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odelica模型的线控制动系统模型构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123884发布日期:2023-02-01 04: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modelica模型的线控制动系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modelica模型的线控制动系统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汽车线控制动系统模型进行分解生成模块组件;步骤2,基于modelica语言将模型库构建为汽车线控制动系统模型;步骤3,对基于modelica语言的汽车线控系制动统模型进行准确性测试;具体的,在步骤2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对模块组件进行物理结构原理和控制逻辑的分析,然后通过modelica语言准确的表达;步骤22,整理组件在表达原理时的详细参数;步骤23,分别对各组件模块的参数和物理特性,建立对应的输入输出接口;步骤24,通过建立物理元件结构,输入参数具体数值、参数组成控制方程,输入和输出连接单独接口,完成一个完整的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modelica模型的线控制动系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汽车线控制动系统模型根据抽象功能分为制动踏板总成、电机总成、减速传动总成、制动主缸、制动器、传感器的子系统;根据实际物理元器件和在系统中产生的功能对子系统进行模块化分解模块组件如下:制动踏板总成包括踏板组件;电机总成包括电机组件、电机控制和直流电机驱动;减速传动总成包括传动轴组件;制动主缸包括液压回路子系统和能量转换子系统;控制器包括基本控制器和故障处理控制器;传感器包括踏板位移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modelica模型的线控制动系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对于制动主缸组件的建模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41,输入推杆直径,活塞直径,完成推杆在活塞中能往复运动的物理结构建立,并可保存下次直接调用,调用时参数可修改。建立推杆对应的输入接口,为载荷接口,输入为外界作用力,即踏板传到推杆的力;步骤242,更改输入接口外界作用力f具体数值,根据推杆活塞运动学平衡方程可得活塞内部压强力,压强力使主缸内制动油液压缩并流动;步骤243,输入或更改主缸内液体流量系统方程中的参数具体数值,得到主缸阀流量,再输入主缸直径参数,输出接口,输出接口为载荷接口,输出为制动力;步骤244,当撤回踏板力后,即输入接口f1外界作用输入为0,内部压强力恢复活塞运动前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modelica模型的线控制动系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41中,推杆活塞运动学平衡方程为:f1=π/4
×
(d1-d2)
×
β
×
p其中:f1为外界作用力;d1为活塞直径;d2为推杆直径;p为内部压强力;β为负载率,慢速时β=65%左右,快速时β=30%左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modelica模型的线控制动系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42中,所述制动主缸内液体流量系统方程可表达为:
其中:qt为输出参数主缸阀流量;kv为最大流量系数,可根据阀口形状调整;a为阀口截面积;re为制动油液流动雷诺系数;ρ为油液的密度;δp为进出制动油液的压差;x为阀口湿周长度;μ为制动油液的动力黏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modelica模型的线控制动系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43中,制动力与油液流量方程平衡方程为:f=qt
×
d
×
π/4其中:f为制动力;qt为输出参数主缸阀流量;d为主缸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modelica模型的线控制动系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基于modelica模型的线控制动系统模型的准确性测试包括:系统模型运行结果与设计目标保持一致;系统模型运行结果与实际系统运行结果保持一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Modelica模型的线控制动系统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汽车线控制动系统模型进行分解生成模块组件;步骤2,基于Modelica语言将模型库构建为汽车线控制动系统模型;步骤3,对基于Modelica语言的汽车线控系制动统模型进行准确性测试。本方法为解决目前汽车线控系统开发成本高、建模复杂、不可重复利用等问题,基于方程、面向对象、可重复利用常见组件和结构分层的汽车线控系统建模方法,通过运用此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在初步设计完成之后模型的进一步优化和重复利用等。用等。用等。


技术研发人员:霍铮 陈少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湖大艾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0
技术公布日:2023/1/3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