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运用于主机板的挡风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204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运用于主机板的挡风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风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限定主机板上缆线的走线方式的挡风板。
背景技术
现今电子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特别是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备装置,而随着电子装置的普遍,使用者对于电子装置的要求也更重视执行速率与尺寸的大小。
举例来说,目前的计算机可执行平台的执行速率已从数年前的500兆赫(Mhz)晋升到2千兆赫(Ghz)以上,而笔记型计算机也由于体积的优势而成为主流。另外以服务器来说,刀锋式服务器也由于其所占用的空间大幅的减少,而逐渐成为主流。
请先参阅图1所示目前一般电子装置的机壳内部设置图。如图所示目前电子装置的机壳内部可能包含电源供应器10与主机板20;而主机板20运作所需电力则是利用电源供应器10来供应。举例来说,电源供应器10可通过具有连接插头的缆线12连接至主机板20上的电源连接接头22以供给主机板20电源。除此之外,电源供应器10还可通过其它缆线12同时提供给其它外围装置(如光驱等)运作所需电源。
综合如上所述电源供应器10为提供电子装置运作所需的电源,因而也相对地产生许多热能,而此热能目前大多通过在电源供应器10后装接风扇30,以产生冷却气流加速热能自通风口40排出,用以避免电源供应器10过热而损坏。
但由于电源供应器10的尺寸以及其预设的位置可能使得风扇30与通风口40的位置并不接近,因此热能可能会随着冷却气流的流动而散布于整个机壳,而造成主机板20过热的状况。而此过热的状况将会影响电子装置的执行速度,因此并不被允许。为解决上述状况目前许多厂商已利用挡风板来将风扇30所产生的冷却气流遮阻导引至通风口40来避免上述状况。
再请参阅图2A及图2B所示利用挡风板导引冷却气流的实施示意图。其中图2A为第一实施示意图而图2B则是第二实施示意图。
请参阅图2A所示设置于在一主机中的挡风板。其是通过在风扇30与通风口40间装设挡风板50以将风扇30所产生的冷却气流导引至通风口40,而将电源供应器10所产生热能阻隔于主机板20之外。但是由于电源供应器10需通过缆线来连接,以提供给主机板20与其它装置电源,因此挡风板50与风扇30间通常会保留一个空间让缆线12与音源线24走线以连接至主机板20或其它装置。而此预留空间无形间也限制了缆线12与音源线24的走线方式,而此限制与缆线12与音源线24原有长度的限制可能造成缆线12无法达到部份的位置,而造成电源供应器10无法提供电源给各装置以及扬声器无法接收来自于主机的信号等状况。
目前已有厂商提出如图2B所示的挡风板来改善上述缆线受限的状况。如图所示挡风板60中依据预设的缆线12与音源线24走线位置开设有凹槽62,此凹槽62不仅可使电源供应器10的缆线12与音源线24穿过,还可用以限定主机板20上其它缆线12与音源线24(如,音源线与电源线)的位置。但由于凹槽62的开设方向仅能限定缆线X轴的位移,不能限定其向Y轴方向产生位移(向上脱出),因此部分的缆线12或音源线24会脱离原配置路线,而散乱于主机板20中,进而影响主机板20散热或影响主机板20的组装作业。
因此,在目前电子装置的执行速率与尺寸的大小成为研发设计的重点时,如何将机壳内的热源导出,并将缆线依照所需固定配置以增进主机板整体散热与组装速度,实为研究人员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运用于主机板的挡风板用以将主机板上的主要热源导出,并可将主机板内的缆线固定于特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挡风板包含可用以将挡风板固定于该主机板的定位部,以及数个凹槽使主机板上的缆线穿设而不受挡风板阻挡,并限制缆线X轴方向的位移,其特征在于挡风板上还设有数个限定部,此限定部垂直设置于挡风板之上,以避免穿设过凹槽的缆线向Y轴方向产生位移而脱离原配置路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现有一般电子装置的机壳内部设置图;图2A为现有利用挡风板导引冷却气流的第一实施示意图;图2B为现有利用挡风板导引冷却气流的第二实施示意图;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机壳 100电源供应器 10缆线 12主机板 20电源连接插头 22音源线 24风扇 30通风口 40挡风板 50挡风板 60凹槽 62挡风板 70定位部 72通孔 73凹槽 74限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图3所示的使用示意图,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运作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挡风板70包含有数个定位部72,用以将挡风板70固定于容置主机板与电源供应器的机壳100之上,以及数个凹槽74使主机板上的各种缆线可穿设而不受挡风板70阻挡,并限制缆线X轴方向的位移,其特征在于此挡风板70还具有数个限定部76,此限定部76的设置方向与挡风板70垂直,并开设于挡风板70之上,以避免穿设过凹槽74的缆线Y方向的位移而脱离原配置路线。
其中,上述的定位部72可利用卡扣、铆固、焊接等方式固定于机壳100之上,而当此机壳100上需具有与定位部72相应的卡扣孔,以让挡风板70通过定位部72将可利用卡扣等方式固于机壳100之上。
而限定部76根据缆线的配置路线而设于挡风板70的左边侧或右边侧,并且不可阻挡凹槽74的开口。而凹槽74与限定部76的数量及大小并不加以限定,但需能够让缆线穿设并限制其Y轴方向的位移即可。另外挡风板70上还可开设通孔73使不需常插拔的缆线穿设。而上述的缆线可为连接于电源供应器10上的电源缆12,或由主机板20连接至扩音装置的音源线24等。
另外,挡风板70的外型与大小并不特别限定,但须能够将通过风扇30产生的冷却气流导引至通风口40便可。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不但可阻隔热能散布在主机板20之中,并可限制缆线12与音源线24等的走线位置,不仅可达到最佳散热的效果还可使电子装置内部的设置更加整齐,更有利于往后主机板20维修作业。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可运用于主机板的挡风板,设置于一机壳中的主机板上,其特征在于,包含形成热能散布阻隔区的一板体;固定该板体于该机壳上的至少一个定位部;限制一缆线产生X轴方向位移的至少一个凹槽,该缆线穿设于该凹槽中;限制该缆线产生Y轴方向位移的至少一个限定部;该定位部与该凹槽设置于该板体上,且该限定部垂直设置于该板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运用于主机板的挡风板,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部以卡扣的方式固定于该机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运用于主机板的挡风板,其特征在于,该机壳上具有一个以上的卡扣孔可与该定位部相互卡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运用于主机板的挡风板,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部以铆固的方式固定于该机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运用于主机板的挡风板,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部以焊接的方式固定于该机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运用于主机板的挡风板,其特征在于,该限定部根据该缆线的原配置路线而设于该板体的一边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运用于主机板的挡风板,其特征在于,该板体上还可开设一个以上的通孔,该缆线穿设于该通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运用于主机板的挡风板,其特征在于,该缆线为供应电源的电源供应缆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运用于主机板的挡风板,其特征在于,该板体呈弯折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运用于主机板的挡风板,其主要是利用挡风板将主机板的热源隔离并导引至通风口,且通过在挡风板上开设数个凹槽使主机板上的缆线穿设以限定缆线X轴的位移,另在于各凹槽旁设置与挡风板垂直的限定部以限定缆线Y轴的位移,藉此主机板上的热源不仅可快速散出并且缆线将可依照预设配置路线走线以加速热源的排散。
文档编号G06F1/20GK2783400SQ200520000618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4日
发明者张林伟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