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缸柴油发动机中主从控制器的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95436发布日期:2023-06-08 13:00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多缸柴油发动机中主从控制器的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识别方法及系统,尤其是一种多缸柴油发动机中主从控制器的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常见的柴油发动机中,一般多采用4缸或6缸的形式,而一发动机的发动机控制器所能支持的喷油缸数一般为4~6个;因此,当需要匹配多于6缸的柴油发动机时,如8缸、12缸等形式的柴油发动机,则需使用两个发动机控制器(ecu,engine control unit)同时工作。

2、对多缸柴油发动机中的两个发动机控制器,一发动机控制器一般配置作为主发动机控制器,另一发动机控制器配置作为从发动机控制器。一般情况下,主发动机控制器、从发动机控制器在硬件设计上没有任何差别,区别主要在使用的软件上,也即对主发动机控制器、从发动机控制器,在多缸柴油发动机工作时所进行的工作控制不同。

3、一般地,对主发动机控制器,负责多缸柴油发动机内二分之一气缸的喷油、油门踏板开度、压力、温度传感器等信号采集、简单的继电器驱动及pwm脉冲驱动。对从发动机控制器,负责多缸柴油发动机内其余气缸的喷油、少量的传感器采集及驱动。

4、由上述说明可知,现有技术中,主发动机控制器与从发动机控制器一般采用相同的硬件,但两者所采用的软件不同;因此,刷好程序主发动机控制器与从发动机控制器不能互换,由于采用相同的硬件,外观基本无差异,在装配过程中,容易由于人为失误等情况造成装配错误的情况,此时,会导致柴油发动机无法启动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缸柴油发动机中主从控制器的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其能实现对主发动机控制器与从发动机控制器的自动识别,提高多缸柴油发动机的装配工作效率,安全可靠。

2、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多缸柴油发动机中主从控制器的自动识别方法,所述主从控制器的识别方法包括:

3、提供两块软硬件完全相同的柴油发动机用发动机控制器,并将所述两块发动机控制器装配连接至所对应的柴油发动机;

4、对装配后的两块发动机控制器进行预识别,其中,在预识别时,基于所述两块发动机控制器与所连接柴油发动机间的连接控制状态,以在预识别后生成每个发动机控制器的预识别状态;

5、对任一发动机控制器,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的预识别状态为第一预识别状态或第二预识别状态;

6、对两块发动机控制器的预识别状态进行识别校验,且在校验通过后,将第一预识别状态的发动机控制器配置作为主发动机控制器,将第二预识别状态的发动机控制器配置作为从发动机控制器。

7、对两块发动机控制器与所连接柴油发动机间的连接控制状态,包括控制器连接线束的电压状态信息,和/或,基于传感器连接分布状态以及执行器驱动诊断状态的传感器-执行器诊断状态信息;

8、对两块发动机控制器预识别时,至少基于控制器连接线束的电压状态信息或传感器-执行器诊断状态信息中的一个连接控制状态。

9、对每个发动机控制器,通过一发动机控制器线束与柴油发动机适配连接,其中,

10、对发动机控制器线束,包括一主从识别线体,控制器连接线束的电压状态包括基于对主从识别线体电压采样后生成的电压连接状态,其中,所述电压连接状态包括供电连接状态或接地连接状态;

11、一控制器连接线束的电压状态为供电连接状态时,将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线束适配连接的发动机控制器的预识别状态配置为第一预识别状态;

12、一控制器连接线束的电压状态为接地连接状态时,将与所述发动机控制线束适配连接的发动机控制器预识别状态配置为第二预识别状态。

13、对一发动机控制器,所述发动机控制器与相应的传感器适配连接;

14、对传感器-执行器诊断状态信息,包括每个发动机控制器上所连接传感器的数量诊断信息以及一预设执行器的执行器驱动诊断信息,其中,

15、当一发动机控制器上所连接传感器的数量诊断信息大于传感器连接阈值且基于预设执行器的执行器驱动诊断信息判定驱动所述预设执行器正常工作时,将所述发动机控制器预识别状态配置为第一预识别状态,否则,将所述发动机控制器预识别状态配置为第二预识别状态。

16、所述预设执行器包括高压油泵;

17、当预设执行器为高压油泵时,生成高压油泵执行器驱动诊断信息的方法包括:

18、一发动机控制器向高压油泵的计量电磁阀加载一线性变化且持续时间为t1的高压油泵目标驱动电流,并采集所述高压油泵计量电磁阀在持续时间t1内的高压油泵实际驱动电流,其中,

19、基于高压油泵目标驱动电流、高压油泵实际驱动电流以及持续时间t1,确定驱动电流偏差面积area;

20、当驱动电流偏差面积area小于预设驱动电流偏差面积阈值threda时,则生成的执行器驱动诊断信息为正常有效驱动,否则,生成的执行器驱动诊断信息为无效驱动。

21、对两块发动机控制器与所连接柴油发动机间的连接控制状态,包括控制器连接线束的电压状态以及传感器-执行器诊断状态信息时,对发动机控制器的预识别状态的识别校验包括控制器自校验以及控制器相互校验,其中,

22、在控制器自校验时,对任一发动机控制器,基于控制器连接线束的电压状态生成的预识别状态与基于传感器-执行器诊断状态信息生成的预识别状态相一致时,则自校验通过;

23、在控制器相互校验时,一发动机控制器的预识别状态为第一预识别状态,另一发动机控制器的预识别状态为第二预识别状态时,则相互校验通过;

24、当且仅当自校验与相互校验均通过时,则识别校验通过。

25、将一发动机控制器配置作为主发动机控制器后,所述主发动机控制器仅运行主控制所需的控制策略,以及,

26、将一发动机控制器配置作为从发动机控制器后,所述从发动机控制器仅允许从控制所需的控制策略。

27、对主发动机控制器与从发动机控制器,配置所述主发动机控制器与从发动机控制器进行can通讯。

28、在校验通过后,对任一发动机控制器,将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的预识别状态锁存在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内。

29、一种多缸柴油发动机中主从控制器的识别系统,对装配置有两块完全相同发动机控制器的柴油发动机,利用上述的识别方法进行主从识别,以将一发动机控制器识别配置为主发动机控制器,将另一发动机控制器识别配置为从发动机控制器。

30、本发明的优点:对两块软硬件完全相同的发动机控制器,进行预识别以及预识别后的校验,在预识别时,基于所述两块发动机控制器与所连接柴油发动机间的连接控制状态,以在预识别后生成每个发动机控制器的预识别状态;校验通过后,将第一预识别状态的发动机控制器配置作为主发动机控制器,将第二预识别状态的发动机控制器配置作为从发动机控制器,也即能有效实现对主发动机控制器与从发动机控制器之间的有效识别,提高多缸柴油发动机的装配工作效率,安全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缸柴油发动机中主从控制器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主从控制器的识别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缸柴油发动机中主从控制器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对两块发动机控制器与所连接柴油发动机间的连接控制状态,包括控制器连接线束的电压状态信息,和/或,基于传感器连接分布状态以及执行器驱动诊断状态的传感器-执行器诊断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缸柴油发动机中主从控制器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对每个发动机控制器,通过一发动机控制器线束与柴油发动机适配连接,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缸柴油发动机中主从控制器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对一发动机控制器,所述发动机控制器与相应的传感器适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缸柴油发动机中主从控制器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预设执行器包括高压油泵;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多缸柴油发动机中主从控制器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对两块发动机控制器与所连接柴油发动机间的连接控制状态,包括控制器连接线束的电压状态以及传感器-执行器诊断状态信息时,对发动机控制器的预识别状态的识别校验包括控制器自校验以及控制器相互校验,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多缸柴油发动机中主从控制器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将一发动机控制器配置作为主发动机控制器后,所述主发动机控制器仅运行主控制所需的控制策略,以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多缸柴油发动机中主从控制器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对主发动机控制器与从发动机控制器,配置所述主发动机控制器与从发动机控制器进行can通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多缸柴油发动机中主从控制器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在校验通过后,对任一发动机控制器,将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的预识别状态锁存在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内。

10.一种多缸柴油发动机中主从控制器的自动识别系统,其特征是,对装配置有两块完全相同发动机控制器的柴油发动机,利用上述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的识别方法进行主从识别,以将一发动机控制器识别配置为主发动机控制器,将另一发动机控制器识别配置为从发动机控制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柴油发动机控制器识别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缸柴油发动机中主从控制器的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主要解决现有发动机控制器无法有效识别的问题。其包括:提供两块完全相同的柴油发动机用发动机控制器;对装配后的两块发动机控制器预识别,其中,基于所述两块发动机控制器与所连接柴油发动机间的连接控制状态,以在预识别后生成每个发动机控制器的预识别状态;对发动机控制器的预识别状态进行识别校验,且在校验通过后,将第一预识别状态的发动机控制器配置作为主发动机控制器,将第二预识别状态的发动机控制器配置作为从发动机控制器。本发明能有效实现对主发动机控制器与从发动机控制器的自动识别,提高多缸柴油发动机的装配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钊,臧润涛,李山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卓品智能科技无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