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446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方向散热功能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得计算机的运作速度不断地提高,并且计算机主机内部的电子组件的发热功率亦不断地攀升,为了预防计算机主机内部的电子组件过热,而导致电子组件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失效,所以提供足够的散热效能至计算机内部的电子组件将变得非常重要。以中央处理单元(CPU)为例,中央处理单元在高速运作之下,当中央处理单元的本身的温度一旦超出其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时,中央处理单元极有可能会发生运算错误,或是暂时性地失效,如此将导致计算机主机当机。此外,当中央处理单元的本身的温度远远超过其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时,甚至极有可能损坏中央处理单元内部的晶体管,因而导致中央处理单元永久性失效。
请参考图1,其显示现有的一种散热结构的立体示意图。现有散热结构100包括一风罩110、一风扇120以及一散热器130。其中,风罩110具有一出风口112与一相对的入风口114。风扇120锁固于风罩110上,且提供一气流A,使得气流A经由入风口114而流向出风口112。此外,散热器130包括多个鳍片132与一底座134。这些鳍片132配置于风罩110内,并同向排列在底座134上,以提高散热器130的散热面积。
然而,现有散热结构100只用来帮助中央处理单元(图中未示)散热,对于其它位于中央处理单元周遭的电子组件,并无法提供适当的散热作用。因此,当计算机运作时,中央处理单元周遭的电子组件的升温现象无法获得有效降低,而此升温现象极易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运作。由上述可知,现有散热结构100实有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散热结构,用于多方向散热以及提升散热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其包括一风罩、一散热器以及一挡风片。风罩具有一出风口及对应出风口的一风扇连接部,而风扇连接部设有一入风口。此外,散热器包括一底座、多个鳍片及至少一热管,其中所述鳍片容置于风罩内,而热管穿设所述鳍片,且热管固定连接于底座上。其中,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一挡风片,所述挡风片连接于所述鳍片最底端的鳍片。
上述的风罩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垂直的侧板,且侧板设有至少一出风孔。
上述的风罩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侧板,且侧板具有一倾斜角度的折边,所述折边设有至少一出风孔。
上述的散热器进一步包括一固定板,分别连接热管及底座。其中,固定板例如以焊接方式连接热管及底座。
上述挡风片焊接所述鳍片最底端的鳍片,或是为所述鳍片最底端的鳍片垂直弯折部份。
上述的散热结构进一步包括一风扇,其配置于风扇连接部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其包括一风罩、一散热器以及一挡风片。风罩具有一出风口及对应出风口的一风扇连接部,而风扇连接部设有一入风口。此外,散热器包括一底座、多个鳍片及至少一热管,其中所述鳍片容置于风罩内,而热管穿设所述鳍片,且热管固定连接于底座上。其中,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一挡风片,所述挡风片连接于风罩两侧。
上述风罩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垂直的侧板,且所述侧板设有至少一出风孔。
上述风罩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侧板,且所述侧板具有一倾斜角度的折边,所述折边设有至少一出风孔。
上述的散热器进一步包括一固定板,分别连接热管及底座。其中,固定板例如以焊接方式连接热管及底座。
上述的挡风片焊接于风罩两侧,或与风罩一体成型。
上述的散热结构进一步包括一风扇配置于风扇连接部上。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的挡风片让部分第一气流转向至出风孔而形成第二气流,使得热源周遭的其它电子组件可因第二气流的对流作用而将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较为快速地传递至周围环境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具有多方向散热与提升散热效率的优点。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的一种散热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的散热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4为图2的散热结构的组合正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散热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风罩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200散热结构;110、210风罩;112、212出风口;114、214入风口;120、220风扇;130、240散热器;132、242、242a鳍片;134、244底座;134a、244a接触面;216出风孔;218、219侧板;219a折边;230、330挡风片;246U型热管;248固定板;A气流;A1第一气流;A2第二气流;C风扇连接部;F热源;θ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至图4,本实施例的散热结构200适合于配置在一热源F(例如中央处理单元)上。此散热结构200包括一风罩210、一风扇220以及一散热器240,其中风罩210近似ㄇ型,故具有两处缺口,一为出风口212、另一处缺口则自风罩210周缘延伸设置一方型的风扇连接部C,风扇连接部C中央穿设有一大面积的入风口214,又风罩210底部分别设置与所述风罩210垂直的侧板218,所述侧板218各穿设有至少一出风孔216(例如在图2中共8个出风孔216);风扇220是以螺丝锁固的方式配置于风扇连接部C上,以提供冷却气流;散热器240包括一固定板248、数个依序堆栈的鳍片242、一底座244与至少一热管246,底座244用以与热源F接触,鳍片242配置于风罩210内,热管246平行穿设所述散热鳍片242,且热管246连接于底座244上(可以焊接方式)配置于所述鳍片242与热源F之间,此外,热管246平行穿设所述散热鳍片242,并可将一固定板248置于热管246弧形部位上端并分别以焊接方式固定设于热管246及底座244上,加强热管246安装上的固定,且底座244具有适于与热源F相接触的一接触面244a;至于最底部的鳍片242a则垂直延伸一挡风片230(鳍片242a以焊接等方式与挡风片230连接)。
热管246可为U型热管、柱型热管或其它形式。
以下针对本实施例的散热结构的运作过程作一说明。请再参考图3,就气流流动方向而言,风扇220提供第一气流A1,而第一气流A1经由入风口214流向出风口212。此外,部分第一气流A1受挡风片230的阻挡而通往出风孔216,以形成第二气流A2,而第一气流A1大致上垂直于第二气流A2。
就散热功能而言,底座244的接触面244a将热源F所产生的热以传导的方式传递至所述热管246。由于这些热管246靠近底座244处装有液态的物质(例如为水或是其它具有高比热及易挥发的物质),此液态物质在吸热后由液态转为气态而上升至热管246上方,同时热亦传导至周遭的鳍片242上,此时,风扇220所提供的第一气流A1吹入,便将热管246与鳍片242所吸收的热量吹至出风口212,将废热带走。
此外,部分第一气流A1受到挡风片230的阻挡迫使通往出风孔216,而形成第二气流A2,顺道将热源F周遭的电子组件(图中未示)产生的热以对流的方式带走,并传递至周围环境中,同时将周围环境的热带走。如此,本实施例的散热结构200即可达到多方向吹风散热的目的。
请参考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散热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挡风片330非自鳍片242a延伸而出,乃为风罩210本身所延伸或将挡风片330以螺丝锁固方式与风罩210相连接,其功效同上所述,用以阻挡部份气流使其通往出风孔216,至于相关构件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风罩的立体示意图,各侧板219靠近风罩210处具有一折边219a,而出风孔216则分别配置折边219a上。由于折边219a的设计造成侧板219具有一倾斜角度夹角θ,因此第二气流A2吹出至出风孔216时,会侧向下吹至热源F附近的电子组件(图中未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的挡风片让部分第一气流转向至出风孔而形成第二气流,使得热源周遭的其它电子组件可因第二气流的对流作用而将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较快速地传递至周围环境中,因此热源周遭的电子组件的温度可以控制在其正常运作范围内而不致失效。经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具有多方向散热与提升散热效率的优点。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结构,包括一风罩,具有一出风口及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一风扇连接部,所述风扇连接部设有一入风口;一散热器,包括一底座、多个鳍片及至少一热管,其中所述鳍片容置于所述风罩内,所述热管穿设所述鳍片,且所述热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一挡风片,所述挡风片连接于所述鳍片最底端的鳍片。
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与所述风罩垂直的侧板,且所述侧板设有至少一出风孔。
3.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侧板,且所述侧板具有一倾斜角度的折边,所述折边设有至少一出风孔。
4.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进一步包括一固定板,分别连接所述热管及所述底座。
5.如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热管及所述底座焊接。
6.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片与所述鳍片最底端的鳍片焊接。
7.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片为所述鳍片最底端的鳍片垂直弯折部份。
8.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进一步包括一风扇配置于所述风扇连接部上。
9.一种散热结构,包括一风罩,具有一出风口及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一风扇连接部,所述风扇连接部设有一入风口;一散热器,包括一底座、多个鳍片及至少一热管,其中所述鳍片容置于所述风罩内,所述热管穿设所述鳍片,且所述热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一挡风片,所述挡风片连接于所述风罩两侧。
10.如权利要求书9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与所述风罩垂直的侧板,且所述侧板设有至少一出风孔。
11.如权利要求书9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侧板,且所述侧板具有一倾斜角度的折边,所述折边设有至少一出风孔。
12.如权利要求书9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进一步包括一固定板,分别连接所述热管及所述底座。
13.如权利要求书1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热管及所述底座焊接。
14.如权利要求书9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片与于所述风罩两侧焊接。
15.如权利要求书9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片焊接于所述风罩两侧,或与所述风罩为一体成型。
16.如权利要求书9所述的散热结构,其进一步包括一风扇配置于所述风扇连接部上。
专利摘要一种散热结构,其包括一风罩、一散热器以及一挡风片。风罩具有一出风口及对应出风口的一风扇连接部,而风扇连接部设有一入风口。此外,散热器包括一底座、多个鳍片及至少一热管,其中所述鳍片容置于风罩内,而热管穿设所述鳍片,且热管固定连接于底座上。另外,挡风片连接于所述鳍片最底端的鳍片,用以阻挡一气流往热源附近流动,带走热源附近的废热。
文档编号G06F1/20GK2833886SQ20052012941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9日
发明者张钧博, 杜昆峰, 许应麟 申请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