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外设装置支撑旋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51709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计算机外设装置支撑旋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支撑旋转结构及其方法,特别是一种藉由磁力吸引,任意地将该外围装置固定于一角度位置的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贩售的产品,无论是用在计算机外设设备,例如网络摄影机(Webcam)或桌上型麦克风等,或是其它用途的设备,它们的支撑结构大多设计为紧配合结构或复杂的机械结构,但无论是紧配合结构或复杂的机械结构皆会限制使用者可旋转的角度,且更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磨损,或是由于设计时的匹配度没有作精准,而造成旋转时的困难,而因为必须讲求匹配度及精准度,进而增加机构模具的成本,以及增加制造的成本。譬如在美国专利USP6431507中,揭示了一摄影机10,其可利用颈部10进行上下的倾斜移动,或是可在轴部19上进行左右旋转的动作;在USP5880783中,揭示出一摄影机1,其可利用转轴(revolvingshaft)11,21来进行上下或是左右的转动动作。另外,美国专利USD478922也揭露了类似的结构。综观以上所述,习用的支撑旋转结构,至少存在以下缺点一、习用的支撑旋转结构设计,会限制使用者可旋转的角度,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二、习用的支撑旋转结构设计,由于是机械式的作动,故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磨损,造成支撑力的降低,开始发生松动的现象。三、习用的支撑旋转结构设计,需要较高的匹配度及精准度,进而增加机构模具开发的成本,以及生产制造所需花费的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外设装置支撑旋转结构,藉由磁力相互吸引的原理,提供使用者各种旋转角度的需求,以达到方便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利用磁力吸引的原理,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磨损,所以对象的支撑力不会降低,更可以避免松动的现象产生。本实用新型用预埋或嵌入的方式将磁极设置完成,故可以减少模具开发的成本,进而降低生产制造的成本,增加市场上的竞争力。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支撑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围装置包括一承载部,具有一第一耦合部,该第一耦合部具有一第一磁极;一承载基座,具有一第二耦合部,该第二耦合部具有一第二磁极;其中,该第一磁极与该第二磁极藉由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间的磁力吸引,使第一耦合部与该第二耦合部相互耦合,并使得该承载基座支撑该承载部于一角度位置。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旋转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前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旋转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完成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旋转方法较佳实施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承载部;101承载基座;102网络摄影机;1001第一耦合部;103第一磁极;1010第二耦合部;104第二磁极;300提供一承载部与一承载基座;301将一第一磁极与一第二磁极分别置入;302对准接合该承载部与该承载基座。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外设装置,可为数字相机、网络摄影机、麦克风、无线讯号接收器、无线网络卡、数字笔承座(tabletstylusholder)...等与计算机有关的外围产品;如图1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外设装置支撑旋转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前示意图,其主要藉由一承载部100与一承载基座101的搭配,来支撑旋转承载部100所承载的一网络摄影机102(Webcam);其中,该承载部100具有一第一耦合部1001,且该第一耦合部1001还具有一第一磁极103,同样地,该承载基座101具有一第二耦合部1010,且该第二耦合部1010亦具有一第二磁极104,藉由对应该第一耦合部1001与该第二耦合部1010相互耦合,此时该第一磁极103与该第二磁极104会因磁力作用而相互吸引,达到支撑旋转。第一磁极103与第二磁极104使用强力磁铁,通常可分为两种-永久磁铁和电磁铁,其中,具有永久磁性且不需外加电力就可以产生磁极,称为永久磁铁,通常使用具可磁化的金属材质作为制造永久磁铁的材料,例如含钕的合成物(Nd-Bonded);另一种必须外加电源,利用电磁效应的转换,来产生所需要磁力,人们将其命名为电磁铁。当然第一磁极103可设计成N极或S极,相对应地,第二磁极104可设计成S极或N极,只要第一磁极103与第二磁极104的磁极相反,可以相互吸引即可。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完成示意图,其中由于第一磁极103与第二磁极104间的磁力相互吸引,故其不需要复杂的机械构造,或是像紧配合的尺寸搭配要求精准度,且当承载部100与承载基座101结合后,因为第一磁极103与第二磁极104的磁性可以不受形状、角度等等的限制,故承载部100相对承载基座101可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换言之,就是承载部100上所承载的网络摄影机102可以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以方便使用者使用,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机械性的磨耗,更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以及增加产品的灵活使用度。当然,实际使用时,第一耦合部1001与第二耦合部1010间的配合弧度,视实际产品的使用方式,重量大小或是重心位置来加以调整。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磁极103或第二磁极104可同时为极性互异的磁铁,或是其中任一者为一可磁性化的金属物质,譬如铁类等金属。当然亦可视实际产品的使用方式,重量大小或是重心位置来设计磁力的大小。如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外设装置支撑旋转方法较佳实施流程示意图,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承载部与一承载基座300,其中该承载部可以用来承载所需的对象,例如网络摄影机、桌上型麦克风或IPCAM等计算机外设装置,而该承载基座系用以承载支撑该承载部,使该承载部可以相对应该承载基座进行不同角度的旋转作动。将一第一磁极与一第二磁极分别置入301,将一第一磁极与一第二磁极分别置入该承载部与该承载基座,当然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置入的方式,可以采用在该承载部与该承载基座射出成型时,就预先将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埋入的方式,通称为预埋方式;或是采用在该承载部与该承载基座预留可以嵌入的空间的方式,通称为嵌入方式。至于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或承载部与承载基座的其它细部结构、功用,已于前述的各实施例详细描述过,在此便不再赘述其详细构成、装设位置与功能。接合该承载部与该承载基座302,对准接合该承载部的第一磁极与该承载基座的第二磁极,藉由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相互吸引的磁力,使该承载基座提供该承载部支撑旋转的效果,当然对该承载部上所承载的对象亦有支撑旋转的效果,也就是说,使该承载基座得以支撑该承载部于一任意的角度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支撑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围装置包括一承载部,具有一第一耦合部,该第一耦合部具有一第一磁极;以及,一承载基座,具有一第二耦合部,该第二耦合部具有一第二磁极;其中,该第一磁极与该第二磁极藉由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间的磁力吸引,使第一耦合部与该第二耦合部相互耦合,并使得该承载基座支撑该承载部于一角度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极与该第二磁极为永久磁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磁极与该第二磁极为电磁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磁极为一可磁化的金属材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磁极为一可磁化的金属材质。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计算机外设装置支撑旋转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外设装置支撑旋转结构,主要藉由一承载部与一承载基座的搭配,其中该承载部具有一第一耦合部,该第一耦合部具有一第一磁极;以及,该承载基座具有一第二耦合部,该第二耦合部具有一第二磁极,该第一耦合部与该第二耦合部相互耦合,并藉由该第一磁极与该第二磁极藉由磁力相互吸引,达到支撑旋转。文档编号G06F1/16GK2689311SQ20042000899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申请日期2004年4月26日优先权日2004年4月26日发明者李逸茹,陈泳岑申请人: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