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姿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7338发布日期:2022-12-07 03:1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姿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姿态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无人机控制装置用于对无人机的姿态进行控制,使用过程中,显示屏在户外太阳光的直射下容易产生反光,影响使用者的观察。
3.现有技术cn211979448u提供一种无人机用控制装置,包括主体、显示屏、主遮阳板和侧遮阳板,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主体一侧,所述主遮阳设置于所述显示屏顶部,所述侧遮阳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两侧,使用时,将所述主遮阳板从所述显示屏上方展开,再将所述侧遮阳板从所述显示屏两侧拉出,通过所述主遮阳板和所述侧遮阳板形成一个反光机构,从而减少太阳光的直射所述显示屏造成的反光,有效的防止反光影响使用者观察。
4.但上述技术不能对显示屏高度可以进行调整,使用者长时间低头查看显示屏上无人机拍摄,易引起使用者的脖颈的酸痛,给使用者带来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姿态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无人机控制装置无法调整显示屏高度,给使用者造成不适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姿态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夹、挡板、控制柄和调节组件,所述固定夹设置于所述控制柄一侧,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固定夹一侧,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伸缩架、叉杆和驱动杆;所述伸缩架设置于所述控制柄和所述固定夹之间,所述叉杆设置于所述伸缩架一侧,所述驱动杆设置于所述叉杆远离所述固定夹一侧,并贯穿所述伸缩架。
7.其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转柄,所述转柄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驱动杆一侧。
8.其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套设于所述转柄外侧。
9.其中,所述伸缩架包括两个伸缩杆和连接板,两个所述伸缩杆分别与所述控制柄固定连接,均位于靠近所述固定夹一侧,所述连接板与两个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固定夹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伸缩杆和所述固定夹之间,所述叉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固定夹一侧。
10.其中,所驱动杆包括双向螺杆和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设置于所述叉杆远离所述连接板一侧,所述双向螺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块螺纹连接,并贯穿所述伸缩杆。
11.其中,所述一种无人机姿态控制装置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夹一侧。
12.其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吸热板、散热翅片和风扇,所述吸热板与所述固定夹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固定夹一侧,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吸热板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固定夹,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固定夹靠近所述散热翅片一侧。
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机姿态控制装置,所述固定夹用于夹持固定显示屏,所述挡板用于遮挡太阳光,防止显示屏反光影响使用者观察,所述控制柄用于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姿态,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升高显示屏高度,使得使用者不用低头观察显示屏,升高显示屏高度时,使用者利用手部转动所述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转动使得所述叉杆转动,所述叉杆转动使所述伸缩架伸长将所述固定夹上移,从而将显示屏调高,防止使用者长时间低头查看显示屏上无人机拍摄,易引起使用者的脖颈的酸痛,便于使用者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无人机控制装置无法调整显示屏高度,给使用者造成不适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姿态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姿态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姿态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18.101-固定夹、102-挡板、103-控制柄、104-叉杆、105-转柄、106-橡胶套、107-伸缩杆、108-连接板、109-双向螺杆、110-移动块、201-吸热板、202-散热翅片、203-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为:
21.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固定夹101、挡板102、控制柄103和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伸缩架、叉杆104、驱动杆、转柄105和橡胶套106,所述伸缩架包括两个伸缩杆107和连接板108,所驱动杆包括双向螺杆109和两个移动块110。
22.针对本实施方案,所述固定夹101设置于所述控制柄103一侧,所述挡板102设置于所述固定夹101一侧,所述固定夹101用于夹持固定显示屏,所述挡板102用于遮挡太阳光,防止显示屏反光影响使用者观察,所述控制柄103用于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姿态。
23.其中,所述伸缩架设置于所述控制柄103和所述固定夹101之间,所述叉杆104设置于所述伸缩架一侧,所述驱动杆设置于所述叉杆104远离所述固定夹101一侧,并贯穿所述伸缩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升高显示屏高度,使得使用者不用低头观察显示屏,升高显示屏高度时,使用者利用手部转动所述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转动使得所述叉杆104转动,所述叉杆104转动使所述伸缩架伸长将所述固定夹101上移,从而将显示屏调高,防止使用者长时间低头查看显示屏上无人机拍摄,易引起使用者的脖颈的酸痛,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24.其次,所述转柄105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驱动杆一侧,所述转柄105的设置,便于使用者转动所述驱动杆。
25.同时,所述橡胶套106套设于所述转柄105外侧,所述橡胶套106的设置,防止使用者通过所述转柄105转动所述驱动杆时打滑。
26.另外,两个所述伸缩杆107分别与所述控制柄103固定连接,均位于靠近所述固定
夹101一侧,所述连接板108与两个所述伸缩杆107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固定夹10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伸缩杆107和所述固定夹101之间,所述叉杆104设置于所述连接板108远离所述固定夹101一侧,所述叉杆104转动将所述连接板108顶起,所述连接板108上升拉长所述伸缩杆107,并将所述固定夹101顶起,从而调高了显示屏。
27.最后,两个所述移动块110设置于所述叉杆104远离所述连接板108一侧,所述双向螺杆109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块110螺纹连接,并贯穿所述伸缩杆107,所述转柄105转动带动所述双向螺杆109转动,所述双向螺杆109转动使得两个所述移动块110向所述双向螺杆109中部靠近,进而使得叉杆104转动拉长所述伸缩杆107,将显示屏调高。
28.升高显示屏高度时,使用者利用手部转动所述转柄105,所述转柄105转动带动所述双向螺杆109转动,所述双向螺杆109转动使得两个所述移动块110向所述双向螺杆109中部靠近,将所述连接板108顶起,所述连接板108上升拉长所述伸缩杆107,并将所述固定夹101顶起,从而调高了显示屏。
29.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为:
30.请参阅图2-图3,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所述一种无人机姿态控制装置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吸热板201、散热翅片202和风扇203。
31.针对本实施方案,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夹101一侧,所述散热组件对显示屏进行散热保护,防止显示屏长时间工作温度较高加快其老化。
32.其中,所述吸热板201与所述固定夹10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固定夹101一侧,所述散热翅片202与所述吸热板201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固定夹101,所述风扇203设置于所述固定夹101靠近所述散热翅片202一侧,所述吸热板201和所述散热翅片202均由陶瓷制成,所述吸热板201吸收显示屏产生的热量,并传递给所述散热翅片202与空气接触换热,所述风扇203向所述散热翅片202吹风,加快所述散热翅片202一侧的空气流速,加快所述散热翅片202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对显示屏的散热效果。
33.对显示屏散热时,所述吸热板201吸收显示屏产生的热量,并传递给所述散热翅片202与空气接触换热,所述风扇203向所述散热翅片202吹风,加快所述散热翅片202一侧的空气流速,加快所述散热翅片202的散热。
34.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一种或多种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