r14、第十四电阻,r15、第十五电阻;
21.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
容,c7、第七电容,c8、第八电容;
22.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3、第三三极管,q4、第四三极管,q5、第五三极管,q6、第六三极管,q7、第七三极管;
23.dw、稳压二极管,vd1、第一发光二极管,vd2、第二发光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d5、第五二极管,d6、第六二极管,d7、第七二极管,d8、第八二极管,d9、第九二极管;
24.j1、继电器,j1-1、常开触点;
25.bx、熔断器,qm、气敏元件,y、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相反,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27.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包括交流供电单元1、整流单元2、气敏检测单元3、主控单元4和报警单元5,整流单元2的输入端与交流供电单元1的输出端相连,整流单元2用于将交流供电单元1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气敏检测单元3的输入端与整流单元2的输出端相连,气敏检测单元3用于检测可燃气体,主控单元4的输入端与气敏检测单元3的输出端相连,报警单元5的输入端与主控单元4的输出端相连,主控单元4用于根据气敏检测单元3输出的检测信号控制报警单元5发出报警信息。
28.可以理解的是,交流供电单元1输出交流电,整流单元2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为气敏检测单元3供电,气敏检测单元3将检测的可燃气体浓度转换为电信号发送到主控单元4中,若气敏检测单元3检测的可燃气体浓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浓度阈值,则主控单元4控制报警单元5发出报警信息,若气敏检测单元3检测的可燃气体浓度小于设定的浓度阈值,则主控单元4控制报警单元5不发出报警信息。
29.由此,通过交流供电单元1、整流单元2、气敏检测单元3、主控单元4和报警单元5的配合,实现对可燃气体浓度的准确检测及报警,从而保证作业人员能够及时处理,以降低可燃气体的浓度,保证生产、生活的安全进行。
30.需要说明的是,除可燃气体外,气敏检测单元3也可以用于检测其他类型的气体。
31.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交流供电单元1包括交流电源、熔断器bx、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熔断器bx的第二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熔断器bx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相连,其中,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交流电源的第二端与整流单元2的输入端相连。
3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交流电源进行供电,使整体使用时易于配置电源,使用更为便捷,通过熔断器bx的设置,使交流电源的供电更为安全、可靠,且将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并联,以起到滤波作用,从而保证交流电源的稳定供电。
33.需要说明的是,交流电源的具体电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220v。
34.熔断器bx的具体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35.第一电阻r1的具体电阻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36.第一电容c1的具体电容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37.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整流单元2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交流电源的第二端相连,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其中,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与气敏检测单元3的输入端相连。
38.可以理解的是,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处于正半周时,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使得电流经过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而不经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四二极管d4,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处于负半周时,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使得电流经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四二极管d4,而不经过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由此,使得整体最终输出的为电流方向始终不变,从而实现交流电向直流电的转换,保证对气敏检测单元3、主控单元4和报警单元5的稳定供电。
39.需要说明的是,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一种电子器件,其具有单向导电性能,即给二极管阳极加上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当给二极管阴极加上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
40.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的具体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41.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整流单元2还包括第二电阻r2、第二电容c2、稳压二极管dw和第三电阻r3,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稳压二极管dw的阳极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相连,稳压二极管dw的阴极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w的阴极相连,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稳压二极管dw的阳极相连,其中,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气敏检测单元3的输入端相连。
4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二电阻r2、第二电容c2、稳压二极管dw和第三电阻r3的稳压滤波,使整流单元2整体的输出更为安全、可靠,从而保证气敏检测单元3、主控单元4和报警单元5的稳定运行。
43.同时,由于整流单元2通过多个电阻、电容等器件实现交流电向直流电的转换,且对直流电进行稳压滤波,避免了使用电源变压器等整体器件,不仅有效降低了报警系统整体的成本,而且便于检修维护。
44.需要说明的是,稳压二极管dw又称齐纳二极管,其是利用pn结反向击穿状态,其电流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而电压基本不变的现象制成的起稳压作用的二极管,稳压二极管dw的具体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45.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具体电阻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46.第二电容c2的具体电容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47.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敏检测单元3包括第四电阻r4、气敏元件qm、第六电阻r6和第一电位器rw1,气敏元件qm的第一检测极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相连,气敏元件qm的第二检测极与气敏元件qm的第一加热极相连,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气敏元件qm的第二加热极相连,第一电位器rw1的第一端与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相连,第一电位器rw1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相连,其中,气敏元件qm的第一加热极和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整流单元2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电位器rw1的第二端、第一电位器rw1的第三端和气敏元件qm的第二检测极与主控单元4的输入端相连。
48.可以理解的是,整流单元2输出的直流电为气敏元件qm的第一加热极和第二加热极供电,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气敏元件qm第一检测极与第二检测极之间的导电率增大,使得气敏元件qm向主控单元4输出的电压上升,同时,第一电位器rw1向主控单元4提供参考电压,从而使主控单元4能够进行参考电压和气敏元件qm输出电压的比较,进而实现主控单元4对报警单元5的开关控制。
49.其中,由于第一电位器rw1的电阻值可调,因此可通过第一电位器rw1调节向主控单元4输出的参考电压,由此使整体的使用更为灵活、便捷。
50.需要说明的是,气敏元件qm包括第一加热极、第二加热极、第一检测极和第二检测极,第一检测极也可称为气敏元件qm的a端,第二检测极也可称为气敏元件qm的b端,气敏元件qm的具体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气敏元件qm的型号为qm-n5。
51.电位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电位器通常由电阻体和可移动的电刷构成,电位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设置在电阻体的两端,电位器的第三端设置在电刷上,电刷沿电阻体移动时,使电位器获得与电刷位移量成一定关系的电阻值。第一电位器rw1的电阻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52.第四电阻r4和第六电阻r6的的具体电阻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53.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单元4包括第三电容c3、第五二极管d5、第一三极管q1、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二三极管q2、继电器j1、第四电容c4和第八二极管d8,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位器rw1的第三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第一电位器rw1的第二端相连,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第一三极管q1是npn型,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相连,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与气敏元件qm的第二检测极相连,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相连,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相连,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相连,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相连,第二三极管q2是pnp型,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相连,继电器j1的线圈第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继电器j1的线圈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第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与继电器j1的线圈第一端相连,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与继电器j1的线圈第二端相连,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与继电器j1的线圈第一端相连,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与继电器j1的线圈相连,其中,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第二端和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与报警单元5相连。
54.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电位器rw1输出的参考电压固定,且气敏元件qm输出的电压逐渐升高,使得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由截止状态逐渐导通,进而使继电器j1的线圈获电,而继电器j1的线圈获电后动作,使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闭合,从而使报警单元5的供电回路导通,进而实现报警单元5的开启。由此在可燃气体浓度超过设定阈值时,主控单元4能够将报警单元5开启,以发出报警信息,从而使作业人员及时处理,保证生产、生活的稳定运行。
55.需要说明的是,npn型的第一三极管q1包括两块n(negative,负极)型半导体和一块p(positive,正极)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设置在两块n型半导体之间,第一三极管q1包括基极(base)、发射极(emitter)和集电极(collector),第一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时,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断开,第一三极管q1处于导通状态时,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导通。
56.pnp型的第二三极管q2包括一块n型半导体和两块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设置在两块p型半导体之间,第二三极管q2包括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截止状态时,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断开,导通状态时,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导通。
57.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的具体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58.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和第八二极管d8的具体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59.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的具体电阻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60.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的具体电容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61.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单元4还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vd1和第五电阻r5,第一发光二极管vd1的阳极与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第三端相连,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vd1的阴极相连,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相连,其中,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第一端与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第二端相连,或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第一端与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第三端相连。
62.可以理解的是,将常开触点j1-1的第三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vd1和第五电阻r5相连,使报警单元5的供电回路未导通时,能够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vd1发光指示作业人员,使作业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报警系统整体的状态,保证整体的稳定运行。
63.需要说明的是,常开触点j1-1的第三端也可以与其他设备相连,以使可燃气体浓度超过设定阈值时,在报警单元5发出报警信息的同时使相应的设备停止运行,从而使报警系统整体还具有保护功能。
64.发光二极管是一种通过电子与空穴复合以释放能量发光的常用器件,第一发光二极管vd1的具体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65.第五电阻r5的具体电阻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66.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报警单元5包括第九电阻r9、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十电阻r10、第三三极管q3、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七电容c7、第十三电阻r13、第四三极管q4、第二电位器rw2、第九二极管d9、第五三极管q5、第十四电阻r14、第二发光二极管vd2、第三电位器rw3、第六三极管q6、第八电容c8、第十五电阻r15、第七三极管q7
和声音报警器y,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与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第二端相连,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与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相连,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与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与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相连,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相连,第三三极管q3是pnp型,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相连,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与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第四三极管q4是pnp型,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相连,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相连,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电位器rw2的第一端与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电位器rw2的第二端与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相连,第九二极管d9的阴极与第二电位器rw2的第三端相连,第五三极管q5是pnp型,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与第九二极管d9的阳极相连,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第二电位器rw2的第二端相连,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与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第二发光二极管vd2的阳极与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相连,第二发光二极管vd2的阴极与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相连,第三电位器rw3的第一端与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相连,第三电位器rw3的第三端与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相连,第六三极管q6是npn型,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与第三电位器rw3的第二端相连,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vd2的阴极相连,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与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与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相连,第七三极管q7是pnp型,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与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相连,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声音报警器y的第一端与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声音报警器y的第二端与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相连。
67.可以理解的是,在常开触点j1-1闭合后,使得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和第七三极管q7逐渐导通,其中,第五三极管q5导通后使第二发光二极管vd2发出灯光报警信息,第七三极管q7导通后使声音报警器y发出声音报警信息,由此,使整体能够更好的提示作业人员及时处理气体浓度过高的问题,保证生产、生活的安全进行。
68.其中,通过第二电位器rw2和第三电位器rw3的设置,能够调节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和第七三极管q7的导通电压,从而使整体的使用更为灵活、便捷。
69.需要说明的是,报警单元5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将第三电位器rw3、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声音报警器y等器件去除,只保留第五三极管q5、第二发光二极管vd2等器件,以使报警单元5只发出灯光报警信息;将第五三极管q5、第二发光二极管vd2等器件去除,只保留第三电位器rw3、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声音报警器y等器件,以使报警单元5只发出声音报警信息。
70.pnp型的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和第七三极管q7均包括一块n型半导体和两块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设置在两块p型半导体之间,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和第七三极管q7均包括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截止状态时,发射极
与集电极之间断开,导通状态时,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导通。
71.npn型的第六三极管q6包括两块n型半导体和一块p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设置在两块n型半导体之间,第六三极管q6包括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第六三极管q6处于截止状态时,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断开,第六三极管q6处于导通状态时,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导通。
72.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的具体电阻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73.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和第八电容c8的具体电容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74.第二电位器rw2和第三电位器rw3的具体电阻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75.第九二极管d9的具体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76.第二发光二极管vd2的具体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77.声音报警器y的具体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7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79.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公开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8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81.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