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防伪标识卡及防伪方法

文档序号:6564848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维防伪标识卡及防伪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读出记录载体的卡及防伪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产品数字加密防伪技术,是为每一件或每一包产品附设一张磁卡,通过九种装置对所述产品进行真伪鉴别的一种标识卡。
背景技术
假冒商品是国际社会普遍头疼的问题,尤其近年来疯狂蔓延,已上升为“超越贩毒,仅次于走私的第二大国际公害”!此害在我国尤甚,现已发展到有禁无止、屡打不绝、无孔不入、防不胜防的程度,成为严重阻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股浊流。为减少假冒伪劣对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造成的严重危害和给国家造成的巨额财政损失,过去人们发明了种种防伪方法,如激光防伪、水印防伪、特殊纸墨防伪、铅封防伪、荧光防伪、磁性防伪、温变防伪、特殊信息防伪和特殊制版防伪,等等。但道高魔高,几乎所有的名牌产品仍被假冒伪造。这是因为这些一维防伪技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易被大众识别的防伪技术,因结构组合易被破译、技术易扩散、防伪标识千篇一律而易被仿冒,防伪效果往往虎头蛇尾;二是不易或无法被仿冒的防伪技术,因在防伪标识生产过程中加入的特殊信息需要专业仪器和专有知识鉴别而失去识别环节预想设定的人群,此种防伪技术因失去存在的社会性而不宣自败。电码电话防伪虽突破了一维防伪,实现了二维防伪,与上述防伪技术相比先进了一大步,但因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很多缺点,仍不能满足今天反伪造斗争的需要。显而易见,假冒伪劣现状对防伪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市场经济环境和技术扩散的压力下,商品防伪呼唤着新方法、新技术的诞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防伪技术与防伪策略、防伪管理有机统一的复合的标识卡,给每件产品带上一个“身份证”,把识伪鉴伪交给消费者,并使消费者查询用现在金融网、电信网、因特网上的九种装置的任何一种,查询起来极为方便,真正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为每一件或每一包商品设计一对连锁防伪标标和卡标(三维防伪卡),并依托与三维国际防伪主机信息数据库相联的金融网、电信网、因特网,在相应的终端装置(查询机具)输入三维防伪标识密码信息后能读出或听出商品真假信息的社会综合防伪方法。
本发明从物理学讲属于电磁防伪,从载体上讲属于网络防伪,从本质和结构上讲属于信息存档式三维防伪。三维防伪标识由贴标(贴标尺寸为3cm2左右,其形状为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或任何形状)、卡标两部分组成,贴标是印有较验密码并加涂层的纸贴标,卡标为特制的存有产品防伪编码信息的磁条防伪卡或IC防伪卡。贴标、卡标制作过程和信息存档过程是统一的。首先由计算机为每一件采用三维防伪标识的商品生成(设置)一组校验密码和明、暗两组均由24位随机数字和8位加密校验数字组成的32位防伪编码,然后将校验密码印在贴标、将明码印在卡标(三维防伪磁卡)的卡面上(加涂层)、将暗码写入卡标(三维防伪卡)的磁条内或IC芯片内,同时再将校密码和明码密钥、暗码密钥分别存入与金融网、电信网、因特网相联的三维国际防伪主机信息数据库(应处理系统)。在商品包装中贴标、卡标成对出现,贴标贴在商品上,卡标通过贴标和商品连接在一起。因卡标磁条上或IC芯片内写入的防伪暗码和贴标涂层内的校验密码成函数关系,故消费者在POS上刷卡或在ATM上插卡检验商品的真伪时,须先输入贴标上的校验密码验定卡标的真实性后,才能输入暗码查询。本发明的防伪查询装置有九种,即金融网①POS;②ATM;③银行特服号固定电话;④银行特服号移动电话;⑤有电子帐户的上网电脑。电信网⑥非公用固定电话;⑦移动电话;⑧当卡标由磁卡发展到IC卡时的IC卡电话。因特网⑨上网电脑。当消费者对所购商品进行真伪鉴别时,可根据所处环境提供的方便条件和个人习惯任选与上述九种查询机具相对应的九种查法中的任意一种进行查询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但具有“大众识别”、“个性防伪”和“扩充功能”三大特点,而且具有“简单易行”、“网络、网点与服务”、“独家经营、委代合作与统一管理”、“专利保护”、“科技含量高”、“购货现场零消费查询与非购货现场电话查询、网上查询相结合”、“灾难备份”、“防伪标识物质量可靠”、“条件优越的大中城市与边远落后地区双重覆盖”和“国际查询”等十大优势。本发明突出了大范围、全方位、立体化“社会综合防伪“的指导思想,找到了高技术与大众化识别的接口,技术可靠,贴标、卡标连锁互补,明码、暗码双保险,实现了与银行卡等同的防伪的效果;能资源共享,实现了对政府、企业、防伪行业等所拥有的防伪资源和与此相关的社会资源的科学整合和优化配置,尤其实现了防伪行业对知识经济时代通讯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
此方法综合运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磁卡技术、信息技术、数学理论、密码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克服了现有防伪技术的一系列缺陷,最大限度地遵循了“傻瓜原理”和“老太太哲学”,实现了一刷、一插、一拔、一查见真伪的自动化、网络化防伪查询,是一项国内外目前更安全、更有效、更方便、更快捷的高技术与大众化识别途径兼备的信息存档式三维防伪方法,把信息产业的成果同本发明的防伪实践相结合,将防伪水平提高一个新的高度。


附图为本发明的三维国际防伪主机信息数据库Q相联金融网、电信网、因特网和相应的终端装置的联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三维国际防伪主机信息数据库分别和金融网A、电信网B、因特网C相连。而金融网A又和POS机1、ATM机2、银行特服号固定电话3、银行特号服务移动电话4、有电子帐户的上网电脑5相连。电信网B和非公用固定电话6、移动电话7、当卡标由磁卡发展到IC卡时的IC卡电话8相连。因特网C和上网电脑9相连。
按上述连接方式,消费者可以用下述的查询方法在不同装置上查询查询方法之一刷卡查询。消费者选择刷卡查询时,贴标、卡标共用,先刮开贴标的涂层取得校验密码,然后刷卡并输入校验密码,银行卡信息交换网会自动将交易信息传送到三维国际防伪主机信息数据库(应用处理系统)进行核对当校验密码正确并通过校验密码验定防伪卡的真实性,继而再验证磁条暗码对应正确,则原路返回交易应答,在POS的液晶显示屏上给出"正牌商品"的文字提示;当校验密码或磁条暗码错误,则会在POS的液晶显示屏上给出"非法卡"或"假冒商品"的文字提示。
查询方法之二插卡查询。消费者选择银行ATM插卡查询,其查法和信息流程与查询方法一相同。
查询方法之三
银行特服号固定电话查询。当消费者选择银行特服号固定电话查询时,先刮开卡标上的涂层取得明码,然后在所用电话键入明码,银行呼叫中系统会自动将交易信息传送到三维国际防伪主机信息数据库(应用处理系统)进行核对当键入的明码对应正确,则原路返回交易应答,在消费者所使用的电话上给出"正牌商品"的语音提示;否则给出"假冒商品"的提示。
查询方法之四银行特服号移动电话查询。当消费者选择银行特服号移动电话查询时,其方法和信息流程与查询方法之三相同。
查询方法之五有电子帐户的电脑查询。网民消费者以浏览器方式在互联网登录到网上银行主界面,选择相应的菜单输入防伪卡面上的明码进行查询时,网上银行系统会自动将交易信息传送到三维国际防伪主机信息数据库(应用处理系统)进行核对当输入的明码对应正确,则原路返回交易应答,在电脑屏幕上给出“正牌商品”的确认;否则给出“假冒商品”的确认。
查询方法之六电信网非公用固定电话查询。当消费者选择非公用固定电话依电信网查询时,先刮开卡标上的涂层取得明码,然后在所用电话键入明码,电信网会自动将交易信息传送到三维国际防伪主机信息数据库(应用处理系统)进行核对当输入的明码对应正确,则原路返回交易应答,在消费者所使用的电话上给出“正牌商品”的语音提示;否则给出“假冒商品”的语音提示。
查询方法之七电信网移动电话查询。当消费者选择移动电话依电信网查询时,其方法和信息流程与查询方法之六相同。
查询方法之八IC卡电话查询(当卡标由磁卡发展到IC卡时)。当消费者选择IC卡电话查询时,其方法和信息流程与查询方法之六相同。
查询方法之九在因特网上网查询。当消费者选择在因特网上网查询时,先刮开卡标取得明码,然后在所用的电脑键入明码,因特网会自动将交易信息传到三维国际防伪主机信息数据库(应用处理系统)进行核对,当输入的明码对应正确,则原路返回交易应答,在消费者所使用的电脑屏幕上给出“正牌商品”的提示;否则给出“假冒商品”的提示。
在一般情况下,上述九种查法只要任选其一并进行一次有效查询便能确定所鉴别商品的真伪,同时证明这件商品已到消费者手中。所以为遵循九种查法的“选一性”和同一查法的“不重复性(防止一个防伪码被多次重复使用)”,消费者只能选择九种查法中的任意一种进行一次有效查询。当消费者采取某一查法并进行一次有效查询后,三维国际防伪主机信息数据库(应用处理系统)都将自动记录第一次查询的具体时间,当用另外某种方法再次查询或用已用过的查法重复查询时,相应的查询机具将给出“此商品已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被首次查询,防伪码作废”的提示。当消费者在刷卡或插卡查询出现极个别的“黑卡”现象时,按国家银行部门的技术要求对待。
如果消费者所鉴别的商品是限期商品且购买时已过期,则不论选择上述九种查询方法中的哪一中进行查询,相应的查询机具都将给出“您所鉴别的某某商品是某某企业某年某月某日生产的,现已过期”的提示。
权利要求
1.一种三维防伪标识卡,其特征在于是由贴标、卡标两部分组成,贴标是印有较验密码并加涂层的纸贴标,卡标为特制的存有产品防伪编码信息的磁条防伪卡或IC防伪卡,卡标上印有由计算机加密生成并已输入到与金融网、电信网、因特网相联的三维国际防伪主机信息数据库的防伪编码即明、暗两组防伪数码和贴标上的校验密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标尺寸为3平方厘米左右的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或其它形状;贴标上的校验密码数字由8位组成;卡标上的明暗两组码均为由24位随机数字和8位加密校验数字组成的32位防伪编码,明码印在卡标的卡面上,暗码写在卡标的磁条上;贴标上的校验密码和卡标卡面上的明码均加涂层;贴标贴在产品上,产品包装中贴标、卡标同时存在。
3.一种三维防伪标识卡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贴标上的校验码和卡标的明、暗防伪编码均锁存入与金融网、电信网、因特网分别相联的三维国际防伪主机信息数据库,即应用处理系统中;卡标通过贴标和商品连接在一起;消费者用防伪卡刷卡或插卡查询商品真伪时,须先输入贴标上的校验密码验定卡标的真实性后才能输入暗码核对;查询商品真伪可用下列九种装置,即金融网POS机、ATM机、银行特服号固定电话、银行特服号移动电话、有电子帐户的上网电脑;电信网除公用电话以外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当卡标由磁卡发展到IC卡时的IC卡电话;因特网上网电脑;上述九种装置产生了九种查询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3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伪有九种查询方法,即在金融网刷卡查询贴标、卡标共用,先刮开贴标涂层取得校验密码,然后在POS上刷卡并输入校验密码,银行卡信息交换网会自动将交易信息送到三维国际防伪主机信息数据库进行核对,当校验密码正确并通过校验密码验定防伪卡真实性,继而再校验磁条或IC芯片暗码对应正确,则原路返回交易应答,在POS的液晶显示屏上给出“正牌商品”文字提示,当校验密码或磁条暗码错误,则会显示“非法卡”或“假冒商品”的提示;插卡查询当选择银行ATM插卡查询,其查法和信息流程与刷卡查询相同;银行特服号固定电话查询当消费者选择银行特服号固定电话查时,先刮开卡标上的涂层取得明码,然后在所用的固定电话键入明码,银行呼叫中心系统会自动将交易信息传到三维国际防伪主机信息数据库核对,如正确,则原路返回交易应答,在所用的电话上给出“正牌商品”语音提示,否则给出“假冒商品”提示;银行特服号移动电话查询当消费者选择银行特服号移动电话查询,其查法和信息流程与银行特服号固定电话查询相同;网上银行查询当网民以浏览器方式在互联网登录到网上银行主界面,选择相应菜单输入防伪卡面上的明码查询,网上银行系统会自动将交易信息传到三维国际防伪主机信息数据库核对,当输入的明码对应正确,则原路返回交易应答,在电脑屏幕上给出“正牌商品”的确认,否则给出“假冒商品”的确认;在电信网非公用固定电话查询刮开卡标面上的涂层取得明码,然后以电话键入此码,便会得到商品是真或是假的语音提示;移动电话查询其查法与电信网固定电话查法相同;IC卡电话查询消费者选择IC卡电话查询,将IC防伪卡插入IC卡电话并输入校验密码,便可在IC卡电话显示屏上给出商品真伪的文字提示;在因特网上查询刮开卡标面上的涂层取得明码,然后键入此码便在电脑屏幕上显出商品真伪的文字提示;如果消费者鉴别有限期的商品且购买时已过期,则不论选择上述九种查法的哪一种方法查询,相应的查询装置均给出“您所鉴别的××商品是××企业×年×月×日生产的,现已过期”的提示。
全文摘要
一种三维防伪标识卡及防伪方法;标识卡是由印有校验密码并加涂层的纸贴标和特制的印有由计算机加密生成的并已输到与金融网、电信网、因特网相联的三维国际防伪主机信息数据库的产品防伪编码信息的磁条防伪卡或IC防伪卡的卡标组成的。其查询方法用上述三种网络的九种装置上查,方便快捷。不但具有“大众识别”、“个性防伪”和“扩充功能”三大特点,而且具有“简单易行”、“网络、网点与服务”、“独家经营、委代合作与统一管理”、“专利保护”、“科技含量高”、“购货现场零消费查询与非购货现场电话查询、网上查询相结合”、“灾难备份”、“防伪标识物质量可靠”、“条件优越的大中城市与边远落后地区双重覆盖”和“国际查询”等十大优势。
文档编号G06K5/00GK1336614SQ01131120
公开日2002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5日
发明者田宇 申请人:田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