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调压节能液化气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化气减压阀。
目前公知的液化气减压阀是由装有进气管的下壳和装有排气管的上壳组成,胶囊置于上壳和下壳相接处,减压弹簧套接在连动杆上,铁垫和胶囊通过固定螺栓与连动杆相固定,活动扛杆的一端与固定螺栓相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柱塞,并与进气管的进气口相接,进气管的内径小于排气管的内径,当进气管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弹簧的压力时,胶囊将压缩弹簧,活动扛杆便带动柱塞与进气管内的进气口相接触,以关闭进气口,减压阀壳内的液化气将通过排气管被排出,当进气管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弹簧的压力时,胶囊恢复原位,活动扛杆带动柱塞与进气管内的进气口相分离,以开启进气口,液化气便进入减压阀壳内,如此循环反复,使液化气罐内的气体源源不断地流向液化气灶,其存在的缺点是进,进、排气管两端的气体压力不能进行调整,当液化气罐内的气体压力不足时,其压力难以将罐内的残留液化气排出,只有一弃了之,浪费燃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压节能液化气减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第二减压胶囊置于第二减压室上壳与第二减压室下壳的相接处,第二减压室下壳的底侧同第一减压室外壳的上侧相接,带有中心圆孔的第二定位圈与第二减压室下壳的底侧相接,第二减压连动杆置于第二定位圈的中心圆孔和第二减压室下壳底侧的圆孔内,并可做上下往复运动,其一端用固定螺母将第二减压胶囊和铁垫固定成一体,其另一端与第二减压塞相固定,第二减压弹簧置于第二减压上壳的内腔,安装有调压手柄的螺杆与上盖、螺母相铰接并同压垫相接,上盖和螺母与第二减压室上盖相固定,在第二减压室下壳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第一减压胶囊置于第一减压室侧盖与第一减压室外壳相接处,套接有固定螺帽的进气管与第一减压室外壳的一侧相接,在第一减压室外壳的内腔中固定有带有中心孔的进气芯,带有中心圆孔的第一定位圈与第一减压室外壳上的进气芯相接,第一减压连动杆置于第一定位圈中心圆孔和进气芯中心孔内,并可做上下往复运动,第一减压连动杆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母与第一减压胶囊和铁垫相接,另一端与第一减压塞相接,第一减压弹簧置于第一减压室侧盖的内腔中,第一减压弹簧调整螺栓和塑料盖同第一减压室侧盖的一端相固定。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使液化气经过两次减压,能够向液化气炉具提供压力稳定的液化气,当排气管和进气管的压力相差悬殊时,可通过调压手柄进行调整,尤其是能够将液化罐内的残留液化液得到充分利用,节省燃料。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
图中1、调压手柄2、螺杆3、上盖4、螺母5、压垫6、减压弹簧7、第二减压室上壳8、铁垫9、第二减压胶囊10、第二减压室11、固定螺母12、第二定位圈13、第二减压下壳14、第二减压连动杆15、第二减压塞16、塑料盖17、第一减压弹簧调整螺栓18、第一减压弹簧19、铁垫20、第一减压胶囊21、固定螺母22、第一减压连动杆23、第一定位圈24、进气芯25、第一减压塞26、第一减压室外壳27、固定螺帽28、进气管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减压室上壳(7)与第二减压室下壳(13)相固定,第二减压胶囊(9)置于第二减压室上壳(7)第二减压室下壳(13)的相接处,第二减压室下壳(13)底侧的突出部分同第一减压室外壳(26)的上侧相固定,带有中心圆孔的第二定位圈(12)与第二减压下壳(13)的底侧相接,第二减压连动杆(14)同时置于第二定位圈(12)的中心圆孔和第二减压室下壳(13)底侧的圆孔内,并可做上下往复运动,其一端用固定螺母(11)将第二减压胶囊(9)和铁垫(8)同第二减压连动杆(14)固定成一体,其另一端与第二减压塞(15)相固定,第二减压弹簧(6)置于第二减压上壳(7)的内腔中,上盖(3)与第二减压室上壳(7)螺纹相接,螺母(4)与第二减压室上壳(7)的上端螺纹相接,安装有调压手柄(1)的螺杆(2)与上盖(3)、螺母(4)相铰接并同压垫(5)相固定,在第二减压室下壳(13)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第一减压室侧盖与第一减压室外壳(26)相固定,第一减压胶囊(20)置于第一减压侧盖与第一减压室外壳(26)相接处,套接有固定螺帽(27)的进气管(28)与第一减压室外壳(26)用螺纹相接,在第一减压室外壳(26)的内腔中固定有带有中心孔的进气芯(24),带有中心圆孔的第一定位圈(23)与第一减压室外壳(26)上的进气芯(24)相接,第一减压连动杆(22)同时置于第一定位圈(23)中心圆孔和进气芯(24)的中心孔内,并可做上下往复运动,第一减压连动杆(22)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母(21)与第一减压胶囊(20)和铁垫(19)相固定,第一减压弹簧(18)置于第一减压室侧盖的内腔中,第一减压弹簧调整螺栓(17)和塑料盖(16)与第一减压室侧盖的一端相接。其工作原理为当液化气罐内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一减压弹簧(18)和第二减压弹簧(6)的压力时,第一减压弹簧(18)和第二减压弹簧(6)将被压缩,第一减压连动杆(22)和第二减压连动杆(14)分别在第一减压胶囊(20)和第二减压胶囊(9)的带动下向下运动,使第一减压塞(25)和第二减压塞(15)分别处于开启位置,液化气罐内的液化气依次经过进气管(28)、进气芯(24)、第一减压室、第二减压连动杆(14)和第二减压室下壳形成的间隙、第二减压室(10)及排气管被排入液化气灶内,供燃烧用,当液化气罐内的气体压力不足以将罐内的残留气体排出时,可以通过调压手柄(1)调整第二减压弹簧(6)的压力,使罐内的液化气得以排出,以达到充分利用罐内液化气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调压节能液化气减压阀,其特征是第二减压胶囊(9)置于第二减压室上壳(7)与第二减压室下壳(13)的相接处,第二减压室下壳(13)的底侧同第一减压室外壳(26)的上侧相接,带有中心圆孔的第二定位圈(12)与第二减压室下壳(13)的底侧相接,第二减压连动杆(14)置于第二定位圈(12)的中心圆孔和第二减压室下壳(13)底侧的圆孔内,并可做上下往复运动,其一端用固定螺母(11)将第二减压胶囊(9)和铁垫(8)固定成一体,其另一端与第二减压塞(15)相固定,第二减压弹簧(6)置于第二减压上壳(7)的内腔,安装有调压手柄(1)的螺杆(2)与上盖(3)、螺母(4)相铰接并同压垫(5)相接,在第二减压室下壳(13)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第一减压胶囊(20)置于第一减压室侧盖与第一减压室外壳(26)相接处,套接有固定螺帽(27)的进气管(28)与第一减压室外壳(26)的一侧相接,在第一减压室外壳(26)的内腔中固定有带有中心孔的进气芯(24),带有中心圆孔的第一定位圈(23)与第一减压室外壳(26)上的进气芯(24)相接,第一减压连动杆(22)置于第一定位圈(23)中心圆孔和进气芯(24)中心孔内,并可做上下往复运动,第一减压连动杆(22)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母(21)与第一减压胶囊(20)和铁垫(19)相接,另一端与第一减压塞(25)相接,第一减压弹簧(18)置于第一减压室侧盖的内腔中,第一减压弹簧调整螺栓(17)和塑料盖(16)与第一减压室侧盖的一端相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压节能液化气减压阀,由第一减压室和第二减压室构成,在每个减压室内分别设置有减压弹簧和同连动杆构成一体的减压胶囊及减压塞(减压活门),它能够使液化气罐内的液化气经过二次减压后,向液化气炉灶提供压力稳定的液化气,同时也能够使液化气罐内的残留的液化气得以充分利用。
文档编号G05D16/04GK2209745SQ9422120
公开日1995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1日
发明者王延平 申请人:王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