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卡散热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61661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卡散热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卡散热模组,尤指一种应用于显示卡上的散热模组,其藉由将散热风扇立于相对的第一、二散热鳍部间,而使该散热风扇所产生的气流能有效带走显示卡上所产生的热源。
背景技术
在台湾成为举世闻名的电脑王国后,国内各企业无不克尽使命共同创造台湾奇迹,尤其,在电脑硬件的这个领域之中,国内企业也持续加强研发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但是,随着CPU或显示卡的运算能力大增之下,电脑主机内部有关散热元件的提升是否跟得上目前的需求呢?实在难以令所有人百分之百的心服能跟得上,以致于让众多的使用者对电脑内部的散热效率打上一个大问号,其实,针对电脑的散热效率而言,是影响相关机件(如CPU、显示卡或其它适配卡等)的使用寿命、处理效能与稳定性的,因为,当这些相关机件的温度过高时,常会衍生出一些使用寿命降低、处理效能不佳与稳定性锐减的后果,所以,若要相关机件能够正常运作而达到一定的效能时,则对于这些机件的作业温度一定要严加控制,绝不能使作业温度过高而对使用者不利,以下举现有的技术来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为习知技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的散热器100包含复数个散热鳍片110、一导热管120与一散热风扇130,其主要是将热源所产生的高温藉由该导热管120传导至不同之处的散热鳍片110,并且,利用该散热风扇130所产生的气流来使该局部的复数个散热鳍片110的温度得以降低。
请参阅图2、2a所示,为另一习知技术的示意图,该散热模组200,其主要包含散热风扇210与复数的散热鳍片220,且该散热鳍片220成环状而围绕于该散热风扇210的外围,利用该散热风扇210所产生的气流来降低散热鳍片220的温度。
经由所述先前技术的说明后应可得知,设计人认为若是利用一导热管来传导热源至分布不同处的散热鳍片,则会因导热管再次加工使得导热管的品质稳定度降低及散热效率不佳且制作成本增加;或者,将多数的散热鳍片成环状而围绕于该散热风扇的外围时,则该散热风扇必须提供较大的风力,但该散热鳍片的有效散热表面积也相对会缩小,反而不利于整体的散热效率的提升。另外,运用导热管之后,虽能将热能传达至他处并因而增加散热面积,但是,该导热管的管内呈真空状,该导热管经过多次加工后,其导热效能将大为降低,并且,该导热管的制造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设计人欲提供一种显示卡散热模组来有效降低显示卡的作业温度,并且达成先前技术所未提供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卡散热模组,其包含一散热器,该散热器上设有一第一散热鳍部与一第二散热鳍部,且利用一置扇部将该第一散热鳍部与该第二散热鳍部加以区隔;以及至少一散热风扇,恰固设于该置扇部;藉由上述各元件的连结,令该散热风扇实施运转时,可因散热风扇立于第一、二散热鳍部间凹陷的置扇部中,不但能有效降低整个散热模组的高度,且在散热风扇两侧面对扇叶的第一、二散热鳍部,可藉由风力得到该散热风扇的吸风或排风的气流,进而提高散热效率,降低显示卡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卡散热模组,其散热鳍部可藉由铝挤型制法与堆叠法制得,而该散热鳍部可为铜系合金或铝系合金,以提升热能的传导与热能的消散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显示卡的效能提升、显示卡的寿命增加以及使用者的总付出成本减少。以及,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功效而衍生的优点在于电脑的整体效率提升、显示卡的购置成本降低。


图1 为习知技术的示意图。
图2 为另一习知技术的示意图。
图2a 为另一习知技术的实施时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示意图。
图7 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8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状态的风力流向示意图。
图号说明10...散热器11...第一散热鳍部12...第二散热鳍部13...置扇部14...散热鳍片20...散热风扇30...显示卡D... 风向(Direction of Air)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显示卡散热模组,请参阅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装置在显示卡30上的散热模组10,该散热模组上设有一第一散热鳍部11与一第二散热鳍部12,并且,利用一凹入的置扇部13将该第一散热鳍部11与该第二散热鳍部12加以区隔;以及至少一散热风扇20,该散热风扇20恰立设于该置扇部13,在将上述各元件连结之后,使得该散热风扇20实施运转时,可因散热风扇立于第一、二散热鳍部间凹陷的置扇部中,不但能有效降低整个散热模组的高度,且在散热风扇两侧面对扇叶的第一、二散热鳍部,可藉由风力得到该散热风扇的吸风或排风的气流,进而提高散热效率,降低显示卡的温度。
请参阅图5、6所示,前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10是由一第一散热鳍部11与一第二散热鳍部12所组成的,而该第一散热鳍部11与该第二散热鳍部12皆是由一片以上的散热鳍片14所构成的,该散热鳍片14可由铝挤型制法或是堆叠法来制得,但设计人在此并不对铝挤型制法或是堆叠法来详加说明,因为,就同一行业熟习散热器的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应可轻易了解,故在此并未多作解释。
请参阅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14通常是使用高导热度的材质,例如铝系与铜系的金属材料,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是以铝或铜系的合成金属材料(铝合金、铜合金)来作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示范。而在图8中说明了该散热风扇20运转时所产生的风向D(Directionof Air)是由该第二散热鳍部12吹向该第一散热鳍部11,这是因为该第二散热鳍部12的高度低于该第一散热鳍部11,这同时也是申请人考虑到散热效率所作的调整,但并不是要求一定得要如此才能实施本实用新型,因为,无论该第二散热鳍部12与该第一散热鳍部11之间孰高孰低,皆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达成的目的,以及该风向D也不限定其是由该第二散热鳍部12吹向该第一散热鳍部11或由该第一散热鳍部11吹向该第二散热鳍部1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显示卡散热模组确实达成显示卡的效能提升、显示卡的寿命增加、降低显示卡的作业温度以及使用者的总付出成本减少的目的,并且,进一步地使得电脑的整体效率提升、显示卡的购置成本降低以及使用者的时间成本降低,而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也可实施于CPU等会产生热源的物品上,故可据以衍生的运用范围广泛,另外,因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简单、方便使用,所以倍增生产效率也可同时兼顾生产成本,并在使用者的购买费用上可大幅降低,适于大量生产,实具产业利用价值,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的产业利用性(Useful),再者,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显示卡散热模组又与最接近的先前技艺(The closestprior art)相较之下,明显具有相当大的进步跨距(Inventive Step),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的进步性(Non-obviousness),并且,经由本说明书的详细揭露下(如说明书与图式所揭露的技术内容),足以致使同一行业的专业人士据以实施本实用新型,且其构成结构又未曾见于诸书刊或公开使用,诚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的新颖性(Novelty),恳请专利局早日核准本实用新型,以利申请人的商品化实施。
需陈明的,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根据本文的揭露或教导可衍生推导出许多的非实质变更与修正,若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等效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显示卡散热模组,包含一散热器及一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具有一第一散热鳍部与一第二散热鳍部,该第一散热鳍部与该第二散热鳍部由一凹入置扇部相区隔;该散热风扇,立设于该置扇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卡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鳍部由一片以上的散热鳍片所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卡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散热鳍部由一片以上的散热鳍片所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卡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鳍片为由铝挤型制法所制得的鳍片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卡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鳍片为由堆叠法所制得的鳍片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卡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鳍片为以铝合金材质制成的鳍片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卡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鳍片为由铜合金材质制成的鳍片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卡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鳍部高于该第二散热鳍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卡散热模组,其为一种能有效降低显示卡作业时温度的散热模组,该显示卡散热模组上设有一第一散热鳍部与一第二散热鳍部,该第一散热鳍部与第二散热鳍部间设有一凹入的置扇部,该置扇部中立设有至少一散热风扇,如此一来,可因散热风扇深入安装在散热模组中,不但能有效减低散热模组的高度,且使散热风扇转动时,可加速第一、二散热鳍部中的热气流与外界的空气对流,而使散热模组上的热迅速散发出去,进而提升该显示卡的散热效率。
文档编号G06F1/20GK2702363SQ20042005981
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1日
发明者谢新茂 申请人: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