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处理装置及自动检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949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Ic卡处理装置及自动检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于可以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的IC卡,充入规定金额信息的IC卡处理装置。另外,本发明涉及可以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且根据充入金额信息的IC卡进行检票处理的自动检票装置。
背景技术
比如,在铁路方面,以检票省力化为目的,在通向车站内部的入口或从车站内部出去的出口处设置自动检票装置。使用交通工具的使用者,在进入到车站内部或从车站内部出去之时,或是从某一营业线路换乘到另一营业线路之时,接受自动检票装置的检票处理。就是说,使用者,自己将携带的车票投入自动检票装置。自动检票装置,接受投入的车票,读出记录于车票上的车票信息(进入车站信息、有效票费信息),判定可否进站检票或出站检票,并将车票退回或收回。自动检票装置,如果根据车票信息的读出结果,判定由于车费不足或过期等理由不予检票时,对门的启闭进行控制,不许使用者进入车站内部,不许从车站内部出去,或者不许换乘。
此外,近年来,由于与无线IC卡相对应的自动检票装置的普及,其便利性急速提高(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93003号公报)。特别是,如果对兼备月票和SF(存储费)的功能的无线IC卡预先充值并使用此无线IC卡的话,可以在与无线对应的自动检票装置的检票处理中根据需要接受自动精算。就是说,即使是对定期区间发生超乘,也可以不必在精算机前排队而通过检票口。
另外,上述无线IC卡可在多个公司中通用。即使用一张IC卡,可以续乘不同的铁路公司的线路,可根据需要接受精算处理。不过,现在的情况下可以通用无线IC卡的只限于几个公司。在这方面,对使用者而言未必很便利。
今后,随着IC卡进一步在各个公司通用,可以予测将会构筑可使用一张IC卡利用多个铁路公司的线路的系统。随着这样的系统的构筑,与利用无线IC卡相对应的流水的各公司互相间的精算处理是不可避免的。在各公司互相精算处理中会发生庞大的数据的合计和收入支出处理(包括抵消),对各公司是很大的负担。最糟糕的是在发生数据丢失时,有可能造成各公司互相间不能进行计算处理的情况。
本来,由于构筑上述这样的系统,作为铁路公司侧的益处,可以举出与使用者实际使用无关,可以预先征收集中金额这一点。其反面是在不同的铁路公司间有互相延乘/联运续乘的场合下,必须进行负担很重的各公司间的精算处理。为避免各公司的互相精算处理,如果将卡的利用范围限定于单独一个公司的线路,就会损害使用者的方便性。另外,近年来由于车票的IC化替代了磁性票,也使磁性回数票消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要解决上述问题,要提供一种可以在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的IC卡的同时可以减轻各公司互相精算处理负担的IC卡处理装置。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要提供一种根据可以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的IC卡的用来减轻各公司互相精算处理的负担的可进行精算处理的自动检票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达到目的,本发明的IC卡处理装置及自动检票装置具有以下的构成。
(1)本发明是对于可以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的IC卡,充入规定金额信息的IC卡处理装置,其构成包括从上述IC卡读出数据以及对上述IC卡写入数据的读写手段;以及在通过上述读写手段对上述IC卡充入规定金额信息时,通过对每个营业区进行规定的分配充入金额信息的充值手段。
(2)本发明是可以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并且可根据对每个营业区充入规定金额信息的IC卡进行检票处理的自动检票装置,其构成包括从上述IC卡读出数据以及对上述IC卡写入数据的读写手段;通过上述读写手段根据从上述IC卡读出的数据所判明的与每个营业区的利用相对应的各营业区中必需的金额,通过上述读写手段根据从上述IC卡读出的对每个营业区充入的金额信息进行精算的精算手段;以及根据利用上述精算手段得到的精算结果执行规定的检票处理的检票手段。


图1是表示收集多个公司的检票处理数据的系统的概略构成。
图2是表示自动检票装置的外观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自动检票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4是表示IC卡处理装置的外观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IC卡处理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6是表示通过卡充值单元充入金额的第1例的示图。
图7是表示通过卡充值单元充入金额的第2例的示图。
图8是表示通过卡充值单元充入金额的第3例图。
图9是表示通过卡充值单元充入金额的第4例图。
图10是表示通过卡充值单元充入金额的第5例图。
图11是表示通过卡充值单元充入金额的第6例图。
图12是表示从金额充入时起到精算处理为止的IC卡中的数据(充入金额、使用历史信息)的变迁的一个例图。
图13是用来说明与IC卡的回数票相当的运用的示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图1是表示收集多个公司的检票处理数据的系统的概略构成图。此处,作为一个示例,说明的是收集A公司、B公司及C公司的检票处理数据的收集系统。A公司、B公司及C公司的各公司的检票系统基本上构成是相同的。如图1所示,A公司的检票系统,是由IC卡处理装置1、自动检票装置2、自动检票装置控制盘3以及各公司数据收集服务器4构成的。就是说,设置于各车站的自动检票装置2与自动检票装置控制盘3相连接。自动检票装置控制盘3,控制各自动检票装置2。此自动检票装置控制盘3与各公司数据收集服务器4相连接。此外,设置于各车站的IC卡处理装置1也与各公司数据收集服务器4相连接。各公司数据收集服务器4与全部公司数据收集服务器5相连接。
IC卡处理装置1,可按照使用者支付的款项(支付现金、从户头转帐),发行具有月票功能IC卡10,或发行具有以规定的金额信息充入的SF功能的IC卡10,或发行具有月票及SF功能的IC卡10,还可以对IC卡10以规定的金额进行充值。在此实施方式中,是以IC卡10为无线卡进行说明的,但并不限定于此,IC卡10也可以是无线卡以外的卡。另外,关于利用IC卡处理装置1对IC卡10进行金额信息充入,后面有详细说明。
自动检票装置2,对应于磁性票及IC卡10进行检票处理。自动检票装置2接受磁性票时,就根据磁性票上记录的信息进行检票处理。自动检票装置2,在与IC卡10进行无线通信时,根据在IC卡10上记录的信息,按照需要进行精算处理而进行检票处理。另外,关于利用自动检票装置2进行针对IC卡的精算处理及检票处理,后面有详细说明。
图2是图1所示的自动检票装置的外观的斜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自动检票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功能框图。
此自动检票装置2,通常设置成为两台一组,在两者之间形成通行者通行的通路。于是,此自动检票装置2,可以对磁性票及IC卡两者进行处理。
如图2所示,在自动检票装置2上面一端,比如,设置有一个接受用磁性编码记录有效期间及可使用区间等检票信息的车票(月票、普通车票、回数票等等)或SF卡等等磁性票的投入口203,而在另一端设置有将从投入口203投入的磁性票返还的排出口204。另外,在投入口203中,设置按照需要开闭用的闸门。在排出口204的前方,设置有用来对通行者及车站人员等进行引导的各种指南显示单元206。
在投入口203的前方,设置有天线216。天线216,比如,可以是由环状天线等构成的,可以和由通行者挥动的IC卡10进行无线通信。由此,天线216,接收IC卡10发送的数据和向IC卡10发送数据。
在自动检票装置2的侧面的两端,设置有可控制通行者的通行的可开闭的通行门207,根据可否通行的判定结果,对此通行门207进行开闭控制。
此外,在自动检票装置2上设置有传感器安装体208。在传感器安装体208上设置有检测通行者的多个光学传感器,即出口检测器209、210以及中央通过检测器213。另外,在自动检票装置2的本体上也设置有检测通行者的多个光学传感器,即进入检测器211、212以及中央通过检测器213。
出口检测器209检测通过投入口203的部分的通行者,出口检测器210检测通过指南显示单元206的部分的通行者,进入检测器212检测通过排出口204的部分的通行者,而进入检测器211检测通过天线216的部分的通行者。中央通过检测器213是由自动检票装置202的本体上的一对和传感器安装体208上的一对合计2对(4个)检测器组成,用来检测通过通路的中央部的通行者。
在传感器安装体208上,设置有显示自动检票装置的动作状态(儿童票的投入、无效票的投入及机器的异常等)的显示灯214。
如图3所示,自动检票装置2的构成包括CPU220、存储器222、车票接受机构223、车票传送机构224、车票返还机构225、车票回收机构226、车票保留机构227、信息读出单元228、信息记录单元230、检票判定单元232、通行检测单元234、开闭控制单元236、显示控制单元240、显示灯驱动控制单元242、精算处理单元244、无线阅读器/写入器246、传送控制单元250等等。
CPU220,控制各个单元,控制有关检票处理的一系列的动作。存储器222,存储CPU220的动作控制程序、车费信息以及列车运行信息等,临时存储从IC卡10或磁性票读出的乘车信息等。此外,在此存储器222中,也存储用来确定设置自动检票装置的车站的信息。车票接受机构223,由投入口203等构成,接受一位乘客投入的一张磁性票。或是,车票接受机构223,一次集中接受一位乘客投入的多张磁性票。车票传送机构224,将接受的磁性票传送到各个单元。车票退还机构225,由排出口204等构成,将接受的磁性票返回。车票回收机构226,根据需要将车票退还机构225退还的磁性票回收。车票保留机构227,保留回收的磁性票。信息读出单元228,从磁性票读出乘车信息。信息记录单元230,对磁性票以磁性方式或印刷方式记录各种信息。检票判定单元232,根据从磁性票或IC卡10读出的信息判定可否通行。
通行检测单元234,接受来自检测器209~213的检测输出,检测使用者的通行状况。开闭控制单元236,根据检票判定结果,控制通行门207的开闭。显示控制单元240,比如,根据检票判定结果,控制指南显示单元206的显示内容。显示灯驱动控制单元242,根据从磁性票或IC卡10读出的信息,控制显示灯214的驱动。比如,对应于儿童票、无效票的投入、机器异常等的动作状态,控制显示灯214的驱动。无线阅读器/写入器246,借助天线216与IC卡10进行通讯联络,读出记录于IC卡10中的信息,或将信息记录到IC卡10中。精算处理单元244,在需要时,根据从IC卡10读出的金额信息进行精算处理。关于此精算处理,后面有详细说明。传送控制单元250,与图1所示的自动检票装置控制盘3进行通讯联络而交换各种信息。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IC卡处理装置的外观的斜视图,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IC卡处理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功能框图。在此实施方式中,对兼备售票机功能的IC卡处理装置1予以说明。
如图4所示,IC卡处理装置1的构成包括显示单元102、纸币处理口103、(乘车)票处理口104、硬币投入口105、车票发行口106、硬币排出口107以及托盘108。
显示单元102,具有如图5所示的LCD显示单元121,按照IC卡处理及车票发行处理显示画面。此外,LCD显示单元121具有图5所示的触摸屏单元122。纸币处理口103,接受顾客插入的纸币,向顾客退还要找的纸币。票处理口104,接受顾客插入的IC卡10、月票或信用卡等,并向顾客退还所接受的IC卡10、月票或信用卡等。硬币投入口105,接受顾客投入的硬币。车票发行口106,按照顾客的输入操作,排出发行的车票。托盘108,承接从硬币排出口107退还的要找的硬币。
接着,参照图5,对IC卡处理装置1予以说明。如图5所示,IC卡处理装置1,具有主控制单元100,通过此主控制单元100控制IC卡处理及车票发行处理。主控制单元100与单位传送单元110、顾客接待单元120、工作人员显示屏单元130、记录单元140以及上位传送单元150等相连接。
单位传送单元110与车票发行单位111、卡处理单位112、卡充值单位112a、纸币处理单位113以及硬币处理单位114等相连接。顾客接待单元120与LCD显示单元121、触摸屏单元122、其他显示和开关单元124等相连接。工作人员显示屏单元130与LCD显示单元131、触摸屏单元132、其他显示和开关单元133相连接。上位传送单元150与图1所示的各公司数据收集服务器4进行通讯联络,各公司数据收集服务器4发送售票额等数据。
卡处理单位112,与经过票处理口104投入的IC卡10进行通讯联络,读出记录于IC卡10上的信息或向IC卡10上记录信息。另外,卡处理单位112,可按照使用者支付的款项(支付现金、用信用卡付款),发行具有月票功能的IC卡10,或发行具有以规定的金额信息充入的SF功能的IC卡10,或发行具有月票及SF功能的IC卡10。
卡充值单位112a,可按照使用者支付的充值款(支付现金、用信用卡付款),对多个公司管辖的每个营业区以规定的分配方式进行金额信息充入。IC卡处理装置1的上位传送单元150,将有关对IC卡10进行充值的数据(售票额等数据)发送到各公司数据收集服务器4。所谓的关于充值的数据,指的是对哪一个公司的营业区充入了多少金额等的数据。就是说,是各公司的售票额数据。发送到上位传送单元150的有关充值的数据,还发送到全部公司数据收集服务器5。就是说,在全部公司数据收集服务器中,可以集中管理对哪一个公司的营业区充入多少金额。就是说,可以集中管理各公司的售票数据。
下面对利用卡充值单位112a进行金额充入的详细情况予以说明。
图6是表示利用卡充值单位充入金额的第1例的图。在对可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A公司营业区、B公司营业区及C公司营业区...)的IC卡进行规定金额充入时,如图6所示,对每个营业区以相等分割的分配方式进行金额信息充入。比如,使IC卡10对每个营业区具有充值区(A公司充值区、B公司充值区、C公司充值区...),对各充值区以相等分割的分配方式进行金额信息充入。下面举出一个具体例子,如果使用者通过显示单元102的触摸屏单元122,指示对IC卡充入900日元,则卡充值单位112a将会向IC卡10的A公司充值区充入300日元,向B公司充值区充入300日元,向C公司充值区充入300日元。
图7是表示利用卡充值单位充入金额的第2例的图。在对可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A公司营业区、B公司营业区及C公司营业区...)的IC卡进行规定金额充入时,如图7所示,对包含IC卡处理装置1的设置场所的营业区以优先分配方式进行金额信息充入。比如,使IC卡10对每个营业区具有充值区(A公司充值区、B公司充值区、C公司充值区...),在利用在A公司的车站设置的IC卡处理装置1进行充值时,对A公司充值区以优先分配方式进行金额信息充入。下面举出一个具体例子,如果使用者通过显示单元102的触摸屏单元122,指示对IC卡充入900日元,则卡充值单位112a将会向IC卡10的A公司充值区充入500日元,向B公司充值区充入200日元,向C公司充值区充入200日元。
图8是表示利用卡充值单位充入金额的第3例的图。在对可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A公司营业区、B公司营业区及C公司营业区...)的IC卡进行规定金额充入时,从IC卡10读出有关定期乘车区间的信息,如图8所示,对包含此定期乘车区间的营业区以优先分配方式进行金额信息充入。比如,使IC卡10对每个营业区具有充值区(A公司充值区、B公司充值区、C公司充值区...),在IC卡10的定期乘车区间中包含B公司营业区时,对B公司充值区以优先分配方式进行金额信息充入。下面举出一个具体例子,如果使用者通过显示单元102的触摸屏单元122,指示对IC卡充入900日元,则卡充值单位112a将会向IC卡10的A公司充值区充入200日元,向B公司充值区充入500日元,向C公司充值区充入200日元。
图9是表示利用卡充值单位充入金额的第4例的图。图10是表示利用卡充值单位充入金额的第5例的图。图11是表示利用卡充值单位充入金额的第6例的图。在对可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A公司营业区、B公司营业区及C公司营业区...)的IC卡进行规定金额充入时,从IC卡10读出有关使用历史信息,如图9、图10、图11所示,根据此使用历史信息决定对各营业区分配的充入金额信息。比如,使IC卡10对每个营业区具有充值区(A公司充值区、B公司充值区、C公司充值区...),根据IC卡10的使用历史信息决定对各公司营业区充入的金额信息的分配,并对各公司充值区以决定的分配的金额信息进行充值。
下面对金额充入的第4例、第5例以及第6例予以详细说明。
在金额充入的第4例中,如图9所示,根据过去n个月的使用历史信息,对各营业区充入所决定的金额信息。比如,如果使用者通过显示单元102的触摸屏单元122,指示对IC卡充值1000日元,则在过去n个月的使用历史信息为A公司的使用∶B公司的使用∶C公司的使用=2∶3∶5时,卡充值单位112a将会向IC卡10的A公司充值区充入200日元,向B公司充值区充入300日元,向C公司充值区充入500日元。
在金额充入的第5例中,如图10所示,根据过去全部使用历史信息,决定对各营业区充入金额信息的分配,并对各公司充值区充入所决定的分配金额信息。比如,如果使用者通过显示单元102的触摸屏单元122,指示对IC卡充入600日元,则在过去全部使用历史信息为A公司的使用∶B公司的使用∶C公司的使用=1∶2∶3时,卡充值单位112a将会向IC卡10的A公司充值区充入100日元,向B公司充值区充入200日元,向C公司充值区充入300日元。
在金额充入的第6例中,如图11所示,根据在过去全部使用历史信息中,对过去n个月的使用历史信息加权X成,对过去(n+1)个月~(n+1+m)个月的使用历史信息加权(X-Y)成,对过去(n+1+m+1)个月以前的使用历史信息加权(X-Y-Z)成,并根据这些加权的使用历史信息决定对各营业区的充入金额信息的充入的分配,并对各公司充值区充入所决定的分配金额信息。比如,如果使用者通过显示单元102的触摸屏单元122,指示对IC卡充入600日元,则在对过去n个月的使用历史信息加权为6成,对过去(n+1)个月~(n+1+m)个月的使用历史信息加权为3成,对过去(n+1+m+1)个月以前的使用历史信息加权为1成的结果,在A公司的使用∶B公司的使用∶C公司的使用=1∶3∶2时,卡充值单位112a将会向IC卡10的A公司充值区充入100日元,向B公司充值区充入300日元,向C公司充值区充入200日元。
另外,作为金额充入的第7例,在对IC卡10以规定的金额信息充入时,也可以对按照从IC卡10读出的使用历史信息判明的在规定期间内使用频度大于等于规定回数的实际使用的每个营业区以规定的分配比例进行金额信息的充入。此时,如果对于规定期间内的使用频度未满规定回数的营业区存在已经充入的金额信息,则也可以对于此使用频度未满规定回数的营业区将已经充入的金额信息以规定的分配充入实际上使用的每个营业区。比如,从使用历史信息,判明A公司营业区和B公司营业区的3个月以内的使用频度大于等于1时,就可以假定这两个A公司营业区和B公司营业区是实际上使用的营业区。与此相对,在判明C公司营业区的3个月以内的使用频度不到一次,即为0次时,可以假定此C公司的营业区实际上是不使用的营业区。在此状态下,如果使用者通过显示单元102的触摸屏单元122,指示对IC卡充入1000日元,则卡充值单位112a将会向IC卡10的A公司充值区充入500日元,向B公司充值区充入500日元,而不向C公司充值。此时,如果在C公司的充值区有充值余额400日元,则将此C公司充值区的余额400日元向A公司充值区和B公司充值区各充入200日元。此外,也可以将上述这种使用频度低的充值区删除。
如上所述,如果利用IC卡处理装置1对IC卡10进行金额信息充入,如图12所示,IC卡处理装置1,向各公司数据收集服务器4发送有关金额信息的充入的数据。此外,各公司数据收集服务器4,向全部公司数据收集服务器5发送有关金额信息的充入的数据。
另外,因为金额充入的第4例~第7例需要使用历史信息,在开始使用IC卡时不适用。就是说,在第1次充值时可使用金额充入的第1例~第3例。从第2次起可应用第4例~第7例。
下面对利用上面说明的接受了金额充入的IC卡10的自动检票装置2的精算处理及检票处理予以说明。自动检票装置2,借助天线17及无线阅读器/写入器246,读出记录于IC卡10上的信息,并且将规定的信息写入到IC卡10。精算处理单元244,根据从IC卡读出的进出车站的记录,按照需要精算出与各营业区的使用相应的各营业区必需的金额。自动检票装置2,将精算数据发送到各公司数据收集服务器4。此外,各公司数据收集服务器4,将精算数据发送到全部公司数据收集服务器5。
比如,对利用IC卡10,从A公司的a车站进站,经过A公司的营业区、B公司的营业区而从C公司的c车站出站的事例予以说明。假定在A公司营业区乘车部分的车费为200日元,在B公司营业区乘车部分的车费为100日元,而在C公司营业区乘车部分的车费为300日元。另外,从A公司的a车站到C公司的c车站为止的区间,是IC卡10的定期区间以外。就是说,必须支付从A公司的a车站到C公司的c车站为止的区间的车费。
在从A公司的a车站进站时,对IC卡10记录表示进站时间和在A公司的a车站进站的进站信息。此时,也可以从IC卡10的A公司充值区予先减去初乘车费。
在C公司的c车站出站时,从IC卡10读出进站信息,判明是在A公司的a车站进站。此时,计算出从A公司的a车站到C公司的c车站的车费。就是说,判明在A公司营业区的乘车部分的车费为200日元,在B公司营业区的乘车部分的车费为100日元,而在C公司营业区的乘车部分的车费为300日元。如果IC卡10的A公司充值区中充入的是300日元的话,可从此300日元中减去A公司营业区的乘车部分的车费200日元。同样,如果IC卡10的B公司充值区中充入是300日元的话,可从此300日元中减去B公司营业区的乘车部分的车费100日元。同样,如果IC卡10的C公司充值区中充入的是300日元的话,可从此300日元中减去C公司营业区的乘车部分的车费300日元。另外,在A公司的a车站进站时从IC卡10的A公司充值区减去初乘车费的场合,要考虑已经减去的初乘车费进行精算处理。
上述精算处理的结果,如图12所示,IC卡10的各公司充值区的余额被改写,A公司充值区的余额成为100日元,B公司充值区的余额成为200日元,而C公司充值区的余额成为0日元。此外,在IC卡10的各公司的使用历史区域中写入使用额作为使用历史,A公司的历史区域的使用额成为200日元,B公司的历史区域的使用额成为100日元,而C公司的历史区域的使用额成为300日元。
此外,在C公司的c车站出站时,对IC卡10记录表示出站时间和在B公司的b一起车站出站的出站信息。就是说,可以将进站信息和出站信息作为使用历史信息。
如上所述,在C公司的c车站出站时,如果将A公司营业区的乘车部分的车费、B公司营业区的乘车部分的车费以及C公司营业区的乘车部分车费从对IC卡充入的金额中减去,则可由检票判定单元212容许出站。
接着,对在上述事例中,当A公司营业区的乘车部分的车费为400日元的场合的精算处理予以说明。就是说,对A营业区的乘车部分的车费超过A公司充值区的余额时的精算处理予以说明。此时,如果IC卡的全部余额不超过车费总额,而且对IC卡不追加充入金额时,则自动检票装置2经过精算处理而不容许出站。在上述事例中,IC卡10的全部余额为A公司充值区为300日元,B公司充值区为300日元,C公司充值区为300日元,合计为900日元。与此相对,车费总额为A营业区的乘车部分的车费为400日元,B营业区的乘车部分的车费为100日元,和C营业区的乘车部分的车费为300日元,合计为800日元。就是说,IC卡的全部余额,超过车费总额。
此时,在A公司营业区的乘车部分的车费400日元中,300日元从本来的A公司充值区的余额300日元中减去,余下的100日元临时从B公司充值区的余额中减去。
上述的临时精算处理,可按月/期末通过各公司互相处理抵消,或在下次在对IC卡10进行充值处理之际抵消。
接着,参照图13,对使用IC卡10与回数票相当的运用予以说明。如果自动检票装置2的检票判定单元232,根据从IC卡10读出的使用历史信息,判断在此次使用中规定区间的使用回数已经到达规定回数的话,则判断在此规定区间的使用中必需的金额为免费,容许检票。与此相伴,精算处理单元244,不能从IC卡10中减去在此次的规定区间的使用中必需的金额。此外,无线阅读器/写入器246,对IC卡10,写入表示在此次使用中规定区间的使用回数达到规定回数的信息。比如,无线阅读器/写入器246,对IC卡10写入规定区间的使用回数为0(零)。
此外,对上述使用IC卡10与回数票相当的运用予以更具体的说明。如图13所示,比如,使IC卡10保持乘车区间(a-b)和使用回数(n回)的信息作为使用历史信息。乘车区间的信息,既可以伴随IC卡10的使用自动地设定,也可以由使用者利用IC卡处理装置1手动设定。每次使用规定区间时,将规定区间的使用回数加1。比如,如规定区间的使用回数变为11回,第11次的使用作为免费处理,将规定区间的使用回数重置为0(零)。
如上所述,利用本发明的IC卡处理装置及自动检票装置可以可以获得下述的作用效果。
(1)在使用者将规定的金额信息对IC卡进行充值时,使用者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对IC卡以预先对每个营业区规定的分配比例进行金额信息的充入。由此,可以减轻以后各公司互相精算处理的负担。
(2)在使用者将规定的金额信息对IC卡进行充值时,使用者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对IC卡的使用进行预测,对每个营业区规定的分配比例进行金额信息的充入。由此,可以预测在充值的时,各公司的售票额。其结果,可以使充值时的售票款和实际的售票款的偏离率减小,可以使事业经营健全化。
(3)根据IC卡10的使用历史信息可进行与回数票相当(打折)的运用。如果相应于IC卡的使用自动设定区间,则使用者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接受与回数票相当的优惠。
另外,本申请的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有种种变型。另外,各实施方式,也可以尽可能适宜组配而实施,在该场合可以得到组合的效果。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包含各种阶段的发明,通过对公开的多个构成条件进行适当的组合可以抽出种种的发明。比如,即使是从示于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构成要件中削除几个,也可以解决在发明内容中所述的要解决的问题,在得到在发明的效果一栏中说明的效果的场合,削除此构成要件的结构,可以作为发明而被抽出。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可以在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的IC卡的同时可以减轻各公司互相精算处理的负担的IC卡处理装置。另外,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基于可以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的IC卡的用来减轻各公司互相精算处理的负担的可进行精算处理的自动检票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IC卡处理装置,是对于可以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的IC卡,充入规定金额信息的IC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述IC卡读出数据以及对上述IC卡写入数据的读写装置;以及在借助上述读写装置对上述IC卡充入规定金额信息时,对每个营业区以规定的分配方式充入金额信息的充值装置。
2.一种IC卡处理装置,是对于可以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的IC卡,充入规定金额信息的IC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述IC卡读出数据以及对上述IC卡写入数据的读写装置;以及在借助上述读写装置对上述IC卡充入规定的金额信息时,对每个营业区以相等分割的分配方式进行金额信息充入的充值装置。
3.一种IC卡处理装置,是对于可以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的IC卡,充入规定金额信息的IC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述IC卡读出数据以及对上述IC卡写入数据的读写装置;以及在借助上述读写装置对上述IC卡充入规定的金额信息时,对包含该IC卡处理装置的设置场所的营业区以优先分配方式进行金额信息充入的充值装置。
4.一种IC卡处理装置,是对于可以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的IC卡,充入规定金额信息的IC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述IC卡读出数据以及对上述IC卡写入数据的读写装置;以及在借助上述读写装置对上述IC卡充入规定金额信息时,借助上述读写装置从上述IC卡读出关于定期乘车区间的信息,对包含此定期乘车区间的营业区以优先分配方式进行金额信息充入的充值装置。
5.一种IC卡处理装置,是对于可以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的IC卡,充入规定金额信息的IC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述IC卡读出数据以及对上述IC卡写入数据的读写装置;以及在借助上述读写装置对上述IC卡充入规定的金额信息时,借助上述读写装置从上述IC卡读出使用历史信息,根据此使用历史信息决定对各公司营业区充入的金额信息的分配方式,并对各公司充值区充入所决定的分配方式下的金额信息的充值装置。
6.一种IC卡处理装置,是对于可以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的IC卡,充入规定金额信息的IC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述IC卡读出数据以及对上述IC卡写入数据的读写装置;以及在借助上述读写装置对上述IC卡充入规定金额信息时,对按照借助上述读写装置从上述IC卡读出的使用历史信息判明的在规定期间内使用频度大于等于规定回数的实际被使用每个营业区,以规定的分配方式进行金额信息的充入,并且同时将对于规定期间内的使用频度未满规定回数的营业区已经充入的金额信息对实际上被使用的每个营业区以规定的分配方式进行充值的充值装置。
7.一种自动检票装置,是可以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并且根据对每个营业区充入规定金额信息的IC卡进行检票处理的自动检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述IC卡读出数据以及对上述IC卡写入数据的读写装置;在借助上述读写装置对根据从上述IC卡读出的数据判明的与每个营业区的利用相对应的各营业区中必需的金额,根据借助上述读写装置从上述IC卡读出的对每个营业区充入的金额信息进行精算的精算装置;以及根据利用上述精算装置得到的精算结果执行规定的检票处理的检票装置。
8.一种自动检票装置,是可以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并且根据对每个营业区充入规定金额信息的IC卡进行检票处理的自动检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述IC卡读出数据以及对上述IC卡写入数据的读写装置;对于根据借助上述读写装置从上述IC卡读出的数据判明的与每个营业区的利用相对应的各营业区中必需的金额,根据借助上述读写装置从上述IC卡读出的对每个营业区充入的金额信息进行精算的精算装置;以及利用上述读写装置对上述IC卡写入使用历史,执行规定的检票处理的检票装置。
9.一种自动检票装置,是可以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并且可根据对每个营业区充入规定金额信息的IC卡进行检票处理的自动检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述IC卡读出数据以及对上述IC卡写入数据的读写装置;对于根据借助上述读写装置从上述IC卡读出的数据判明的与每个营业区的利用相对应的各营业区中必需的金额,根据借助上述读写装置从上述IC卡读出的对每个营业区充入的金额信息进行精算的第1精算装置;在上述第1精算装置的精算处理中,当仅利用为规定的营业区用的充入的金额信息不能精算,在规定的营业区中必需的金额,临时利用为其他营业区充入的金额信息进行精算的第2精算装置;以及根据利用上述第1及第2精算装置得到的精算结果执行规定的检票处理的检票装置。
10.一种自动检票装置,是可以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并且可根据对每个营业区充入规定金额信息的IC卡进行检票处理的自动检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述IC卡读出数据以及对上述IC卡写入数据的读写装置;对于根据借助上述读写装置从上述IC卡读出的数据判明的与每个营业区的利用相对应的各营业区中必需的金额,根据借助上述读写装置从上述IC卡读出的对每个营业区充入的金额信息进行精算的精算装置;在根据借助上述读写装置从上述IC卡读出的使用历史信息,判明在此次使用中规定的区间的使用回数到达规定回数时,使在使用此规定区间必需的金额变成免费而由上述精算装置执行精算处理的精算处理控制装置;以及利用上述读写装置对上述IC卡写入包含表示在此次使用中规定区间的利用回数到达规定回数的信息的使用历史,执行规定的检票处理的检票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IC卡处理装置及自动检票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的IC卡的同时可以减轻各公司互相精算处理的负担的IC卡处理装置。本发明是对于可以利用多个公司管辖的多个营业区的IC卡,充入规定金额信息的IC卡处理装置(1),其构成包括从上述IC卡读出数据以及对上述IC卡写入数据的读写手段(112);以及在借助上述读写手段对上述IC卡充入规定金额信息时,对每个营业区以规定的分配充入金额信息的充值手段(112a)。
文档编号G06Q20/34GK1551049SQ20041003539
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30日
发明者武田浩佐, 安武浩幸, 幸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