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旋转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50470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支撑旋转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支撑旋转装置,包括支撑轴承套件,支撑轴,支撑轴沿Z轴自下而上穿过该支撑轴承及轴承端盖;支撑轴包括沿Z轴自下而上直径递减的第一阶梯轴、第二阶梯轴及螺纹段,支撑轴承的内圈及轴承端盖的中心孔均与该第二阶梯轴间隙配合;支撑轴有沿轴线贯通底面及顶面的通道;支撑轴套下端有下连接管口,紧挨下连接管口沿Z轴向上有直径递增的第一阶梯孔、第二阶梯孔及第三阶梯孔,该第一阶梯轴与该第二阶梯孔的直径间隙配合,该支撑轴承的外径与该第三阶梯孔间隙配合,该第一阶梯轴的长度小于该第二阶梯孔的深度,第二阶梯轴的长度大于该支撑轴承的底面与轴承端盖顶面的距离。本发明用于输送液态物料需同时旋转的支承场合。
【专利说明】
支撑旋转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支撑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通过支撑装置向旋转体输送液态物料,容易出现泄漏现象,在输送过程中液压的变化容易造成液态物料对支撑装置的冲击,造成旋转体的运作不平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作平稳顺畅的输送液态物料的支撑旋转装置。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撑旋转装置包括支撑轴承套件,该支撑轴承套件包括支撑轴承、支撑轴套及轴承端盖,该轴承端盖内设防漏装置;支撑轴,该支撑轴沿Z轴自下而上穿过该支撑轴承及轴承端盖;该支撑轴包括沿Z轴自下而上直径递减的第一阶梯轴、第二阶梯轴及螺纹段,该支撑轴承的内圈及轴承端盖的中心孔均与该第二阶梯轴间隙配合;该第一阶梯轴的直径大于该支撑轴承内孔直径,该支撑轴有沿轴线贯通底面及顶面的通道;该支撑轴套下端有下连接管口,紧挨下连接管口沿Z轴向上有直径递增的第一阶梯孔、第二阶梯孔及第三阶梯孔,该第一阶梯轴与该第二阶梯孔的直径间隙配合,该支撑轴承的外径与该第三阶梯孔间隙配合,该第一阶梯轴的长度小于该第二阶梯孔的深度,第二阶梯轴的长度大于该支撑轴承的底面与轴承端盖顶面的距离,该第一阶梯孔的直径大于该通道的直径。
[0005]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支撑轴承的内圈及轴承端盖的中心孔均与第二阶梯轴间隙配合,第一阶梯轴与第二阶梯孔的直径间隙配合,固接在螺纹段的被支承的外接旋转部件正在旋转时,支撑轴被旋转部件带动旋转顺畅,当液态物料从下连接管口向上输送时,液态物料经过第一阶梯孔进入支撑轴的通道并进入外接的旋转部件,同时,由于第一阶梯孔的直径大于通道的直径,使得液态物料对支撑轴的底面产生推力,由于第一阶梯轴的长度小于第二阶梯孔的深度使得第一阶梯轴可在第二阶梯孔内向上移动,使得液态物料从支撑轴的底面向支撑轴的外侧壁渗透,并向上充满第三阶梯孔,填充在第三阶梯孔缝隙中的液态物料对支撑轴的移动产生阻尼作用,化解了支撑轴向上移动对支撑轴套的冲击,使运作平稳。
[000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阶梯轴的端面有贯通径向方向的泄水槽。该改进提高了液态物料从支撑轴的底面向支撑轴的外侧壁渗透的速度,使运作更平稳。
[000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具体方案,轴承端盖包括直径递减的挡盖及螺纹压盖,所述螺纹压盖与所述第三阶梯孔螺纹连接,所述防漏装置包括设于轴承端盖中心孔的密封凹槽以及套在所述第二阶梯轴相应位置的第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凹槽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相适配,还包括套在所述螺纹压盖上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挡盖相抵。
[000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下连接管口的直径小于该第一阶梯孔的直径,还包括第三密封圈,该第三密封圈的外径与该下连接管口的直径相适配。
[000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二阶梯孔的深度与该第一阶梯轴的长度的差值,大于该第二阶梯轴的长度与该支撑轴承底端与轴承端盖顶端的距离的差值,还包括限位螺母,该限位螺母与该螺纹段相配。该改进防止液态物料退位时造成支撑轴向下移动对支撑轴套的冲击。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分解立体图;
[0011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分解剖视图;
[001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装配图;
[0013]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0014]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一
[0017]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支撑旋转装置包括支撑轴承套件11,支撑轴12。支撑轴承套件11包括支撑轴承111、支撑轴套112及轴承端盖113,轴承端盖113内设防漏装置;支撑轴12沿Z轴自下而上穿过支撑轴承111及轴承端盖113;支撑轴12包括沿Z轴自下而上直径递减的第一阶梯轴121、第二阶梯轴122及螺纹段123。
[0018]参见图2,支撑轴12有沿轴线贯通底面及顶面的通道124;支撑轴套112下端有下连接管口 1121,紧挨下连接管口 1121沿Z轴向上有直径递增的第一阶梯孔1122、第二阶梯孔1123及第三阶梯孔1124,轴承端盖113包括直径递减的挡盖1131及螺纹压盖1132,螺纹压盖1132与第三阶梯孔1124螺纹连接,防漏装置包括设于轴承端盖113中心孔的密封凹槽1133以及套在第二阶梯轴1123相应位置的第一密封圈1134,密封凹槽1133与第一密封圈1134相适配,还包括套在螺纹压盖1132上的第二密封圈1135,第二密封圈1135与挡盖1131相抵。第一阶梯轴121的端面有贯通径向方向的泄水槽1211。下连接管口 1121的直径小于第一阶梯孔1122的直径,还包括第三密封圈1136,第三密封圈1136的外径与下连接管口 1121的直径相适配。
[0019]参见图3,支撑轴承111是径向滚动轴承,支撑轴承111的内圈及轴承端盖113的中心孔均与第二阶梯轴122间隙配合;第一阶梯轴121的直径大于支撑轴承111内孔直径。第一阶梯轴121与第二阶梯孔1123的直径间隙配合,支撑轴承111的外径与第三阶梯孔1124间隙配合,第一阶梯轴121的长度小于第二阶梯孔1123的深度,第二阶梯轴122的长度大于支撑轴承111的底面与轴承端盖113顶面的距离,第一阶梯孔1122的直径大于通道124的直径。第二阶梯孔1123的深度与第一阶梯轴121的长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阶梯轴122的长度与支撑轴承111底端与轴承端盖113顶端的距离的差值,还包括限位螺母126,限位螺母126与螺纹段123相配,防止液态物料退位时造成支撑轴12向下移动对支撑轴套112的冲击。
[0020]参见图4,由于支撑轴承111的内圈及轴承端盖113的中心孔均与第二阶梯轴122间隙配合,第一阶梯轴121与第二阶梯孔1123的直径间隙配合,固接在螺纹段123的被支承的外接旋转部件18正在旋转时,支撑轴12被旋转部件带动旋转顺畅,当液态物料从下连接管口 1121向上输送时,液态物料经过第一阶梯孔1122进入支撑轴的通道124并进入外接的旋转部件,同时,由于第一阶梯孔1122的直径大于通道124的直径,使得液态物料对支撑轴12的底面产生推力,由于第一阶梯轴121的长度小于第二阶梯孔1123的深度,使得第一阶梯轴121可在第二阶梯孔1123内向上移动,使得液态物料从支撑轴12的底面向支撑轴12的外侧壁渗透,并向上充满第三阶梯孔1124,填充在第三阶梯孔1124缝隙中的液态物料对支撑轴12的移动产生阻尼作用,化解了支撑轴12向上移动对支撑轴套112的冲击,使运作平稳。泄水槽1211提高了液态物料从支撑轴12的底面向支撑轴12的外侧壁渗透的速度,使运作更平Ilo
[0021]实施例二
[002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参见图5,支撑轴承111是止推轴承。
【主权项】
1.一种支撑旋转装置,包括 支撑轴承套件,所述支撑轴承套件包括支撑轴承、支撑轴套及轴承端盖,所述轴承端盖内设防漏装置; 支撑轴,所述支撑轴沿Z轴自下而上穿过所述支撑轴承及轴承端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轴包括沿Z轴自下而上直径递减的第一阶梯轴、第二阶梯轴及螺纹段,所述支撑轴承的内圈及轴承端盖的中心孔均与所述第二阶梯轴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阶梯轴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轴承内孔直径,所述支撑轴有沿轴线贯通底面及顶面的通道; 所述支撑轴套下端有下连接管口,紧挨所述下连接管口沿Z轴向上有直径递增的第一阶梯孔、第二阶梯孔及第三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轴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直径间隙配合,所述支撑轴承的外径与所述第三阶梯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阶梯轴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深度,所述第二阶梯轴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撑轴承底端与轴承端盖顶端的距离,所述第一阶梯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通道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轴的端面有贯通径向方向的泄水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端盖包括直径递减的挡盖及螺纹压盖,所述螺纹压盖与所述第三阶梯孔螺纹连接,所述防漏装置包括设于轴承端盖中心孔的密封凹槽以及套在所述第二阶梯轴相应位置的第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凹槽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相适配,还包括套在所述螺纹压盖上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挡盖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管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阶梯孔的直径,还包括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外径与所述下连接管口的直径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深度与所述第一阶梯轴的长度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阶梯轴的长度与所述支撑轴承底端与轴承端盖顶端的距离的差值,还包括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螺纹段相配。
【文档编号】F16L27/08GK105909895SQ201610436321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5日
【发明人】陆英豪
【申请人】陆英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